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什么口号?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口号地位

2023-01-31 11:45:34 466 0
奇闻异事录

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什么口号和目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天下苦秦久矣”的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千秋万代子孙的梦想。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日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越来成熟,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的功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一:陈胜吴广提出的起义口号是

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什么口号?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口号地位

陈胜吴广起义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有一批被征发到渔阳屯戍的闾左九百多人,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戍所。按照秦律,失期当斩,所以人人惶恐。戍卒中有两名屯长,一是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一是吴广,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们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计策,策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起兵反秦。

起义军迅速攻下了好几个县城,由于不断有百姓参加,部队发展得很快,当攻占陈县(今河南睢阳)时,已拥有步兵数万,骑兵千余,战车六七百辆,陈胜就自立为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向西进攻荥阳(今属河南省),命武臣、张耳、陈余等北伐赵地,邓宗南征九江郡(治所寿春,即今寿县),周市夺取魏地。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旧楚国境内,百姓和旧贵族也纷纷起兵反秦。

吴广围攻荥阳不下,陈胜另派周文为将军西向击秦。当周文进抵戏(今陕西临潼东北,离首都咸阳仅百余里),秦二世才慌忙令少府章邯将修筑秦始皇坟墓的刑徒和奴隶编成军队迎战。义军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又孤军深入,接连受挫,周文自杀。

随着反秦战争的发展,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陈胜变得骄傲,听信谗言,诛杀故人,与起义群众日益疏远,派往各地的将领也不再听从他的节制。围攻荥阳的假王吴广也与义军将领田臧意见不合,田臧竟假藉陈胜的命令杀死吴广,结果导致这支队伍全军覆灭。章邯既在荥阳获胜,乘胜猛扑陈县,陈胜接战不利,突围逃至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为叛徒庄贾杀害。此后陈胜的部将吕臣率领的苍头军虽两度收复陈县,处死庄贾,但张楚政权已不复存在。陈胜、吴广起义虽不到一年而败亡,但因此而在全国燃起反秦烈火,不久就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二: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

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古人讲究打仗“师出有名”,农民起义军自然也有他们的理由。为了将更多人吸引过来,农民起义军往往将起义的理由、目标、好处等事项,精炼成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这就是起义口号。

陈胜、吴广打出的起义口号简洁而有力,只有短短8个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就比我们高贵吗?潜台词是:我们也可以称王侯拜将相的。这句话,表达出政治平等的想法,得到了众多普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因此,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秦二世元年,阳城地方官押送九百名民夫到渔阳,并在民夫中挑选了两个强壮高大的作为屯长,这两个人就是陈胜和吴广。行至大泽乡,恰遇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已经误了到达渔阳规定的期限,按照法律规定是都该杀头的。陈胜、吴广商量后,决定杀死押解的军官,发动兵变。

陈胜在做完一系列的政治动员后,喊出了那句著名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一句非常具有反抗精神的话语,陈胜、吴广通过这样的话语来刺激人们对命运的不满,从而加入起义军。

三:陈胜吴广起义口号全部

“大楚兴,陈胜王”是陈胜吴广的计划中的一部分,是陈胜要吴广学着狐狸鸣叫的声音说到:“大楚兴,陈胜王”,意思是“大楚要复兴,陈胜要为王”,说这个的目的是为了恐吓士兵,这怎么可能是起义的口号!然后说说“伐无道,诛暴秦”,原文中出现这句话的时候起义都已经成功了!是三老、豪杰论功的时候说的,表扬他们的,更不可能是起义的口号!再说“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称为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这是他们的策略。(这可是我们老师说的!)所以,正确答案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这句话中间是没有逗号的!我们今年的课本上有。这句是最能体现他的雄心壮志的话,也是起义的口号,更是千古流传,颂扬人人平等的名句!

四:陈胜吴广起义,打出的口号是什么?

凡是朝廷不作为或是出现暴政时,农民生活难以为继,往往会爆发起义。所谓官逼民反,便是如此。作为被统治者,农民物资短缺,所依仗的是一腔热血和人多势众。为尽快招兵买马,建成一支起义军队伍,起义军首领往往会用口号号召众人,到清朝义和团时期,甚至会走上街头宣传。那么,众多的起义军的口号有哪些区别呢?

最常见的起义口号有三种,其一是鼓舞人心类型,典型代表为大泽乡起义口号。秦朝时期,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去渔阳屯戍,陈胜吴广便在其中。不料,在大泽乡突发大雨,使得队伍寸步难行,不能如期抵达。众所周知,秦朝推崇法家,变法的商鞅便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自商鞅起制定的严苛律法,至秦朝一统天下时还在使用。秦律规定,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情急之下,只能铤而走险,发动兵变起义。

陈胜吴广所提出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话是说,王侯将相,难道就是天生的吗?这个口号的提出可谓震耳欲聋,商朝时,天子信巫,自称万巫之首,能与神通灵。自此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天子也常自称真龙天子,秦始皇就有"祖龙"这一称呼。然而,人的高低贵贱,难道是天定的吗?三六九等,难道是天生的吗?陈胜吴广这一问,激起人民的气愤和不平,极具反抗精神。这一口号让许多布衣百姓感同身受,很快各个郡县备受暴政之苦的人都纷纷响应。

其二是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口号,最声名远扬的典型代表是黄巾起义的口号。东汉末年,朝廷腐败,且外戚与宦官争斗不断,边疆战事不止。恰逢旱灾严重,一些地方颗粒无收,农民生活困苦。在此情况下,钜鹿人张角得到《太平经》一卷,他便凭借此书创建了太平道。经过十多年的布道,太平道教人数多达数十万。眼见民不聊生,太平道教也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于是张角顺势而起,发动了黄巾起义。

张角所提出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所谓的苍天,所指的便是汉王朝,因为汉王朝军队的衣服便是苍青色。而黄天则是指黄巾军。而"岁在甲子"一句则是说甲子年会发生大事,而所说的大事便是张角与弟子约定将在甲子年起义。黄巾军的起义口号则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表达了黄巾军定当代替东汉。若说陈胜吴广起义口号是对天定观念的反抗,那黄巾军的口号则是利用天道来反抗朝廷。当然,陈胜吴广起义也只是口号不迷信,他们对狐狸叫声和鱼腹中的布条的布置同样是对人们迷信思想的利用。

其三是利用口号来表达起义的目的和成功后的情景,譬如李自成起义的口号。明朝末年,朝廷已是强弩之末,再加上大旱和疫情的发生,导致各地民不聊生。李自成所在的驿站被裁掉,由于失业且欠债,李自成后来杀死债主,又因为妻子与人通奸,李自成又将妻子杀死。由于背负了两条人命,李自成投军,但军中饷银被克扣不发,以致发生兵变,李自成走上起义之路。

李自成起义军所提出的口号是"均田免赋",有民歌曰"迎闯王,不纳粮"。李自成的口号不再是激励人心的空话,也不再依靠天道来蛊惑人心,他将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了前面。李自成攻克洛阳后,将万历皇帝之子福王朱常洵杀死,且将其与鹿煮在一起,称之为"福禄宴",同将士共享。其后,李自成还将福王府邸中的金银财物和粮食物资全部没收,用来赈济灾民。李自成在攻下襄阳后,还"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也算是践行其口号了,这也是李自成队伍能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当然,除李自成外,也有其他的起义军提出过类似口号,比如唐末黄巢起义所喊的口号就是"天补均平",其含义便是要求资源的平均分配。

事实上,不管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是什么,他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对吃饱穿暖的渴望。在生产力本就低下的古代,又有统治阶级剥削,活着对农民而言已经足够困难。若非是实在艰难,谁愿意铤而走险去起义造反呢?就像陈胜所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尽管众多农民起义失败了,但他们所代表的反抗精神值得敬佩,也值得让后来的统治者深思。

五: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地点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是他们在策反起义的当天说的话。

大楚兴,陈胜王。这句是他们在后来为陈胜树立威信,笼络人心的时候想到的法子。严格来说单说口号应该说第一句。

孩子 你这不会是在考试的过程中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66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