出身不好的人,如何实现认知上的逆袭?

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信息的丰富性,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按理说,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但实际上,今天的社会分层和几百年前、几千年前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出身不好的人,如何实现认知上的逆袭?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人都很难突破自身的阶层,不是因为时代限制了个人,而是因为个人的认知被固化在了某个阶层。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线,大概率就是他的人生回归线,无论人生起起伏伏,最终他都会被拉回到这条回归线的附近。

要想人生获得本质的突破,必须要同时把认知水平提升起来,否则就像是到处乱飞的风筝,始终被一根线牵扯着,最终还是会掉落回原地。

然而,出身于底层的普通人,要想提升认知水平,实现认知上的逆袭,难度不是一般大。

人的认知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源,二是他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这是一个简单但非常重要的结论,可以解释很多难以理解的现象。

我们先说第一个:信息源。这是决定大多数人认知水平的因素。

不同阶层的人,通常会带有明显的群体特征。

生活在底层的人,通常有一些局限性,这些特性在上层群体中比较少见。

这似乎是底层人群与生俱来的东西,但其实都是后天逐渐形成的。

底层出身的人,会把对自我的设限,延伸到对社会的设限。

很多低收入的打工人,每个月挣三五千的工资,时间一长,他就会认为,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就只有三五千。

当听到别人说工资三五万时,他会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月收入三五万的工作?肯定是在吹牛。

因为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周围的人都是三五千的工资,每天脑子里接收到的都是这样的信息,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社会认知。

在他的认知里,社会就是由一大群跟自己一样的人——三五千收入的打工人——组成的。

他不知道还有另一个人群,收入普遍都在三五万,更别提还有三十万、五十万甚至更高的收入人群。

他也不会去关注、研究那些有钱人,仿佛那些人跟自己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即便知道,也不愿去相信。真相让人痛苦。

至于怎么样才能成为有钱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的认知,那就是“除非祖坟冒青烟”。

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形成类似的社会认知,早早就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小逼仄的成长空间里,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这种认知,就像是灵魂的烙印。

生活在底层的人,从小到大长期所处的环境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人们不可避免地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垃圾信息。这样的群体环境,给这个环境中的人塑造了同样的群体特性。

上层群体为什么没有这些特性?

因为这些垃圾信息,在上层社会中是被隔绝开的,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人,几乎接触不到这些东西。

我们不是要贬低某个人,或者贬低哪个群体,只是阐述一种客观事实,从事实中来分析一些认知的规律。

而这个事实,只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就很容易发现。

我们常说,人要多走出去看看,才能开拓视野,提升格局。

就是因为走出去之后,我们可以暂时地与原有的生活环境断开连接,停止接收那个环境里的垃圾信息。这样就能更新我们的信息源,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认知。

信息源更新了,认知提升了,视野和格局自然就打开了。

Vip群里面经常有朋友问我,要怎么样改变这个、改变那个。

虽然每个问题我都会很认真地思考,尽可能回答得通俗易懂,让大家有所启发。

但是,真相是残酷的,很多人、很多事情,我们都没办法改变。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决定了他们每天都在接收什么样的信息,有什么样的认知。

垃圾信息就像是微生物,不仅寄生于人,还会塑造一个人,成为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

错误的认知会不断滋生、蔓延,然后固化到灵魂里。这,绝不是靠一两句话能够改变的。

如果说真有什么办法的话,那就是完全改变生存的环境。让一个人去到完全不同的环境,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接收全新的信息。

全新的东西会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不一定会立刻改变他的认知,但一定能够阻止他继续产生低下的认知,让他避免被垃圾信息影响而持续降智。

如此时间长了,自然会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为什么上层群体少有这些局限性?因为他们与这些垃圾信息源有很多天然的隔离屏障。

他们读书去最好的学校,住在高档小区,工作有良好的就业环境。

这些地方基本上接触不到那些垃圾信息,精英大部分都诞生在这样的环境里。

当然,这种环境也不是完美的,人只要固定地生活在某个环境中,就会因环境产生自己的局限。

就好比只要你是一个人类,就依然有着人类的局限性,不可能超脱于人类。

只不过这种局限有高低之分。好的环境更容易造就优秀的人。

除了思维局限性,不同群体的生活行为特征也有很大的区别。

生活在底层的人,通常都喜欢花钱,喜欢消费,喜欢娱乐;而上层人群则更喜欢赚钱,喜欢投资,喜欢学习/工作。

抛开能力上的差异,观念上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原因很简单。底层人群每天接收的信息,都来源各类媒体:新闻、综艺、影视剧、小说等等。这些渠道出来的信息,大多都是人为生产的垃圾信息。

这些垃圾信息每天都在轰炸你的大脑,或暗示或明示,让你去花钱、消费、娱乐。

感情、道德、情绪、情怀、好恶......全都是消费与控制的手段。

一件商品,只要塑造出一种主观属性,就能吸引(收割)无数人。

没啥用的碳结晶打着爱情旗号收割情侣,物糙价廉的电子产品打着爱g旗号收割D丝,永远说不清成分的保j品打着健康的旗号收割中老年人......这样的例子太多。

随便从媒体里拎出一个东西,把它的外衣底裤扒干净,都能找到里面伪装的内核。

当你的大脑总是被这些垃圾信息充斥时,就会失去独立的思考能力,失去了思考能力,自然也不可能产出什么高水平的认知。

相反的是,上层人群基本都懂得鉴别这些垃圾信息。

正是这一小部分人,每天都在想着如何通过媒体制造的信息,去引导、控制人们的大脑,以此来掏空人们的口袋。

这小部分人,不仅占有了大部分人的大脑,还占有了大部分人的财富、价值。

阶层环境的不同,导致上层和底层人群出现明显的群体特征差异,这些根源于人们在不同环境中接收到的信息源差异。

但是,阶层群体的特征差异不是绝对的。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的人出身底层,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突破阶层的认知壁垒,取得巨大的成就,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效果。

而有些出身上层的人,也可能会越混越惨,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虽然这样的事情不是普遍现象,但却依然有不少的实例,历史上草根出身的大佬也不是少数个例。

这个现象,可以用认知形成的第二点来解释,即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内容,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是个体突破阶层认知的关键因素。

出身底层的人,面对垃圾信息,如果能够准确地将它们进行筛选、加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下有效的信息,对这些有效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也一样能生产出较高的认知。

往往这样的人,常常给人的感觉是看事情很通透,他们的人生仿佛开了挂一般,一路逆袭。

而出身上层的人,如果缺乏强大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那么再多的有效信息,对他们来说也是左耳进、右耳出的噪音,完全产出不了高水平的认知。

这种人还特别容易被垃圾信息带偏,认知变得非常低下。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阶层之间的信息边界非常模糊的情况下,更容易被带偏节奏。

那些坑爹的纨绔子弟,大多是这种类型。

总的来说,虽然信息源决定了大多数人(群体)的认知水平,但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是比信息源本身更重要的认知能力,它能突破阶层的限制,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是认知的核心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我们上回讲到的,解构与重构的能力。

解构与重构的能力越强,认知能力就越强,看事情就越通透。

人的出身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但幸运的是,我们的认知能力还可以通过后天习得。

提高认知能力的方法,就是训练自己解构与重构的能力。

重构的前提是解构,而解构的能力大概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包括一维解构、二维解构、三维解构,以及多维解构。

这有点像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解构的本质原理都一样,但结构的维度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越全面、透彻,认知的能力也就越强。

发布于 2022-07-17 21:36:09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13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