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凝滞什么意思?寒湿化热什么意思

2023-02-01 12:33:10 643 0
百科密码

寒湿凝滞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身体受到寒湿的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这个时候我们的关节就会出现肿胀,甚至疼痛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关节出现肿胀的情况,那么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因为体内湿气过重,就会会让身体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这样就会导致人体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就会出现水肿的情况。

一:中医寒湿凝滞什么意思

寒湿凝滞什么意思?寒湿化热什么意思

应该是“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吧,这是著名中医朱丹溪提出的一个观点,也是他作为滋阴派的一个理论依据,人体之真阳常常耗损而不足而人体之亢盛的阳气常常有余,这里的阳气并非指真阳,而是其他的一些接近病态的阳气,例如肝阳上亢,心火上炎等等

由于本人也是刚刚学道的中医学子,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教

二:寒湿凝滞是什么意思

气滞血瘀一般是气虚,导致的主要是气不足,乏力等症状,寒湿凝滞是受到风寒刺激导致的怕冷,不舒服,气血亏虚,一般表现为面色发白,气短等,平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平时可以服用一些生脉饮,或者是阿胶补血口服液进行调理身体,

三:寒湿下沉有什么意思

你好,带下就是白带多,按中医分型常见的湿热型两种情况。寒湿型两种情况证见带下量多,色白清冷,质稀薄,腰脊酸冷,尿频清长或夜尿多,便清溏,舌苔薄白,脉沉迟等症。多与肾阳虚有关系,因为阳虚就会产生虚寒,虚寒加湿就是寒湿,下焦寒湿多见白带多。

四:寒湿化热什么意思

舌诊(舌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舌色舌象特征临床意义淡红舌舌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常人,气血调和。病轻。淡白舌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气血两虚、阳虚、寒实①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②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属阳虚水湿内停。③寒实或亡阳枯白舌舌色白,几无血色主脱血夺气,病情危重红舌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主实热、阴虚①外感风热表证初起: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②实热证:舌体不小,色鲜红③心火上炎:舌尖红④肝经有热:舌两边红⑤虚热证:舌体小,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绛舌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主热盛、阴虚火旺①热入营血:舌绛有苔②阴虚火旺: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③血瘀:舌绛少苔而润紫舌①全紫舌:全部紫色,或局部青紫斑点②淡紫舌:淡而泛现青紫③紫红舌:红而泛现紫色④绛紫舌:绛而泛现紫色⑤斑点舌:局部青紫色斑点主血行不畅(热极、寒极、血瘀、酒毒)①瘀血:全舌青紫,或有紫色斑点②青紫舌:血脉凝滞,阴寒凝滞,热毒炽盛,外伤③淡紫舌:阴寒内盛、血瘀、阳衰④紫红舌、绛紫舌:干枯少津,为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

表1– 舌诊(舌形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舌形舌象主证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实证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虚证胖舌舌淡胖嫩(阴证)脾肾阳虚舌红胖大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舌肿胀色红绛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先天性舌血管瘤无全身辩证意义

瘦舌瘦薄舌气血阴液不足舌体瘦薄而色淡气血两虚

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点刺舌舌红而生芒刺气分热盛点刺色鲜红血热内盛,阴虚火旺

点刺色绛紫热入营血

舌尖生点刺心火亢盛

舌边生点刺肝胆火盛

舌中生点刺胃肠热盛

裂纹舌舌红降而有裂纹热盛伤津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脾虚湿盛

若生来舌面上就有裂沟、裂纹,裂纹中一般有苔覆盖,且无不适感,称先天性舌裂

齿痕舌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

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边有轻微齿痕先天性齿痕舌

表2– 舌诊(舌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舌态主证表现意义痿软舌伤阴 气血俱虚舌痿软,淡白无华气血俱虚舌痿软,红绛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热灼津伤舌绛而痿:阴亏已极

舌红干而渐痿肝肾阴亏

强硬舌热入心包 高热伤津痰浊内阻 阴亏已极舌强硬,色红绛少津邪热炽盛舌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

舌强,语言蹇涩,伴肢麻、眩晕中风(先兆)

歪斜舌中风、喑痱、中风

颤动舌肝风内动(热盛、阳亢、阴亏、血虚)久病舌淡白,颤动血虚动风新病舌绛,颤动热极生风

舌红少津,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酒毒内蕴

吐弄舌心脾有热

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弄舌:热甚动风先兆

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短缩舌寒凝筋脉 气血俱虚热极伤津 痰浊内阻舌短缩,淡白或青紫而湿润寒凝筋脉,或气血俱虚舌短缩而胖,苔黄腻脾虚,痰浊

舌短缩,红绛干燥热盛伤津

先天性舌系带过短

表3– 舌诊(苔质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苔质主证表现意义薄、厚苔邪正盛衰和邪气深浅薄苔正常舌苔厚苔痰湿、食积、里热

由薄转厚:邪气渐盛,表邪入里,为病进。由厚转薄:正气胜邪,内邪消散外达,为病退。骤然消退:正不胜邪,胃气暴绝。

润、燥苔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润苔正常舌苔滑苔痰饮、主湿

燥苔津液已伤

糙苔热盛伤津之重证

由润变燥:热重津伤,津失输布。由燥变润:热退津复,饮邪始化。

腻、腐苔阳气与湿浊的消长(痰浊、食积;脓腐苔主内痈)腻苔【特征】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病机】湿浊内蕴,阳气被遏苔薄腻:食积,脾虚湿困。苔白腻而滑:痰浊,寒湿内阻。黄腻苔:脾胃湿热黄而厚腻:食积化热

腐苔【主病】食积、痰浊、肝痈、下疳【病机】食积痰浊,阳热有余腐苔:食积胃肠,痰浊内蕴。脓腐苔:内痈,邪毒内结,邪盛病重。无根苔:腐苔脱落,不能续生新苔,为病久胃气衰败。

剥(落)苔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舌红苔剥阴虚舌淡苔剥或类剥苔血虚或气血两虚

镜面舌色红绛胃阴枯竭,阴虚重证

舌色晄白如镜,甚毫无血色营血大虚,阳气虚衰

舌苔部分脱落,未脱处仍有腻苔正气亏虚,痰浊未化

舌苔前剥:肺阴不足;中剥:胃阴不足;根剥:肾阴枯竭

花剥苔胃气阴两虚

偏、全苔全苔(主邪气散漫,湿痰阻滞);偏苔(舌所分候脏腑有邪气停聚)偏于舌尖邪气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偏于舌根外邪虽退,胃滞依然

仅见于舌中痰饮、食浊停滞中焦

偏左或偏右肝胆湿热

真、假苔辨别疾病轻重、预后病之初中期,舌见真苔且厚,为胃气壅实,病较深重;久病见真苔,胃气尚存

新病出现假苔,乃邪浊渐聚病情较轻;久病出现假苔,胃气匮乏,病情危重

舌面上浮一层厚苔,望似无根,刮后却见已有薄薄新苔者,是疾病向愈的善候

表4– 舌诊(苔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苔色主证舌象特征临床意义

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亦可见于热证薄白润健康人;风寒表证初起;里证无明显热邪;阳虚内寒干风热表证

滑外感寒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厚白腻湿浊内停;痰饮、食积

积粉苔外感秽浊,热毒内盛(瘟疫或内痈)

燥裂燥热伤津

黄苔主热证、里证淡黄深黄焦黄薄黄苔风热表证;风寒化热入里黄滑苔阳虚寒湿化热;痰饮聚久化热;气血亏虚,复感湿热

黄燥苔邪热伤津

黄瓣苔

焦黄苔邪热伤津,燥结腑实

黄腻苔湿热、寒痰内蕴;食积化热

绛舌黄白苔气营两燔

绛舌黄润苔阴虚夹湿;血热夹湿;营热湿重;热初入营

青舌黄苔寒湿内盛(真寒假热)

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白腻灰黑苔舌面湿润阳虚寒湿内盛;痰饮内停

黄腻灰黑苔湿热内蕴日久

苔焦黑干燥舌干裂起刺热极津枯;阴虚火旺

苔黄黑(霉酱苔)湿浊宿食,积久化热

表5– 舌诊(危重舌象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舌象名称舌象表现临床意义猪腰舌舌面无苔,如去膜的猪腰热病伤阴,胃气将绝,病危镜面舌舌深绛无苔而光亮如镜胃气、胃阴枯竭舌色晄白如镜,毫无血色,也称晄白舌营血大亏,阳气将脱,病危

破皮舌舌粗糙有刺,如沙鱼皮,或干燥枯裂津液枯竭,病危干荔舌舌敛缩而无津,形如干荔肉热极津枯,病危火柿舌舌如火柿色,或色紫而干晦如猪肝色内脏败坏,病危赭黑舌舌质色赭带黑肾阴将绝,病危雪花舌舌起白色如雪花片危候瘦薄无苔舌舌体瘦小薄嫩,光而无苔胃气将绝,难治囊缩卷舌舌体卷缩,兼阴囊缩入厥阴气绝,难治舌强语謇舌体强直,转动不灵,且语言謇涩中风痰瘀阻络,难治蓝舌而苔黑或白舌质由淡紫转蓝,舌苔由淡灰转黑,或苔白如霉点、糜点病危重,难治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43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