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怎么死的?朱佑“是明宪宗朱见深的长子,母亲是万贵妃。万贵妃为了得到朱见深的宠爱,不惜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送给别人抚养,这样的做法在古代代来说是非常残忍的。朱佑“从小就失去了母亲,所以他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他成年之后,他的生母就去世了,他一直以来都没有见过过自己的生母。后来他的生母去世之后,他就把自己的生母接到了宫中,并且给她改名为张皇后。

一:朱佑樘怎么读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在位期间,努力扭转宪宗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使明王朝得到了一次中兴的机会,史称“弘治中兴”。他勤政爱民,满怀治国之志,却英年早猝,公元1505年,一代英主朱佑樘病逝于乾清宫,年仅36岁,是年十月葬于泰陵,长子明武宗继位。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明史》对孝宗的评价也很高,主要有八字,即“恭俭有制、勤政爱民”。二:朱佑樘为什么死那么早
朱佑樘一辈子都在励精图治,跟臣子们兢兢业业,忙于国计民生,后世对其有好口碑。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做妻子。这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中,是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情操方面也为人所称道。
明孝宗朱佑樘为什么只活了三十六岁?
1.明孝宗朱佑樘短寿的先天因素。
明孝宗本是瑶族土官的女儿。 1462年,朝廷派湖广总兵李顺率师镇压瑶民起义,纪氏被俘并被送入宫中当宫女,由于聪明伶俐,后升为管理库房的女吏。偶尔的一次机会,来库房看书的宪宗,看上并临幸了她。纪氏肚子好,仅一次就怀了孕。 万贵妃知道后大发雷霆,逼她打胎。
太监们可怜纪氏的际遇,编造假话,说纪氏是患了瘤子,并没有怀胎。万贵妃把她驱往到安乐堂居住。可怜的朱佑樘在母腹中就有这样坎坷的际遇,现在医学已经证明,母亲怀胎期间受到惊吓对胎儿的发育是不利的,显然他的早逝与他在母腹中,母亲受到的惊吓有一定的关系。
2.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以后,在安乐堂,纪氏才生下朱佑樘。万贵妃知悉后怒不可遏,又派太监张敏把婴儿溺死。张敏对这个孩子心生怜悯,想方设法把这个婴儿藏在别的屋子里,孩子才侥幸地活了下来。但 纪氏不久就莫名其妙地暴薨了。不谙世事的朱佑樘,人生起始就经历了后宫的血雨腥风,他算是帝王纵欲带来的产物,由于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与相互倾扎,成长异常艰难。
此后张敏每日用米粉哺养这个孤儿,早先,由于被万贵妃排挤,而被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朱佑樘。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祐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 。营养很差,又见不到阳光,如此糟糕的成长环境,导致了他体质孱弱。
由于长期幽禁,他的胎发到六岁都没有剪,当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他时,朱佑樘长发拖至,瘦弱不堪,连宪宗皇帝都泪流满面。
3.治国花费精力,陶空了身体。
由于孝宗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强健不起来。颇有治国抱负的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希望通过佛道之术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羸弱的状j况,但尽管费时多年,依然不见效。
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每个早朝必到,而且,他还重开了午朝。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 ,亲自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孝宗还发明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他的身体自然吃不消。
朱祐樘提倡直言进谏,他为人宽厚仁慈,不近声色,理性治国。终于在弘治朝吏治清明,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使明朝达到了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这个时期,历史上称为“弘治中兴”。
利天下而损一人,天下已肥,我貌必瘦。由于日理万机,本来就多病的朱佑樘的身体每况愈下。
4.宦官李广 事件给了他致使一击。
在朱佑樘想借佛道之术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时候。个别奸佞之辈趁机混入宫中,宦官李广就是其中之一。早先,他深得孝宗的宠信。后来李广畏罪自杀,孝宗命人搜寻其家,却发现了李广贪污、受贿的账本!
李广事件又唤醒了孝宗皇帝,他开始了生命中第二个勤政时期。他在不断地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不顾体质又开启了励精图治的模式。这个 时候,他开始重用刘大夏、戴珊等贤臣,大力整顿朝纲,尽管政局为之一新,但,由于工作强度过大,也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明孝宗朱佑樘应该有体验。为了改变明朝积贫积弱的现状,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再加上童年营养不良,终于弄坏了他的身体。使得大明刚现希望曙光,又迅速黯然失色了。他的英年早逝于国于民都是巨大的损失。
大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年仅三十六岁 。
三:朱佑樘之死
6、明孝宗朱佑樘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四:朱佑樘怎么活下来的
明朝肯定不会灭亡得那么早了````一代明君可惜命太短了!再活500年大明朝也会灭亡的。。因为上城建筑已经不行了。。一个皇帝根本改变不了历史
五:朱佑樘是怎么即位的
是刘健
刘健 (1433年2月27日 -1526年12月9日 ),字希贤,号晦庵。洛阳(今河南洛阳) 人。明朝中期名臣、内阁首辅。
刘健师从于薛瑄,于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登进士第,历庶吉士、翰林编修、翰林修撰、少詹事,并担任太子朱佑樘(明孝宗)的讲官。孝宗即位后,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