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为什么闭眼?传说乐山大佛为什么闭眼

2023-01-24 10:05:34 336 0
奇闻观察室

乐山大佛为什么闭眼?这个问题困扰了无数人,有人说是因为佛祖看到了人间的疾苦,所以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于是闭上了眼睛;也有人说是因为大佛的胸口有“三朵莲花”,这三朵莲花代表着佛祖的三个愿望,所以佛祖才会闭上眼睛。不管怎么说,这个传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一个美丽的神话话。

一、乐山大佛闭眼原理?

优质答案1:

乐山大佛为什么闭眼?传说乐山大佛为什么闭眼

  乐山大佛自唐朝建成后,保佑岷江上风平浪静,很少再有沉船事件的发生。但是近年来,乐山大佛却先后发生了多次闭眼流泪事件,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在1962年的自然灾害中,岷山上惨死的人数以万计。大佛便痛苦地闭上了眼睛,灾情持续了一年仍不见好转,于是大佛再次默默流下了眼泪。1976年,唐山大震死伤数十万,大佛再一次出现了闭眼流泪的情况。

实际上,造成佛像闭眼的罪魁祸首是酸雨,由于乐山大佛处于四川盆地,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导致酸雨现象加重,佛像眼睑变黑,给人造成了一种闭眼的假象。而佛像的头颅后面有一个不被外人发现的排水系统,闭眼流泪的“奇观”也仅仅是佛像在“排水”。经过政府的拨款维修,乐山大佛的“闭眼流泪事件”才得以解决。

优质答案2:

过去成都平原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导致酸雨频降,从而严重腐蚀了乐山大佛面部轮廓,久而久之让人们产生了闭眼的视觉错觉。

二、唐朝唐德宗修建的乐山大佛,历史上多次“闭眼流泪”,真相如何?

优质答案1:

谢邀

在四川的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汇流处,端坐着一座高达71米的佛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始建为镇江水

大佛建造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最初目的并不是为了观赏,而是镇江水。当时的三江汇流处,沉船事故频发,当地老百姓就建了这么一尊大佛镇水降妖。神奇的是,自大佛建成,沉船事故就从未发生。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

而大佛发生的神奇现象,不仅于此,据记载,乐山大佛曾经数次闭眼流泪显灵,而每一次都是和当时的著名历史事件有关。1962年,我国遇上了百年难遇的三年自然灾害,饿死的人数于万计,大佛不忍看这人间的悲剧,第一次闭上了眼睛,默默的流泪。

1976年,三位领导人相继逝世,加上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悲悯再次闭上了眼。进入千禧年,我国成功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在这双喜临门下,大佛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佛光」。大佛上空,突然出现了内红外紫的五彩光环。

乐山大佛流泪真相

在这些奇特现象发生后,有地质学家前来考察。调查发现,佛像闭眼是一种典型的酸雨现象,佛像的眼帘被酸雨腐蚀而发黑,引发的黑壳效应,表层也逐渐的脱落,给人们造成了视错觉。

佛光则是光的自然现象,阳光照在云雾表面,发生了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的日晕现象。当然了,即使这些现象均能通过科学解释,很多人依旧「宁可信其有」,对大佛怀着敬畏之心。相信向善的信念,能给他们带来前进的动力。

优质答案2:

乐山大佛,位于今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临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建在凌云山山岩上。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高71米,是当今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开凿于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完功于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是怎么建成的?

古代乐山地区的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凌云山麓,因水势凶猛,经常让航行至此的船只颠覆,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这样的惨剧在凌云山麓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发生着,乐山的百姓和经过的船客,都只能是往水兴叹,无可奈何。

唐玄宗开元年间,一位法号叫海通的和尚来到凌云山上修行,见此惨剧,于心不忍,于是决意在凌云山山岩上临江凿出一座彼时世间最大的弥勒佛像,让他日日夜夜、万世千载地面对浩浩三江,安澜镇涛,护佑苍生。

当海通和尚要建大佛的消息在全国传开后,尤其是乐山附近的百姓,他们都为之沸腾了!在他们的心里,只要这座大佛建成,浩浩三江将彻底平静,他们就可以安心地在三江上来往通行和贸易。因此,为了建成这座乐山大佛,与三江息息相关的百姓们是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希望尽快地将这座大佛修好。

为了建成这座大佛,海通和尚是耗尽心力,他一衣一钵,足行千里,八方募化,历经艰辛,终于筹够了大佛开工的资金。然后,满载而归的海通和尚回到乐山,正式开始大佛的营建工作。要开建大佛的消息传开后,附近的能干巧匠是纷至沓来,到了开工那一天,凌云山是千锤击石,喊声震天,远到数十里都能听到。

就这样,春去冬来,日复一年,乐山大佛的轮廓是越来越清晰,而不知是巧合,还是真是大佛的原因,浩浩三江随着大佛的日趋成型变得越来越平静,发生在三江交汇处的沉船事件也越变越少。

但是,就在大佛建造工作依计划如期进行之时,一个变数,却差点让大佛的建造险些夭折。当时,因四方富商不断的援助,海通和尚手上的金钱是与日俱增,已是积累到了让人见了就眼红的地步。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时嘉州郡守就对这笔财富有了觊觎之心,为了得到这笔财富,他就带着属下威胁海通,让他交出这笔财富。

面对嘉州郡守的威胁,海通是丝毫不惧,他斩钉截铁的对这位郡守说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贪财的郡守,他自然是不信海通真敢挖出自己的眼珠,他恼羞成怒地对海通说道“那你就挖出来看看”。面对嘉州郡守的无耻面目,海通和尚正气凛然地端起一只铜盘,是毫不犹豫的剜出自己的一只眼珠放在上面,然后举到嘉州郡守面前。这位贪财的郡守看到此情此景,是大惊失色,吓得失魂落魄,带着随从是慌忙的逃下山去。

为完成大佛的营建,海通和尚居然自挖眼珠,此等大义凛然之举,是大大地激励了参与修建大佛工作的工匠们,他们有感海通的浩然正气,是不由自主的加快了手中的工作,在他们的加快下,大佛的修建进度也是日益加快。可是,大佛的修建虽说是越来越快,但海通却没有等到那天,还没等大佛修建完成,海通就圆寂了。

海通死后,因没有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在支撑,所以大佛的修建工程是一度停而又建,建而又停。海通圆寂后,大佛一度停修了数年的时间,直到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章仇兼琼迁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他的支持下,大佛的修建工作才再次重启,此时由海通徒弟总揽大佛的修建工作,之后朝廷也下令赐麻盐税款,助大佛修建。

在朝廷的支持下,大佛修建工程进展迅速。可是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之时,却因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又再一次中断,而这次中断一停就停了四十年,直到唐德宗贞元年间,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的支持下,大佛修建工程才又再次重启。最终,乐山大佛经三代工匠的努力,至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前后历经90年终完工。

•乐山大佛真叫“乐山大佛”?

实际上乐山大佛并不叫乐山大佛,这个称呼只是民间的俗称,并非是官方的名字。事实上,根据后来考古学家的考证,这座被称为“乐山大佛”的弥勒佛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1989年,考古学家在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全身“透视”体检时,意外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从这个石碑可知,这座大佛的真实名称就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乐山大佛为什么是弥勒佛?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乐山大佛是弥勒佛?而不是如来佛、观音等其他佛像呢?之所以会是弥勒佛,是因为在佛经中,弥勒佛是带来和平的佛,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海通和尚希望依靠佛像来镇住浩浩三江,平息水患的要求是一致的。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为什么会流泪?

至今日,乐山大佛曾发生三次“闭眼流泪”事件,分别是在1962年、1963年、1976年。而在这三年,中国恰好都分别发生了几件大变故,所以这也为大佛闭眼事件蒙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1962年,中国发生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饥荒,饿死人无数,岷江河上每天都漂浮着数不尽的尸体。而大佛坐落在三江汇聚处,所以每天都有成群的尸体顺江而下漂过大佛,或许是大佛不忍见此惨景,一夜之间突然闭眼流泪。1963年,一场持续十年的运动即将开启,或许是预见了此后十年所发生的事情,大佛再次闭眼流泪。1976年,毛、朱、周三位领导人俱逝,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或许大佛也是心生悲悯,再次闭眼流泪。

乐山大佛为何会闭眼流泪呢?这难道真的是大佛显灵?当然不是,大佛的闭眼流泪,其实就有着科学的解释的。首先大佛之所以会闭眼,是因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的后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力发展工业建设,而发展工业,自然就要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就会生成大量的酸性物质,继而就造成酸雨现象。因彼时因我国的工业发展迅速,所以就造成我国的酸雨呈现蔓延之势,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中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乐山大佛所在的四川盆地地区,因空气湿度较大,酸雨现象就更为严重。而当乐山大佛频繁的被酸雨腐蚀时,它的眼睑就会越变越黑,同时佛像的眼睑表皮也会因酸雨的腐蚀造成脱落,由此眼睑表皮的脱落,再加上变黑,这也就造成了大佛闭眼的视觉效果。

其次大佛会流泪,那是因为佛像在“排水”而已。当时,在营建乐山大佛时,工匠们为了大佛被侵蚀风化,就在大佛的头部设计出了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是这些排水沟在排水的时候,由头顶留下,才会人觉得大佛在流泪。

综上所述,乐山大佛之所以会闭眼流泪,就是“酸雨+排水”的效果而已,并非是什么神迹!

三、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大佛4次闭眼,为什么一个石雕像也会有动作?

优质答案1:

这个问题就看是谁讲出来的。如果是景区,就是噱头。如果是宗教,那就是表法。如果是百姓传出来的,那就是市井话题。

大佛塑造完成后,是没有颜色的,现在看到的五官色彩,是化上去的。所以,彩妆和不彩妆,大家就很明白了。

乐山大佛,是弥勒佛的形象。表的法就是:乐观、大度、包容。

优质答案2:

本人在这座城市生活几十年,从未听说!

优质答案3:

旅遊景點經常發生這種事情,你自己品……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336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