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同“作者之死”吗?

2022-10-23 15:54:09 1799 0
头条哲学

     “作者之死”英文为“The death of the author”,是法国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罗兰巴特的一篇文章《The Death of the Author》,该文章为了回应法国理论家雷蒙德的论文《New Criticism or New Fraud?》(《“新批评”还是“新欺诈”?》),标志着罗兰巴特思想由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本论文的影响不止在文学理论上,更在政治革命上(当时为法国的五月风暴,罗兰巴特以“作者”借政府,具有极强的战斗意味)。

      “作者之死”的核心观点是“文章一旦写成,作者便退场了,剩下的是由读者解读理解的自在自为的文本,即文章脱离作者而说话,“读者的生要由作者的死为代价来换取”(The birth of the reader will be at the cost of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这一观点比较复杂,里面的思想多有交织。

      首先,罗兰巴特通过分析巴尔扎克短篇小说《萨拉辛》里边的一段关于一个被阉割的男歌手的文字(那段叙述中,说话主体不明晰),得出“一个事件一经叙述——不再是为了直接作用于现实,而是对于一些无对象的目的,也就是说,除了象征活动练习本身,不再有任何功用,那么,这种脱离就会产生,声音将失去起因,作者由此步入死亡,写作就开始了。”这是“作者之死”的过程。他认为,这种“声音”的源头是一种中介,可以是写作本身,也可以是“萨满”(一种巫术神)(即一种无所谓的存在)。

      其次,罗兰巴特引经据典,嘲笑了目前教材中对于作者作品的表述:“作者至今在文学史教材中、在作家的传记中、在各种文学杂志的采访录中,以及在有意以写私人日记而把其个人和其作品连在一起的文学家们的意识本身之中,到处可见;人们在日常文化中所能找到的文学意象,都专横的集中在作者方面,即集中在他的个人、他的历史、他的爱好和他的激情方面……好作品的解释总是从生产作品的人一侧寻找,就好像通过虚构故事的或明或暗的讽喻最终总是唯一的同一个人,即作者的声音在提供秘闻。” 他举了很多对作者保佑怀疑态度的理论家和作家,如马拉美、瓦莱里、普鲁斯特、布莱希特等,以证明其观点。

      再次,他论证了作者死后的世界。概括来说:一,从时态上看,作者死后,文章由过去到现在的(历时的)产物变成现在的(共时的)产物;二,现代抄写者(后人)面对作者死后的作品不会再过多受其作者观点的习惯限制,从而能从多方面挖掘作品的起因;三,文本将成为一个多维空间,它们相互交织(即互文性),没有一种是原始写作,“文本”是由各种引证而组成的编织物,它们来自文化的成千上万和源点。”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构建下,作者消失了,原先由作者一人决定的文本意义变成一个开放的空间:文本的阐释与解读被解放了。

      最后,罗兰巴特提出了他的观点:“一个文本是由多重写作构成的,这些写作源于多重文化并且相互对话,相互滑稽模仿和相互争执,但是这种多重性却汇集在一处,这一处不是人们至今说的作者,而是读者。”这是罗兰巴特的结论,即作品的意义由语词进行限制,将解释权给读者。罗兰巴特在文章结尾发出战斗号召: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受这种颠倒的欺骗了,善心的社会正是借助于种种颠倒来巧妙地非难它所明确排斥、无视、破坏或扼杀的东西:我们已经知道,为使写作有其未来,就必须把写作的神话推翻:读者的生要由作者的死为代价来换取(引号内文字即本人根据英译原文自翻)。

      到此,即使没有我的观点,你的困惑也应有了解答:当我们真正面对原文时,我们所读到的、看到的,一定不是教科书上作者们四平八稳的折中阐释,而是一个极具时代感、战斗性和颠覆性的思想。我高度赞誉这种勇气,并把有关此文的英文解读本封面设为我的头像,直到今天。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799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