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鼻炎怎么治疗?1、急性鼻炎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抗生素,比如头孢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杀灭病毒,缓解症状。同时也可以口服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2、慢性鼻炎患者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比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3、如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到医院进行治疗,不要自己随意服用药物。4、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

一:急慢性鼻炎吃什么好
慢性鼻炎主要是平时的保养要不即使手术还是会复发的 注意如下几点:1、少食辛,辣,炸,炒之属热性之品、如辣椒,生姜,炸油条,烧饼,饼干,快餐面等、同时海鲜及冰冻鱼,鱿鱼,虾米等咸海产品容易刺激透发炎症,这类食品最好不食、
2、饮食多样化、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新鲜蔬菜,菠菜,胡萝卜等、
3,平时鼻局部及额面部可用热水热敷或用电吹风局部加温也可以,使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4、保持心情开朗,不要总是想着使人烦恼之事,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5、起居劳作有度,注意休息,上网不要通宵达旦、
6,积极锻炼身体,最简单有效锻炼方法是坚持晨跑,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7,预防感冒,感冒往往引发鼻炎复发,为此若患外感应及时及早治疗、 在药物方面来说,“通窍鼻炎组合”的治疗效果不错,是中药成份,我是在通窍鼻炎组合的官方网站上订购的,说是30天无效退款,这有点保障了,心里就踏实了。 然后困扰了我几年的鼻炎居然好了。真的幸福啊。
慢性鼻炎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吸烟喝酒,其他没有什么禁忌的。
鼻炎现在还没有能够根治的方法,包括手术,用药等。
除了常见的治疗方法,你也可以尝试一下盐水洗鼻。生理盐水就可以。自己洗鼻或者用洗鼻器都可以。
这个方法不用药,非常安全,没有任何副作用,见效相对药物慢一些,但对于没有鼻甲肥大和鼻息肉的鼻炎来说,坚持洗鼻,效果很好。平时可以做好鼻腔的维护,可以减少鼻炎复发的机率。
洗鼻的操作方法和鼻炎常识,你可以去“洁必康”的网站了解一下。
建议去正规耳鼻喉科医院检查,然后遵医治疗
现在药物治疗不一定都有效果,看看下边哪个方法适合自己,我相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看看也许对
我们平时做菜用的葱就可以用来作治疗。 具体制作方法是:新鲜生葱,洗净,取葱白,捣烂,放几小
团指甲盖大小的药棉浸葱汁备用。治疗时先用棉签沾淡盐水清洁鼻孔,然后将浸了葱汁的小棉花团塞入鼻
孔内,保持数分钟,一开始感到刺鼻,渐渐会失去刺激性,当效力消失后再换新棉团。每次如此塞半小时
至一小时左右。一天两三次,为方便可多备些葱汁,用保鲜膜密封,有空就做,治疗同时可做其它事,一
点儿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方便得很。
一,煎熏法:将葱白一小把或将葱头(洋葱)三四个切碎煎汤,用鼻吸热气,或将食醋烧开吸醋气,
疗效都较好。这个土方对急性鼻炎疗效最好。用这个土方只治了一个星期就有明显好转。每逢感冒就用这
二,中药磁化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是属于传统医学的现在合成技术。利用磁化熏蒸汽直接熏蒸鼻
腔,详见濞康得
1、百度百科?fr=ala0-1-1
2、搜搜百科?sp=SST%E6%BF%9E%E5%BA%B7%E5%BE%97
3、互动百科%E6%BF%9E%E5%BA%B7%E5%BE%97
三,用新鲜橘子皮对准鼻孔猛然一挤,把挤出的汁液喷入鼻腔,鼻子很快就会通气。还有就是把维生
素C碾成粉末,然后吸少量入鼻,鼻子就会通气了。
四,可以试试用热开水薰,敷鼻子(要坚持早晚各一次吧)
五,晚上睡觉时枕头稍垫高一点,注意背部不要着凉,可以在背上在披一个小毛毯。应该症状会减轻
一点吧。饮食一定要清淡。
六,每天早上,手上捧点凉水,用鼻子吸,刚开始不能深吸,有呛水的感觉后醒出,重复几次,每天
也可多次。坚持一个月以上。
七,晚上睡觉时,如果有一边塞住了,可以采用侧睡的方法。(应该是反方向……)
八,侧卧按摩法:左侧耳塞向右卧,右侧鼻塞向左卧,用双指夹鼻按揉双侧迎香穴1~2分钟。
中医治疗鼻炎,通常采用消炎、通窍,温中扶正祛邪诸法,而采用以下食疗也正是达到上述治疗作用。
1、丝瓜藤煲猪瘦肉,清热消炎,解毒通窍,主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脑重头痛。
取近根部的丝瓜藤3~5克洗净,猪瘦肉60克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五次为一疗程,连用1~3个疗程自愈。
2、辛夷煮鸡蛋:通窍,止脓涕,祛头痛,滋养扶,正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
用辛夷花15克,入沙锅内,加清水2碗,煎取1碗;鸡蛋2个,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将砂锅复火上,倒入药汁煮沸,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
3、柏叶猪鼻汤;消炎通窍,养阴扶正,主治鼻流臭涕。
取猪鼻肉66克刮洗干净,用生柏叶30克,金钗斛6克,柴胡10克同放砂锅内,加清水4碗煎取1碗,滤除药渣,冲入蜜糖60克,30度米酒30克,和匀饮之。
4、黄花鱼头汤:扶正祛邪,补中通窍。主治慢性萎缩性鼻炎,感冒频繁。
取胖头鱼100克,洗净后用热油两面稍煎待用。将大枣15克去核洗净,用黄花30克,白术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生姜3片共放砂锅内与鱼头一起煎汤,待熟吃肉饮汁。
5、羊粉:主治慢性鼻炎取羊睾丸一对,洗净后,放瓦片或砂锅内焙黄(不可炒焦炒黑),研成细末,用温开水或黄酒送下。每对睾丸一日分二次服完,连续用2-3天见效。
6、黄芪粥:黄芪400g, 百术230 g, 防风240g,桔梗120g,甘草60g,米20g(一天用),除了米之外,将其他材料磨成粉,拌匀,放入干燥容器(有盖)保存。将400cc水和米放入锅里,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0分钟。将(1)的10g磨粉放入(2) 中,小火煮沸,灭火盖上盖等5分钟即可。
二:治疗急慢性鼻炎的方法
首先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来冲洗鼻腔。还可考虑使用口服类药物以及鼻喷剂药物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黏液促排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类等。治疗效果如果不好,可以考虑手术治疗。(1)全身治疗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因多为球菌感染,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首选药物,药物治疗强调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使用。若头痛或局部疼痛剧烈,可适当用镇静剂或镇痛剂。一般疗法与急性鼻炎相同。中医中药治疗以散风清热、芳香通窍为主,以解毒去瘀为辅。
(2)改善鼻窦引流常用含1%麻黄素的药物滴鼻,收缩鼻腔,改善引流。急性鼻窦炎还可以通过体位改变进而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而减轻头痛。
(3)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急性上颌窦炎宜在全身症状消退、局部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冲洗后可注入抗菌溶液,每周1~2次。
(4)鼻窦置换疗法适用于儿童多组鼻窦炎患者。
(5)病因治疗如为牙源性上颌窦炎应同时治疗牙病。
(6)黏液促排剂治疗可以使用黏液促排剂,改善分泌物性状并易于排出。
(7)激素治疗可以应用鼻用局部激素或全身应用激素,改善局部炎症状态,加强引流。
鼻窦炎分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那鼻窦炎急性期,我们要积极的消炎治疗,积极的用抗生素治疗,而且要足够疗程,然后还要辅助一些药物治疗,比如说鼻粘膜收缩剂,还有鼻喷激素,还有配合中成药的治疗,这样的话,效果就是比较好。然后经过足疗程的,积极的控制急性鼻窦炎,大部分炎症就控制好了。但有少量的转成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消炎治疗,效果可能就差一些,这种的话,我们要拍个鼻窦CT,然后我们看看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如果严重的,我们需要通过鼻内窥镜下,鼻窦微创手术治疗。
急性鼻窦炎治疗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疗,通常需静脉给药,可给予头孢噻肟钠、甲硝唑等;鼻腔滴呋麻滴鼻液,改善鼻腔通气引流;慢性鼻窦炎通常口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口服,激素类鼻喷剂如曲安奈德等;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当中也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通常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减轻鼻窦炎症的状态,达到鼻腔引流的通畅,从而改善鼻窦炎的临床症状鼻塞、流涕、头痛等等症状。
三:治疗急慢性鼻炎的药
鼻病是五官科之一,有一部分应在外科手术治疗。故而内服中药的已不很多了,根据本人经验作一介绍。
一、急性鼻炎
1、风寒型
常见症状:鼻塞,流涕清稀,喷嚏,言带鼻音,咳稀白痰,可伴微热恶寒、头疼。
治疗:祛风散寒。辛夷散加减。
方药:辛夷、白芷、薄荷、藁本、荆芥、防风、白前、桔梗、生甘草、鱼腥草、蝉蜕。
2、风热型
常见症状:鼻塞,流黄涕,质黏稠,伴发热、恶风、头痛、咳吐黄痰。
治疗:散风清热。桑菊饮加减。
方药:桑叶、菊花、薄荷、苍耳子、辛夷、白芷、桔梗、生甘草、杏仁、桑白皮、蝉蜕、鹅不食草
二、慢性鼻炎
1、肺经郁热
常见症状:鼻塞呈间歇性,语声重浊,涕黄浊,头晕胀,咽干,咳痰黄少。
治疗:疏风清热,通窍化湿。苍耳散加减。
方药:苍耳子、薄荷、辛夷、白芷、藿香、菊花、桑白皮、黄芩、蝉蜕、鹅不食草。
2、气滞血瘀
常见症状:鼻塞呈交替型,晚间侧卧时下侧鼻塞加重,有时可出现黏性鼻涕、头胀痛,经常须以口呼吸,易致咽干,咳吐稀痰。
治疗:活血化瘀通窍。四物汤加减。
方药:当归、赤芍、川芎、郁金、姜黄、苍耳子、辛夷、白芷、鹅不食草。
3、湿浊阻滞
常见症状:鼻塞呈持续性,遇寒加重,涕稀薄或呈黏液性,反复发作或伴头痛,胸闷便溏。
治疗:健脾渗湿。参苓白术散加减。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扁豆、陈皮、山药、莲肉、砂仁、生薏苡仁、桔梗、白芷、辛夷、苍耳子、石菖蒲、蝉蜕、鹅不食草。
三、急性鼻窦炎
中医习称鼻渊,或脑漏、脑崩、脑渊等。鼻窦有几种: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等,但中医并不强分。重点即在头额、面部的疼痛与压痛以及脓性分泌物。
常见症状:
鼻塞常张口呼吸,初起流稀白涕,渐变黄稠,黏结成块。可见眉间、额前、颞侧、颌面、头顶及后枕部等处压痛。
治疗:疏风通窍。芎菊茶调散加减。
方药:川芎、菊花、苦丁茶、薄荷、白芷、苍耳子、辛夷、荆芥、防风、生甘草、黄芩、鹅不食草、蝉蜕。
四、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由急性失治或治不得当,迁延时日而致,其特点是头胀痛虽较急性期为轻,但头昏明显,鼻涕臭秽,甚则呼出臭气,嗅觉减退。
常见症状:
鼻流浊涕,长时不断,一般以上午为多,黏稠涕与黄臭涕可交替出现。涕多时鼻塞,出涕后可暂通,并前额胀闷亦可缓解,头昏脑胀,思维退钝,鼻根酸胀,嗅觉和记忆减退,遇风寒则鼻塞甚而涕多。
治疗:益气排脓。玉屏风散加味。
方药:黄芪、白术、防风、生薏苡仁、熟附片、败酱草、辛夷、白芷、苍耳子、生甘草、桔梗、枳壳、赤芍、蝉蜕、鹅不食草。
五、萎缩性鼻炎
常由慢性鼻炎转致。鼻窍黏膜、骨膜,干燥枯萎,鼻窍宽大,鼻干咽燥,有大量黄绿色鼻涕积存,结痂恶臭,嗅觉障碍,严重的可成鼻臭症,令人难近。
治疗:养阴润燥。增液汤加味。
方药:玄参、生地、麦冬、首乌、龟板、牡蛎、川贝母、赤芍、桔梗、枳壳、生甘草、鹅不食草。
六、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最多见的是:对风寒过敏,接触风寒便鼻痒鼻塞、频打喷嚏、流清涕,阵发或反复发作。
治疗:消风脱敏。消风散加味。
方药:
羌活、防风、荆芥、川芎、厚朴、陈皮、生甘草、僵蚕、蝉蜕、藿香、苦丁茶、苍耳子、薄荷、辛夷、白芷。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