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咱不是领导

挑灯夜战写的方案,一分钟内被领导否定;心急火燎打的报告,领导迟迟没有批复。

你经常会说:”谁让咱不是领导”。你所谓的大事,在领导眼里只不过是小事;你认为十分着急的事,领导觉得一点也不急;你以为付出了很大努力,领导觉得不值一提。和你有关的事,也许和领导无关,这些都是立场问题、位置问题。

谁让咱不是领导

是啊,谁让咱不是领导。

但是,我说这句话时,并没有抱怨的意思,也不是为了感叹或者自我安慰。我们需要从这句话出发,更好地把握领导的心思,在做事情、写报告、劝说的时候,能够事半功倍。

既然知道咱不是领导,那咱就站在领导的角度,看看领导喜欢什么样的表达和行为方式。

一、从劝说逻辑到听讲逻辑

刘润的文章《认知台阶:你不是在讲,你是在帮助他听》中有这样一段话:主体不对,行为就不对。演讲主体不是演讲者“你”,而是听众“他”。你要深谙“他”的“听讲逻辑”,而不是“你”的“演讲逻辑”。这个最基本的立足点如果不对,什么都不对。

怎么做?根据听众的“听讲逻辑”,一步一步给他们铺设“认知台阶”。什么是“认知台阶”?听众得到一个知识,接受一个观点,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按照“听讲逻辑”而不是“演讲逻辑”一步一步设计演讲,引导听众到达你指引的方向,叫做铺设“认知台阶”。

简单地说,你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愿意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取信息,然后,你可以把这种方式用到给别人讲话的时候。

另外,在讲逻辑的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内容和节奏。比如《鬼谷子》中所言:“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恐惧、赞誉,引用等,用触动对方情绪的方式,更能够抓住对方的注意力。

你说什么不重要,他听了什么才重要。你不是在讲,你是在帮助他听。

二、从写作逻辑到阅读逻辑

昨天给领导递交了一份报告,大约两千字左右。领导只看了不到三十秒,就把报告放下了。好在我就在领导跟前,他还问了我几个问题,我按事先想好的方案,简洁地把重点说给领导听,领导似乎听懂了我的意思,叫秘书来审核一下。

如果我当时不在场,大概领导看一眼就没事了。所以,如果你有报告或提案没有下文,一定有你的问题,特别是那种要钱或要资源的报告,既要把文章写好,又得及时当面呈给领导 。

你把一篇报告交给领导,领导不会一字一句去看,而是简单浏览一下,甚至只看一下标题。领导看文章的节奏很快,你得快速抓住他的眼球,让他在几秒钟时间里看到重点和关键点,让他知道这事是个大事。

你有构思 ,有线索,这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让领导看下去,并以他的阅读习惯看到你的重点内容。

有本书叫《金字塔原理》,副标题是“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用一句话说,金字塔原理就是说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这个中心论点可以由3到7个论据进行支撑,每一个论据它本身又可以成为一个论点,同样,也可以被3到7个论据支撑,如此重复形状就像金字塔一样,这个就是金字塔原理。

简单地说,写报告时,强调“结论先行”,先写出结论或者你的行动,让别人一下就知道你要干什么,然后分别写出几条理由,每个理由都有事实支持,最后再重复一下结论。

从开头到结尾,都有结论或行动,最起码让匆匆一瞥的领导注意到你准备干什么。

三、从思考逻辑到理解逻辑

你是怎样思考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领导理解你。

思考,既包括线性的逻辑,比如问题-原因-方案,也包括树状的或网状的结构。思考过程是复杂的,但描述思考结果则必须是简单的,线性的。一步一步,你简单地引导,他简单地理解,然后他一拍脑门,说“你说得对”,事情就明朗了。

四、从决策逻辑到送选逻辑

决策,是从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如果只有一个方案,充其量算个决定。

你使用了严格的决策程序,运用了大量的决策工具,什么决策模型呀,决策树呀,当你把符合决策逻辑的结果摆在领导面前时,领导并没有多大的反应。

首先,人们的很多决策都是感性的,也就是靠直觉的。尤其是到了领导位置上的人,他们在平时已经锻炼出一套自己的决策方法,遇到事情时马上在一念之间就有了决定。

其次,领导才是决策者。如果你只是提供一种方案,摆明了就是要让领导迅速枪毙。你得提出最少两种以上方案,而且这些方案有独立性、竞争性。重要的是,你得把决策权还给领导,即使你倾向于某个方案,你也只能以引导的方式,让领导来拿主意,让他觉得这是他自己的决定,让他觉得你也认为这是他的决定。

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说:“谁让咱不是领导”,而是站在领导的立场,分析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属,了解领导有什么样的阅读习惯,揣摩领导擅长哪种决策方法。

给领导便利,减少领导思考和决策的难度,领导有了效率,你也有了进步。

发布于 2022-07-23 21:30:15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902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