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蕨菜有什么坏处?山蕨菜生长在什么地方

2023-01-20 13:53:19 274 0
生活百科

山蕨菜有什么坏处?第一,蕨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脂肪的堆积,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但是如果经常吃蕨菜的话,会导致体内的维生素大量流失,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吃蕨菜。第二,蕨菜中含有一种叫做原蕨苷的致癌物质,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之后,会刺激胃粘膜,引起胃溃疡,甚至癌变。因此,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吃蕨菜。

一、为什么蕨菜致癌,还有那么多人去吃?

优质答案1:

山蕨菜有什么坏处?山蕨菜生长在什么地方

谢谢邀请!

首先要感谢还会有人提出这个致关大家生命健康的、非常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过去我也曾认为蕨菜是一种好东西,<我们这里又叫它龙须菜>也爱吃。后耒报刊和新闻媒体电视台都报道了有关蕨菜致癌的消息,这才看清了蕨菜的本耒面目,原耒在它那神密的面纱里还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密秘。

曾记得八十年代初,我的一个朋友上山砍柴,忘了带中午饭,在返回时饿极了,于是跑到烧石灰的亲友那里找点东西吃。刚好剩有一锅蕨菜湯,于是他喝了一大碗吃了点饭,回到家里,他感到浑身无力,一点气都没有,腰部胀痛,大有休克之状,睡了许久才恢复过耒。当时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以为是累了。现在想耒是喝了那大碗蕨菜汤的原故,造成了肾轻度衰竭,使人感到极度疲劳。还好,他身体好,没造成严重后果。

据报道,蕨菜有突出的致癌作用,会中毒。大量误食蕨菜的牛会在几星期内死亡。它能使骨髓功能慢慢丧失,导致白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和急性大出血等诸症。羊吃了会造成失明。

为什么蕨菜有这么多害处还有那么多人吃?

这主要是不了解,不知道吃它对人造成的危害性。再者,它也可算是一种山中野味,千百年耒人们都喜爱它,所以就有些无所畏了。例如河豚鱼,明明知道它有毒,不小心就能使人吃了中毒、致死,但照样有人吃,为贪嘴而顾不了那么多。不过,这些都是错误的行为,为了生命健康安全,大家还是小心在意,最好不要去吃。有人说偶尔吃一次不会怎么,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就这么偶尔的一次也许会造成对肾脏、人体其它器官的伤害。有肾脏病和肾功能严重不全的,还可能引起肾衰竭。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优质答案2:

喝水会水中毒,为什么人还有喝水?吃饭会噎死人,人为什么还吃饭?抛开数量谈后果都是耍流氓。有研究显示蕨菜有致癌可能,但有多少癌症是因为食用蕨菜所引起的?很简单的道理,蕨菜并非人类食谱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并非天天吃顿顿吃,只是偶尔一次,那么这种偶尔一次的食用所摄入定位致癌物质的量是不足以导致人患上癌症的。科学研究的结果不等于实际存在的现实。当然有人会说,这些致癌物质会因为代谢不出去而在人体中慢慢蓄积,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但这个过程是多长?致癌物质需要蓄积到多大剂量?是蓄积到这个最大量才会发生癌症能还是在蓄积的过程中就会诱发癌症?那这个最大量是适合所有人还得个别人?

就如同某些人引以为傲的说中医不知道马兜铃结果导致肾毒性,所以中医这个巫医害死人一样。作为经常食用鱼腥草的西南三省一市的人们,其肾病的发生率比其他不食用鱼腥草的地区的人要高吗?结果是否定的。

所以老祖宗讲的好,凡事要有度,把握这个度就可以了。蕨菜好吃可不要贪多哦!

二、蕨菜应该如何人工种植,如何管理?

优质答案1:

蕨菜应该如何人工种植,如何管理?

蕨菜,又叫拳头菜,龙头菜,猫爪,生长在海拔低的山区向阳地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其在稀疏的针阔叶混交林地区最为茂盛。蕨菜因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在人们的餐桌上的很常见,大部分都是食用未开展的幼嫩芽叶,主要做法是凉拌,味道清凉爽口。

蕨菜的生长环境。蕨菜本身有很强的抗逆性,适应性很广,喜光,湿润,凉爽的气候条件,它既耐高温,也耐低温,在三十摄氏度时仍可以生长,在零下三十度时根茎也可以安全过冬,最合适的温度是十五到二十五摄氏度,蕨菜对水分要求十分严格,需要有机物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

蕨菜一般在春季种植,具体时间是四月份上旬,种植时需要先整地,然后施用含有腐殖质的农家肥座位基肥,一般是用猪粪,其次是马粪,施肥后再翻整土地,深度二十厘米左右。然后整畦,畦宽一百四十厘米,按十五厘米的行距开沟,将准备好的根茎放入沟内,覆土十厘米,可以覆盖稻草来保湿。

播种移栽时,需要等到蕨菜苗长出两三片小叶,进行第一次移栽,行距七十到八十厘米,株距五十到六十厘米,每穴栽两到四株;第二次移栽时,等到苗高十到十五厘米,株距和行距和第一次相同,移栽成活后可以进行追肥,秋冬季早用枯枝和枯叶覆盖地面来保温,以后每年还要进行分株。

蕨菜移栽后,需要经常喷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是北方地区气候干燥,更应该多浇水,夏季孢子散落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这样有利于孢子发芽,每年覆盖的枯枝枯叶如果腐烂了,来年春季需要再铺一层,每年四月开始喷水,及时促进蕨菜萌芽。

蕨菜采收时间也是四月到六月,过早植株幼小产量不高,过晚植株老化,不能食用,所以要把握采收时间,一般当叶柄长到十六到二十厘米时采收最好,采收后的蕨菜应该及时食用或加工处理。我是小李,关注农业,支持农村,爱护农民。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农业种植知识,欢迎关注我。

优质答案2:

蕨菜怎么种植?蕨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均有分布,小时候还去山里采摘过,最喜欢吃的做法就是凉拌。现在野菜的种植前景非常不错,因为人们都追求绿色饮食,忌大鱼大肉。

1 对栽培环境的要求

蕨菜适应性很广,喜欢湿润、凉爽的气候,对光照不敏感,耐阴,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干旱。要求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植被覆盖率高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2 栽培技术要点

2、1栽培方式

主要为野生。人工种植蕨菜在露地、塑料小拱棚、塑料大棚、高效日光节能温室、加温温室都可以进行。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如以鲜菜形式上市,可以选择在高效日光节能温室、加温温室内生产,这种方式经济效益高;以批量制干出口创汇为目的,可以选择露地生产,这种方式生产成本低,适合规模发展。

2、2繁殖方法

2、2、1根茎繁殖

秋后蕨菜地上部分枯死后或春天大地化冻后蕨菜萌芽前,采挖蕨菜根茎。挖取直径在0、5~0、8cm,节间长8~20厘米的根茎。采挖时避免伤根碰芽。挖出后用土埋好避免失水,以利成活。采挖后选择粗壮、无病害、无伤口的根茎,每个节剪成一段,每段长8~10cm,剪好后即可栽植。

2、2、2叶芽繁殖

从母体植株上分离出新萌发的已生根的幼芽栽植于大田。

2、2、3孢子繁殖

北方地区7月上旬至8月上旬,当叶缘的孢囊群呈黄褐色,晃动叶片往下掉时,应及时采收孢子。采集时将含孢子的叶片整片采下,剪小,放在干净的白纸上或干净的培养器皿内,置于通风阴凉处,1周左右当孢子完全脱落后,除去叶碎片和杂物,收集散落的孢子,装入干燥的磨口瓶中。置干燥凉爽处待用。当年采收的孢子当年播种,萌发率在90%以上。

2、3育苗

孢子繁殖一般于春季2~3月在阳畦、大棚或温室中进行,春季播种的孢子,当年即可长成营养植株,次年就能进入初采期。另外,也可以在秋季8~9月播种。播种孢子最好采用野生蕨菜生长区的土壤,也可采用偏酸性的腐殖质土或草炭土。先在阳光下晒干灭菌,然后用细筛筛好。为了防止病菌和绿藻,可用0、1%~0、2%的福美双或土菌硝进行土壤灭菌,然后填入通风而不漏水的播种床内,厚约8~10厘米,平整后浇透水,使土壤湿润度在 95%以上,pH值为6~6、5。

将上年秋季采收的成熟孢子,用300毫克/升浓度的赤霉素处理15分钟,促进孢子萌发。待床土水分渗透后,用毛笔或软质小毛刷将孢子粉均匀撒播在床面上,不覆土,可稍稍淋水,使孢子粉与土面相接。播种量大时,将处理过的孢子粉倒入盛水喷壶中,摇匀后喷在播种床上。播后在床面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光照强度以散射光为宜,切忌暴晒,光照时间每天要在4小时以上;床土温度控制在20℃左右,气温25~30℃ ;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时孢子萌发受阻。土壤和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孢子在播种后4~5天萌发,开始出现原丝体,并逐渐发育成心形的配子体又称原叶体。前期的原叶体不需要过多的水分。经萌发后 1个月左右,当原叶体成熟时,每天浇水或喷雾 1~2 次,最好使水沿床面流动,为受精创造条件。第1片孢子体叶展开后,随着叶位的提高,展叶速度加快,孢子体叶出齐后,停止浇水,以后逐渐生长出羽状叶片。

当幼苗长到4~5厘米时,应当结合间苗进行分苗,将幼苗育苗床移入分苗床中继续培育,株行距均为8厘米。移栽时要保持土壤湿润,并适当遮荫。分苗床的土壤条件要和育苗床相同,为满足幼苗生长的需要,或喷施 0、1%~0、2%尿素液,或0、1%磷酸二氢钾液和 0、2%过磷酸钙液。到5月上中旬,待叶片长到10厘米以上,叶柄基本纤维化后,即可将育成的幼苗定植到整好的栽培田中。

2、4栽植

栽植前对栽培田先进行中耕,施足有机肥料,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2500~3000千克,有条件的可配施腐熟鸡粪50千克,地力较差者可适当多施,之后耙平地面。

2、4、1 茎段栽植

于秋季定植为佳。将蕨菜的根状茎或匍匐茎分段截形,每段均要带有已开始发育的生长点,然后将分出的茎段横卧浅植于土壤表层中,按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栽植,覆土5~8厘米厚,再把土壤适当拍紧,在垄或畦上覆盖3厘米厚的干树枝或稻草,防旱保湿,并喷浇水1遍。

2、4、2叶芽栽植

可直接从母体植株上分离出新萌发的已生根的幼芽,栽植于大田。株行距按55厘米、75厘米,每穴栽植2~4株,栽后浇水。

2、4、3孢子体栽植

播种于培养基中的孢子萌发后逐渐出现肉眼可见的绿色原叶体(又叫配子体),即可成丛成块移植到苗圃中,栽培基质可由半砂半泥炭藓配成。移植中要保证原叶体与新的栽培基质紧密接触,使其根容易伸入其内。移植后喷雾浇灌。当原叶体渐渐长大,并在上面萌生出幼小的孢子体后,再移栽到大田中。株行距为55厘米、75厘米,每穴2~4株,栽后浇水。

3 田间管理

冬季室外蕨菜一般开始休眠或生长缓慢,除适当修剪老叶或每月浇 1~2 次水和肥外,几乎无其它管理。春季在叶长出前剪去衰老枯死的叶片,并及时施肥促进生长,一般以每15~20天施肥1次为宜,每次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并结合进行中耕除草。夏季绝大多数蕨菜还会继续长出新叶,仍需提供充足的肥料,一般20天追1次肥,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左右,高温天气3~5天浇1水。秋季蕨菜的生长速度开始变慢,水分的需求量也逐渐减少。

4 病虫害防治

栽培条件适宜时,蕨菜很少发生病虫害。低洼易涝地块长时间积水时,容易引起烂根。展叶后易发生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67平方米10~20克对水喷雾。

5 收获

以4~6月份采收为宜,最好每天上午9时以前采收完毕。采收20~25厘米高、羽状小叶苞尚未展开(即“抱拳”时)的幼芽。采收时,从新鲜部分以下适当的部位用手一根一根地折下,轻轻放于底部垫有青草的筐内,并在筐的最上面再盖1层青草,以防失水老化。可连续采收2~3茬。供鲜食的要随用随采,加工腌渍品的要扎成6厘米粗的小把,加工干菜的可不扎把。当日采收的要当日加工,还可加工成蕨菜罐头。

4 加工方法

蕨菜加工方法有腌渍和干制两种。以往腌制蕨菜加工简单,不易贮藏和长途运输,影响档次与销路。当今,一种采用铝塑复合袋包装的新工艺问世,在保持蕨菜色绿、脆嫩、清香爽口等基本特色的同时,外观精美,保存期长、携带方便、卫生,产品附加值高。

以上就是蕨菜种植技术的全部内容,虽然以往的农村一采一大把,但随着人为的采摘,导致资源越来越少,还是只有人工种植才能满足市场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种植蕨菜有前景吗?有什么技术要求?

优质答案1:

前景不是很乐观,因为蕨菜始终没有露出破绽,其实这蔬菜对人体是有一定的害处的!

优质答案2:

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喜阳、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比较喜酸性、微酸性土壤。人工种植蕨菜在露地、塑料大棚中都可以进行。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选择塑料大棚生产方式,适宜在北方较寒冷地带,该生产方式经济效益较高,而露地生产方式生产成本低,适宜南方温暖地带,适合大规模发展。

1、采挖根茎

野生蕨菜地下部分较浅,根状茎一般在地下10—15厘米处生长,每年可长7—8厘米。4月上、中旬从山上挖取根茎。根茎以14—16厘米长的产量最高。采挖根茎时,根茎沾着的附土要尽量保留,这对根茎的成活及持续发育大有益处。

2、做床

蕨菜原生地是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天性喜肥,适于土壤疏松地带生长。所以,在做床前要施足底肥,最好用腐熟的猪粪,其次是马粪,每公顷施入75000千克,翻入床下20厘米深处。

3、栽植方法

南北向做床,床宽100厘米,按15厘米行距与床横向开12厘米小沟,将蕨菜根茎放在沟内覆土,埋到原根地表根迹,踏实。由于蕨菜喜肥水,又多在林下生长有喜阴的习性,所以,根茎栽完后,要覆稻草遮荫保湿,最后再罩上幅宽120厘米的遮荫网。

4、田间管理

栽后及采收期间要经常喷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易发生春旱地区,更要注意床上喷水。夏季孢子散落后要保持土壤潮湿,以利孢子发芽。

当年铺的草过伏已腐烂,次年春要再铺一层,每年的4月初开始喷水,促进提早萌芽。

光照是蕨菜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光照过强,细胞伸展受阻,叶柄短小,食用价值低;光照弱时,叶柄浅绿,光合作用差,光合产物积累不足,品质差。适宜的光照强度为10000-13000勒克斯。因此,在田间管理时,根据日照变化、天气阴晴,适时用遮荫网调节光照强度。温室大棚用揭帘放帘的时间长短控制光照强度也能收到高产效果。

5、反季节蔬菜

为了提高蕨菜的产品价值,增加收入,也可生产反季节蔬菜。参照上述方法在温室生产蕨菜,在大地封冻前在蕨菜保护地扣塑料大棚,蕨菜都可在新年、春节期间上市,抢占市场,增值增收。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274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