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怎么设置制冷?空调怎样调制冷

2023-02-20 10:59:00 589 0
家电圈
生活怪事无奇不有!在浙江杭州,王女士家里有台2016年的中央空调,突然不制冷了。这么热的天气,没有空调,肯定不行。王女士立即拨打售后电话,与客服约定维修师傅第二天上门维修空调。

不曾想,仅仅过了一个小时,就有人主动联系王女士,说自己是维修师傅。当时王女士也没多想。因为空调坏了,她打电话通知客服。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让别人知道的,所以她同意让他们来修。

不久他们来到王女士家检查空调。事后我告诉王女士,空调的控制器坏了,没有含氯氟烃。如果需要维修和添加含氯氟烃,总人工成本为5716元。王女士同意了,事后把钱付给了对方。对方也给王女士开了收据。

中央空调怎么设置制冷?空调怎样调制冷

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固定电话打来,王女士说自己是维修师傅,问王女士现在在家吗?他们收到了进行家庭维修的急件。王女士当时就懵了,马上跟客服确认谁是真的。

经过确认,现在打电话的才是真正的售后维修师傅。王女士马上拿出昨天收到的收据,发现除了支付公司的名字,连联系地址和电话都没有,上网一查根本没有这个公司。

为了保证空调真的修好了,王女士让售后上门检查。据维修师傅反馈,其实王女士家的中央空调只是传感器配件坏了,500元。而且就算控制器坏了,售后维修也才2800全包。

目前,王女士已就此事报警求助。

1、有网友称这群人是“诈骗”。王粲女士要求对方退还抚养费5716元并赔偿17148元。

其实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确实规定,商家有欺诈行为的,应当给消费者退一赔三。但是,这一规定的适用是有前提条件的。第一,买家必须是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物的消费者;二是需要有相关的营业执照、经营场所和其他可以依法合法经营的业务。

具体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伺候”王女士上门的人什么都没有。连公司名字都是假的,根本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商家。因此,这一条款不适用。

2、这个团伙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使被害人隐瞒真相或者捏造事实,错误取得财产权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注意,所谓量大,每个地区的标准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浙江省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2-5万元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5-50万是一笔巨款。

具体来说,在本案中,这伙人明知王女士家的空调只是传感器的一个坏了的配件,却采用隐瞒真相的手段,谎称控制器坏了,致使王女士处于错误的认知之下,错付了他们5716元。

也就是说,基于上述法律规定,本案应认定为诈骗,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他们可能是第一次以上犯罪,如果警方调查后发现他们还有其他犯罪事实,将以累计诈骗金额追究其刑事责任。

3、有网友表示,在王女士只告知售后的情况下,马上有人联系王女士,售后应该有“内鬼”。

其实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不叫“内鬼”,是共犯。也就是说,如果明知对方正在实施犯罪行为,但仍为其提供帮助,或者与其分工共同实施犯罪,应当认定为共同犯罪。

也就是说,如果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取证,认定有人在售后向他们提供信息,也涉嫌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当然,如果是为了盈利,泄露他人信息就另当别论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后,希望王女士的经历能起到警醒作用。也就是说,当你需要提供售后上门服务时,一定要查验工作证,售后确认,以免财产安全受损。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89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