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为什么腰酸腿疼?很多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都会出现腰酸腿疼的症状,这是因为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这个时候就会导致盆腔充血,从而引起腰酸腿疼的症状,所以在月经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另外,在平时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是因为妇科疾病引起的腰疼,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进行调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缓解腰疼的食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大姨妈期间痛经,腰酸有什么改善的方法吗?
优质答案1:

痛经主要是太虚就会有痛经和腰酸,一般在日常中饮食合理,什么都要吃,不要太挑,特别是差不多要来之前可以煲乌鸡或老母鸡放点当归参之类的,或牛肉也可以,身体好了什么病都会少,平时吃菜就是鸡鸭牛羊鱼海鲜比较有营养,看你各人喜欢啦
优质答案2:
月经期间痛经伴有腰酸考虑为肾虚型痛经,可以用中药在经前期调理一周,多能缓解或治愈。
一、 痛经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一)、病机分为“不痛则痛”或“不荣则痛”。
1、经前气血下注冲任,子宫藏而不泄,冲任气血充盛,子宫内实,若因气滞血瘀,或寒邪内客,冲任,子宫壅盛,气血碍而不畅,“不痛则痛”,故痛经发作。
2、若因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肝肾虚损或气血虚弱者,每于经血下泄,重伤气血之时,气血肝肾更加不足,子宫冲任失于濡养,“不荣而痛”,故经行后,痛经发作。
二、 痛经的诊断:以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剧烈难忍,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
三、 辨证论治:
(一)、痛经的辨证分型有哪些?
1、气滞血瘀:
主症:经前或行经第一、二天,小腹胀痛,拒按,甚者小腹剧痛而恶心呕吐,伴胸闷做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经净疼痛减少,舌质紫黯有瘀点,苔薄白,脉玄或玄滑。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隔下逐淤痰汤或逍遥散加减
方义:方中柴胡、炒香附疏肝解郁,当归、川芎、赤芍、炒桃仁、红花、丹参、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五灵脂、延胡索化瘀止痛,川牛膝引血下行,炒白芍、当归、生甘草,柔肝缓急止痛。全方气顺血调,则疼痛自止。
若兼口苦苔黄,月经持续时间长,经色紫黯,经质粘稠,为肝郁化热之象,佐以清泄肝热,加栀子、夏枯草、益母草,丹栀逍遥散加减。
2、寒凝胞中
(1)、阳虚内寒
主症: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黯淡,或经下膜块,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润。
治法:温经扶阳,暖宫止痛
方药:温经汤加减
方义:吴茱萸、桂枝温经扶阳以散寒,兼通血脉以止痛为君药;当归、川芎、丹皮活血祛瘀,养血调经,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共为臣;佐以生晒参、生姜、半夏、大枣益气温总和胃,以资生化之源为使。加艾叶、小茴香以增强温肾暖宫,散寒止痛之效。
(2)、寒湿凝滞
主症: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暗黑或有血块,或畏冷身痛。舌淡紫,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淤汤加减
方义:方中小茴香、肉桂、干姜温经散寒为君;延胡索、五灵脂、蒲黄、没药化瘀止痛为臣,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行瘀;苍术燥湿化浊,茯苓健脾渗湿共为佐使。全方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止痛。痛甚而厥,症见手足不温,或冷汗淋漓,为寒邪凝闭阳气之象,宜方中加附子,以温壮阳气而运血行。
3、气虚血弱
主症:经后一、二日或经期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舌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少华。或纳少便溏,色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和营止痛
方药:圣愈汤加减
方义:方中生晒参、炙黄芪补气为君,四物汤养血调血为臣,炒香附、元胡调气止痛为佐使,气血充盈,冲任二脉气血运行流畅,则疼痛自除。
肝郁者,证见胁痛,乳胀,小腹胀痛,上方加川楝子、小茴香、乌药,以疏肝理气止痛。
血虚甚者,症见头晕、心悸、寐差者,加鸡血藤、大枣、酸枣仁、制首乌以补血养血。
久病及肾或素体肾虚者,症见腰腿酸软者,加菟丝子、续断、桑寄生以补肾壮腰。
4、肝肾虚损
主症:经后一二日内,小腹绵绵作痛,腰骶酸胀,经色暗淡,量少,质稀薄,或者潮热耳鸣,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
治法:益肾养肝,缓急止痛
方药:调肝汤
方义:方中山茱萸、巴戟天养肝肾,益冲任为君;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配甘草缓急止痛为臣,阿胶滋阴益血,山药补肾健脾益气为佐使。若痛及腰骶加续断、杜仲;兼少腹两侧或两胁胀痛,即肝郁所致,佐以疏肝理气,上方加川楝子、元胡、小茴香、郁金等。若兼子宫发育不良,则应于辩证用药同时加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则补肾填精养血。
五、痛经西药、中成药治疗:
西药:
1、解痉药:山莨菪碱片,痛时服用。
2、非甾体类药:布洛芬缓释胶囊饭后服。
双氯灭痛缓释片饭后服。
中成药:
1、田七痛经胶囊:
功能主治:通调气血,止痛调经。用于经期腹痛及因寒所致的月经失调。
2、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
本品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
3、妇科调经颗粒:
功能主治
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月经量少、后错,经期腹痛。
以上和大家浅谈中医痛经的治疗,临床上,实证每月经前一周开始调理至经期,虚证经前、经后调理调理1---3个周期,往往可以缓解和治愈。所谈及的方药要在执业医师辨证的基础上选择用药,切莫乱用药,影响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