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及监管部门提出了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回归初心”要求,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业绩考核必须围绕战略需要设指标,围绕可持续发展定分数,围绕监管要求画红线,聚焦主业来“提质、降本、节费、促能、增效”,从而围绕“五心”设计、构建并打造契合财务公司这类“产业银行”特有战略定位“指挥棒”的可持续性业绩指标体系。为此,我们需明确理清并发挥财务公司体系的这些特有角色作用:
1、集团应坚守并做好对财务公司定位的“指挥员”角色。
一是集团“服务导向”业绩考核是财务公司做好的前提。无论是从国家、从监管对财务公司这个特殊金融制度安排的立意出发,或是从企业集团本身的“安身立命”的战略出发,或是从服务对象的“企业集团成员”需求期盼出发,还是从财务公司本身长远可发展的使命出发,只有做好了服务,才能不辜负体制、集团、成员和财务公司本身的“初心”。二是集团建立内部公平“价值贡献”评价激励机制是保障。显然,不能现有的强制力量模式,不能只要求“讲政治、讲关系、讲格局、讲情怀”,而是要“讲公平、讲机制、讲价值贡献”才能合理并正确评价人的能力。
2、珍视财务公司系集团金融资源中枢的“集中者”角色。
在产业集中、主业突出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机制价值尤为有效,如:当集团主业发生不利变化时,财务公司的存在可以提高产业敏感系数,扩大财务公司进行现金流互补的运作空间,使企业集团可对外界产业变化做出比其他公司更快的反应,将资源快速重新配置到优势产业、配置到收益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从而规避业务变化对公司收益的负面影响,可以在承受初期亏损和增加资本方面促进新的市场进入,从而获得公司价值的增值,时又反过来促进了财务公司的成长。但若“动机不纯”或不坚守“初心”,一方面想享受财务公司的政策好处,另一方面却又不遵循监管机制,这肯定不为政策允许、不为监管允许的“自废武功”。所以,应珍视财务公司有效地集中集团金融资源的价值。
3、重视财务公司优化配置集团战略资源的“调度者”角色。
首先,财务公司与各成员企业同属“一家人”、获取尤其是更多更真实更廉价的信息优势,通过无信息差的“金融池”交易方式,既节省信息搜索成本、时间成本,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降低了内部借贷双方成本,实现集团内部市场在资源交易与优化配置的价值增长。其次,财务公司代表集团拥有成员单位盈余金融资源的调度权,比银行有更大的激励和权力进行优秀项目的挑选,且处于信息优势的财务公司可以通过各个部门间的相互竞争,对企业内部各投资机会按回报率高低进行排序,在服务集团战略的前提下、将有限的资本分配到边际收益最高的项目上,通过金融资源再分配实现所谓的“优胜劣汰”。所以,通过财务公司,集团金融资源将更有战略契合性和更高的优化配置效率。
4、树立财务公司统筹集团金融资源利益的“分配者”角色。
财务公司一定是站在集团位置、处于中立角色的“利益中立者”,树立“集团一家人”的理念,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一定要避免与成员单位间陷入“囚徒困境”,而不能扮演着雁过拔毛式“劫财者”角色。财务公司要当公平中间人、搭平台、建机制,坚决建立并执行“可比非受控法”市场定价机制,尤其是财务公司所在企业集团,大多是上市公司或公众企业,必须带头遵循税务合理“内部转移定价”机制,不能有税务风险;而跨国的企业集团,更是如此。记住:大数据时代下,没有秘密、没有特区、没有信息孤岛、除非你自己“掩耳盗铃”,只有是否关注了你?建立一个公平且合法化(让渡资源【资金】使用权且合法变现的金融机构特有功能,财务、税法均认帐)的“让资金拥有者变钱、让资源缺失者付费”的机制。
、、、、、、
这,才是一个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业绩考核的“定位之道”。
--《诌议企业集团搭建符合财务公司“初心”的业绩考核机制》
-- 李海鸥(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