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起紫斑怎么回事?手背上突然出现紫斑怎么回事

2023-02-05 22:34:08 656 0
生活百科

四肢起紫斑怎么回事?1、血管性紫癜:这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严重时可出现皮肤坏死、溃疡,甚至穿孔。患者常伴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2、感染性休克: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轻,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等。

四肢起紫斑怎么回事?手背上突然出现紫斑怎么回事

一:四肢有紫斑是怎么回事

手上出现紫红色斑块,可能是局部组织损伤、血液循环不畅、毛细血管扩张、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等原因导致,需要及早查明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1、局部组织损伤:如果手上局部皮肤受到外伤,从而出现淤血,或被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组织坏死等,均有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可以使用碘伏对局部进行消毒,如果出现红肿、瘙痒等感染症状,可以使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治疗;

2、血液循环不畅:如果手上局部皮肤受到重物压迫,或剧烈撞击时,可能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从而造成手上出现紫红色斑块。可以适当的对局部进行热敷,能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手部斑块形成;

3、毛细血管扩张:遗传因素、理化因素刺激等情况影响,可能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如果手部的压力增加,容易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紫红色斑点。可以通过冷敷的方式促进局部收缩,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的作用,平时应避免手部温度过热,以及化学品等理化因素刺激;

4、过敏性紫癜:全身小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会表现为皮肤紫癜以及关节炎的症状,如果手部出现了紫癜,也会引起紫红色斑块,甚至可出现肾脏损害。需要及早的到医院就诊,并且配合医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如对乙酰氨基酚、奈普生等,并给予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

5、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多见于血液疾病或者风湿免疫性疾病,在出现血小板减少后,手上的血管容易出现破裂出血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形成紫红色斑块,通常可以通过去除病因治疗。其中如白血病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若发生在手上,即可形成紫红色斑块,伴随关节疼痛等不适,可应用利妥昔单抗进行免疫治疗,也可以及时输入血小板支持治疗。更多科普文章请

二:身上出紫斑是怎么回事

“太疼啦,好痒啊!”日前一位5岁的小朋友由家长带着到顺义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就诊,还没进门就能听到孩子的哭闹声。皮肤科徐哲主任医师接诊了他。

面对家长的疑惑,徐哲主任经过详细问诊,结合孩子的发病过程,指着孩子腹部的紫斑给出了诊断:固定药疹。家长说:“我们是2周前感冒的,当时就吃了3天药,最近都没有吃药怎么会是药物过敏?还是固定的药疹,以后孩子该怎么办呀?”

徐主任解释道,固定药疹是药物过敏导致的一种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片状紫色斑片,非常不舒服。本病最重要的是以后不要接触过敏药物,因为每再接触一次皮肤过敏就会更严重一些,严重到甚至全身皮肤和口腔脱皮,危害很大。

家长又关切地问:那我们也不知道该吃什么药,不吃什么药呀!确实,这是药疹患者最关心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应对原则:

1、以后必须把接触的药物记录清楚,避免误服致敏药后引发更严重过敏反应;

2、尽量少用药,避免多种药物共用激发机体敏感状态;

3、从用药记录尽量筛选出可能的致敏药物,以后不再使用;

4、每次到医院就诊,首先要向医生声明自己有药物过敏的病史。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不同途径进入体内而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很多,包括通过内服和注射,还可通过栓塞、含片、吸入、灌肠、漱口及外用(包括滴眼、滴鼻)等途径进入体内而引起药疹。引起药疹常见的药物种类多为磺胺类抗炎药,消炎痛等解热止痛类药或巴比妥等镇静药等。

而感冒药是最常见的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这又是为何呢?因为感冒的症状多样,有头疼、有咳嗽流涕、还有肌痛乏力等,如此多的临床表现需要多种针对以上症状的药物来对症治疗。例如既往儿童感冒最常用的“感冒通”,是包含有双氯芬酸钠、人工牛黄、马来酸氯苯那敏等药的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痰多等症。殊不知,其中的几种成分都是易于引起药物过敏的成分。临床中由此药或类似的药物引发的药疹患者数量不在少数。

对于前述固定性药疹患者的治疗,应首先停止该药的使用,其次是多饮水,以促进药物排泄,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激素类等,局部外搽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如有糜烂、渗液、溃疡,应先外搽紫锌氧油,待局部干燥后再搽激素药膏。

对轻型药疹的治疗:一般于停药后2~7天皮损即可消退。若全身症状明显时,可口服强的松20~40mg/天,皮疹消退后即可停药或减量;有继发感染时给与全身性抗生素治疗;局部可用单纯扑粉或炉甘石洗剂以止痒消炎,有糜烂渗液时可用湿敷。另外,适当应用抗菌素,短期内即可痊愈。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抢救,尽早收入院治疗。对伴发过敏性休克者要分秒必争,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喉头水肿已堵塞呼吸道时,可考虑气管切开。

供 稿:皮肤科 徐哲

三:拍打胳膊肘有紫斑怎么回事

拍动激烈,出现的是小淤血点,正常现象,跟刮痧一样的道理。

四:腿上有紫斑是怎么回事

皮肤紫斑,简称"紫斑"或"紫【上病下斑】"。皮肤上出现点状或片状的紫色改变,平摊於皮肤之上,抚之不碍手者,统称为紫斑。

本症在古典医籍中名称繁多。秦汉时期统称为"衄";隋唐时称为"斑毒",明清时称为"紫斑"。依据病因、病机可分为"阳斑","阴斑"两大类;依发病部位及颜色差异,亦有不同名称。如《外科正宗》有"青紫斑","紫癜";《医宗金鉴》有"青腿牙疳"之名;《医林改错》有"紫印","青记"等。

血热妄行紫斑:属"阳斑"范畴,以青少年为多见,骤然发病,紫斑发无定处,以双小腿伸侧多见,对称出现,时有轻度搔痒,压之不退色,有时可轻度隆出皮肤表面,呈粟粒,榆钱至钱币大小,或可联接成片。约二至三周后消失,常可复发,分批出现。伴有身热心烦,咽痛囗渴,疲乏无力,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或细数。严重者,可周身遍布青紫斑块,两腿青肿,牙龈糜烂,出血不止。

湿热下注紫斑:属"阳斑"范畴,常见於青年女性。多见於两小腿或股部,呈紫色或紫红色。伴有梅核大小硬结,触之疼痛,周围可有轻度肿胀,硬结消退后多不留痕迹。或见关节疼痛,肢体重滞,屈伸不利,口中粘腻,大便不爽,妇人带下粘腻腥臭。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脾失统摄紫斑:属"阴斑"范畴。病程长,反复发作,皮损紫暗平塌。伴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食少倦怠,短气懒言。亦可兼有衄血,便血,妇人崩中漏下。舌淡白无华,脉象细弱,关脉尤甚。

脾肾阳虚紫斑:属"阴斑"范畴。紫斑反复出现,以双下肢为多见,紫斑如榆钱或粟粒大小,色淡而互不融合。伴肢冷恶寒,大便溏薄,五更泄泻,面色萎黄,四末不温,腹部隐痛,喜温喜按,口中和,小便清长。每因寒冷或劳累后,诸症加剧,舌质淡,脉沉细。

瘀血阻滞紫斑:常见於"紫黑斑","紫印","青记"等症,自幼或青春期开始发病,有家族病史,进展缓慢,呈紫色,紫褐色,青紫色斑片。常无全身症状,皮损表面平滑,可发於胸、背腰、腹、四肢、颧、颞、前额或眼睑。紫斑上可多毛或无毛,舌质可有瘀斑,脉涩或舌脉如常人。

寒凝血滞紫斑:属"阴斑"范畴。紫斑好发於面部,鼻部,耳廓,手足背,多见於青年女性,冬重夏轻,舌质淡,有瘀斑,脉沉细迟。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56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