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无形的“威慑力”

曾看过一个话题:什么样的人最有“威慑力”?

有人说,能力最强的人,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会让下属为之臣服,这是能力造成的“降维打击”。

情绪稳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无形的“威慑力”

还有人说,行动力强的人,任谁都知道他们是个急性子,旁人自然不敢得罪。

诚然,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我更赞成《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将帅有五种致命弱点,其中一条,就是受不得侮辱,急躁暴怒”。

真正有威慑力的人,也许有能力,也许有行动力,但能力强也好,行动力足也好,都需要情绪稳定作为辅助。

倘若不懂得稳定自己的情绪,很容易暴露自身的缺点,从而因为一点小事导致全军覆灭。

反观那些情绪稳定之人,不轻易被激怒,也不会被意外乱了分寸,这样的人往往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不轻易生气的人生气,和经常生气的人生气,哪一类人更有威慑力?

往往是前者,因为不了解,才会畏惧。

简而言之,往往是情绪稳定的人,总有一种无形的“威慑力”,这种“威慑力”的产生,无非两个原因。

01

稳定的情绪,会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古代皇帝,常常自称“寡人”或“孤”。

为什么后宫佳丽三千,身边太监宫女无数的皇帝,要用一个很“孤寂”的词称呼自己呢?

真的寂寞便是答案。

皇帝作为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想当好皇帝,就不能对谁都掏心掏肺,甚至连自己的喜怒哀乐都不能正常表达。

就像很多皇子,会从小被教育再好吃的菜也只能吃三口,再爱的人也只能相伴一时,因为只有不被拿捏喜好,才不容易成为被轻易拿捏的皇帝。

毕竟,在皇宫这种尔虞我诈的大环境中,倘若一个皇子不懂得隐藏自己的情绪和喜好,可能爱吃的饭菜里就会被有心之人下毒。

接受这种教育长大的皇子,哪怕成了皇帝,也不会轻易展露自己的情绪。

他们很多话不能说,很多事不能做,这种孤寂之感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于是才有人用“高处不胜寒”来形容高位者的孤寂。

但到了最后,往往也是这样的人能成大事,因为不被了解,往往会让人觉得深不可测,从而不敢得罪。

02

情绪稳定的人,容易让人“信服”

《道德经》中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不辩,喜怒不形于色,本身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极高智慧,一旦如此,便没人能真正争过自己。

如同汉武帝时期的公孙弘。

公孙弘曾任宰相,他能从一介贫寒的布衣百姓到位高权重的权臣,得益于他不争的智慧,在不争中,他不断成就自己。

一次,公孙弘对某件事有了想法,将自己的计谋献给皇帝后,皇帝颇为赞赏,可有一重臣因为怕公孙弘抢了自己的风头,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

由于反对意见太多,不少人对公孙弘都抱有敌意。

直到众人发现,公孙弘面对荣耀也不争不抢,只是认真为皇帝办事时,这才逐渐接纳和信任他。

加之公孙弘总能在时局紧张时提出关键性意见,而且意见总能起到不错的推动作用,于是信服他的人越来越多。

反而是那些稍有不满意便大发雷霆的人,长期长处下来逐渐失了势。

林语堂先生曾说:

“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情绪稳定的人,总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轻易动怒,也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安静,偏向理性的思维方式总会让人产生安全感。

给予的安全感越多,越会让人想要信服,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人大多靠得住。

03

《三国演义》中,最有名的一出莫过于诸葛亮的空城计。

明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如敌方,却还能气定神闲地悠然生活,诸葛亮的悠然,让敌方萌生了退意。

因为他们总觉得,倘若诸葛亮没留后手,不可能如此从容不迫。

于是,未费一兵一卒,诸葛亮便解决了一大麻烦,而他胜利的关键便在于操控自己的情绪,大难当头也能保持冷静。

现实生活中,道理亦是如此。

和一个人吵架时,胜利的一方不一定是音调最高的,也不一定是说话最多的,而是那个一直能保持情绪稳定,思路也一直很清晰的人。

可以说,情绪稳定,本身就是一种不容小觑的“威慑力”。

发布于 2022-08-02 08:20:15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73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