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登月怎么返回?阿波罗登月遇到外星人

2023-02-20 21:46:56 511 0
奇闻异事录

阿波罗登月怎么返回,是不是真的像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因为人类一直没有实现登月,所以很多人认为月球上根本没有外星人,那么么是不是真的如此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我们的眼中,月球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星球,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月球上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因为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这种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所以很多人认为月球上的资源应该是非常丰富的。

一、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是否是真的。现在咋没再登月?

优质答案1:

阿波罗登月怎么返回?阿波罗登月遇到外星人

虽说关于美国载人登月这件事,网上各种“阴谋论”的热点居高不下,但事实上,在主流的媒体或者科研机构,从来就没有对载人登月表示过任何的怀疑,况且也有很多信息可以佐证。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载人登月是真实的。

载人登月简介

所谓载人登月,是指人类利用自身制造的航天器,将人类送到月球表面,进行一些科研任务后再乘坐航天器返回地球的操作。这项任务极其复杂,需要强大的火箭、准确的导航、复杂的通信、多次变轨等等。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带着阿波罗11号直飞云霄,21日到达月球并最终成功登陆月球。随后,阿姆斯特朗的名言传遍全球: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1969年到1972年间,美国一共进行了六次载人登月,获得了大量的标本和数据,并且在月球上放置了大量的科学仪器。

载人登月的背景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未完全结束的时候,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就开始了长达44年的对峙,也就是所谓的冷战。冷战初期,美苏双双成为了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双方及盟国之间相互对峙,在科技、军备、太空、外交等领域进行了漫长的竞赛。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这些领域,同时也制造出了许多现在看来仍旧十分震撼的奇迹。载人登月,某种程度上来说政治意义大于科研意义,也是冷战时期的产物。

那时候,两个国家之间凡事都想要争一个长短: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并将第一位宇航员送上太空,美国努了把力,第一次将人类送到了月球。苏联建造了可以长期驻守的空间站,美国又建造了可以太空往返、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等。有些成就现在看来都很厉害,不过个人感觉,虽然苏联最终解体了,但在太空竞赛方面,苏联比美国要更成功一些。

为什么没有再登月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美国在1972年以后再没有重返月球?抱着这样的疑惑,各种阴谋论就出现了。有些人认为美国已经丢失了登月的科技,土星五号图纸已经丢失,也有人认为美国从始至终就没有登陆过月球,所有的视频和图片都是在地面的摄影棚里拍摄的。其实这些都是人们的想象。首先,科学成果资料哪是那么容易丢失的?冯.布劳恩搞出来的土星五号,时至今日仍旧是有史以来成功运行的最大推力火箭,这种“香饽饽”美国人怎么舍得丢弃?至于“登月造假”,有太多证据可以证明登月的真实性了。美国没有再登月的主要原因是:“不划算,没必要”。

先说不划算。距离最后一次登月已经过去50年了,当时飞船、火箭及其附属设备的生产线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如果拿出当时的图纸决定重新开始制造土星五号运载火箭以及载人登月舱,需要建造多条巨大的生产线,同时涉及到的零部件加工制造的单位也早不知道哪里去了,这需要重建一套涉及范围十分广的零部件提供单位的集合。这样巨大的投入,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需要掂量掂量。而最终只进行了一次意义不是很大的登月行动,这显然不值得。只有需求量特别大、需求量特别多的时候,这种操作才值得。假如制造一枚土星五号的成本是2亿,那制造五枚土星五号的单枚成本可能就会到1亿,如果造得更多,成本还会降低,但单单一个登月,显然用不了那么多的土星五号。

再说没必要。前面说了,载人登月其实是美苏争霸的产物,是畸形的、不理智的。当然,长远来看载人登月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在当时看来,美国第一次将人类送到了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在这一点上胜过了苏联,这就值得了。登月这件事情上既然已经赢了,那也就没必要再去了。而登月带回来的标本等等,现在还没有研究透彻,再去月球的象征意义将大于科研意义,所以没必要。

载人登月是真的吗?

载人登月是真的,这点毫无疑问。我国在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在轨时拍摄的优于十米分辨率的月面影像中,就发现了美国六次载人登月的全部痕迹,其位置与我们了解的载人登月位置完全一样。此外,1969年7月美国第一次载人登月时,曾在月球表面放置了一面46厘米*46厘米的月面反射器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准确距离,我国也曾成功利用这面反射器进行地月距离测量,这也进一步佐证了登月的真实性。

新时期的登月计划

目前来看,有登月计划的国家并不少,中美俄、欧洲、日本甚至印度都有计划。不过有些计划已经过期了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进。所以有一些计划可以直接略过了。

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本来以为是使用921火箭甚至直接上长征九号,不过最近听说可能是用两枚长征五号改进型的火箭来执行这项任务。具体计划不甚了解。

美国的阿耳忒弥斯计划中,计划于2024年实现载人登月,计划时间要比我们更早一些。不过根据今年4月6日的消息,执行首次任务的运载火箭出现了“重大故障”,短时间内无法修复,7月11号,马斯克的超级火箭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生了剧烈爆炸,美国今年的太空探索项目实属“流年不利”。也只能根据不断发布的消息猜测了。

俄罗斯计划2030年后实施首次载人登月,目前的进展不太了解,不过俄罗斯最近有点忙,估计登月的事情得先放放了。

求赞求[可怜][可怜][可怜]

二、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舱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优质答案1:

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实施的阿波罗登月工程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至今依然超出我们想象的奇迹,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正因为如此,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有许许多多人坚定地认为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是一个弥天大谎。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通过一批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内部资料和图片,介绍阿波罗11号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环月轨道,阿波罗11号登月舱与指令舱分离准备降落到月球)

阿波罗计划中宇航员太空旅行的全程如下:

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都是由“土星5号”重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地球轨道进行指令舱与登月舱的掉头重组后飞向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

到达月球轨道后,两名宇航员进入登月舱一名留在指令舱,指令舱与登月舱分离后留在环月轨道飞行待命,登月舱降落到月球表面;当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科学任务完成后回到登月舱的上升段,上升段点火后抛弃下降段升空回到环月轨道;指令舱与登月舱上升段在环月轨道进行交汇对接后,宇航员携带从月球采集的样本和一些设备回到指令舱,由服务舱推动回到地球轨道;在到达地球轨道的指定位置后,抛弃服务舱,指令舱带着三名宇航员降落到太平洋的预定海域,回到地球。我们先来看看阿波罗飞船的主要组成:

(土星5号火箭和它上面搭载的阿波罗飞船)

上图中自右上到左下分别为:逃逸塔、指令舱(返回舱)、服务舱、登月舱、对接环和土星5号的第3级火箭。

(阿波罗任务飞行简图)

上面这张图片直观显示了飞船从升空到返回的整个过程。

本文重点介绍返回过程。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更多的月球知识以及阿波罗登月情况,请我,以后将一一为你奉上。

飞船返回地球过程。

下面是一张由NASA绘制的阿波罗飞船离开月球时的示意图,图中展示了返回舱从与它的下降段分离后上升、点火回到环月轨道的整个过程。

(登月舱离开月球表面示意图)

因受技术所限,没办法拍到阿波罗11号返回时从月球角度拍摄的影像资料,下面向你展示的是阿波罗17号宇航员乘坐的登月舱从月球升空时的视频片段。

(NASA:阿波罗17号登月舱升空视频)

也许你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细节:视频似乎是由人为控制进行拍摄的,因为有镜头的推拉和俯仰跟拍动作。NASA对此的解释是,他们在距离登月舱148米远的月球车上安装了一个遥控的摄像机,休斯敦航天中心的人员对它进行遥控拍摄,并同步将信号发回到地面,所以才得到了这段宝贵的影像资料。

(登月舱照片)

登月舱分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被金色隔热织物包裹着的是下降段,它下方中间携带着一枚反推火箭,负责在降落月球的过程中减速和缓冲,当飞船返回时下降段充当发射台,被遗留在月球表面;上半部分银灰色模块是飞船上升段,是宇航员呆的地方,它拥有独立的发动机和多个姿态调整喷嘴,它负责运送宇航员飞离月球。

(上升段升空轨道倾角设计数据)

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由多个爆炸螺栓连接,这些爆炸螺栓所产生的推力可以赋予上升段一个向上的初速度,十秒过后,上升段主发动机点火回到环月轨道。

我有一段阿波罗11号上升段离开月球时从底部16毫米摄像机拍摄的9分11秒视频,里边有宇航员与休斯敦航天中心的通话过程,由于文件比较大,并且画面单调,在这里我就不放上来了,以免浪费大家流量。如果大家想看,可以留言给我,我单独发出来。

到达环月轨道的登月舱上升端通过姿态调整,与在月球轨道飞行的指令舱实现对接,然后一起返回地球。

(从指令舱拍摄的上升段与远方升起的地球)

从动画看两舱接近速度是如此之快,让人担心它们会不会刹车不及,狠狠地撞在一起。事实上两舱的对接是个漫长的过程,从上升段升空开始,总共花了大约3小时45分钟。

(对接后的阿波罗飞船组合体,中部为指令舱,右部为上升段)

组合体对接完成后,宇航员们需要抓紧时间把他们从月球上采集到的石块土壤还有一些科学仪器等等东西从上升段搬运到指令舱里,然后两名宇航员回到指令舱中,锁紧舱门。

(阿波罗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示意图)

在宇航员们完成搬运工作回到指令舱后,登月舱的上升段也被抛弃,由服务舱推着指令舱和三名宇航员返回38万公里之外的地球。

(阿波罗飞船从月球返回地球)

当阿波罗11号飞船组合体回到环地球轨道后,它将调头,用服务舱的火箭发动机进行减速,然后抛弃掉服务舱,三名宇航员乘坐指令舱返回到太平洋。

(阿波罗飞船返回舱开伞过程)

在阿波罗11号的三名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和迈克尔·科林斯被橡皮艇接到等候已久的美国大黄蜂号航母之后,阿波罗飞船返回舱也由航母舰载直升机捞起,吊运到救援船甲板上。

(被直升机吊放到航母甲板上的阿波罗11号返回舱)

三名宇航员很快被送进一个公交车大小的隔离舱进行隔离,以防他们从月球带回什么“不好的”东西,在航母靠港后,他们连同隔离舱一起被运到地面。

(载着三名宇航员的隔离舱被吊离大黄蜂号航母)

宇航员们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接见。

(尼克松接见宇航员,从左至右: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

关于阿波罗11号宇航员们从月球返回的过程就向你介绍到这里,对于美国登月工程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意见,我将尽力为你解答。

本文原创,所有图片及照片均来自NASA。

优质答案2:

请注意,由美国宇航局带头,自阿波罗登月开始到今天,全世界或许发现了端倪,世界各国陆续开始了谎言大比拼。谎言,它的确带来巨大利益!一旦谎言被揭穿,同样也是一场巨大灾难。

三、阿波罗登月返回时,需要返回舱与轨道舱对接。当时的美国有可能掌握这种对接技术吗?你怎么看?

优质答案1:

阿波罗登月返回,需要用到交会对接技术,美国自然是掌握了之后才实施登月的,事实上阿波罗登月还包含4个辅助项目,试验登月所需的各种技术。

阿波罗登月计划为期10年,从1962年就开始了,可是直到7年后,在1969年美国才实施了第一次载人登月,前期当然是在为登月做准备,包括土星五号的设计试验、载人航天的实施,期间美国也没有停止其他的航天项目,4个阿波罗辅助计划包括9次月球在轨探测器、5次无人探测器软着陆、发射10艘载人两名的飞船在月球轨道进行交会对接、舱外活动等多种试验。

到了1969年,航天器的设计完成,登月程序设计也已经确定,利用3段式火箭,分步骤将飞船推入月球轨道,载人登月关节采用两段式飞船,登月舱下降级负责飞船软着陆,同时作为上升级从月球返回的发射架,上升级携带宇航员返回月球轨道和命令舱对接,然后重新分离,命令舱返回地球,上升级遗弃在月球轨道。

登月是复杂的工程,所用的技术种类非常多,各个环节都需要保证安全和稳定,美国也不敢随便尝试,本身航天活动代价就很高,发射失败损失很大,带着宇航员登月失败后也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11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