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电动化,汽车的电子化、软件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一个大趋势。
在上世纪70年代,软件和电子系统在汽车成本中的占比仅为3、6%,到2020年这一比值则高达35%。
相比于燃油车复杂的机械系统和电控系统配合,电动车由电池、电机、电控组成的“三电”系统使得车辆的控制逻辑更加简单,信号的传输更加便捷,对电压和电流的控制也更加灵敏,天然的比燃油车更匹配汽车电子化、软件化的发展。
对于一辆新能源汽车,汽车电气架构中最主要的是车辆控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系统。
车辆控制系统负责底盘驱动、制动以及车辆安全,指挥汽车完成基本的行驶功能;
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系统则专注于实现汽车与运行环境、汽车与人之间的智能交互,支持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升级。
所有这些系统,都需要靠芯片、软件、算法等结合来实现功能。
从电子硬件角度,汽车已经被武装成一台“计算机”。
以华为的汽车产品规划为例,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用到多种芯片:麒麟芯片(SoC)、昇腾芯片(AI)、鲲鹏芯片(CPU)、巴龙(5G)和众多电子元件上的MCUs(微控制单元)芯片。
不同芯片是为了满足汽车驾驶、控制、娱乐所需要的越来越多元的计算需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类计算需求是处理汽车上配置的越来越多的摄像头、传感器收集的大量数据。
比如2021年新发布的蔚来ET7,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内部除了配备4颗英伟达Orin SoC,还同时配备了33个高精度传感器:1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及11个高清摄像头。
据估算未来对于L4等级的自动驾驶,一辆汽车每秒需要处理的数据量高达40、8亿字节,换算一下大约等于9台iPhone 12的算力。这带来了巨大的硬件市场空间,预计2030年汽车芯片的市场规模增长将达到1150亿美元,约占到整个芯片市场的11%。
从软件角度,汽车已经是高度软件化的产物。汽车芯片提供了算力,需要软件、算法把这些算力的价值发挥出来。
现代高端汽车车载系统所需的代码行数高达1亿行,相比之下波音787所用代码行数仅为650万,F-35战斗机仅为2400万。
随着汽车的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需要更敏捷的反应和控制能力,智能驾驶系统需要更为精准安全的算法,智能座舱系统需要支持多样化的应用与服务,从这个角度上,汽车确实在变得越来越“软”。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从互联网跨界造车的“新势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为这些公司有很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另一方面,软件能力可能也正是传统车企最大的短板,软件化/智能化转型对于传统车企的挑战不低于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挑战。
作者:李缜 刘劲
来源:经济观察报
刘 劲: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李 缜:国轩高科董事长,长江企业家学者项目四期,CEO8期校友
详情请见《新能源汽车驶上快车道,将带动哪些赛道起飞?》
一、液晶屏驱动板,为什么AVDD电压会短路?
优质答案1:
这个要根据具体的电视机型号才能判断,电路结构会有一些区别,有可能是稳压管坏了,或芯片旁边的电容短路,也有可能是芯片或其他原因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