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是怎么死的?姬昌怎么那么多儿子

2023-02-16 09:31:43 7827 0
奇闻异事录

姬昌是怎么死的?其实姬昌是被商纣王杀死的,因为他的儿子伯邑考在朝歌被人陷害,最后被纣王处死。伯邑考是商朝的开国功臣,他的死对于商朝来说是一常大的损失,所以商纣王就下令将伯邑考的尸体挖出来,然后用活人祭祀。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伯邑考会被挖出来了。不过,这些都是猜测,真相究竟如何,还需要专家们继续研究。大家觉得呢?欢迎讨论。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姬昌是怎么死的?姬昌怎么那么多儿子

一:姬昌怎么逃走的

原著党答一波。民国有个女神叫林徽因,徽因本为徽音,出自《诗经》,“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大姒又作太姒,正是周文王之妻;而“百斯男”,本来是生了很多儿子的意思,百是虚指,并非实数。这里被后人曲解成100个儿子。

说到这里答案已经出来了,可以肯定两点:

1、正史不可考证,文王也许真有百子之福,但绝不可能是和太姒一个妃子生下百子,很简单,一年生一个孩子,都得一百年;

2、文王有“百斯男”而无百子,所谓百子之福,是一个善意的讹传,表达了古人的羡慕之情。

一、百斯男

封神第10回:

周有三母,乃昌之母太姜、昌之元妃太姬、武王之元配太妊,故周有三母,俱是大贤圣母。

太姬即是太姒,是有莘氏之女。有莘氏是出美女的地方,姬昌被纣王囚禁时,周朝臣属为救文王,便又去有莘氏部落寻求美女,献与纣王。

文王同太姒生有十子。据《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

除此之外,文王和其他妃子还育有多个儿子,有郜叔、雍叔、毛叔、滕叔、毕公高、原叔、酆叔、郇叔。《左传》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其中“郜雍曹滕、毕原鄷郇”就是指这八人所建之国。

二、百子

说回原著。

第10回,先说周文王已有九十九子,此处只叙伯邑考与姬发之名。旋赴朝歌,于燕山路遇将星雷震子古墓降世。文王得子大喜,想:

我该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适才之数,该得此儿,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

这样正好凑上百子。

原著中恐出于为尊者讳的心理,把文王百子都描绘成了大好男儿,对于武王代商之后的三监之乱(管叔、蔡叔、霍叔)提也没提。

其实这又怎么可能呢?老话说得好,结一树果子有酸甜苦辣,比喻一母所生的孩子也有好有坏。90年版的电视剧中,先有姬昌的兄弟姬遂当西岐的小人,又有武王的亲兄弟、文王第三子伯安甘为申公豹所用。在另一还原度颇高的刘德凯版本电视剧中,我也曾看到类似桥段。

其实很正常,人心隔肚皮,谁不想登上大位?成为西伯侯,那就是天下四大方伯之一,地位仅在纣王之下;而当商周大战时,西岐诸天神佛来助,形势一片大好,伐商已成定局,更挡不住有心人窥伺至尊之位。无论是哪种情况,有心取姬发而代之的人才正常,一片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根本不符合人性。

甭管符不符合人性,起码在原著中,姬昌百子都是大好男儿。

雷震子,终南山云中子之徒,在封神大战中屡立功勋,一双翅膀可超日月、一根金棍可安天下,后来与姬家了结尘缘,回山修行,肉身成圣。

在阐教弟子下山之前,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毕公、荣公等文王之子,与南宫适一样,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上马能统军、能杀敌,下马能安民、能经济,不但是西岐的主力大将,更是西岐的重要文臣和谋士。

三、大好男儿

姜子牙金台拜将后,教场点兵,正式掀起伐纣之战。

点将簿上,有以黄飞虎为首的15大将,又有归降将佐13人,女将2员,另外一个庞大将领集团是由文王百子组成的殿下军团,以毛公遂、周公旦为首,共计32人在列。比所有大将之和还多2人。

这32人之中,有贤名远播的周之四贤八俊,更多的却是年轻姬家子弟。

毛公遂 周公旦 召公奭 毕公高 伯 达 伯 适 仲 突 仲 忽 叔 夜 叔 夏 季 随 季 騧 姬叔乾 姬叔坤 姬叔康 姬叔正 姬叔启 姬叔伯 姬叔元 姬叔忠 姬叔廉 姬叔德 姬叔美 姬叔奇 姬叔顺 姬叔平 姬叔广 姬叔智 姬叔勇 姬叔敬 姬叔崇 姬叔安

这些人中,无一孬种,皆是豪气冲天的好男儿。当然,在历史上,召公奭、毕公高等并非文王亲子,而只是同姓宗室,但按原著的逻辑,他们也是文王百子之一。第68回:

文王有四乳,二十四妃,生九十九子,有三十六殿下习武,因纣王屡征西岐,阵亡十六位。

也就是说,在纣伐西岐之战中,文王百子已经战死了16人。而武王伐纣之战中随军出征的孩子呢?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姬家儿男,临阵无一退缩之辈。在渑池之战中,直面七杀星张奎,姬叔明、姬叔升二位殿下,一齐死于张奎刀下。

但战死者并不止两位。

武王分封列国诸侯,共封七十二国,第100回录其最著者共28家,其中姬家子弟仅封国14家,仅居其半。这意味着伐纣之战中还有姬家子弟再死,只不过原著不录其名罢了。

封神榜上,姬家子弟共上榜九人,分别是:

伯邑考,中天北极紫薇大帝;

姬叔明,四大东斗星官之一;

姬叔升,四大中斗星官之一;

姬叔德,宅龙星;

姬叔乾,天贵生;

姬叔坤,飞廉星;

姬叔义,独火星;

姬叔吉,地网星;

姬叔礼,胎神星……以上六位皆为115位群星之一。

综上,姬家到底牺牲了多少人?

1、至少18人,纣伐西岐阵亡16人,加渑池之战2人;

2、最多84人,姬发为武王、封国者14家,共计15人在世,剩下的也许全部战死。

改朝换代,哪能没有牺牲,但姬家牺牲如此之大,仍然太惨重了。这恐怕也是文王逝世之日,再三告诫不可伐纣的真正用意吧!

我已经写了400多期封神,愿景是:十年光阴,千期篇幅。

二:姬昌怎么逃回去的

诸侯梅伯多次劝谏纣不要任意对臣民施加重刑。纣杀了他以后,还将他醢了,即剁成肉酱后分赏给诸侯们吃。九侯(封地在今河北临潼)有一女儿长得很美,被纣得知选入宫去,因看不惯妲己的淫荡而被纣杀死,并将九侯醢了分送诸侯。鄂侯(封地在今河南沁阳西北)为此而指责纣,被纣杀了以后制成干尸以示众。西伯姬昌(周文王)当时在商都,见两侯连遭杀害,甚是叹惜,只说了一句"太过分了",不巧被崇侯虎听见,报告给纣王,纣王立即将其囚禁,准备杀死。周族的大臣们忙在莘国(今陕西合阳东南)选了有莘氏的一个美女,又选了些骏马和许多美玉、宝器、奇异玩物,通过费仲的手,向纣说情。纣见了有莘氏美女后,非常高兴地说:"此一物(指美女)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姬昌这才死里逃生,幸免于难。

三:姬昌怎么念

姬昌叫简远信,姬发叫张迪

四:姬昌怎么那么多儿子

周文王可以考证的共17子。

周文王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姬发;

管:周文王第三子鲜封于管,后人以管为氏

鲁:周文王第四子旦封于鲁,长子伯禽代为就封,后人以鲁为氏

蔡:周文王第五子度之子胡之后封于蔡,后人以封国为氏

曹:周文王第六子振铎封于曹,后人以国名为氏

霍:周文王第八子处封于霍,后人以国名为氏

康:周文王第九子封为周司寇,食采于康,后人有以封邑为氏者

卫:康叔封,后被该封于卫,后人以国名为氏

聃: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聃,后人以国名为氏

毛:周文王庶子第八子郑封于毛,后人以国名为氏

雍:周文王庶子第十三子封于雍,后人以国名为氏

滕:周文王庶子第十四子封于滕,后人以国名为氏

腾:“滕”姓后人为避仇改为“腾”姓的

郜:周文王庶子第十五子封于郜,后人以国名为氏

毕:周同姓高(一说为周文王庶子第十五子)封于毕,后人以封邑为氏

魏:毕公高之后毕万被晋国封于魏,后建立魏国,后人以国名为氏

万:毕万之后有以先祖名为氏者

子封于原,后人以国名为氏

郇:周文王庶子第十七子封于郇,后人以国名为氏

(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季历之子,商末周部落首领。商纣时为西伯侯,故亦称“伯昌”。

其正妃太姒为其生十子:依次为伯邑考、

、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

五:怎么评价姬昌

姬昌又被称作周文王,西伯昌,周文王是他的儿子给他封的。

姬昌是商朝末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周国的国君。他是周太王的孙子,季历的儿子,是周朝的奠基者。正是因为姬昌的筹谋准备,他的儿子姬发才打败了周王室,建立了周朝。他是一代明君,被孔子称为“三代之英”。

姬昌在位期间,勤于朝政,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广罗人才,特意去渭河拜请姜尚并聘用为军师,询问军国大事。在姜尚的辅佐下,姬昌收附虞、芮两国,还攻灭了黎、邗等国。建立了都丰京,为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

传说,《周易》就是姬昌所著,他还创立了周礼,并被后世儒家推崇。

姬昌在位50年,卒于公元前1065年,葬于毕原,被周武王追尊为文王,后来被武则天追尊为始祖文皇帝。

姬昌档案

本名: 姬昌

别名:周文王、西伯昌

性别: 男

出生日期:公元前1152

出生地:岐周

父亲: 季历

民族:华夏族

朝代:商末周初

逝世日期:公元前1056

陵墓位置:周文王陵

主要成就:推演周易,壮大国力,为武王克商奠定基础

周易园

老子英雄儿好汉,姬昌父亲季历,真英雄也

姬昌的父亲季历,作为周国的一国之君,可谓明主。他励精图治,对周边的戎狄部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季历的统治之下,周国领土不断扩大,引起了商朝王室的恐慌。商王 文丁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西伯” ,表面上是西方诸侯之长,实际上却是被商王软禁了。果不其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季历就被商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季历死了之后,姬昌继位,这就是姬昌,西伯昌。

品性好,能力强,成就一方霸主。

姬昌勤政爱财,国力逐渐强大,各诸侯纷纷归附。

姬昌跟他的父亲一样,同样的勤政爱民,广罗人才。许多贤能才士听闻纷纷投靠。这些人中,有外部落的人才,也有对商纣王失望来投奔的贤士。对于这些人才,姬昌都十分尊重,以礼相待,并且都委以重任。这些人中其中有名的就有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姬昌拜吕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发布“有亡荒阅”的律令,规定奴隶逃亡就搜逋,谁的奴隶归谁,不准藏匿逃亡奴隶。于是诸侯叛纣而归姬昌。

姬昌还效仿父亲的做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使周国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在治岐期间,姬昌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

姬昌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周国。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姬昌很仁慈。当时商纣王发明了炮烙之刑,受到此刑罚的人往往会被烧灼的皮焦肉烂,死于非命。姬昌非常气愤。姬昌向纣王表示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

正因为如此,姬昌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

受挫折有人帮,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姬昌受封为三公,本来就拥有雍州的地盘,他又极力扩张自己的领土,一直到了江汉地区。诸侯归附者竟然有六州之众。国力的强大,领土的不断扩充,再加上人才的不断依附姬昌,商纣王害怕了。再加上大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这恐怕不利于商王。商纣王就是就把姬昌囚禁了起来。

周国的大臣为了营救姬昌,送给了纣王几个绝色的美女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纣王大悦,还说,给美女就够了,更何况还有这么多的宝贝呢。于是,姬昌被赦免。

威信不断提高,姬昌成为人们心中的王

商王朝下的小猪后货虞国跟芮国发生了纠纷,双方各不相让。大家没办法只好请姬昌仲裁。他们来到姬昌所在的周国,周国人互相谦让,长幼有礼,秩序井然,他们就感到非常惭愧。矛盾自然就解除了。从此以后,各诸侯国只要有矛盾冲突,就都过来找姬昌。加长的名气越播越远。

姬昌终于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王。

姬昌还推演了周易,制定了周礼。

以上这些,为姬昌的儿子伐纣灭商建周,打下了基础。

姬昌的儿子姬发继位之后,封姬昌为周文王。

周文王一直活到九十七岁,死后,姬发把他葬在了渭城区。

周文王陵位于咸阳城北六公里处渭城区周陵镇周陵中学内。

后人对姬昌的评价很高,主要在以下几点:

在政治上,周文王姬发奠定了西周政体,侍卫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集权之先声。

周文王所做的《周易》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则有着深刻的影响与巨大百变,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改变了古代的文化的发展轨迹,影响了今天的文化基质。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者的传承,周文王的《周易》被称为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文王临终遗言《保训》,其中的思想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保训》中的思想所含的“中”的观念,或称作“中道”,是《保训》全篇的中心。它与儒家后来所说的“中庸之道”有着内在的联系。《保训》中蕴含的思想关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道”和“阴阳和谐”的观念,这些观念都是长期影响着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

《礼记·文王观人术》提出的“六征覌人法”,是记载最完整、最系统、最成熟的鉴别人才的方法。周文王教导太师用来考察人品之高下、评定才能之优劣的“六征覌人法”对后世识别人才、考察人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周公、孔子、庄子、吕不韦、曾国藩、刘勋、诸葛亮等识人,相人大家,无不深受文王的覌人法的影响。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7827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