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孟达为什么不救关羽呢?刘封孟达是刘备的义子,也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在蜀汉阵营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关羽。但是,刘封孟达为人比较傲慢,不懂得收敛锋锋芒。当时,刘备的军队驻扎在上庸,上庸是益州的门户,如果能攻下上庸,那么就可以直接威胁到成都。但是,刘封孟达没有这样做,反而率领大军进攻上庸,结果被张飞击败,损失惨重。这件事让刘备非常生气,认为刘封不忠不义,于是将他杀死。
一、刘谌为啥不救关羽?
优质答案1:

从客观原因上来说,恐怕是刘封的自保意识。据《三国志》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可以看到,关羽早在兵败之前就命令刘封等人相助,然而刘封却选择了十分荒谬的推辞,始终不肯发兵。
优质答案2:
主观上刘丰只是刘备的义子,和关羽的叔侄关系不算太亲密。
客观上刘丰孟达驻防地上庸离关羽败退的麦城距离不算很近,这个距离在三国时代的交通条件来说到达战场时间很慢不一定救得了,再加上上庸为新地盘根基不劳靠,因此刘丰没有丢救援关羽
优质答案3:
刘封不救关羽,一是对关羽有意见,二是实力不及
二、刘备为什么厚待重用法正而冷落孟达,对张松干脆没有下文?
优质答案1:
刘备说:我也想重用张松,可是我不能把他从棺材里扒出来当官吧?对于孟达,我没有重用吗?我把蜀地最重要的东部郡县交给他还不算重用?难道让他来当蜀汉皇帝?刘备入川,张松、法正出力甚多。
张松,蜀郡成都(今成都)人,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张松看刘璋孱弱,早就有另谋高就之意,时常和法正、孟达发牢骚。
张松虽然才干出众,但是为人短小而又放荡不治节操,也就是说不仅丑还很狂。因此当他出使曹操时被曹操所厌弃。
张松继而转投刘备,积极促进刘备入川。
刘备入川后,张松积极为刘备运作,被其兄张肃发现,报告给了刘璋,因此张松被杀。
此时是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还没拿下川蜀,刘备占据成都则是两年后的事情。此刻张松早已尸骨无存了。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世家出身,名士法真之孙。法正才干绝伦,但是在刘璋手下数年仅仅是军议校尉,属于低级官员,因此和同样对刘璋不满的张松关系密切。
刘备入川时,法正和张松一样,积极运作,为刘备拉拢蜀地士族豪强。
刘备占据川蜀后,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并和诸葛亮等人一起制定了《蜀科》。可以说在当时法正的地位是高于诸葛亮的,政治能力、用人荐才也是强于诸葛亮的。
可惜,法正也是短命之人。当刘备进位汉中王(219年)后第二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
孟达,字子度,扶风郡郿人,和法正是同乡和发小,和法正一同投奔刘璋。法正都没有受到重用,孟达更是混的不如意。刘备入川时,孟达和法正一同迎接,刘备命其驻守江陵。
江陵就是荆州治所所在,刘备还没有得到川蜀,就命孟达驻守自己大本营,这不能说是没有重用吧?
刘备得到川蜀以后,封孟达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孟达从秭归(今湖北秭归县)北攻房陵(今湖北房县)。攻下房陵之后,孟达又带兵攻打上庸(今湖北竹山县)。
从地图上来看,秭归、房陵、上庸是荆州和蜀地的交通通道,占据该地可以断绝荆州和属地的联系。同时,该地也是荆州的侧翼重地。
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刘备交给孟达,能说孟达不受重用吗?
当然重用归重用,但是孟达毕竟不属于刘备的核心人员。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给孟达一人,刘备也是不放心的,因此刘备命刘封(刘备养子)来到孟达军中,统领其军队。
是年年末,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进攻曹魏。在围困樊城之时,关羽多次要求刘封、孟达从上庸发兵援助。
当时,关羽的战局胜利在望,而上庸等地刚刚归附而人心不稳,因此刘封和孟达拒绝了关羽的要求。小说《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是不同的,小说中是关羽失败求援,孟达挑拨刘封说关羽不让刘备立刘封为世子。刘封本就是养子,本就没有资格继承刘备家业,这还用关羽劝说吗?
后来,关羽的战局很快就急转直下,败走麦城被杀。
在关羽战败后,孟达因畏惧被治罪,再加上跟刘封不和,常受到刘封侵凌,于是给刘备写了一封信后就率部投降了曹魏。
孟达投降曹魏后受到重用,被曹丕封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以孟达为新城太守。
不过曹丕死后,孟达受到排挤,因此又和诸葛亮联系,想要回归蜀汉,结果被司马懿得知,被斩杀。
优质答案2:
题主你要讲道理,刘备还没夺取益州,张松就被刘璋砍了脑袋,刘备想重用都用不了啊。至于孟达虽然没法正那么显赫,但是地位也不低,算不上冷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已经统一了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荆州牧刘表原本就有病在身,一急之下病情加重,就此故去。刘表的次子刘琮继位以后,自知难以和曹操抗衡,于是主动请降。
在樊城的刘备得知刘琮已经投降以后,仓皇率军南下。结果在当阳被曹军追上,大败而走。至此,曹操基本平定了荆州,老对手刘备也被击败,一时志得意满。
早在曹操刚刚南征时,益州牧刘璋见曹操势大,也有意向他靠拢,于是先命阴溥去向曹操示好,表达了自己愿意归顺的意思。曹操挺高兴,投桃报李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刘璋又命别驾从事张肃带着叟兵三百人前去助战,曹操封张肃为广汉太守。
然而等刘璋再次派别驾张松去见曹操时,曹操已经平定了荆州,得意非凡。而张松其貌不扬,看着一定不起眼,所以曹操对他态度倨傲,没有像之前那样加以封赏。
张松因此怀恨在心,后来曹操兵败赤壁,张松返回益州,就建议刘璋和曹操断绝往来,并提议和刘备结盟,共抗曹操,实现割据益州的目标。这个建议很合刘璋的胃口,自然就同意了。
但是刘璋没想到的是,张松早就认为刘璋为人懦弱,难以守住基业,想着改换门庭。因此张松拉拢了好友法正、孟达,一起密谋如何借着这个机会,帮助刘备夺取益州。而这一谋划,最后也确实成功了。
不过张松、法正、孟达三人的命运各不相同。张松在刘备夺取益州之前,就事发被刘璋处死,自然刘备也就没法任用他了。
法正则备受重用,刘备称汉中王时,他被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成为刘备手下重臣之一。
相比之下,孟达开始是协助关羽驻守江陵。刘备称汉中王以后,他被封为宜都太守。后来汉中之战以后,孟达又奉命率军夺取了房陵、上庸等地,和刘封一起坐镇上庸。比法正看上去确实要差着一筹。
孟达不如法正,主要因为他的能力有限,无法和法正相比。在刚刚夺取益州以后,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而孟达是宜都太守,两个人的职务其实是半斤八两。
不过法正擅长军事谋略。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时,法正认为曹操任命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但是这两个人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而且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夺取汉中以后进可攻退可守,因此建议立即出兵汉中。
这个提议正合刘备的想法,因此他采纳了法正的建议,并带着他出兵汉中。在汉中之战中,法正又为刘备出谋划策,献计杀死了曹军主将夏侯渊,为夺取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汉中之战以后,法正因功升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地位比孟达高了不少。
不过刘备对孟达也不差。孟达开始被封为宜都太守。宜都是荆州西面的门户,也是联通荆州、益州的交通要道之一,可以说位置非常重要。当初张飞就曾经担任过宜都太守,可见刘备对这里的重视。
而后来孟达驻守上庸。从上庸出发,顺江而下可抵襄樊,而走山路则可达宛城。因此这里是策应荆州北伐的重要据点之一。刘备把孟达放在这个位子上,显然也是希望他能在未来的北伐战争中有所建树。
更何况法正入川以后,当初他和孟达所带的四千多精兵,刘备后来可是都让孟达带着,从不干涉。由此可见他对孟达还是非常信任的。
结语所以孟达后来地位虽然不如法正,不过在刘备集团中也不算差了。不少跟着刘备多年的老人都没法和他相比。从这点来说,显然不能说刘备没重用他。
只能孟达自己没抓住机会,关羽北伐襄樊时,他拒绝出兵相助。后来更是担心刘备因为关羽之败迁怒自己,干脆改投了曹魏。
因此不是刘备对不起孟达,而是孟达对不起刘备。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