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冢墓有什么区分?

2023-02-20 23:34:56 356 0
奇闻观察室

陵冢墓有什么区分,为什么要分为两个不同的墓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秦始皇陵的位置在哪里,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咸阳市渭城区区。在这个地方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那就是兵马俑。这个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陶俑群,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这这个兵马俑不仅仅是在我们国家,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一、坟,墓,冢,陵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优质答案1:

陵冢墓有什么区分?

坟、墓、冢、陵,有一点相同,都是死人住的地方,但在字意和应用上又有差别。

1,坟和墓意思相同,坟偏口语化,墓更书面化。

严格来说,坟和墓在字意上是有区别的。古人讲“穴地为墓,筑土为坟”,意思是地下埋葬棺椁的地方叫墓,地面上堆起的锥形黄土叫坟,但后来这种区别被模糊了。

中国最早的汉字字典、东汉著名史学家、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明确解释说“坟,墓也”,这说明在中国古代大多数时期,坟和墓的字意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代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比如“坟墓”。

坟和墓的区别主要是,坟常用作口语,墓则更书面化,比如坟头、坟地是典型的口语,墓地、墓碑、墓穴则较书面化,再比如祭奠先祖的习俗,口语说“上坟”,书面语说“扫墓”。

2,冢和坟、墓本质相同,但死者身份不同。

冢和坟墓、意思相近,本质相同,但通常冢的规模更大、规格更高、占地更多,可以理解为“更高更大更豪的坟墓”。

冢不是一般人能建造的,通常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王侯将相、豪门贵族才能建造。普通人家哪怕很有钱,他们的坟墓也不被称为冢,因为缺乏社会地位和身份。另外,一些身份特殊、名气很大的人,即便他不是什么王侯将相,出于尊重他的坟墓也被叫做冢。

冢含有一种纪念意义,有些找不到尸身的死者,人们会用他们生前的衣物代替死者葬入墓穴,以示纪念,这种墓被称为“衣冠冢”,却从不叫“衣冠坟”、“衣冠墓”。

3,陵是最高规格的坟墓,仅限于帝王称呼。

人分三六九等,帝王是最高级别的人,他们的一切都与众不同,连死了都只能叫“崩”,不能叫“死”,他们死后的坟墓被称为“陵”,不叫“坟”、“墓”,因为大多依山而建,所以也叫山陵,而其他人的坟墓不能叫陵,否则就是僭越礼制,后果十分严重。

帝王陵通常规模巨大,气势磅礴,造价昂贵,是帝王至高无上的象征,很多帝王在生前甚至活得好好的,就开始兴建自己的山陵,一建就是十几几十年,比如秦始皇陵。

历朝历代的帝王陵大多都有名号,所以史料有时用陵号指代某位皇帝,如清朝用景陵指代康熙皇帝玄烨,用裕陵指代乾隆皇帝弘历,其他朝代的情况也大体相似。

封建制度结束后,陵不再作为帝王的专属名称,埋葬和纪念先烈的墓区被叫做陵园,面向社会的公墓也可以叫做陵园。区区一个葬身之地,竟有如此众多学问,中国古代社会阶层之区分、等级制度之森严,可见一斑。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我!

优质答案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汉字或者是词语,一词多义比比皆是,而且不仅如此,汉字和词语在不同的时期,还具有着一定的差别。甚至两个字连起来读,和它分开来读,都拥有着相差巨大甚至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当然,这并不奇怪,中华文化长达五千年历史,汉字词语的含义发生变化也是必然的事。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就是“坟、墓、冢、陵”的真正含义,这4个字拥有着相同的大致含义,他们都是死者去世以后居住的地方。但是,把它们分开来看理解,每个词都有着不同的意思。

坟墓

首先要讲的第1个字就是“坟”,一般来说“坟墓”二字是连用的,然而,“坟”和“墓”都有着不同的含义。《礼记》中有记载“土之高者为之坟。”

所以,真正的坟,其实是指在地面隆起的土堆。而且这个坟在古时候还有一个特殊含义,之所以要在埋葬棺材的上面堆起这样一个常见的圆锥形的土包,是为了表达此人心中有未平的冤屈。

当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这层含义早已经消失,现在的“坟”只是单纯的表示有土堆的坟头。

坟头

第2个字就是“墓”,这个字其实是一个形声字,字的上半部分为“莫”,下半部分为“土”,“莫”的含义为夕阳西下之时,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所代表的含义为“黄昏时刻下葬”。

之所以会用到这个字,是因为古人认为如果死者和太阳一起下葬,就可以和夕阳一起入土为安,淹没于草丛之中,这与当时的风水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墓地与坟地其实完全不同,墓地只会挖一个可以埋葬棺材的坑,并不会像坟地一样在上面堆土包,同时也代表着死者生前没有冤屈。不过,现在坟墓二字经常连用,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本的含义。

墓地

第3个字“冢”,这个字也是一个形声字。《说文》中有记载“冢,高坟也”,这也就是说,冢的规模要远胜于坟墓。所以在古代历史中,一般寻常人的墓,很少被称之为“冢”。通常来说,诸侯、贵族等拥有崇高身份的人,亦或者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他们死后所葬之地才能被称之为冢。

除此之外,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衣冠冢”一词,如果找不到死者的尸骨,就将他们的衣服下葬,象征性地修建一个墓地,表示对死者的尊重怀念,比较著名的衣冠冢有杨贵妃、黄帝、袁崇焕等人。

青冢

最后一个字“陵”,这个字其实很有代表性,到一个旅游景点去游玩,如果那里埋葬的是古代帝王,这个景点就会以“陵”来命名,比如秦始皇陵、乾陵、明十三陵等。

所以,“陵”在古代历史中,专指皇帝王后的陵墓,因为“陵”所代表的含义就是“专用的升天通道”,所以当这些皇帝逝世以后,就会修建自己专用的陵园。

当然,现在的“陵园”,已经不单单指皇帝陵墓,那些对新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当他们去世以后,他们的目的仍然会被称作“陵园”。比如南京的中山陵,还有烈士陵园。单从这4个字,就足以看出古人对于墓地的讲究,还有风水文化的的特殊性。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356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