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什么中药会导致慢中毒。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随意服用一些保健品,以免加重病情。此外,患者要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以免造成脱水,影响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总在夏季,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一、夏枯草的副作用你知道吗?
长期饮用夏枯草会出现抗药性,继而出现副作用,对胃部造成巨大的刺激,同时还会增加肝,肾的负荷,长期服食会造成中药成分蓄积中毒,严重的会引起肝,肾等疾病。夏枯草性凉,湿气重,脾胃虚弱的人或患风湿的人喝了,容易造成腹泻甚至加重病情。

二、中医说长期喝中药会慢性中毒,是温水煮青蛙,钝刀子割肉,真的吗?
优质答案1:
长期喝中药会不会慢性中毒,得看这些中药是什么,毕竟是药物,要从多方面辨证的看问题。比如乳汁也是古老的中药,有不吃的么?谁有慢性中毒的案例?再如川乌等管控的毒性中药,如果长期服用,慢性中毒是存在的,但因为它们是管控药物,只有极少数人去想方设法长期服用,另外大部分中药药物在治疗疾病方面还是非常平稳的,小剂量,常规量配方使用,长期服用中毒的几率相对比较少见,少数个别药物除外。总之中药应该尽量不要长期服药,可以间断,调配服用,避免某些物质蓄积。
优质答案2:
认识一个中医,癌症做完手术后找他看,因为很多癌症病人说要每天喝中药防复发,还有很多食物不能吃。找他看了几次,他就让我不要找他了,拒绝给我开中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体寒体虚的就去多晒太阳早点睡觉,冬虫夏草太贵了,枸杞就可以了,空调开28度……[捂脸],十年了,我没找过他
优质答案3:
“是药三分毒”的出处及理解
目前许多人把“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理解成吃药中毒是必然的结果,这种理解是不科学的。这导致很多人生病了,不敢吃药,选择拖延的方法,让身体自我调整,可这样往往会耽误治疗时机,小病拖成大病,病永远好不了。
有人说“是药三分毒”这话源于隋唐著名中医、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自序,全句是“凡欲看病,先以饮食疗法,即饮食疗法难愈,后乃药耳,是药三分毒”。这是错误的,是给药王孙思邈栽赃,原话是“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发用乖宜,损伤处众;药之投疾,殃滥亦然。”网上有人说出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食治》,其实也是错误的,这段话实际是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第26卷《食治》的序论第一。在这篇文章中还记载“《河东卫汛记》曰:扁鹊云;人之所依者,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抚危者,医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
那么,“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到底出自哪里呢?据资料显示,说这句话的人是刘纯,明代医家,原文出自《药治通法补遗》。从年代上看,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西药,应该是指中草药。这句话全文是“是药三分毒,唯开胃无毒,盖开胃者排毒也”。意思是:凡是任何药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毒性,只有开胃的药材才是无毒的,因为开胃的药材其作用为排除人体内的毒素。为什么无毒药材,也具有三分毒性呢?刘纯也在《药治通法补遗》里说过:“药以去病。非养人也。故人食之不受。谓之三分毒矣。”这就是说,因为药物不是人体生存必需的空气、水源、食物,而只是用来克服疾病用的;也正是因为药物不是人体生存必需的物质,因此必然被人体排斥。而排斥就要发生异常反应,由此而发生的一切排斥反应都称之为毒性;这就是所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也就是说,没有病的随意乱吃药,人食之不受。谓之三分毒矣。如果人有病了还是需要吃药的,有病病受之,无病身受之,这告诉我们没病不能乱吃药,有病也要对症用药,否则,药不对症,人体受到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这就不是三分毒,而是五分毒八分毒了。有句话说“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本无毒,如果辩证错误了,人参也会杀人!因此我们生病吃药时要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的原则,如果用反了,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严重伤害我们的身体。
黄帝内经原文还有这样记载:“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素问五常政大论)”语译:黄帝说:药物有有毒和无毒的不同,在服药上有没有限制呢?岐伯说:患病的时间有久新,治疗的方剂有大小,有时要用有毒的药物,有时要用无毒的药物,这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用猛烈的毒药治病,到病去六分的时候,就要停止使用,普通的毒药治病,到病去其七,轻微的毒药治病,到病去其八,都应该停止使用,只有无毒性的药物,才能用到病去其九,然后再以“谷肉果菜”的饮食疗法,以清除病后余邪,使机体完全恢复分健康。总的说,在治疗上不宜过分依靠药物,因为大过了,便要伤及正气的。如果没有全部好,可以再用以前的方法。还说:“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藏气法时论)”语译:使用毒药治病,以饮食来培养正气,其中以五谷为主要营养,并配合五果、五畜、五菜作为适当的辅助和补充,气味和合,可以补益精气,促使早日恢复健康。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就随便吃或者长期吃,这也是非常危险的。就是只吃一种食物,时间长了也是要出偏的,何况药呢!但是一旦人生病了,还是需要服药的。
综上所述,“是药三分毒!”,如果就是这么一句话,这是错误的! 应该这样说:“如果辩证错误,是药三分毒!”,这样的理解才是比较科学的。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