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怎么死了?怎么评价雍正

2023-02-01 20:13:56 332 0
奇闻异事录

雍正是怎么死了。雍正的死因一直是一个谜,史书上对他的死因记载不多,只知道他是因为劳累过度而死的。但是在民间传说中,雍正是被自己的儿子乾隆毒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是因为雍正不孝顺父亲,所以乾隆才毒死他的吗?其实不是这样的,雍正之所以会被毒死,主要是因因为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他必须马上处理这件事情。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灾难。

一、雍正是怎么去世的?享年几岁?

谢谢邀请。

雍正是怎么死了?怎么评价雍正

雍正帝生于1678年12月13日,死于1735年10月8日,享年57岁。

雍正帝是康熙皇帝的第4子,在位期间对内政民生有着诸多改革,例如在中央设置军机处和密折制度来加强皇权,在地方上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打击贪腐的王公官吏和废除贱籍等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清朝经济和国力进一步增加,对外则通过对俄国谈判确定蒙古北部边疆,同时平定青海,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等对统一多民族有着重大贡献,还对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

雍正在57岁时就突然的离世,史书不记载其去世原因,引起人们的疑惑,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病死:有人认为雍正帝“是中风死去的”。

暗杀:民间流行的说法是,吕留良的后人吕四娘,为报仇,砍去雍正的头。

丹药中毒:近年来由于对清代的档案进行了大量研究,许多史学工作者认为,雍正吃丹药中毒致死也有很大可能,而乾隆帝即位后,马上将圆明园内的炼丹道士和民间术士全部赶出。

本人认为第三种丹药中毒而亡的可能性最高。

二、康熙是怎么死的?

优质答案1:

1722年11月13日深夜,康熙皇帝驾崩。

七天后,皇四子胤禛继任皇位,成为雍正皇帝。

康熙在位长达六十年,过世时20岁以上的皇子已有15人,皇长子高龄50岁,雍正也已44岁。

因为康熙在位太久,立储又一再变更,导致年长的皇子不耐久候,为夺大位暗斗不止,这些纷纷扰扰的故事流传至民间,再加上小说、戏剧的渲染,雍正继任皇位变成非常耸人听闻的故事,甚至有康熙皇帝是被毒死之说。

其实,对照康熙生前相关日程、各皇子的动态,康熙应该是病死的。

康熙(1654-1722)

雍正(1678-1735)

【1722年,康熙驾崩前后相关日程】

10月底,北京气温接近零度,天气非常寒冷。

康熙已是68岁老人,冒着风寒打猎,高龄体虚患了重感冒,

加之还可能引起并发症,因而导致死亡。

【康熙不食人参】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说:『南人最好服参,北人于参不合,朕从前不轻用药,恐与病不投,无益有损』。康熙为北方人,自认「于参不合」,所以他根本就不食人参。即使要药死他,熟悉他生活习惯的儿子,也不会愚蠢到在他不肯吃的东西中下毒。

康熙做了六十年的皇帝,一饭一菜、一汤一茶入口都要经过极其严格的查验,何况在满朝官员注意力集中的时刻,为康熙进汤,能下药谋害,根本是不可思议的事。

【胤禛当时已是接班首选】

康熙生命垂危之际,命皇四子胤禛到南郊代行「冬至祀天大礼」。祭天程序复杂,场面铺张、仪式凝重,目的是为了营造皇权至上与君主神性,祭天是皇帝的专利,绝不轻易指派他人代行。康熙命胤禛代行祭天,是向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传达胤禛就是 准接班人的信息。

《清圣祖实录》提到:胤禛于祀天大礼期间,三次奉召至畅春园面见父皇,康熙告诉他病势转重。胤禛在斋戒期间,负有祭天重任,如果不是特地召唤,是不能离开斋所的,可见他必为康熙所召,当有特殊使命交付。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胤禛已被康熙选为接班「备胎」。皇次子胤礽(嫡长子,1674-1724)因孝诚仁皇后早逝,康熙对他过度宠爱,导致个性暴虐。1708年胤礽被废黜太子身份,但是流言纷扰。1709年,康熙又以「虽被镇魇,已渐痊可」为托词,复立胤礽为皇太子,胤禛此年也册封为亲王,地位已仅次于胤礽。1711年康熙听说胤礽急于图谋皇位后大怒,再将胤礽废黜禁锢,至此胤禛接班地位已取得绝对领先。1722年,胤禛有胤礽前车之鉴,毒杀父皇的可能性实在很低。

(圜丘坛,在天坛南边,是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又称祭天坛)

【御林军已表态】

《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康熙帝病重,召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隆科多至御榻前』。隆科多(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并没有拿出遗诏,仅口述康熙留下由皇四子「继承大统,即皇帝位」的遗言。

隆科多为御林军统帅,历史上的宫廷夺权斗争,一但御林军表态其实已大势底定,因为御林军是最接近权力核心的武装部队,谁掌握御林军谁就是真正的老大。

胤禛原本地位已高于主要竞争者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胤禛的亲弟弟),隆科多又表态支持,竞争者无法掌握御林军注定是输家,即使提出再多胤禛不宜继位的理由也无法挽回了。

民间会冒出毒杀康熙之说,是对于宫廷大内了解有限,不知当时情势早已在胤禛掌控之中;世人又偏爱奇诡怪谈,不喜平淡真实的史实,所以这些雍正政敌造假的谣言,在二百多年后的今天,在小说、戏剧中,它们还有生存的空间。

(皇八子,胤禩)

优质答案2:

对于康熙皇帝的死因也有着各种传言,而牵涉其中的依然是清朝历史上争议最多的雍正皇帝,因为有人说康熙就是被雍正害死的,这也是后世对雍正的皇位合法性持怀疑态度的原因,但到底康熙是怎么死的,有着各种争论,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

开创大清盛世的圣祖康熙皇帝,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但是他也有着难以言说的烦恼和不堪,康熙虽有雄才大略,但在立储一事上却是极为失败的,正是因为他对皇储之事的纠结,导致其儿子不和,手足相残,晚年的康熙曾下令对几个儿子进行圈禁。不仅于此,康熙自己也时刻感觉到威胁,他在废除胤礽的太子位置后曾说:“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可见,康熙晚年,皇子们对于皇位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了。

这种骨肉相残的情况,对康熙的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可以说他的晚年生活过的是非常痛苦的,有史料记载康熙曾对自己的儿子说:“日后我死了,将我放在乾清宫内,你们都别管我,相互争斗抢夺皇位吧!”说的也是非常无奈和凄凉。对于康熙的死因,有着“病死说”和“雍正害死说”,但事实的真相却是难以说清了。

康熙病死的说法,就没有什么说的了,他去世的时候已经69岁,按照那个年代的人均寿命,他这个年龄已经算是高寿了,由于积劳成疾,再加上为立储的事情心身忧劳,在他这个年龄去世也属于正常,但是由于宫廷的事情大多离不了“阴谋”论,所以对康熙的死因也有着不同的说法。

传说是雍正进献人参汤给康熙喝,在喝了人参汤不久,康熙就驾崩了,这也只是一种传言,并没有实证。再说,康熙身边还有御医和内侍,我认为雍正胆子再大,他也不敢直接在他进献给康熙的人参汤里下毒,去毒死其父亲康熙,如果真是那样,不正是给他的政敌攻击他制造机会吗?何况康熙本人对人参并不提倡,他认为北方人的体质不适合服用人参,并且多次对大臣们说过,在曹雪芹的爷爷曹寅生病的时候,康熙就让人告诉他,不要服用人参,想来他自己也不会服用人参吧。

而且,当时胤禛按照康熙的安排,正在代替他祭天,康熙基本上就是将胤禛作为皇储看待的,所以,我认为胤禛没有必要再去下毒害死康熙,提前上位,除非,胤禛发现康熙对继承人的安排有其他变化,促使胤禛采取极端手段,毒死康熙取得皇位,但这种说法也没有任何证据,只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去探寻真相。

人们之所以怀疑雍正毒死康熙后篡位,主要还是基于雍正继位后采取的一系列不合常理的做法,令人生疑。据《永宪录记载》康熙驾崩后“次日至庚子,九门皆未启”。也就是说从十一月十四到十九日京城的九个城门都处于关闭状态,这个举动就极为反常了。但是,按照康熙晚年皇子争储那么激烈的现状,连康熙都对自己的安全担心,雍正在继位之初采取非常手段,稳定京城的局势,防止在新旧交替之时发生不可控的事情,也能解释得通。

其他的疑点也有许多,比如康熙皇帝生前最喜欢去的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一生去过有51次之多,而雍正继位以后,竟然一次都没有去过,雍正对此的解释是他“太忙了”。还有,康熙生前居住的是畅春园,在雍正继位以后也不愿意到那里去,而是住在圆明园,对于康熙住的乾清宫,雍正也不愿意去,改为住养心殿。最为可疑的是,雍正竟然违背清朝子随父葬的制度,在其祖、父的清东陵以外,开建了清西陵,他竟然死都不愿意和其父亲葬在一起,这的确令人疑惑不解,好像雍正一直在刻意回避着其父亲康熙。

其实,雍正原本也在清东陵顺治的孝陵和康熙景陵不远处,遵化东的九凤朝阳山附近,选择了万年吉地,但是雍正以“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为由,命人重新寻找地方,最终大臣们在易县的泰宁山附近为雍正选择了万年吉地。雍正的解释之所以另外建陵,是从风水方面考虑的,是不得已的。

但是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虽说雍正的泰陵在风水学上看,的确是上佳之地,但是也有着不足的地方,泰陵东侧的砂山、后宝山和案山,也就是蜘蛛山,均是由人工堆积而成。而清东陵的孝陵和景陵的砂山、后宝山、案山都属天然形成的,没有人工堆砌的痕迹,由此可见,按风水讲,清西陵还是比不上清东陵。

说了这么多,也难以说清康熙到底是不是雍正害死的,说不是吧,他的疑点太多;说是吧,又没有证据。就连雍正自己也为这些问题所困扰,亲自编纂了《大义觉迷录》来为自己辩解,但这样一来,反而是落人口实,就像现在说的,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确有其事,特别是雍正的儿子乾隆已继位,就将这本书列为禁书,就更引人无限猜测了。

也有人对现存的《康熙遗诏》与其他康熙诏书进行对比鉴定,认为康熙的传位遗诏应该是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谕旨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也就是说雍正继位的诏书,的确不排除伪造的可能,但这只是一家之言,可信度不知道有怎么样。

雍正谋杀康熙和篡位的事情,的确是一团乱麻,越理越乱。按说康熙不是突然猝死,他有充足的时间交待后世,公布继承人,但这种记载却非常模糊,只有在《圣祖仁皇帝实录》和《世宗宪皇帝实录》里有记载,康熙召见诸皇子和隆科多宣布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这也不太合理,这个记载不排除有造假的嫌疑,按理召见应该还有其他满汉大臣在场才对,就连上述参加召见的人,除了十三阿哥允祥下场好一些,其他全部被雍正给“修理”了,连他的亲信隆科多,后来也被雍正在畅春园外专门建了几间房子圈禁致死,连圈禁都得放在自己眼皮底下,可见是多么的不放心了。

雍正继位以后,首先秘密铲除了康熙患病期间在旁边侍候的内侍,并且销毁了一部分康熙与十四阿哥允禵的往来奏折,而且对部分档案进行了修改,这一系列的举动,就更像是做贼心虚的感觉。不管怎么说,雍正的继位和康熙的死因的确有些蹊跷,否则也不可能引起那么多的质疑。

据我分析,就算康熙是自然死亡,并不是雍正下毒害死的,但是雍正的继位也应该有着难以明说的“猫腻”。也许康熙没有想到他会突然去世,因为他从病重到去世也只有几天时间,按照康熙对太子两次废立的事情看,康熙对立储是有着严重的选择恐惧症的,否则他也不会到临终前还没有明确继承人,可能他还没有真正下决心立胤禛为皇储,就突然去世了,这也为胤禛和其亲信隆科多提供了制造《康熙遗诏》的机会,因为这个遗诏竟然是在康熙去世四天后,由隆科多单独向胤禛宣布的,确实可疑。

至于康熙的死因,已经是一个无法弄清的谜了,只能等有更为科学、可信的证据出现后,才能真正的真相大白了。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332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