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监住的地方叫什么,为什么不能随便进去?原来古代太监住的地方叫做监狱,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非常的吓人,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犯罪的人都是非常常憎恶的,所以他们的家人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太监,但是为了生活,只能让他们进入这个地方。而且这个地方的环境也是非常恶劣的,所以以在这里的人都是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在这里忍受这样的生活。
一:古代太监净身的地方叫什么

揭秘古代太监净身全过程:太监是宦官的俗称,类似说法还有阉人、阉宦、宦者、内监等。太监是历代王朝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奴仆,进宫前需要被阉割掉生殖器官,彻底失去性功能,以避免发生秽乱宫帷的事,称之为“净身”。据记载,中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的。
古代太监“净身”的方法有很多种。英国官员史汀德,曾于1870年对中国官方有组织的净身手术过程做过详细的记载。
净身交手术费六两纹银
据说当时做阉割手术的地方叫厂子,位于紫禁城的西华门外,是一间比较破旧的小屋。负责动手术的几名刀子匠,他们的职业虽然就是阉割,但只是获得政府认可,并没有固定的工钱。他们可以收每位阉割者手术费每人六两纹银,但要负责到完全治好。“净身”者大多为穷人,有无法事前付现银的,就得找人担保,日后再补交手术费。
手术时,先是用白布或绷带把被阉割者的下腹部和大腿上部紧紧绑牢,然后用辣椒水洗涤将要手术的部位。阉割用的手术刀是一种类似镰刀的弯刀,刀锋很锋利。刀子匠会一手捏紧被手术人的阴茎与阴囊,另一只手用刀猛然将阴茎和阴囊从根部切下。
只是眨眼之间的工夫,标志男人的宝物就与被阉人的肉体分离了。接下来,会有一根白蜡针插入男人的尿道,然后再用绳子拴紧。伤口处用一种浸过冷水的纸覆盖,然后小心地包扎好。
而且,据说被阉的人,经过这一系列的程序后,还不能马上卧床,必须由人搀扶着在屋子里走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卧床。手术后三天,必须滴水不进。三天过后,拔掉白蜡针,尿喷涌而出,即阉割成功。
古代的医疗条件肯定不及现代,如此的三天,应是相当于到鬼门关走了一遭。命大,得一条活命;命不大,也就这么着去见了阎王爷了吧。这还是有一定技术的官方阉割,民间的阉割方法更是让人心惊肉跳。
北京宦官文物馆副馆长刘月平提到清朝幼童被阉割的情况时说:“孩子被阉割的时候,四肢要固定,固定之后呢,把生殖器拴起来,拴到房梁上吊起来,然后用冷水用激,激到一种程度以后,刀就突然用弯刀给它割下来,割下来有几种割法,一种是把睪丸挤出去,还有一种就是彻底的把他去势,就是整个儿挖掉!”
古代还有所谓的“绳系法”与“揉捏法”,不能整个挖掉的。“绳系法”是在男童幼小时,用一根麻绳从生殖器的“睾丸”根部系死,既不影响溺尿,却阻碍了生殖器的正常发育。久而久之,男童的生殖器便会失去功能。
阉割后的太监怎样处理“宝贝”?
被“净身”后的太监,把送手术阉割下来的阴茎称为“宝贝”。太监的“宝贝”被割下来后如何处理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被阉割者对“宝贝”都十分重视,不会扔了,会想方设法加以妥善保管。保管方式是先装在石灰粉盒里,藉以吸收血液的水分,保持干燥,接着用湿布抹干净,再浸泡于香油之中,待油渗透了,装在小木匣里,密封包裹,选个黄道吉日,悬挂在自家祠堂或家里的正梁上,寓“高升”之意,象征受阉者在宫廷能“步步高升”,这是所有被阉割者的追求目标。
也有把“宝贝”送进家祠,因为身体是祖宗给的,割下来以后,要奉献给祖宗。如果有太监动手术后忘了索取“宝贝”,被刀匠所收存的了,待被阉割者入宫发迹了,会以银子赎回去。如果因故遗失,会做一个陶或瓷的阴茎以陪葬,或者租用其它太监的“宝贝”。
太监死后,家人为他入敛,都会将宝物缝回,并且焚烧阉割自愿书,当做没这回事,好让死者在阴间有面目见列祖列宗。
在古代中国,太监社会地位低下,最为人所瞧不起,因为,这些人往往是贫苦人家出身,读不起书,当不了官,甚至食不果腹,走投无路,才进宫当太监,希望以此为门槛,服侍皇族,谋求生路。
让人奇怪的是,这些个要知识没知识、要体力没体力、要气概没气概的阶层,许多人还能受到皇帝的恩宠,甚至掌握实际军政大权。比如东汉、李唐与朱明三朝中后期,太监们纷纷掌权当道,风光无限。明熹宗时期的宦官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史上十大乱政太监
无根男人的受宠,导致了宦官专权,而这群身体上有缺陷的宦官,心理上也大部分多少有点儿问题,一旦得权,无一不是胡作非为,成为当时国家社稷的灾难,历史上就有这么一批著名的变态大太监。
第一名:明朝魏忠贤
魏忠贤是当之无愧的太监界的老大。魏忠贤出身流氓恶棍,目不识丁,凭着溜须拍马的绝活儿,地位权势与日俱增。万历四十八年,年逾半百的魏氏飞黄腾达,开始大兴冤狱捕杀东林党人,私植党羽,自称九千岁。身为太监,他不仅怂恿皇帝泡妞,自己也娶妻纳妾,抢夺民女,令无数家庭生死离别。
第二名:秦朝赵高
谈到昏君秦二世时我们已经提到过大太监赵高,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宰相。为了一己私利,赵高置江山百姓于不顾,与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谋,篡改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更改遗诏赐长子扶苏和蒙恬死。之后指使胡亥更改法律,诛戮宗室、大臣,且专擅朝政。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为马,对不随声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
第三名:明朝王振
历史学家将明王朝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王振就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宠幸,逐渐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后来,王振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竟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明代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结果皇帝做了俘虏,自己也搭上了性命。
第四名:明朝刘瑾
刘瑾与王振一样是自阉入宫,并且运气不错,他服侍的花花恶少朱厚照顺利当上了皇帝,从此刘瑾便开始使尽浑身解数,怂恿少年皇帝吃喝嫖赌,不理朝事,同时结党营私,权倾朝野,将反对他的53位大臣一网打尽,制造了“奸党冤案”。
第五名:清朝李莲英
李莲英整整在清廷皇宫混了52年,混成了西太后慈禧身边第一红人。李莲英是一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对主子摆出奴才嘴脸,对同类却凶狠残暴,他置诸侯于脑后,视军机大臣为等闲,文武百官多数不得不对其奉承。
第六名:东汉张让
张让,东汉宦官,从一个杂役小太监,逐步爬上太监首领中常侍,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他怂恿昏君刘灵帝刘宏设立“四园卖官所”,公开卖官敛财。又在汉宫西苑设“裸游馆”,专供灵帝淫乐,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颠倒黑白除异己,捏造罪名杀朝臣。
第七名:唐朝李辅国
李辅国,唐朝宦官,赵高之后唯一当上宰相的太监。李辅国事奉大宦官高力士,后被推荐给皇太子到东宫办事,再后来,仗着拥立代宗的功劳,李辅国甚至跋扈地对代宗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分。”意思是我们只是坐的位置不同,但处事你要听我的。
第八名:北宋童贯
童贯,北宋宦官,辅助蔡京当上宰相。蔡京推荐童贯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两人狼狈为奸。童贯是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唯一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宦官。
第九位:清朝安德海
安德海,清末著名宦官,自宫入宦,得到慈禧太后的宠幸,渐渐有机会干预朝廷政事。借奉慈禧太后命往南方采办宫中用物的机会,乘楼船沿着运河南下,一路飞扬跋扈,招权纳贿,极尽招摇。
第十名:唐朝高力士
高力士是唐朝著名宦官。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韦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玄宗宠信,开元末期,高力士甚至可以先审阅大臣们送来的奏章,小事由己处理,大事才交呈玄宗裁决,高力士开了唐朝宦官干政之始。
二:太监住的地方叫什么厂
你当宫女和太监个个都是魏忠贤两口子啊,每人都有单间。低级别的肯定挤在一起拉。
问题关键是十几万人,皇帝也养不起啊,每人一天一斤粮食,一天就是十几万斤,别说服装,赏赐什么的。
有可能把全国的镇守太监,监军太监,东西厂的太监,各王府家的太监都算进去倒是有可能。矿监税监什么加一起也不少。
三:以前太监住的地方叫什么
紫禁城中那些个不阴不阳、唯利是图、奸贤难辨的太监们都住在哪里?想必,这是很多朋友在逛故宫博物院时候不禁想要探寻的一个疑问。很多人说,太监要伺候帝王妃嫔嘛,肯定得住在他们近点的地方,但是事实并不全是如此,三千粉黛,每一个都得配上好些个太监宫女,要都住在紫禁城里,那不是要乱了套了?所以,太监并非都住在紫禁城,但肯定的是,他们都住在皇城。
明清时期,紫禁城外还有皇城,如今的景山、北海、中南海一带当时都属于皇城范围内,普通老百姓是进不了皇城的。紫禁城虽然大,但容不下那么多太监同时住在城里头,所以,一般太监都住在景山北边。
每天早上太监入宫当值,晚上宫门上锁后除了值班太监,其他都要全部出宫。常住在宫里头也有,那些都是等级比较高的,或者是帝王妃嫔的贴身太监才被允许住在宫里头,以便随时伺候。
故宫的最边上曾有许多一排排的房子名叫“他坦”,明朝时候叫做直房,如今大部分已经拆除。这些房子就是明清时期专门供来给一些在宫中生活的太监的集体宿舍。
明朝时期曾有一个太监写了一本书叫《酌中志》,记录过万历天启年间的后宫日常生活。里头有特别强调过各个级别的太监的住所不一。例如像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的地位特别高,他们住的直房就跟皇帝的养心殿很近。而像地位低的太监就会住在玄武门附近的廊下家,廊下家一带都会种些枣树,这些太监们就能拿枣树酿酒,换钱贴补家用。
虽然好些太监不愁宫内没房住,但在明朝不少太监还是会选择在宫外买房,并且把它们改作寺庙,好让他们有地方安葬。当时明朝当权太监的住宅,几乎占了北京的大部分。相比较明朝,清朝当权太监住在外头的算是很少很少的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像是慈溪身边的红人李莲英除了在颐和园内有一院子,还在北京城内有许多豪宅,可以说是彼时拥有豪宅最多的当红大太监了。
等到了太监们退了休,他们也有别的去处,例如太监养老院——万寿兴隆寺,在这里只要交了费用就能在晚年住进其提供的宿舍里,据说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就住过这里,当时和他一起住在这儿的还有40多个当年被溥仪驱逐出宫的老太监,他们相依为命,共同生活,而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就是根据他的经历改编而成,若是大家对此感兴趣,不妨去看一看。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