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社会阶层的角色定位与认知信仰(完整)

上一篇中说到,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认知信仰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他们的社会角色定位决定的。

社会底层群体的认知信仰,是道德和情感,这个群体的行为逻辑的核心,也是道德和情感。

不同社会阶层的角色定位与认知信仰(完整)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底层群体规模最大,是社会结构中的基石,支撑着整个社会的运转和发展。基石不稳则大厦倾覆,所以这个群体最重要的就是稳定。

而让这个群体保持稳定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吃饱饭、有事干,这样就不会有人出去捣乱。

吃饱饭相对简单,全民脱贫,解决的是吃饱饭的问题,这是几千年来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现在的人,只有吃得好不好的问题,没有吃得饱不饱的问题。

有事干相对难一些。

有事干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有事干,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得有工作,对于社会而言就是要提高就业率。就业率是所有的经济体都非常关注的指标。

另一种是精神有事干,这个最麻烦。怎么办?

一是造笼子,给每个人从小就造一个笼子,把思想关进笼子里,只允许一个统一的标准思想出现。

这个统一的标准思想,在古代东方叫做儒学,在古代西方叫做上帝,在现代东方叫做xx价值观,在现代西方叫做民主、自由。

不同时代,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样,本质都差不多。思想统一了,精神就稳定一大半了。

但是思想总是躁动的,关在笼子里时间长了就会有破笼而出的冲动。所以还得有第二招:精神消费。

制造大量的精神消费品,各种影视、综艺、小说、明星八卦、新闻热点、鸡汤等等,将它们塞满大脑。

大脑消化都消化不过来了,哪还有空闲去躁动呢?

于是,精神待在思想的笼子里,享受着精致的消费品的投喂,彻底稳定了。

对于底层人群来说,道德就是思想的笼子,情感就是包装精美的精神消费品,人们把道德与情感当作认知的信仰,道德与情感也成了他们行为逻辑的核心。

所以大部分人,即便过着最困窘的生活,也依然能够穷开心,只要精神消费品管够。

社会中层的认知信仰,是“独门绝学”,他们行为逻辑的核心,也是自己的“独门绝学”。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中间阶层是中流砥柱,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因此,这个群体必须要“专精”,也就是要有自己的“独门绝学”。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所谓的独门绝学,是一个人的立身立命之本。

它们可以是一项高端的技术,也可以是一种商业模式,甚至可以是一个小吃的配方。

总之,它是某一部分人立身立命的根基,这个是底层人不具备的。

放在武侠江湖里,比如风清扬的独孤九剑,比如达摩的易筋经。放在商业市场里,比如宁德时代的电池,比如字节跳动的短视频。

这种独门绝学,往往是在一个宗门、家族、组织里,师傅传给徒弟,长辈传给晚辈,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学习。

要从底层爬到中层,最好的办法就是练成一种独门绝学。

社会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体系,每个人都在修炼自己的武功,只有练成独门绝学的人,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有的人天才卓绝,自己就能创出一套独门绝学;有的人家学渊源,从小就在家里关着门修炼独门绝学;有的人运气不错,能够拜师学艺习得一种独门绝学。

自己练还是找师傅学,能不能学到、学会,要付出什么代价,就得各凭本事了。

但大多数人,都是懵懵懂懂,浑浑噩噩,不知江湖是为何物,不知人情为何冷暖,不知世态何时炎凉。

为什么有人为了获得一种独门绝学,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林平之,为了绝世武功可以入赘,还可以自宫。

因为有了独门绝学,就可以开宗立派,意味着江湖地位的快速提升,意味着能够让自己和家族跃升几个社会层级。

而平平无奇之辈,只能被淘汰掉,成为底层中的一员,在道德与情感的笼子里过完虚幻的一生。

上层的认知信仰是天道,天道是普通人看不见的真理、规律。

底层人喜欢道德与情感,比如电影里常有的桥段,灾难来临的时候,为了救一个人,让一群人面临危险。

观众喜欢看这些,看完了很感动,感动到落泪。

但是社会现实不是这样的。

社会现实是,当洪水发生时,为了救一座大城市,必须牺牲几个小县城;让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就必须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

这就是简单的利益取舍。任何一个决策,道德和情感都只能作为最后的考量,利益始终是优先选项。

这是上层的行为逻辑,因为上层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他们能够决定所有人的利益得失。

利益与利益相互结合、斗争,基于此,产生了政治、d派,产生了各种组织、团体,各种帝王术、权谋计。

相对于道德与情感,权力、利益、规则、斗争这些才是上层的核心问题。

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比较敏感。

有人会问,难道越到上层,人就越没有道德了吗?

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曲士不可以语道,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一种阶层思维的局限性。

普通人所认为的道德,其实是一种弱势文化、底层文化,是弱者的自我保护。

什么意思呢?

比如孝道,汉代以孝治国,于是有很多荒唐的故事,什么卧冰求鲤、为母埋儿。这些都是在底层才会出现的故事情节,是底层百姓的自我保护机制。

试想,一个社会中层的富裕家庭,需要这样的孝道吗?完全不需要。当一家人在海滩度假、吃大龙虾时,你跟他们说要卧冰求鲤、为母埋儿,那不神经病嘛。

恰恰相反,在大家族里,不但不需要所谓的孔融让梨式的“美德”,反而要在家族内部形成竞争,优胜劣汰,让最优秀的后代脱颖而出,才能保证整个家族的延续。

这在任何利益集团、组织内部都是适用的。如果一个组织内部,各个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那这个组织迟早要完蛋。

为什么国民党必然会败?这帮人七十多年前,干不过穷乡僻壤里出来的穷困组织,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干不过一个半路出来的民进党,混得要多惨有多惨。

其实不难理解,看看老蒋当年搞的党内道德建设就明白了,什么“四维”、“八德”:“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全都是封建社会那一套道德标准。

这些道德标准用来忽悠底层群众还行,但在组织内搞这种精神建设,那就太低级、太小儿科了。

任何物种、组织,想要发展壮大,都是要经过竞争淘汰的。

在一个组织里面搞这种低级道德标准,那大家只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最后自己把自己玩废了。

再看看这边的组织内部,隔三差五就是整风、斗争、刀口向内,哪有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含情脉脉?这才是一个组织发展壮大的保证。

扯远了。

当人们把道德和情感当成认知信仰和行为依据的时候,一定是他处于弱势阶层的时候。

什么时候你开始摒弃这个体系,你就开始走向另一个层级了。

发布于 2022-08-21 18:04:15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79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