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送礼,领导怎么敢收呢?关于送礼的几个原则

前两天,一久不联系的老同学组局,说是好久没有联系了,几个同学吃个便饭,小聚一下。

酒至半酣,他拉着我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你这样送礼,领导怎么敢收呢?关于送礼的几个原则

他有个侄儿,想通过这次招聘进我公司,但硬件差点,希望我能“打声招呼”。

我听后没有马上表态,敷衍了一番后,尽快结束了酒局。

说真的,不想帮,为什么呢?今天来聊一聊。

人,都是讲感情的!平时不烧香,临到头了才临时抱佛脚,哪有那么好的关系让你挥霍?!

不是说你平时一定要给我送礼吃请,而是大家平时都没怎么联系,这突然来个这,功利嘴脸难免让人反感。

我有个侄儿,毕业后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他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某机关工作。

刚出象牙塔,年轻人身上都有一股傲气和锐气,这可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工作上出点小差错倒是正常,关键是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处得也不好。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科室的主任仍然对他很信任,还把一些较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做。慢慢地,年轻人适应了环境,工作得心应手,工作绩效也不断提升。

年轻人一直想对主任表达一下谢意,可是又怕请吃饭、送礼品被同事知道后说闲话,直到现在也没拿定主意该怎么办,所以专门打电话问我。

其实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根据网络上一项调查显示,想趁过年送礼给领导的职员占到所有送礼人数的四成。

其中,纯粹是为了表达谢意的人占到19%,这些人送礼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感谢一年来,领导对自己的关照;有37%表达了最强烈的目的是和领导加深感情;想讨好领导的有25%。

剩下19%的人送礼有明显的交换意图,有事相求,领导是最忌讳收这类礼物的。

在这里说明一下,讨好和加深感情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前者为了短期的索取;后者是为了长远的并肩作战。

其实,大部分领导都不愿意接受员工的礼物,尤其是较为贵重的礼物,真正把你当做“自己人”的领导不会因为你的礼送多或者少,考虑给你的升职空间的。

如果你“不幸”遇上的是吃拿卡要的上级,那迟早出事,建议趁早远离,否则可能你也就会受到牵连。

反之,如果你目的性太强,平时就点头之交,忽然提了樽大金佛到领导家,任谁都不敢收。凡事皆有代价,领导心中也会掂量掂量!!

因此,如果想要给领导送礼,不要太刻意,千万不要遇到了麻烦事才找领导,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平时就该多互动,联络感情,当然,也得讲究一定的策略。

第一点:送礼需要平时少量多次地送,投其所好。

选一些有新意的小玩意,不要到节气了一次送个重礼,前者的效果比后者要好很多。

有人说,只要投其所好,便没有送不出的礼,办不成的事。这句话不是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十分地有道理,简直是金玉良言。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有没有抓住领导口味的能力,有没有洞察先机的能力。

投其所好,平时要非常细心观察领导的爱好。他缺什么,喜欢什么。比如,喜欢抽烟的领导,你就去找点有特色的,古老的烟缸、烟嘴之类的礼物;喜欢附庸风雅的领导,你就去找点“名人书法”,装裱好了给领导;领导搬家,你就在平时言谈中,领导“无意”透露出来的意思,去买点合适领导新家的物件。

没有领导是什么爱好都没有的,如果你说你家领导什么爱好都没有,那只能是没有发现。

又有的小伙伴说,你说送的那些东西很贵,我买不起。或者说,东西贵了,领导不要怎么办?

其实,东西代表的是你对领导的尊重,处处留心皆学问,不必非得价值连城,只要能体现心意与尊重即可。

第二点:送礼时候的托辞一点要想得很精妙,这个是送礼的精髓。

送礼托辞要将礼物说的不是很贵重(特别是第一次送领导礼物),要突出是有心顺便带来的,说得要像晚辈孝敬长辈一样。

比如送一箱奉节脐橙,你可以说:老家带来的,带多了,给您也尝尝鲜,东西不多,我也没有花钱!

领导听了以后,心里没有负担的就接受了你的礼物,关键是破冰以后,下次送礼那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点:第一次送礼,礼物要精而小,不能太贵重,特别是选一些实用性强的物件,最好领导天天用的,用时天天想到你!

现在的领导,都是精明的小鹿,闻风而动,灵敏地判断哪里会有潜在危险。

你第一次就送个大金佛,领导肯定会推辞,如果遇到心动的领导,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你再来句:没事,就是给领导添个物件!那领导铁了心不会要了,谁知道这水下有多深!

老话说得好:“无功不受禄”,还有一句“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所以领导要接受,必定自我心理建设要过才行!

除此以外,第一次送礼,地点也必须选好,最好不要在领导家里。

家,是一个人心灵的寄托和归属,如此私密的地方,除了自己的熟人,一般不会让人进来,况且领导难道就缺你那点东西么?

所以第一次送礼,一般选择办公室或者独处时,那么前面所说的,礼物小而精就很重要了,可以直接放在包里,这样就能够掩人耳目了。

第四点:什么时候送礼?送多少?

这个分两个情况。

第一种就是跟你很熟悉的领导。

这种领导你就不用刻意找时机送礼,只要你有心,随时会发现适合领导的东西,或者随时可以给领导找到并且托辞很好找的礼物,但是频率自己要控制。

比如出去旅游,回来带了当地特产;逛古董店看上一个小玩意;吃螃蟹的季节买了几只大闸蟹;网上也有很多专门送礼的专卖店........反正就是随心随性地送。

第二种就是送过一两次礼,熟悉又不是很熟悉的那种。

这种领导你就需要把他家的情况摸清楚,生日、纪念日、小孩上学等等,在关键节点送礼。

礼物可以是实体物品,也可以是一种桥梁,一直方式。

比如小孩读书,你可以在送礼物的同时,把小孩班主任约出来和领导吃个饭。你可能会想,怎么联系呢?其实很简单,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只要你找,一定会找到和这个学校的关系,再通过关系将老师约出来,大多数班主任还是多想认识一两个领导,领导也想班主任可以照顾自己的孩子,你正好充当了中间人。

送多少?

现在这个问题其实是根据物价来决定。根据现在的物价,去一次超市随便买点什么都是100起步,吃个酒席400起,所以平日小送就不要低于400元的东西了。当你要去家里拜年什么的,给小孩的压岁钱就不要低于2000了,遇到升职加薪这种情况,那至少是5000-10000以上的水准了。当然,仅作参考,不绝对,因时因地因人做适当调整。

第五点:是不是领导都好收礼?这个你一定要把握住。

如果领导对你的欣赏是发自肺腑的话,如果你去送礼,反而领导会将你的才能和你送礼的委蛇相比较,此时的领导就会觉得你这人圆滑,不务实,因为你的妄动,很有可能就改变了你一辈子的走向。

比如我的领导就不好收礼,我送过几次小礼,他有的收下了,有的就拒绝了,逐渐看出他这人不喜收礼,慢慢地就没有刻意送礼。只是在有时候外地出差随心带点当地特产送给领导,但很多重要的任务,领导都放心交给我去完成,重要的升迁机会也会重点推荐我。

总之,送礼不送礼,其实没那么纠结,这就像薛定谔的猫。

建议是要送,不仅要送,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送。

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不要觉得领导会不会收。只要你送了,领导即使不收,他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当然,送礼还要遵循我前面说的几点原则,不然适得其反。

最后分享一个故事:

清朝咸丰年间,军机大臣潘祖荫某日与同僚闲聊,说道某地方提督,潘祖荫便对此此人赞不绝口,说此人忠肝义胆,德才兼备,实乃难得之人才!

同僚李文田闻言困惑不解,便十分好奇地请教潘祖荫:“此人有何功绩?”

潘祖荫随口答道:“不甚清楚。”

李文田继续问:“此人的长相如何。”

潘祖荫又答:“没见过。”

李文田顿感莫名,说你不知其功,不见其面,却将这人夸上了天,是何道理。

潘祖荫很认真地回答:“此人送我的鼻烟很好。”

朝廷大员,军机大臣,居然只是因为别人送了他很好的鼻烟,便对此人大肆赞美,作出了如此高的评价。

由此可见,官场中看人是何其荒谬,又是何其现实。

发布于 2022-08-12 14:51:15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60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