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徐晃是怎么死的?三国徐晃哪一集死的

2023-02-13 16:34:56 710 0
奇闻异事录

三国徐晃是怎么死的?徐晃的死,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被关羽斩杀,另一个是被张辽斩杀。那么,徐晃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徐晃是曹操手下的一名猛将,曾经跟随曹操征战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官渡之战中,徐晃率领五千步兵大破袁绍十万大军,为曹操赢得了胜利。在赤壁之战中中,徐晃再次率领五千步兵大破孙刘联军,成为东吴的劲敌。后来,徐晃又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深得曹操的信任。

一、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都是怎么死的?

优质答案1:

三国徐晃是怎么死的?三国徐晃哪一集死的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和张郃并称为“五子良将”,是曹魏政权继“宗亲八虎骑”后,最杰出的将军。五位将军最后结局各不相同。张辽,字文远,今山西朔州人,原是吕布部将,吕布死后归降曹操,受到曹操重用,“五子良将”之一,曹魏名将,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曾率800将士成功以少胜多大败孙权,致使江东儿童闻之张辽二字皆不敢啼哭也。后于公元222年病死江都。乐进,字文谦,河南清丰人,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以胆识英烈而著称,一生战功无数,于公元218年病逝。于禁,字文则,山东泰安南人,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早年跟随曹操,战功赫赫,后晚节不保,在“樊城之战”中投降关羽,后归魏后遭到曹丕嘲讽,受尽屈辱,羞惭怨恨而死,可惜了一代名将。徐晃,字公明,山西洪洞人,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被曹操喻为“吾之周亚夫”。一生南征北战,忠心耿耿,功勋昭著。于公元227年病逝。张郃,字儁乂(yì),河北省任丘人,曹魏国名将,“五子良将”之一。 以“临场巧变”著称,战功赫赫,深受曹操重用。公元231年,与诸葛亮在木门谷激战,阵亡。

优质答案2:

谢谢邀请!

考虑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力,曹魏“五子良将”的死有两个版本:一是三国志版本,另一个是三国演义版本。

张辽

三国演义:于是张辽于黄初五年随曹丕征江东,为吴将丁奉以箭射其腰,回到许昌后不治身亡。

三国志: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也就是说,张辽病死在了江都。可惜一代虎将,一生征战无数,最后没能战死沙场反而死在了病魔的手中,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总结:张辽历史上是病死的,演义中被丁奉射伤而亡。

乐进

三国演义:后来乐进又随张辽于合肥与来犯的孙权军作战,并与吴将凌统大战,双方不分胜负,却因中了吴将甘宁的冷箭而受伤退场。

三国志: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乐进逝世,谥曰威侯。其子乐綝嗣任。

总结:乐进历史是自然死亡,演义是被甘宁射杀。

于禁

三国演义:关羽率军攻樊城时,于禁、庞德奉命前往援救镇守樊城的曹仁,于禁因恐庞德与己争功而屡次牵制庞德,并拒绝庞德的建议于低地扎营,终被关羽以水攻大败。战后于禁被俘,向关羽乞降,被押解往荆州。 吕蒙攻陷荆州后于禁被送往吴国,孙权降魏后将其释放返魏,奉命守护曹操陵墓。曹丕遣人将于禁战败乞降等事画于陵壁,于禁看后惭愧发病而死。

三国志:关羽围攻襄、樊时,于禁督七军前往救援,被关羽利用秋季大雨打得全军覆没,投降后被监押在南郡。而后关羽被吕蒙击败,于禁流落至东吴,孙权向魏国称藩后,将于禁送还魏国。虽然魏文帝曹丕表面安慰于禁,却暗里让人作壁画羞辱于禁,于禁因此惭恚而死,被恶谥为厉侯。

总结:于禁无论历史还是演义,于禁都是羞愧发病而死。

徐晃

三国演义:上庸的孟达意图回归蜀国,徐晃以司马懿的副将身分,跟随征讨孟达;在城前叫阵时,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不治身死。

三国志:太和元年(227年),徐晃去世,谥曰壮侯,子徐盖继嗣。

总结:徐晃历史是自然死亡,演义被孟达射杀。

张郃

三国演义:诸葛亮五出祁山退兵时,张颌带兵追杀。至木门道中伏,死于乱箭之下。

三国志: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谥曰壮侯。

总结:无论历史还是演义,张郃都是被诸葛亮伏兵射杀的。

二、《三国演义》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名将徐晃竟然被王平逼走?

优质答案1:

罗贯中想让他赢,……谁能管了?

优质答案2:

三国演义说得很清楚了,汉中对战,徐晃被赵云黄忠击败,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听从王平劝告,生硬地照搬当年韩信的背水一战,同时,他被击败的时候王平没有过来支援,他因此要怒杀王平,结果反被王平放火烧寨,从而弃营逃走。

这就是两人的恩怨。

从后来的马谡守街亭可以知道王平的实力和见识确实不是吹的,同样地,作为五子良将排名末尾的徐晃在襄樊之战中挫败如日中天的关羽,实力自然也不用多说。

然而,人以类聚,同样有本事的人不一定就投契的,这只能解释他们两人没有共事一主的缘分了。

三、历史上徐晃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孟达一箭射死的吗?

优质答案1:

三国名将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曾参与多次重大战役,立下赫赫战功,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按照《三国志》记载,徐晃“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太和是魏明帝曹睿的年号,太和元年就是公元227年,曹睿即位后,还给徐晃“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但徐晃当年却是“病笃,遗令敛以时服”,也就是说,徐晃其实是病死的,死前还遗令家人在他下葬时敛以时服。

但为何会有“徐晃被孟达一箭射死”的说法?原来这是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当时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国毫无防备,连失三城,姜维等投降蜀汉,此前投降曹魏的孟达正在镇守上庸、金城等处,闻讯差心腹人向诸葛亮表达归蜀之意,并密谋发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军马径取洛阳,但孟达大意轻敌,此事被金城太守申仪知道后密报司马懿,司马懿一边安抚稳住孟达,一边急行军前往新城征讨孟达。

按照演义的说法,司马懿在行军二日后路遇徐晃,而徐晃似乎是被安排来送死的,他听说孟达造反,居然自动请缨愿为先锋,到了新城,“徐晃坐下马收拾不住,直来到壕边,高叫曰:反贼 孟达,早早受降!”,孟达听到大怒,“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魏将救去。”徐晃被“众军救到寨中,取了箭头,令医调治;当晚身死,时年五十九岁。”

显然《三国演义》这一段描述是没有史实根据的,孟达在新城起兵准备归蜀是在公元228年,当时徐晃已经去世一年了,此时出现在新城是借尸还魂?

《三国演义》对关羽极尽褒奖,对其惨死甚为遗憾,而徐晃和孟达都与关羽之死有关,在樊城之战中徐晃曾击败关羽,导致关羽腹背受敌,最后被孙吴擒住杀害,而孟达在关羽派人求救时残忍拒绝,关羽孤立无援才败走麦城,小说安排此二人最后自相残杀或只是给读者一个交代而已。

神箭手孟达最后当然也不得善终,他起兵失败后“被申耽一枪刺于马下,枭其首级”,其首级也被“洛阳城市示众”,孟达的结局安排与史实倒也相符。

关于孟达杀徐晃,不知您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六甲番人。

优质答案2:

都不要抢,我来回答。

先说下结论,历史上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论武力和治军在曹营里都属于数一数二的大将,是个真正的良将。正史记载魏明帝曹叡即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7年,徐晃病死于洛阳,死后被谥曰壮侯,其子徐盖继承他的爵位。而并非是死于孟达的箭下,这是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小说里记载徐晃死于孟达箭下

孟达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是个比较反反复复的小人,善于见风使舵,毫无忠心可言。曾经投靠刘璋,后来看见刘备势大,转投刘备,因与刘封不救援败走麦城的关羽,怕得到责罚,于是投靠曹魏,深受曹丕的重用。

等后来曹丕死了之后,看到诸葛亮的势大,又准备背魏降蜀汉,就是这样的一个反复小人,在降蜀汉的过程中事情遭到泄露,结果被司马懿和徐晃日行千里赶到上庸,亲自斩杀了孟达。在此过程中,孟达曾经一箭射杀了曹魏的名将徐晃。看下《三国演义》的记载

孟达登城视之,只见一彪军,打着“右将军徐晃”旗号,飞奔城下。达大惊,急扯起吊桥。徐晃坐下马收拾不住,直来到壕边,高叫曰:“反贼孟达,早早受降!”达大怒,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魏将救去。见《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徐晃被众魏将救去,取了箭,在当晚就死了,死的时候五十九岁。这时演义里的说法,那么正史上记载是什么样的呢?

正史上记载徐晃是个南征北战的良将 是曹魏的柱国之臣

徐晃最早是杨奉手下的大将,曾劝说杨奉迎接汉献帝会洛阳,后来杨奉与曹操争抢汉献帝,徐晃趁机加入到曹魏阵营。后来跟随曹操多年征战四方,比如平吕布、战官渡,入冀州、白狼山之战、征荆州、平关中以及后来的汉中之战,可以说一生都在是在战争中度过的。

比较出名的有两次战役

渭水之战中破马超、韩遂,徐晃表现的有勇有谋。曹操至潼关后,遇到关中马超阻击,不得前进。曹操问计于徐晃,徐晃说:"您已带大兵到此,而敌人不再重兵守卫蒲阪,可知他们是有勇无谋。请给我一支精兵,渡过蒲坂津,作为大军的先导,截断敌人的后路,就可擒住他们了。"曹操至同意此举,并派徐晃、朱灵率四千精兵从蒲坂津乘虚渡过黄河。阵地尚未建成,贼人梁兴夜间率步骑五千余人攻徐晃,徐晃将其击走,随即建立了桥头阵地,曹操的大军得以渡过黄河。

一次是在救援樊城,击败关羽,解了樊城之围。在于禁的七军被水淹后,曹操再派徐晃去增援樊城,徐晃的表现上佳。看下徐晃与关羽具体交战的细节就知道徐晃是个有勇有谋的统军大将。

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 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五千出战,两军混战,关羽被徐晃击败。

当关羽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尾随关羽败兵,实行追杀,并紧随其后冲入关羽营寨。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徐晃乘关羽军队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 ,杀降蜀之胡修、傅方。 关羽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

这一战被曹操高度评价,曹操生平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曹操看到徐晃军营将士军容节度严谨。曹操感慨道:“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结语:在曹丕病亡,其子曹叡继位的当年也就是公元216年,东吴趁机伐魏,而当时徐晃与司马懿奉命去襄阳抵挡东吴诸葛瑾。正史《三国志》记载徐晃戎马一生,一直对曹魏忠心耿耿,终于在公元217年病逝,而非被孟达一箭射杀,徐晃当之无愧曹魏的“五子良将”。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紫气东来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如果我的话想必是极好的

期待您的点赞、评论与哦!!!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710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