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吃什么药治疗最快最好?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1、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有两种种药物,一种是干扰素,另一种是利巴韦林。这两种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2、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是目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临床效果非常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白癜风不能随意停药,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理。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CAP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致病菌和耐药情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且发病率、治疗失败率、病死率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3,4]。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CAP治疗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免疫宿主增多、抗生素的滥用,CAP病原体变迁及抗生素耐药率逐年上升,尽管诊断技术在不断进步,新型抗菌药物在陆续上市,但C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较高,治疗面临新的困境[5,6]。

CAP归属于祖国医学"风温肺热病"范畴,中医辨证论治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7]。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品,调查显示约70%的中成药由西医医师开具[8],然而由于缺乏明确适应证为CAP的中成药,导致西医医师在使用中成药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按病种选药和缺乏辨证施治的问题,不仅具有潜在风险,而且降低了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故本研究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子课题——"中西医联合防治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应用指南"(SATCM-2015-BZ402-047),以疏风解毒胶囊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价其治疗CAP的当前最佳证据,旨在指导临床用药,也为同境地中成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根据各个数据库特点,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检索策略,中文检索词为"疏风解毒""肺炎""肺部感染""肺部炎症""风温肺热",英文检索词为"Shufeng Jiedu""Shufeng-Jiedu""Shu Feng Jie Du""Shu-Feng-Jie-Du""CAP""Pneumonia""Pneumonitis""Lung Inflammation""Pulmonary Inflammation"。同时,追溯纳入研究引用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得相关文献。此外,检索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https://trialsearch、who、int/)以获取已完成临床试验但尚未发表的试验结果。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RCT)。
1、2、2 研究对象
患者需符合《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9]中CAP的诊断标准。
1、2、3 干预措施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生素种类、剂量、用法和疗程不限)、祛痰、吸氧及对症治疗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治疗。
1、2、4 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是痊愈率、总有效率;次要结局包括抗生素使用时间、临床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感染性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影像学吸收情况;安全性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排除标准
(1)非科技核心期刊文献;(2)试验组样本量<30例;(3)单中心、单作者且研究地点为县级及以下医院;(4)纳入患者合并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5)儿科文献、动物实验、综述、会议摘要;(6)重复发表的文献仅取信息最全的1篇。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2位研究员严格参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交叉核对,意见不一致时通过组内讨论或者根据第3位研究员讨论解决,并最终确定纳入文献。制定"文献信息提取表",提取内容包括:纳入研究的基线资料、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结局指标及研究方法学等。
1、5 偏倚风险评估
采用Cochrane评价手册Handbook 5、1、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10],从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对实施者和研究对象施盲、研究结果盲法评价、结果数据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及其他偏倚7个方面进行评价。最终对文献做出"高风险""低风险""不清楚"的判定。评价过程由2位研究者各自独立进行,互相复核评价结果。如遇分歧,与第三方协商解决。
1、6 证据质量评价
运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11],使用GRADEpro(https://gradepro、org/)在线工具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从偏倚风险、不一致性、间接性、不精确性、发表偏倚5个方面,将证据质量分成高、中、低、极低4级。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R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MD)及其95%CI表示。当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小时(P≥0、10,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大(P<0、10,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行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若异质性过大,则进一步行亚组分析。对痊愈率绘制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检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
共检出相关文献433篇,排除重复252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排除160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阅读全文后排除8篇,最终纳入13篇文献[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纳入的13项研究均为2014—2020年在中国进行的单中心临床试验,共计1 355例CAP患者,其中试验组677例,对照组678例,单个研究样本量为60~172例。纳入研究中,近一半患者(655/1 355)为男性,年龄为30~71岁。所有研究对照组为单用抗生素治疗,其中6项研究[13,15,18,19,22,24]使用莫西沙星,2项研究[14,17]使用头孢呋辛,2项研究[21,23]使用左氧氟沙星,各有1项研究使用头孢唑肟[1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头孢哌酮舒巴坦[20]。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3次/d,4粒/次)治疗。7项研究对纳入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了描述(5项研究[12,15,19,20,24]为风热袭肺证、1项研究[13]为痰热壅肺证、1项研究[14]为肺热证)。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纳入的13项研究均提及"随机"字样,其中7项研究[14,15,16,17,19,21,2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项研究[18]采用计算机软件随机,1项研究[20]采用随机抽签法,其余未说明具体随机方法。此外,所有研究未提及分配隐藏、盲法。数据的完整性方面,1项研究[21]报告因患者转诊而失访,但并未纳入结果分析。选择性报告结果方面,所有研究拟观察指标在结果部分有报告。其他偏倚方面,李贤英等[13]、汪周华[17]、巫霞等[20]研究存在一定的男女比例失衡,评为"不清楚",余偏倚风险评估结果,见图2、图3。
2、4 Meta分析
2、4、1 痊愈率
共10项研究[12,14,15,17,19,20,21,22,23,24]报告了痊愈率,包括1 071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9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9,95%CI(1、28,1、74),P<0、000 01〕。根据纳入研究关于"痊愈"判定标准的不同,将其分为3个亚组。其中7项研究[12,15,19,21,22,23,24]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结果显示,试验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4,95%CI(1、27,1、87),P<0、000 01〕;2项研究[14,17]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果显示,试验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76,95%CI(1、08,2、87),P=0、02〕;1项研究[20]主要参考症状恢复、影像学吸收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3,95%CI(0、91,1、66),P=0、17〕,见图4。
2、4、2 总有效率
共12项研究[12,13,14,15,16,17,19,20,21,22,23,24]报告了总有效率,包括1 271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9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8,95%CI(1、13,1、24),P<0、000 01〕。根据"有效"判定的标准不同,将其分为3个亚组。其中8项研究[12,13,15,19,21,22,23,24]的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8,95%CI(1、12,1、25),P<0、000 01〕;2项研究[14,17]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3,95%CI(1、02,1、24),P=0、01〕;2项研究[16,20]主要参考症状恢复、影像学吸收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3,95%CI(1、11,1、37),P=0、000 1〕,见图5。
2、4、3 抗生素使用时间
共2项研究[12,14]报告了抗生素使用时间,包括152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6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5,95%CI(-1、90,-0、61),P=0、000 1〕,见图6。上述2项研究样本量偏少,且2项研究间虽无统计学异质性,但抗生素疗程、使用剂量不一致,因此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2、4、4 发热消失时间
共10项研究[13,14,16,17,19,20,21,22,23,24]报告了发热消失时间,包括1 059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8%,P<0、000 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15,95%CI(-1、93,-0、37),P=0、004〕,见图7。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大,为寻找异质性来源,逐一剔除各个研究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李贤英等[13]、汪周华[17]、巫霞等[20]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93。比较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发现,李贤英等[13]、汪周华[17]、巫霞等[20]研究男女比例相差>20%,余7项研究男女比例基本均衡。根据男女比例差异将10项研究分为2个亚组,≤20%亚组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93,提示各研究间同质性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60,95%CI(-0、78,-0、42),P<0、000 01〕。>20%亚组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9%,P<0、000 01,提示仍存在异质性。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初步考虑男女比例相差20%可能是研究间的异质性来源之一。但由于>20%亚组I2=99%,考虑可能还存在其他异质性因素。
对比男女比例相差>20%的亚组研究发现,首先,巫霞等[20]研究中女性占比为100%(86/86),汪周华[17]研究中女性占比为39、06%(50/128),李贤英等[13]研究中女性占比为7、5%(6/80),效应量显示疏风解毒胶囊在女性患者中退热作用更为明显,但目前尚缺乏对不同性别患者退热作用的比较。其次,CAP的病原检出率较低,临床上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多为经验性,李贤英等[13]、汪周华[17]、巫霞等[20]研究抗生素治疗方案分别为莫西沙星,口服,0、4 g,1次/d,治疗10 d;头孢呋辛,静脉滴注,1、5 g,1次/d,治疗7 d;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2、0 g,2次/d,治疗7 d,在抗生素种类、用药途径、使用剂量、疗程等方面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治疗结果的异质性。
2、4、5 咳嗽消失时间
共10项研究[12,13,14,16,17,19,21,22,23,24]报告了咳嗽消失时间,包括979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7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96,95%CI(-1、13,-0、80),P<0、000 01〕,见图8。
2、4、6 咳痰消失时间
共8项研究[13,16,17,18,20,22,23,24]报告了咳痰消失时间,包括848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8%,P<0、000 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咳痰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4,95%CI(-2、40,-0、48),P=0、003〕,见图9。
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高,为寻找异质性来源,逐一剔除各个研究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李贤英等[13]、巫霞等[20]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63。再次回顾文献发现,这两项研究男女比例相差>90%,故以男女比例差异将其分为2个亚组,≤90%亚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63,提示各研究同质性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咳痰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4,95%CI(-1、23,-0、85),P<0、000 01〕。>90%亚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9%,P<0、000 01,考虑可能还存在其他异质性因素。
再次复核李贤英等[13]、巫霞等[20]研究发现,在排除研究数据提取和分析错误的情况下,与发热时间异质性过高的可能因素基本一致,主要考虑由性别差异、基础治疗方案的不同导致。此外,对"在发热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这两个结局指标中,疏风解毒胶囊对男性患者的改善情况低于女性患者"这一现象进行探讨,考虑男女生理特点的不同以及"中医病理病机学说"(男性属阳,嗜食烟酒,感受外邪,易入里化热,炼液为痰)差异导致,但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
2、4、7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共10项研究[12,13,14,16,17,18,20,22,23,24]报告了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包括1 000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7%,P<0、000 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60,95%CI(-2、33,-0、87),P<0、000 1〕,见图10。
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高,为寻找异质性来源,逐一剔除各个研究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李贤英等[13]、汪周华[17]、王波太[18]、巫霞等[20]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67,提示各研究同质性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94,95%CI(-1、24,-0、65),P<0、000 1〕。但上述4项研究间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8%,P<0、000 01,故再进一步拆分这4项研究,发现剔除巫霞等[20]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64。除李贤英等[13]、汪周华[17]、巫霞等[20]研究存在男女比例相差>20%之外,未能从抗生素种类、受试者年龄、样本量、随机方法、统计方法、发表年限等方面寻找到各个亚组研究之间的共通点,因此,异质性的来源可能为多种因素混合导致。
2、4、8 C反应蛋白
共9项研究[13,16,17,18,19,20,21,22,24]报告了C反应蛋白,包括999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8%,P<0、000 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12,95%CI(-6、95,-1、30),P=0、004〕,见图11。
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高,为寻找异质性来源,逐一剔除各个研究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汪周华[17]、巫霞等[20]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52。分析纳入的9项研究,发现根据平均年龄将其分为2个亚组,年龄>50岁亚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52,具有较好的同质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02,95%CI(-2、17,-1、88),P<0、000 01〕。年龄<50岁亚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88%,P=0、004,提示仍存在异质性。分析仍存在异质性的2项研究发现,这2项研究在疗程、受试者年龄、样本量方面区别不大,但在抗生素种类、受试者性别比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可能为导致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2、4、9 白细胞计数
共8项研究[13,14,16,17,18,20,21,22]报告了白细胞计数,包括859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2%,P<0、000 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20,95%CI(-3、36,-1、05),P=0、000 2〕,见图12。
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高,为寻找异质性来源,逐一剔除各个研究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李贤英等[13]、瞿香坤等[16]、汪周华[17]、王波太[18]、巫霞等[20]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81,再进一步拆分这5项研究,发现剔除瞿香坤等[16]、汪周华[17]的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38,遂将其分为3个亚组。但未能从抗生素种类、受试者年龄、性别比例、样本量、随机方法、发表年限等方面寻找到各个亚组研究之间的共通点,因此,异质性的来源考虑为多重因素导致。
此外,有5项研究[16,17,18,19,22]报告了降钙素原(PCT),结果显示试验组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由于计量单位不一致,无法查证系笔误还是其他原因导致,故放弃Meta分析。
2、4、10 影像学完全吸收率
共7项研究[14,15,16,19,21,22,23]报告了影像学完全吸收率(3项研究[19,21,22]为胸部DR,1项[16]为胸部CT,3项[14,15,23]为混合),包括719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6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影像学完全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7,95%CI(1、31,1、89),P<0、000 01〕,见图13。
2、4、11 不良反应
共10项研究[12,13,14,15,16,19,20,21,23,24]报告了不良反应,其中7项研究[12,13,14,15,16,20,24]报告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3项研究[19,21,23]报告了具体的不良反应,见表2。3项研究间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0,P=0、6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4,95%CI(0、26,2、67),P=0、76〕,见图14。
2、5 发表偏倚检测
对痊愈率绘制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显示各研究点左右分布不对称,提示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可能与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干预措施不一致等有关,见图15。
2、6 GRADE证据分级
GRADE证据分级结果显示,痊愈率、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影像学完全吸收率为中等质量证据,发热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为低质量证据,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良反应为极低质量证据,见表3。
3 讨论
CAP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尤其是老年CAP患者,其呼吸道症状不典型、感染症状不突出、常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反复住院,预后较差[7]。一直以来,抗感染治疗是CAP治疗的基石,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免疫宿主增多、抗生素的滥用,CAP病原体变迁及抗生素耐药率逐年上升,尽管诊断技术在不断进步,新型抗菌药物在陆续上市,但C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较高,因此迫切地需要寻找其他疗法来减少甚至替代抗生素的使用。CAP归属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为感受外邪、肺失宣肃或脏腑失调、兼受外邪。疾病早期,外感风热之邪,经口鼻侵袭肺脏,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炼津为痰,而致痰热壅肺。若治之不当,风热邪盛、逆传心包,则可出现邪陷正脱之危象[25]。因此,在疾病早期,风热初感之际,既应加以干预,减少恶变的可能性。
疏风解毒胶囊源于湘西土家族家传秘方"袪毒散",由虎杖、板蓝根、连翘、柴胡、芦根、马鞭草、败酱草、甘草8味药物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效,推荐用于CAP疾病早期风热袭肺者。方中虎杖苦寒,归肝、肺经,清肺降气,祛风解毒,用以为君;板蓝根深入营血,清热解毒;连翘清解肺热,散结消肿,具升浮宣散之力,能透肌解表,两者相伍则表里之热可解,内陷之毒可清,共用为臣;柴胡入肝、肺经,疏散外邪,解表和里;芦根甘寒,清降肺胃,生津止渴;马鞭草苦凉,解毒清热,散瘀活血;败酱草辛苦微寒,善除热结、痈肿,且归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热清,大便得通,肺脏之热可解,四者共为佐药;甘草甘平为使,养胃气以助行药,兼具调和诸药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疏风解毒胶囊可以通过降低白细胞计数、血清转录因子(NF-κB)和炎性递质环氧化酶2(COX-2)水平发挥抗炎作用[26],并通过减少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血管舒缓激肽(BK)、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升高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比例发挥免疫调节作用[27,28]。疏风解毒胶囊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减少甚至替代抗生素使用的潜能[29]。
本研究结果显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CAP与单用抗生素相比,可提高痊愈率、总有效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临床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降低感染性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改善影像学完全吸收情况,且安全性较好。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痊愈率、总有效率方面,根据不同疗效判定标准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得出的结果更为贴近混合效应量,且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性别、年龄可能是影响疏风解毒胶囊疗效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疏风解毒胶囊药品说明书标注的适应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风热证者,将其用于治疗CAP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为此,经由项目组专家讨论制定了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剔除了非科技核心期刊发表、低质量的文献,以期形成更稳健的证据体。此外,根据指南前期进行的两轮"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遴选"专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重要性排在前5位的结局指标分别为: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抗感染药物使用强度、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痊愈率。提示对于此类超说明书用药,在"循证为主"的基础上,仍应注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本次Meta分析尚存在以下局限性:(1)受试者年龄、性别的不均衡以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的差异可能会增加临床异质性并影响结果。(2)所有研究为国内的单中心试验,且未进行安慰剂对照试验,结论的可靠性仍需要进一步验证。(3)结局指标选择不一致、不规范,计量单位之间相差太大,导致无法合并分析,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缺乏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等重要结局指标的报告。(4)不良事件方面,尽管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但所有试验中的不良事件只是简要描述,这可能会限制其广泛应用。
针对以上不足,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1)病例选择方面:应首先明确诊断标准,尤其是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应严格参照指南或教材进行诊断,避免"自创证候"。(2)随机分配:建议采用分层区组中央随机分配方法,按照中央随机网络系统对随机分配方案进行实施与管理,研究者通过网络获取受试者分配编码,减少因随机分配而导致的偏倚。(3)盲法:建议使用双盲设计,分别对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使用盲法,并设置安慰剂对照组试验,应保证安慰剂在外观、重量、颜色、气味上与试验组保持基本一致,分别对试验药物及其包装盒的编码进行设盲。同时,应注意对研究结局的盲法评价。(4)治疗方案:所有入组病例应按照指南推荐进行规范的治疗,并记录治疗过程,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强度等信息。(5)加强对失访、退出和脱落病例以及不良事件的记录,建议增加随访,以观察再住院发生率和间隔时长等远期影响。(6)结局指标:现有的证据尚未能形成核心结局指标集,根据专家意见,推荐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抗感染药物使用强度、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痊愈率、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CURB-65评分、PCT、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影像学评价等结局指标对疗效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7)在正式开始试验前,应完成伦理审查和研究方案的注册,试验结束后,应遵循CONSORT报告规范[30],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资源利用率。
综上,现有证据表明,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CAP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欠佳,仍需更多设计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的RCT证据支持。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略
本文来源:杨江, 李宣霖, 王建新, 等、 [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23): 2922-2931、(点击文题查看原文)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