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生母给留什么了,为什么朱棣不杀她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她不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而且她也知道自己的丈夫并不是一个昏君,所以她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对自己的丈夫产生不满。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女人都是这样样的,只要自己的丈夫没有什么大错,她们也不会去计较。毕竟她们也不想让自己的丈夫受到委屈,但是有一些女人就不一样了。
一、朱棣为何修改历史,否认生母?
优质答案1:

这个问题属于伪问题。
首先朱棣的生母虽然有争议,但是到现在都没有盖棺定论,如果按这个问题成立来说,就是肯定了他的生母不是马皇后,使史学界争议多年的问题成为一家之言的定论,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朱棣生母为马皇后的记载有“明史”、“明太宗实录”等。
朱棣生母不是马皇后的记载也比较多,主要源于明朝主管礼仪的官方机构太常寺记录“南京太常寺志”这本书,书中记载朱棣的生母是碽妃,明末东林党领袖钱益谦也考证过,明孝陵之内的神位摆布的确如书中所记载。
朱棣有过篡改历史的前科,靖难之役后,朱棣为了表示身份的合法性,将侄子建文帝在位的四年抹去,加入父亲在位时间内,使洪武三十一年变成洪武三十五年,所以说朱棣自称为马皇后所出,也并非百分之百的可信。
但自相矛盾的在于,朱棣起靖难之役时的“燕王令旨”明确说明了为马皇后所生,之后明太宗实录也是这种说法,至于二百多年后的清朝修的明史就不说了。就当时的官方权威记载很确定的说朱棣生母为马皇后,但官方机构太常寺的记载却明确朱棣生母不是马皇后,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对于朱棣生母争议之谜,虽然结合朱棣一生作为来说,更有可能是属于后一种说法,生母不是马皇后。但史学界现在还没有盖棺定论,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朱棣生母不是马皇后,直接跳过争议,在争议被一家之言成立的前提之下进行讨论,实在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
历史有时候可以假设,但是有争议的话题,史学界都没有盖棺定论,直接一家之言的成立争议中的一方说法,再进而讨论为何如此,不叫假设历史,不叫讨论历史,叫做不尊重历史。
欢迎吐槽、评论、~
优质答案2: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不敢公开自己生母的身份是因为靖难之后他已经公开宣称自己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的嫡子!如果突然又冒出一个生母来,明成祖不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脸吗?
明成祖隐匿生母身份、认嫡母马皇后为生母并不是简单往自己脸上贴金,而且有现实政治意义的!众所周知,明成祖是中国正统王朝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以藩王身份武装反叛篡位上台的皇帝,这和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逼宫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表面上唐太宗争的依然只是储位,皇位是后来他老子“禅让”的。而明成祖是篡位,而且篡的不是自己老子的,而是侄子的!换言之,明成祖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
为了能让自己的“篡位”变成“合法”,明成祖即位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其中便包括宣称自己是马皇后嫡子。为什么明成祖朱棣要强调嫡子这个身份呢?原因很简单,明惠帝朱允炆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朱允炆本人虽然是庶出,但是在其生母吕氏扶正之后,勉强也算是半个嫡子,实际上明太祖是直接将其视同嫡孙的。一个庶出的儿子,与嫡长房嫡出的侄子争家产,无论到哪里也说不通,在宗法层面上明成祖就是理亏的。
但是,明成祖这一改,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洪武三十一年,晋恭王朱棡去世之后,明太祖的三位嫡子已经全部作古。明成祖获得了嫡子身份之后,他就是明太祖彼时唯一活着的嫡子,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总结起来实际上就是四个字“嫡子优先”!虽然明成祖此举并不能让自己篡位变成为“理所当然”,但是起码自己这位“唯一活着的嫡子”当皇帝也是“合理合法”的!不是吗?这就是明成祖换妈想要得到的结果。
但是,亲妈终究是自己的亲妈,血浓于水。明成祖在政治上可以换妈,血缘上却不能。因此,明成祖即位之后,虽然奉嫡母马皇后为生母,但是在偏殿仍然给自己的生母单独设立了神主牌位并单独祭祀。据部分史料记载,这位被祭祀的女性就是明太祖的碽妃。后来由郑和在南京牛首山主持修建的报恩寺据说也是明成祖为了报答生母碽妃的养育之恩而敕令修建的。当然,名义上肯定不是这个理由。
二、朱元璋为什么用铁裙之刑处死朱棣生母?
优质答案1:
直接说答案,再说什么是铁裙之刑,这个问题不成立,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证明朱棣生母是被铁裙之刑处死的碽妃(音同工)。
朱元璋原创:铁裙之刑铁裙之刑,简而言之就是用铁片做成的刑具,用来惩戒不忠的女子,把铁片强行束在犯人的身上,用火烘烤,烧红的铁片把皮肉烫的生烟,直至咽气。其残酷程度不亚于炮烙之刑。
在传闻中,碽妃因不到孕期就生下来朱棣,朱元璋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于是便以铁裙之刑处死䂵妃,朱棣为纪念生母,在金陵修建了大报恩寺和琉璃宝塔。
在《明实录》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位名叫碽妃的妃子,被处以铁裙之刑。但并没有说这名妃子是朱棣的生母。
朱棣生母之争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和朱彝尊以及近代的史学家傅斯年都考证过碽妃是朱棣生母,但谈迁拿不出实质性证据。碽妃来到明朝的时候是公元1365年春天,但那时候的朱棣已经五岁。
朱彝尊引残缺文,书《南京太常志》佐证朱棣生母为碽妃
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孙贵妃生周王。——朱彝尊版《南京太常志》
《南京太常志》中虽然明确记载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碽妃,但这种野文没有什么可信度。这段话的开头就错了,里面说淑妃李氏为太子朱标的生母,李淑妃怎么可能是朱标的生母,李淑妃的父亲李杰投奔朱元璋的时候年仅二十六岁,那时候的朱标已经出生一年了,这段话的可信度和严谨性可想而知。
关于近代考证,当时吴晗质疑张廷玉篡改《南京太常志》,认为张廷玉直接搬来明朝的史料,就地取材的记载朱棣生母身份,但吴晗也实在是拿不出证据,只能作罢。
傅斯年提出碽妃为朱棣生母时,遭到了著名史学家朱希祖的强烈反驳,并且朱希祖认为,傅斯年的这种说法,和陈寅格的李唐胡姓之说一样,都是混淆种族概念,颠倒历史,打击国民自信心的侮辱言论。
另外关于朱棣生母是元顺帝妃子,甚至直接把碽妃和元顺帝的妃子说成是一人,完全是没有根据。
公元1368年,徐达挥师北上直捣元大都,元顺帝带领太子、后妃和臣子北上逃亡。次年常遇春率军攻破上都,这时候人家朱棣都九岁了。朱棣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待在应天、池州等地。
所以,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在朱棣出生时和元顺帝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交际,除非元顺帝的妃子冲破重重阻碍逃出皇宫,又历尽千辛万苦,穿越战火滔天的九州,去找朱元璋。可能吗?至于朱棣是元顺帝遗腹子一说实在不想赘言。
《明史·诸王传列传第四 诸王一》太祖,二十六子。高皇后生太子标、秦王樉、晋王㭎、成祖、周王橚。
《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孝高皇帝第四子也。母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樉,次晋恭王棢,次上,次周定王橚。
关于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各种版本实在是太多了,马皇后、达妃、元顺帝妃、高丽妃、碽妃、洪吉喇氏、甕氏。倘若朱棣看到后,不知有何感想,要怪只能怪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之前的很多史料被毁,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即使生母不是马皇后也是马皇后了,这样一来,后世也无法考证朱棣说的就是假话。
以正史为基准笔者观点是倾向于正史记载的,虽然正史很多被篡改,但毕竟正史是现代人了解历史的主体框架,不管什么人学历史都不能脱离正史构建的这个框架,最后才能在框架内再扣一些细节。
历史本事就不是一家之言,很多地方有不统一的观点再自然不过了。但是呢,既然没有人能拿出真材实料一锤定音的证明朱棣的生母就是其中某一位。不如,就暂且以正史记载为基准,马皇后才是朱棣生母。
结语假使按照题中观点,这位碽妃就是朱棣生母,那被朱元璋处以铁裙之刑的原因就是碽妃早产剩下朱棣,朱元璋视为不祥之兆,所以痛下杀手。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