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和董卓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吕布不杀董卓?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吕布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厉害的武将,他他有勇有谋,在战场上杀敌无数,但是他的结局却不是很好,最后被曹操杀死。那么为什么吕布不杀董卓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以下几几个方面。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吕布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他认为自己的武功天下无敌,所以不屑于和别人交手。
一、董卓和吕布谁先死?
董卓作为一代枭雄,他的死确实是吕布所杀,因为董卓性格多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怒,就用手戟投掷吕布,加上吕布和董卓的婢女私通,担心董卓发现,心里一直就惴惴不安,在司徒王允的劝说下,趁董卓不防备,杀死了他。董卓年轻时就因为力大无比,勇猛过人而闻名,因为他豪侠仗义,与羌人首领关系密切,曾和羌人联合对抗匈奴和鲜卑有功,被拜为郎中,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汉景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权,因为诛杀官宦一事和何太后争执不下,于是就听从袁绍的建议,召董卓丁原等人进京,威逼何太后,董卓还未到达,何进就被官宦杀害,何进的部下冲进宫中,诛杀官宦,官宦劫持年幼的皇帝逃出宫外,董卓在北芒山找到皇帝,迎回宫中。
从此董卓把持朝政,废掉少帝刘辩,立刘辩的弟弟刘协为帝,并且收买引诱丁原的部将吕布杀死丁原,为自己所用,董卓对吕布十分器重,和吕布结为父子,并提拔他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
董卓进京之后放任自己手下的西凉军在京城烧杀强掳,无恶不作,蔡文姬的诗中描写“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就是董卓士兵在京城滥杀无辜的写照,董卓本人凶狠残忍,睚眦必报,朝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了聚敛钱财,还下令挖坟掘墓,铸造小钱引发通货膨胀,把整个京都洛阳变成了人间地狱。
董卓的倒行逆施引发了天下各路诸侯的反抗,董卓身边的司徒王允、孙端等人密谋诛杀董卓,王允把诛杀董卓的计划告诉吕布,因为董卓生性残暴多疑,经常因为小事发怒,用手戟投掷吕布,加上吕布和董卓的奴婢私通,担心事情败露,所以吕布领过一番犹豫,在王允的劝说下同意了他们的计划。
当时汉献帝生病初愈,百官前往朝贺,吕布趁此机会让都尉李肃带兵埋伏在宫殿侧门,董卓达到时遭到突袭,急忙呼唤吕布,吕布大声宣布“奉诏讨杀乱臣贼子!”将董卓当场诛杀,并夷灭董卓三族。
二、貂蝉在历史上不存在,那吕布杀董卓原因是什么?
优质答案1:
谢谢邀请。貂蝉在历史上不存在,是创作的假名,是王允的用美女连环计,用家里的一名歌技吸引董卓,然后不暗中许下给吕布当小妾,使吕布和董卓反目成仇,那是吕布杀董卓的原因吧。优质答案2:
在《三国演义》当中,吕布因为董卓抢了自己心爱的貂蝉,而中了王允的计策,杀掉了董卓,虽然动机没那么高尚,但还算是为民除害。但真实的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貂蝉这个人,一切其实都是后世的虚构,不过董卓其实还是死在了吕布的手上,既然如此,那吕布杀董卓的原因又是什么?董卓又是为什么会死在吕布的手上?《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中了王允的美人计,为达到能“独占”貂蝉的目的,联合王允谋杀了董卓。但经过历代专家学者们考证,貂蝉只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也就是说貂蝉在历史上不存在!貂蝉在历史上不存在!貂蝉在历史上不存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吕布不可能因为这个“传说”而杀人。
那吕布杀董卓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翻遍了《后汉书》,终于为“吕布杀人事件”找到了充分的“借口”。
1.吕布不是董卓的“嫡系”
吕布出身于“并州军团”,是并州刺史丁原手底下的干将。董卓发迹于凉州,进入洛阳依靠的也是自己的嫡系部队“凉州兵团”。初进洛阳的董卓兵力只有几千人,为了进一步“招兵买马”,便诱使吕布杀死丁原,吞并“并州军团”。
董卓死后,王允不肯赦免“凉州兵团”,导致了李傕、郭汜带领兵进攻长安。吕布先是不肯为他曾经的“战友们”说好话,后又带兵进行阻击,可见他们根本就是两路人马。后期吕布参与军阀混战,主力部队也是张辽、高顺、宋宪、侯成等为代表的“并州军团”。既然不是“一路人”,那就不要指望吕布全身心的效忠董卓。
2.吕布在仕途上并不得意
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并不是什么高明的将领。换句话说,吕布勇猛无敌,但只是单兵作战技能强而已,整体的军事技能并不是特别高超。董卓占据洛阳,引起关东十八路诸侯的联合讨伐,《三国演义》中说吕布骁勇善战,先后斩杀了方悦、穆顺、武安国等大将,最终因敌不过刘关张的“车轮战”而撤退。真实的情况是,面对关东联军的进攻,吕布连吃败仗,光输给孙坚就有2次之多。董卓死后,李傕、郭汜进攻长安,吕布也是大败而逃,此战还直接导致了司徒王允被俘杀害。
可见吕布只有匹夫之勇,并无大将之才。董卓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只是把吕布当作贴身保镖,并没有予以重用。吕布职业生涯的短暂高潮既不在董卓专权之时,也不在割据徐州之时,而是在谋杀董卓后,因功被任命为奋武将军,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3.董卓对吕布的猜忌逐步加大
董卓暴虐无道,因此格外害怕别人对他行刺,武功高强的吕布就成了他的贴身保镖。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董卓因为吕布偶然在工作中“玩忽职守”,当场就拔出手戟扔向吕布想要杀了他,还好吕布反应快躲开了。这事过去后,吕布吓得赶紧磕头认错才获得了董卓的原谅。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这不是凤仪亭吕布调戏貂蝉被董卓撞见的镜头,而是吕布工作时犯的小小过失,小到史书都懒得记载,却让吕布差点丢了性命。董卓没有再追究,可是吕布的内心却既害怕、又愤恨,因为董卓已经不再信任他了!
后来,吕布在保护董卓的家人时又和婢女私通,害怕事情败露而整天惴惴不安。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地怀疑,这个婢女极有可能就是貂蝉的原型,她应该不是普通的婢女,极有可能是董卓宠爱的小妾。“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灭”,犯了“勾引二嫂”这样的江湖大忌,董卓要是知道了肯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吕布知道,继续待在董卓这条“贼船”上,自己很危险。
4.司徒王允的引诱和拉拢
在这里不得不说王允是个政治上的老狐狸,董卓专权的时候,他积极配合,欣然接受了司徒的职务和温候的爵位。但王允隐忍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躁动的心”,那就是:找机会除掉董卓,自己没那个能力,就要拉着有那个能力的人“下水”一起干。于是他看中了董卓的“亲密战友”,武林高手——吕布。
王允拉吕布下水无非是通过三条途径:
一是晓以大义,其实就是提前给吕布扣“高帽子”。如果事干成了,吕布就是再造大汉的英雄、国家的栋梁、人民的大救星、名垂青史的忠臣。
二是许以高官厚禄,我们不能从相关的史书中找到铁证,但联想到吕布的人品,这一点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为了政治前途他可以杀丁原,当然也能杀董卓。董卓死后,原本册封王允的温候被“转让”给了吕布,而且进一步加官进爵,间接地证明了他们之前肯定存在相应的“政治许诺”。
三是解开了吕布的心结,这一点也是最恐怖的,它让吕布变得无所顾忌。王允刚开始劝吕布杀董卓的时候,吕布还是很犹豫的,一来是拜了董卓做“干爹”,杀人的事好做,可传出去的话难听;二来是之前已经杀过一个“干爹”丁原了,再杀董卓,那可就真成“杀干爹专业户”了,这样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利。(后来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活捉,刘备一句“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曹操当场一跺脚:“杀吕布!”)。面对吕布的顾虑,王允直接发话了:你姓吕,他姓董,不生你,不养你,算什么“爹”?人家死了也不用你打幡、戴孝帽子!终于吕布被说动了:这事咱们干!
5.外界政治预言的催逼
街头巷尾流传的政治预言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秦始皇相信了“亡秦者胡”的政治预言就派蒙恬出击匈奴,隋炀帝相信了“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的政治预言就处死了大臣李浑一家。
吕布已经决定联合王允杀董卓,计划处在紧锣密鼓的谋划中。这时候,催逼他们尽快动手的政治预言出现了:有人在一匹布上写了个“吕”字,并背着它吆喝着招摇过市。我们不能确定这个人究竟是董卓的密探在传递情报,还是王允的手下在想方设法告密,亦或者是王允在逼迫吕布赶快动手,但很明显杀董卓的计划泄露了!董卓听到流言,还不明白是什么事,但吕布这边已经紧张到不行!再不动手,等董卓察觉了,就会将他们一网打尽!于是,初平三年,王允联合吕布在庆祝汉献帝身体康复的朝会上诛杀董卓,一代枭雄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事后吕布得到了他应得的一切——高官厚禄。他不知道的是,董卓死后天下彻底大乱,不久他就将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