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生成素多少钱一支-tpo血小板生成素

2023-01-13 17:59:54 351 0
百科密码

血小板生成素多少钱一支。血小板生成素是一种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血小板生成,可以帮助患者止血。但是如果长期服用,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出现贫血的症状。因此,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能随便服用。另外,还有一些药物也不能随便使用,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些药物都有抗凝作用,如果长期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血小板减少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1、特比澳在2017能用医保报销吗?

意外伤害医疗,在有责任方的情况下,医保是不报销的。你参考一下相关规定。人社部门发布《社会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障管理办法》,规定了意外伤害医疗费是否报销的各种情形。4种意外伤害可报销根据《办法》,参保人因下列情形发生的意外伤害医疗费用,可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一是参保人在无责任人情况下发生的意外伤害;二是经有关部门认定参保人承担部分责任的意外伤害;三是因他人违法行为导致参保人伤害的刑事或治安案件,经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后,责任人未能全部赔偿的或自伤害发生之日起满6个月案件未破获无法确定责任人的;四是其他经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后,责任人未能全部赔偿的。7种意外伤害不可以报销如果参保人发生的意外伤害符合上述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意外伤害医疗费用不予报销:一是除以上规定第三、四项外,应当由责任人负担的;二是有隐瞒、欺诈行为的,包括提供虚假外伤时间、地点、事故原因、救治经过、虚假证明材料以及伪造外伤医疗文书等;三是实施吸毒、使用管制药品(遵医嘱用药除外)、打架斗殴、醉酒滋事等违法行为所致的;四是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五是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或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六是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七是在境外发生的医疗费用。

血小板生成素多少钱一支-tpo血小板生成素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今日正式下发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本次《医保目录》较200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共计新增339个品种,三生制药集团被纳入2017年版医保目录三种药品,其中包含了ITP患者的常用药特比澳。随着中国慢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病人数快速攀升,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恶性肿瘤患病人数约429万,实体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CIT)患病率16%(近70万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人群数大约在有27万。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令国家与患者个人的医疗费用不断攀升,慢病患者的诊疗费用占全国医疗总费用已经大于70%。面临如此庞大的病患数量及诊疗费用,三生制药集团始终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与节约国家医保资源为己任,多年来开发出了深受医生与患者信赖的高质量的创新药品,并且以符合国家GMP认证的规模化工业生产降低药品价格。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被纳入《医保目录》西药部分医保乙类,编号214,限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血小板增多怎么回事?

血小板增多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血液疾病,通常是细胞因子驱动机制引起的,或者是克隆性或者肿瘤性细胞过度增生引起的,比如慢性白血病等。根据病因的不同,血小板增多症包括反应性血小板增多、自发性血小板增多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三种类型。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是指由外科或者内科原因引起的,患者并没有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血小板增多症的病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通常是感染、手术、癌症、急性失血、铁缺乏、创伤等引起的,这些病因会促进血小板生长因子的释放,使得血小板增多。自发性血小板增多通常是骨髓增殖性疾病引起的,主要有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红细胞增多症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通常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其中JAK2V617F突变是最常见的。

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反应性和自发性血小板增多有原发病的表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比较隐匿,患者会出现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患者可在血常规检查中偶然发现而确诊。患者容易患血栓,包括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常见的症状有头痛、红斑、四肢疼痛、视觉症状等。有些患者会出现鼻出血、胃肠道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超过一半患者有脾大的问题,通常为中度脾大。

血小板增高可能是因为感染引起的,如果大于600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可以通过骨髓穿刺的办法进行检查。比较轻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高度的近视,如果不治疗的话,我给身体功能带来一些损害。平时在饮食上也需要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要多休息。更多科普文章或视频请关注[谢别录工作室]。

血小板是非常敏感的反应性的应激因素,所以当有急慢性的感染、创伤、刺激、肿瘤、脾切除术后,这些病因导致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如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释放增加,导致血小板增多。

自发性血小板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早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所以排除继发原因,血小板长期持续增高的一定要到医院就诊,要分析原因并且给予干预。

3、给孩子做血小板检查时,发现孩子的血小板数值50多,是怎么回事?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一、造血系统疾病导致,如白血病,再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二、结缔组织病继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症等等。

三、药物因素:多种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抗凝药物均有可能导致血小板降低的可能。

四,感冒,病毒感染期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血小板减少,大约一周时间能自行恢复。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血小板是骨髓内巨噬细胞生成并进入血液起生理性止血、凝血,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保持血管壁的完整性等作用。一般认为的正常检测结果为100-300 *10^9/L ,低于100 *10^9/L ,则仍称为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达到病理性的降低,可能的原因有

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浸润、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等;2、免疫性的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HIV感染等;3、非免疫性血小板消耗过多,如脾功能亢进,血栓性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蛇咬伤,严重烧伤等;4、血小板丢失,如大出血,体外灌注,血液透析等;5、遗传性因素,如Fanconi贫血;6、药物引起,如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等),磺脲类降糖药,利尿药物(呋塞米,噻嗪类),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NAIDS类(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化疗药物(如洛铂,奈达铂,阿霉素等)等;7、原因不明,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血小板减少依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4级

轻度减少(50-100*10^9/L),有一定出血风险,中度减少(30-50 *10^9/L)有出血倾向,不能进行任何手术,重度减少(20-30x *10^9/L)出血倾向增加,极重度减少(小于10*10^9/L)。血小板降低可导致患者出血症状,如轻症的鼻出血、皮肤瘀点瘀斑,重者可有呕血、黑便,血尿甚至脑出血,休克等。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

首先需明确病因。常规的检查如血、尿、便常规,腹部B超,头颅CT等可对于患者出血情况及风险有一定了解,而骨髓穿刺,出、凝血检查,抗核抗体谱,自身抗体谱,免疫球蛋白定量,血小板抗体等对血小板的病因可以有提示作用。当然患者个人的用药史、自身症状等有效信息对病因的诊断也十分重要。明确病因后,可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治疗:ITP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组人白介素11、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可以促进造血于放射线或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中应用较多;很多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需注意复查及评估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使用其他药物替代;感染可大量消耗血小板,避免感染、积极处理感染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脾亢进引起的血小板降低进行脾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免疫性因素引起则需免疫抑制药物、血浆置换等降低免疫损伤;当治疗无效时也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当然对于存在大出血的倾向的,对症预防也相当重要,可静脉给予输注血小板、丙种球蛋白等,保胃抑酸治疗也是预防胃出血的一种手段。此外,病人需注意避免粗糙、坚硬的食物,可选择鱼虾、牛奶、豆制品等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患者的穿着也需柔软、棉质避免摩擦,行动也需小心,避免磕碰,并及时发现新出现的出血灶或症状并向医生报告。

4、化疗血小板太低怎么办?

化疗血小板太低怎么办

化疗后血小板太低可输注血小板、使用升血小板药物及时升血小板治疗。

肿瘤化疗后出现血小板低,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引起的。容易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现象,所以要及时进行治疗。

常用的升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IL)-2、IL-11,咖啡酸片,生血小板胶囊等,必要时可以输注血小板。注意所有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本内容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陈晓华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351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