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恐龙会吃同类,因为它们的食物链中存在竞争关系,所以它们才会互相残杀。不过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因为恐龙之所以灭绝,主要是因为环境变化导致。如果它们没有灭绝,或许人类早就出现了。
一:恐龙会吃同类吗

关键的证据来自于两个考古遗址,蒙大纳州中南部CloverlyFormation地区和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AntlersFormation发现的早期白垩纪恐爪龙化石,这些恐龙化石可追溯至1.1亿年前。蒙大纳州发现的恐龙化石中,有四具恐爪龙骨骼围绕在它们的猎物腱龙周围,布瑞克曼说,“恐爪龙只有5.4-5.5英尺高,但是在协同作战下它们可以击倒一只高8-10英尺重2200磅的腱龙。然而,该考古遗址令人费解的是,腱龙本应是恐爪龙的食物,但是在腱龙的残骸附近还有四具恐爪龙的尸体,而且恐爪龙的牙齿四散在腱龙周围。”
该项研究的另一位合著作品布赖恩•罗奇对记者说,“在当时这处恐龙化石遗址是一个同类谋杀现场,恐爪龙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协同猎杀群体,它们之间还往往自相残杀,然后将同伴的尸体当猎物一样吃掉。”
布瑞克曼和罗奇指出,从远古早期动物化石来看,鸟类和爬行类动物都有同类嗜食现象,某些食肉类恐龙也不例外。从蒙大纳州的恐龙骨骼化石中我们找到了重要证据,其中一个锋利的恐爪龙爪子深深植入恐爪龙尾骨之中,对于恐龙而言,它不可能将自杀,用锋利的爪子杀死自己。布瑞克曼和研究人员认为,这一伤害迹象来自于它的同类。
此外,在俄克拉荷马州的恐龙化石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四具腱龙骨骼,然而在这些骨骼周围还散落着恐爪龙的牙齿,研究人员推断恐爪龙在集体猎杀了腱龙之后,它们之间可能出现争抢食物,并导致同类之间互相残杀嗜食。
又一项证据来自于另一种食肉恐龙——玛君龙,这是一种26英尺高2400磅重的大型食肉恐龙,研究人员推断玛君龙也存在嗜食同类现象,之前他们研究发现玛君龙骨骼上有同类牙齿撕咬过的痕迹。
据悉,同类嗜食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常见,比如:红尾鹰、仓鸮等掠食性鸟类以及鳄鱼。事实上,许多研究显示多数死亡的鳄鱼是由于同类嗜食。
二:肉食恐龙会吃同类吗
应该是迅猛龙吧,这种龙个体小但是很凶悍
三:恐龙为什么会吃自己的同伴
那人是 超人! 那恐龙的 牙都碎了吗?是不是在拍超人 的电影啊!?或者动画片 什么的>?
在傻一点的想象 就是那个恐龙认识 那个人! 咬住那个人!在嘴里嚼几下!是不是在给那个人洗澡? 嘎嘎!
或者那个人在 恐龙嘴里 闪来闪去!恐龙见吃他那么费劲 就把他吐了出来! 哈哈!
那孩子小了点!塞在恐龙牙逢里 难受它受不了才把他吐出来也说不定! 也有可能啊!顶下!
或者那个人 800年不洗澡了!那恐龙吃他的时候 差点没被恶心死!受不了才吐出来的!?不好吃嘛~哈哈@!
在做梦或者塞在恐龙的牙缝里了
四:为什么恐龙吃的东西不一样
1.最重的恐龙。易碎双腔龙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重的恐龙了,它的长度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世界上最大的鲸鱼蓝鲸(33米)都还要长,长达40-58米之间,体重最重可达150吨。
2.最大恐龙。阿根廷龙(属于蜥脚类恐龙的泰坦龙类。它生存在一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阿尔布阶-93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森诺曼阶,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陆地恐龙。身高12米,身长42米,重达94吨,相当于20头大象的总重量。
3.最长的恐龙。地震龙是世界上最长的恐龙,为梁龙科的一个异名。体长在42-67米。地震龙大约生活在1.36亿-1.62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因为其庞大的身躯,走路的时候,周围的地面就像地震一样剧烈震动,所以就取名为地震龙。
4.最小的恐龙。美颌龙只有火鸡那样大,重量轻的只有0.26千克重,它生活在大约一亿五千万年前的欧洲地区。它是已知最小的恐龙。美颌龙是世界上少数几种确定所吃食物的恐龙,因为在它们的肚子中保留了小型蜥蜴的残留。尽管发现时并没有认出它属于什么物种,但是美颌龙是最早从较完整的骨架开始被人们所认识,也是最小的,与早期鸟类始祖鸟亲缘关系最近的恐龙。
5.最丑的恐龙。肿头龙生活在六千七百万年前,体长5米左右,头顶肿大,好像长着一个巨瘤,用两条粗壮的后腿走路,是鸟脚类恐龙的一种。脸部与口部饰以角质或骨质突起的棘状物或肿瘤;而头颅背部覆以突起的结构,头骨顶部出奇的肿厚、隆起,厚度达25厘米。由于头骨肿厚,头骨上的部分孔洞也封闭了。肿头龙主要生活在山地的内陆平原和沙漠中。
6.最早有羽毛的恐龙。赫氏近鸟龙是一种带有羽毛的恐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该近鸟龙的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的侏罗纪髫髻山组,距今已有约1.6亿年了。
7.水中最强的恐龙。霍夫曼沧龙公认的最大个体,体长可达17米,大概17-24吨,是按较新的复原算的体重。虽然沧龙类的历史很短,但却一路乘风破浪,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龙类和鱼龙类的灭绝导致的生态位空缺。
8.最早的恐龙。.始盗龙,它最早出现在2.28亿年以前,是1992年在阿根廷发现的,它的头骨与鳄的头骨相似,长着弯曲的利齿。是一种小型的食肉恐龙。
9.最凶猛的恐龙。霸王龙又名雷克斯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10.最喜欢吃鱼的恐龙。重爪龙属于食肉的兽脚类恐龙,以前肢有大的爪而得名。上下颌前端有按着蔷薇状排列的牙齿,齿冠圆柱状,有很多纵向的纹路,这样可以增加摩擦力,而且外鼻孔的位置明显靠后了,在重爪龙的胃里发现了大型的鳞齿鱼的骨骼。沃克氏重爪龙有趣的是它可能是以吃鱼为主食的;因为在它胃部的地方发现到超过一公尺的鱼残骸骨骼。
11.脑子最小的恐龙。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2.35米至3.5米高,2至4吨重,可是头部却非常小,大脑更是只有80克,占体重的1/250000。
12.最大的肉食恐龙。棘龙,是一类著名的巨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生存年代约1亿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成年体长12~20米,体重4-26吨,长有吊桥状或圆帆状背脊、拥有一系列适应水栖环境特征、步态不同于常规二足兽脚类的淡水水栖兽脚类恐龙,亦是已知最大的兽脚类恐龙。
棘龙和霸王龙对比图
13.跑得最快的恐龙。伤齿龙伤齿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是种小型恐龙,身长约2米,高度为1米,重达60公斤。伤齿龙可能便是恐龙时代之中速度最快的一种,其速度达到了80公里/小时。
14.最温顺的恐龙。慈母龙的含义是“好妈妈蜥蜴”,生活在距今83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纪。慈母龙是草食性恐龙。慈母龙可以用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但没有防御物可抵抗掠食动物,除了慈母龙强壮的尾巴,以及它们的集体行动。这些慈母龙群体非常庞大,可能最多由一万个个体组成。慈母龙可能生存在内陆环境。
15.最会挖洞的恐龙。掘奔龙意为“挖掘的奔跑者”,是鸟脚下目棱齿龙科的一属,化石发现于蒙大拿州东南部的Blackleaf地层,年代为白垩纪晚期(坎潘阶),约9500万年前。掘奔龙是种行动敏捷的小型恐龙,也是第一个发现有穴居生活证据的恐龙。也是最会挖洞的恐龙。
16.最强的草食性恐龙。塞查龙具有强壮的“铠甲”,体长约6.6-7米,2吨左右,它长着一个大脑袋,上面长满骨质脊突,身体两侧长着尖刺,整个背部由成排的甲片突起保护着。它的尾巴末端呈骨棒状,可以左右晃动防范袭击者,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亚洲。
18.最矮的食肉恐龙。巨兽龙生活在1亿到9600万年前白垩纪的南美洲阿根,长13.8米,体重10.52吨。体型相对瘦小,而且是最矮的食肉恐龙。
19.脖子最长的恐龙。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属蜥脚类亚马目。全长约22米,体躯高将近7米。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部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部可达12.1米)。
20.爪子最长的恐龙。镰刀龙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其利爪状如镰刀,非常奇特。它们可生长至10公尺长,身高为6米,重量可达6到7吨。镰刀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000万年前,是镰刀龙类中较晚期与最大型的代表。镰刀龙身上最显眼的特征就是它前肢那六个巨爪,这些巨爪长达75厘米,形状就像用来除杂草的长柄大镰刀,十分威武。这些巨爪可以用来驱赶天敌、获取食物,或者是争夺配偶。
你还知道关于恐龙之最的其它冷知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五:食肉恐龙会吃自己的同类吗
霸王龙(意为“霸王撕'被认为是虚骨龙兽脚类恐龙的一科)是生于白垩纪的体形极大的食肉恐龙。包括著名的雷克斯霸王龙在内,这些恐龙都是当 时的霸主, 可长到近15米长。它们的特点是长旦肌肉发达的尾巴、极小的手臂、炯炯有神的眼睛、又短又深的颌以及较长的腿部。霸王龙曾一度被划到食肉龙中。毕竟,该群包括大型的两足食肉恐龙, 而霸王龙无疑符合所有标准。然而,现代支序分析证明,较食肉龙而言,霸王 龙与虚骨龙的关系更密切,所以它们如今被列入了后者。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