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马超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而且马超的武艺非常高强,在蜀汉阵营中,马超绝对是一流的高手。其次,马超虽然有勇勇无谋,却也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他的性格非常刚烈,不会轻易屈服。最后,马超是西凉人,他的家族在西凉地区非常有名,所以马超也有一定的威望。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对马超的态度也不会太差。但是,马超却没有听从曹操的建议,反而选择投靠刘备。

一: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
以武将来说,刘备手下最厉害的武将就是《三国志 关张马黄赵传》中共列一传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如果以跟随刘备的时间算起,到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为止,时间最长的是关羽和张飞,跟随刘备已经35年了,赵云跟随刘备19年,黄忠跟随刘备10年,马超跟随刘备4年。
刘备称汉中王后,分封了前后左右四将军,分别是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前后左右四将军在官职上是平级的,但是实际权力差远了,而跟随刘备19年的赵云并没有被封为四方将军之一,而是杂号将军之一的翊军将军。
前将军关羽负责镇守荆州三郡,俨然一副封疆大吏的形象,要知道荆州三郡是刘备政权中仅次于益州的战略要地,由关羽主导荆州三郡军政大权,同时授予关羽假节钺的权力,从实力上看,关羽的权力俨然是刘备政权的第二号人物,权力地位都仅次于刘备。
前将军关羽
后将军张飞负责镇守阆中,阆中属于益州巴西郡,位于成都的东北方,汉中郡的南方,起到连接成都与汉中之间联系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关羽镇守的荆州和魏延镇守的汉中都属于前线的话,那张飞镇守的阆中就属于二线,同时张飞也有假节的权力,张飞的权力地位应该是仅次于关羽。
左将军马超没有具体的镇守之地,虽然有假节的权力,但马超没有实际的权力与地位,马超在215年投靠刘备时,刘备还让马超都督临沮,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地方属于荆州南郡,当时还是关羽的辖区,马超并没有实际都督临沮,而是遥领,相当于只是挂了个牌,手下也没有兵马。
刘备在称汉中王时,马超在汉中王劝进表中位列第一,这个第一只是指马超的政治地位,虽然马超只投靠刘备4年,但马超可是一方势力,所以他的政治地位一直比较高,而且是汉朝的正式官吏,任何政权在进行重大政治活动时,都会有一个大臣的排名表,一般是按政治地位来排的,比如曹操称魏公时,曹魏群臣劝进表中排第一的是中军师荀攸,排第二的是前军师钟繇。
右将军张飞
而刘备称汉中王劝进表上,平西将军马超排第一,仅仅是因为马超的政治地位高,政治地位不代表实际地位与权力,而在汉中王劝进表上,诸葛亮只能排5,关羽排第6,张飞排第7,黄忠排第8,法正排第10。
后将军黄忠被封为关内侯,是四人中爵位最低的,并且没有镇守之地,也许是因为黄忠年老,没过多久,黄忠就去世了,按官职来说,黄忠的官职是比赵云高的,在汉水之战时,黄忠还是赵云的部将,结果汉中之战结束后,黄忠的官职还要高于赵云了,这对赵云来说,确实有些尴尬了。
翊军将军赵云在刘备称汉中王时,没有受封任何官职,赵云的翊军将军还是215年夺下成都后刘备封的,四年后,赵云仍然没有受封,直到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前夕,赵云劝阻刘备东征,刘备不听,让赵云都督江州,江州就是今天的重庆,这里离永安很近,相当于益州的东大门,因此赵云也算镇守一方,与张飞的地位较为接近。
后将军黄忠
在刘备称汉中王时,还有一个人没有受封,这个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跟赵云一样,都是在215年受封,当时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负责刘邦左将军府的一切事项,相当于刘备的丞相一样,刘备称汉中王后,左将军府升级为汉中王府,诸葛亮仍然是汉中王府的大管家,也就是刘备政权的大管家。
从刘备的用人来说,可以看出马超和赵云没有受到重用。
一、刘备为何不重用马超?用人的最高境地,就是根据人才的特长,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比如张良善于谋略,刘邦就把张良带在身边出谋划策,韩信善于打仗,刘邦就让韩信独自率领一支军队打仗,萧何善于管理后勤与内政,刘邦就让萧何治理巴、蜀、汉中和关中方大的地区。
关羽和张飞都是万人敌、熊虎之将、勇冠三军,又跟刘备有情同兄弟的关系,所以关羽、张飞是既有名义又有实权的,都是高官厚䘵加兵权、地位,这是刘备信得过的将领,是那种过命交情的人,所以关羽的实际权力是蜀汉第二,张飞能力称差一些,也是镇守一方,这个用人没什么问题。
左将军马超
黄忠在刘璋时代的官职就是中郎将,投靠刘备之后,官职应该不会降低,也算是中郎将吧,随刘备入川由于表现英勇,身先士卒,被刘备所发掘,再加上黄忠在汉中之战立了大功,斩杀了夏侯渊,所以刘备才任命黄忠为后将军,与关羽、张飞、马超同级的。
黄忠这个后将军官职应该是破格提拔的,原因就是黄忠勇猛善战,以战绩来说,斩杀夏侯渊的功劳比赵云跟随刘备19年所有的功劳加在一起还要大,因为夏侯渊是曹魏汉中主将,相当于军区司令的级别,斩杀了夏侯渊,直接导致曹魏汉中失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黄忠官职超过赵云的原因。
这就是刘备的用人,叫唯才是举,曹操那个唯才是举,只是名义上的,没有实际应用,因为曹操手下没有唯才是举提拔起来的人才,全部是世家大族推荐的,而刘备不一样,刘备真的是只看才能,不看出身,不仅仅黄忠是这样,魏延也是这样,都是破格提拔,这就是刘备的用人,很有魄力。
刘备与关羽、张飞
再看来马超,马超的特点是:骁勇善战、薄情寡义,并且在羌人和氐人之中名声很高,可以策动羌、氐等少数民族武装支援自己或者刘备,同时,马超曾经贵为一方之主,这也成为马超的缺点。
刘备不重用马超有三个原因:
1、马超骁勇善战,并且曾经是一方之主。
马超打仗英勇这个不用怀疑,马超虽然被曹操打败,但他曾经杀得曹操差一点送了命,并且多次借兵反攻关中,但失败了,马超是很有雄心壮志的人,他曾经是一方之主,多次与曹操及其手下火拼,毫不畏惧。
这也导致了刘备不敢重用马超,不敢给马超兵权,如果真给了马超兵权,万一马超为自己打算,另立山头怎么办?马超原本就是一方之主,他不会放弃自己的雄心壮志的,如果马超之前只是个将领,刘备说不定还会重用。
马超投靠刘备
2、马超薄情寡义。
曹操当初扣了马超的所有家人,父亲马腾,弟弟马休与马铁,还有其族人二百口人,但马超居然毫不在意家人的性命,该起兵照样起兵,曹操知道后大怒,于是杀了马超的家人,这就是马超薄情寡义的证据。
马超这样的人连自己家人的性命都可以不管不顾,只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能为了刘备来打江山吗?能忠于刘备吗?至少在刘备看来,马超是不可能忠于他的,马超只会忠于自己,这种人就叫自私,刘备看穿了马超的为人,所以无法重用马超,只能在名义上把马超抬得很高,实际上不给任何权力与地位。
3、马超在羌人和氐人中有一定的威望。
益州的西北边有很多的羌人和氐人,刘备需要马超来维护关系,比如汉中之战,马超就策动了氐族人雷定七部一万余人响应刘备,以牵制曹军先锋主力,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刘备的军事压力,更利于打败曹操。
马超与张飞
如果哪一天马超利用这个关系为自己服务,那岂不是马超又东山再起了,如果刘备给马超兵权,等于客观上逼着马超有野心了,所以还是不重用的好。
二、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呢?赵云的情况比较特殊,从官职上看,赵云不如黄忠和马超,但从实权上看,赵云与张飞相差无几,都是镇守一方,有兵权,两汉封官或者封爵位是以军功来论的,赵云一直没有较大的军功,如果汉中之战斩杀夏侯渊的是赵云,那赵云的官职地位肯定会提高。
如果以实际地位来看,刘备实际是重用赵云的,而且是相当信任的,重用和信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信任了才能重用,重用了必然信任,不可能重用一个不信任的人,赵云在最初的时候是刘备的骑兵队长,后来成为刘备侍卫长,赵云大多数时候是照顾刘备的妻子儿女,比如长坂坡之战,赵云护送甘夫人与刘禅回到刘备身边,还有刘备入川后,赵云保护了刘禅不被孙夫人带走。
赵云
赵云的这个身份地位,更像是刘备的部曲,为刘备负责内务,相当于内务长官,刘备入川后,赵云被任命为留营司马,留营司令的职责是:主将亲自外出征战时,负责留守后方,并负责处理军事以及城市治安,相当于主将的全权代表了,这已经算是重用了,刘备把妻子儿女交给赵云保护,这叫信任,加在一起,刘备对赵云是既信任又重用。
但由于赵云没有战功,刘备也不能光靠关系给赵云升职啊,总得赵云立点功,赵云在入川之后立过一次功,被封为翊军将军,汉水之战也立过功,由于规模太小,刘备没有直接封赏,应该是留起来等到以后有其他军功一起叠加封赏吧。
刘备与赵云
夷陵之战前,赵云被任命为都督江州,这就是镇守一方了,刘备在前线夷陵打仗,赵云在后方镇守,当刘备在夷陵大败时,第一个出现在刘备面前的援军,就是赵云的军队,这不叫重用吗?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是皇帝了,遇到危险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赵云,这就是信任,信任加重用,这是刘备给予赵云的,但刘备对赵云的信任和重用比较隐蔽,不像黄忠那样是直接封官的,而是给予赵云镇守一方。
赵云的特点是忠诚正直,大公无私,曾经劝谏刘备分封益州田产和劝阻刘备东征孙权,前一个刘备听了,后一个刘备没听,但刘备知道赵云这个人是没有问题的,是忠诚正直的,是可以托付任何事和任何人的,所以刘备才会让赵云保护自己的家人,才会让赵云镇守江州,这是刘备的用人,这就是重用和信任,刘备用人是没有问题的。
二: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赵云
3点原因: 1.赵云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他每次战役都是那种统帅护军或者押运粮草的角色,偶尔出战也不是正式的大将出征。 2.关张与刘备亲如兄弟,而且从头跟起,无人可比。黄忠年纪大功劳也大。马超家世显赫,而且在羌人中地位无人能比。 3.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所谓的名号将军(易中天语)只有四个位置,你总不能再来一个中将军吧。赵云后来被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这和魏延的职位基本平级。而魏延是汉中太守是因为刘备认为其勇武足以镇守一方,赵云的中护军明显是刘备和刘禅、诸葛亮都认为赵云可靠,所以用来保卫中央是最适合的人选。所以刘备从来没有轻视赵云,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把他封为第一等级的将军,但对他的信任也许只比关张差一点。首先赵云是换了几次主公的(袁绍与公孙瓒),刘备多少怀疑他的忠诚度,很正常
后来,赵云依附于诸葛亮,是诸葛党中的干将(诸葛党,即丞相党,与明代的文官集团相似)
三:刘备为什么不敢重用马超
此两位还是受到重用的,先说赵云,你不得不佩服刘备阅人的能力,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刘备视其为心腹,委以警卫营营长和京畿卫戍司令,以赵云之才能与远见,绝对高其他将军一筹!马超的作用则体现在另一个方面,由于刘备是后来政权,初入益州不但人心不稳,而且羌人也跃跃欲试,面对整个国家的内忧外患,刘备果断的采取各项措施来稳定国家,马超由于在羌人中声望颇高,被羌人视为“神威天将军”正好以马超之威望震慑边境,可以说刘备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其实在三国正史中,后勤保障是很重要的,赵云和马超在军事行动上的失败主要是取决他们的对手是曹操,而在当时拥有全国人口近七成的曹魏,无论是谁都很难取胜,这不能成为衡量他们军事才能的唯一标准!四:马超不被刘备重用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良臣猛将,比如关羽、张辽、太史慈、诸葛亮、荀彧等等。
在诸多猛将之中,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前半生可谓是风光无限,将他的武力值展现得淋漓极致,但自从他投奔了新主公之后,他在战场上就没了声音。
这位猛将就是蜀汉政权的将军马超,他投奔的最后一任主公就是蜀汉政权的领导人刘备,那么马超为什么投奔刘备之后,就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呢?
一:马超出身名门,影响力太大马超出身于世家大族,祖父是东汉时期的伏波将军马援。这马援不仅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他的女儿也是汉明帝刘庄的皇后。
东汉是依靠地主豪强,才建立起来的。刘秀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就选择跟世家大族联姻,所以世家大族在整个东汉时期,都享有极高的政治资本。
虽说马家到了马腾(马超的父亲)这一代,已经没落,但是马家的影响力还在。而马腾能够成为西凉地区的大军阀,除了他自身本领外,家族的声望也是他能够站稳脚跟的一部分原因。
刘备接受马超,也正是因为看中的马家的影响力。同样也是因为马家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刘备一直不敢重用马超。
二:马超多次易主,让刘备想起吕布马超当初西凉地区与曹操对抗的时候,将曹操打得节节败退,甚至让曹操发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的感叹。但也正是这场与曹操的战争,将马超的本性暴露无遗。
公元208年,马腾迫于曹操的压力,不得不带着马家的族人来到邺城,只留下马超一人在凉州。但是马超却在公元211年,联合韩遂起兵对抗曹操,完全不顾自己父亲的安危。
因为马超起兵造反,曹操就诛杀了马腾一家,马超也因此背上了“不孝”的骂名。连自己父亲的生命安全都不顾的人,又怎么会在意主公的生死。
所以马超跟韩遂联盟的时候,被曹操的离间计轻松搞定。因为曹操的离间计,马超就背叛了韩遂,导致双方实力大损,最后被曹操各个击破。
被曹操打得大败的马超,只好投奔汉中的张鲁。张鲁起初也很看好马超,但是因为马超以前的种种举动,使得张鲁也不信任。马超没有办法,只好再一次背叛张鲁。虽说马超是无奈之举,但他确实做了背叛的事情。
马超背叛张鲁之后,就投奔了刘备。刘备得到马超这样的猛将,内心自然高兴,但是刘备看到马超就会想起一个人,就是以前的吕布。
吕布这个人是东汉末年的猛将,但却被人称为“三姓家奴”,他本是丁原的部将,却为了荣华富贵,杀了丁原,投奔董卓。
而在董卓专权的时候,吕布又跟王允联盟,杀死了董卓。之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追杀吕布,吕布出走东逃。在逃亡的过程中,吕布就投奔了徐州的刘备。
这个时候的刘备事业才刚刚起步,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他就善待了吕布。但是让刘备没想到的是,吕布居然在背后捅刀子,夺了他的徐州,让刘备一无所有,所以刘备恨透了吕布,也恨透了吕布这一类的人。
而马超的出现,就让刘备再一次想起吕布。为了防止出现第二个吕布,刘备自然不敢重用马超。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