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羟维生素d多少钱?一般来说,每天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为400国际单位,也就是1、5毫克。如果是婴幼儿,每天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可以增加到600国际单位位。这样算下来,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的维生素d的剂量大约是400国际单位。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比如孕妇、老年人、人群,他们的身体机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一、两岁后宝宝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吗?
优质答案1:

我国儿保规定,孩子从出生15天到2岁,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2岁后,看孩子情况再咨询医生,需不需要继续补。如果宝宝偏食、夜惊,身高偏矮,还是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缺钙。给孩子补维生素D是个长远的事,当他们五六岁开始出现生长痛、学龄期和青春前期骨矿积累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生长缓慢、体重低,或者相反,长得速度特别快,都可能是缺钙和维生素D的征兆,应带孩子去查骨密度,决定是否需要补。
优质答案2:
宝宝一般在2岁前由于生长发育较快,进食不够全面,户外活动较少,大部分都需要补充钙。但宝宝2多后,能够好好
吃饭
,饮食基本可以同大人相同,营养均衡,就没必要补充微量元素,饭菜中的营养足够宝宝身体的需要了。过多的补充微量元素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造成宝宝早熟,副作用很大,所以只要宝宝不缺钙的话,不建议要给孩子补充什么钙锌的。建议为宝宝做些可口又有营养的饭菜,让宝宝保持旺盛的食欲,早晚喝杯牛奶,白天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上午、下午晒半小时左右太阳,比吃钙片有用。优质答案3:
最近,浙医儿院儿童保健科新开设了儿童体检套餐,一个寒假下来,总共为30多位孩子完成了体检。儿童保健科主任邵洁发现,参加体检的孩子中,大部分血液中20-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低,通俗地讲,就是体内维生素D缺乏。缺乏维生素D会引发儿童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也会影响成年后的骨骼健康。邵洁主任说,目前普遍推荐两周岁以下的孩子补充维生素D,但从目前的检查结果来看,即便超过两周岁,很多孩子依然需要补充维生素D。
超七成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
发现如此高比例的维生素D缺乏,邵洁主任并没有感到意外。她说,浙江省曾经对500多名孕妇进行维生素D水平的测定,发现夏秋季水平最高,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比较充足。不过,即便这个季节的维生素D水平最高,仍有64%的孕母和75%的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低于推荐标准(50nmol/L)。至于光照相对不足的冬春季节,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就更低了。
众所周知,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如果缺乏维生素D,可能患上骨质疏松症和儿童佝偻病。邵洁主任介绍,维生素D和人体的骨矿化和骨健康密切相关,一般青少年期是形成人体一生峰值骨量的关键期,约99%的峰值骨量在18岁前获得,以计算机模拟人体骨骼变化,每增加10%峰值骨量,可使骨质疏松发病延缓13年。所以,为了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办法之一就是从小做好骨矿化储备。如果在青少年时期没有足够的骨量储存,年老后就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
维生素D对人体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近些年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还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类风湿性关节炎、口腔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常见慢性病有关。据悉,维生素D缺乏还被认为和哮喘的发病有关,为什么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容易高发,就与这段时间的日照比较少有关系。另外,补充维生素D还能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的发生率。
每年查一次20-羟维生素D水平
杭州的刘女士家有个32个月大的宝宝,从出生开始,她就坚持每天给宝宝服用500IU维生素D。宝宝两周岁时,她带孩子去社区体检,社区医生告诉她,现在开始可以不用再吃维生素D了。
但从目前的孩子体检数据来看,邵洁主任认为,即便超过两周岁,大部分仍然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首先,我们很难从日常的食谱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日常食物如谷类、蔬菜、薯类、豆制品、肉类等几乎不含维生素D。蛋黄、动物内脏和某些海鱼肉类能提供少量的维生素D。只有海鱼的肝脏,特别是其中的脂肪(鱼肝油)能提供大量的维生素D,但因为他们不是我们的日常食物,平常能吃到的机会也不多。
维生素D的另外一个来源是通过晒太阳获得。但维生素D的产生还与日照的波长有关,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才能使皮肤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就是说,只有中午时分的阳光才能起到这个作用。邵洁主任说,另外,它还与日照时间和皮肤暴露面积有关,如果冬天裹上厚厚的冬装,皮肤暴露面积过少,就晒不到什么太阳了。现在雾霾天多,不能出去活动,通过晒太阳来获得维生素D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很多儿童和成人都存在体内维生素D缺乏的问题。她透露,自己就有每天补充800-1000IU维生素D的习惯。邵洁主任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每年带孩子做一次检查,通过检查20-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矿化密度等来了解孩子的骨骼健康,根据情况适时补充。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