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将时间保存下来的媒介

2022-10-24 20:58:15 398 0
头条哲学

朋友和自己似乎都习惯笔者文字上的无产出。英语四级后接连的复习周、考试周,给了我一个笔荒的丰盛理由。

几个读者关心式的询问,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若是重新提笔,第一篇文章应该说什么呢?说的话,又从何说起?

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将时间保存下来的媒介

2022到来之前的两篇更新全是为了一个高中班长的父亲而筹款。当时看到筹款金额,我惊讶于自己这个小小公众号的力量;原来文字可以有这种纯粹的释放善意的力量。现在,她的父亲已脱离危险,进入康复期。

感谢草籽的星芒,这可谓是善意的全胜。

2021的终章以这样一件对笔者来说意义非凡的事结尾。紧接着的2022年,以一种考试周的姿态到来,并未留下多余的令人回味的碎片。

我记得21年最后一日的晚上,我在朋友圈和空间里看到了朋友们的年终总结。这是用照片和文字串联起来的速写,像极了突然揭开被腌了很久的泡菜坛,里面五味杂陈。笔者也想像他们一样为自己的2021留个绳结,但终究没有这样做。

过分平淡的、高度重复的日子,笔者不太愿意记录。在我的视野里,大学时间流逝的感觉,比起曾经,似乎被加快了几度。在打包回家行李时,我总是觉得才刚把行李放下不久。
如今的时间更像是流状物,不可见不可识,来临均悄无声息,消逝缺不舍昼夜。被被贬值化的时间体验,令人心生不可名状的惶惶。本地的朋友一般都是半年左右的见面频率,见了几次,他们即将大三下期,我也即将大二下期。又一个三年,竟这么没有痕迹。

从何说起呢?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将时间保存下来的媒介。

以书籍保存曾经的时间,是不可靠的东西,它太迷信于记忆和语言;以日记罗列当下的24小时,也不值得信赖,它使生命流于琐碎;以影像再现昔日的时空循环,则陷入另一个困境:在屏幕外盯着屏幕里的历史,终究是个距离无限大的空壳。如此一来,哪一种媒介,也许都不够承载这个永远在失去的事物。

越来越能理解一些积极的躺平观,他们至少在自我和自我的镜像的取得了某种诡异的平衡,不至于陷入虚妄。

对于过去,对于现在,对于尚未发生的将来,我们,又从何说起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398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