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体多少是正常值?怎么判断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b12?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维生素b12并不是一种营养素,它是一种辅酶,参与体内多种代谢活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的合成。所以,缺乏维生素b12的人,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比如皮肤粗糙、头发干枯、指甲变形等。因此,如果发现自己的指甲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12。

一:酮体多少正常值是多少
什么是酮体
酮体是脂肪在肝脏内分解的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成分,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生少量酮体,随着血液运送到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组织,作为能量
血液中酮体浓度很低,一般不超过1、0毫克/分升,尿中也测不到酮体,所以正常人酮体检测应该是阴性。当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者体内缺乏糖分(饥饿性酮症),脂肪分解过多时,血酮体浓度会增高,一部分酮体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尿酮。临床中常用尿酮体检测,血酮体检测并不常用,其原因是否为血酮体检测程序复杂,并且结果容易有误差。当尿酮体浓度大于5毫克/分升(0、5毫摩尔/升),提示尿酮体检测阳性。
尿酮体阳性可见于以下两类情况。一类是糖尿病性酮尿,常伴有酮症酸中毒,此时应引起注意,易发生中毒性昏迷;另一类是非糖尿病性酮尿,如高热、腹泻、严重呕吐、长期饥饿、妊娠呕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均可因糖化代谢障碍而出现酮尿。
如果出现酮体阳性,建议请医生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二:人的尿酮体正常值是多少
“医生,体检报告上的这些指标、符号都是什么意思呀?我的健康有问题吗?”打开体检报告,小李傻眼了,面对密密麻麻的数字、箭头,小李生怕自己理解得不对,影响之后的治疗。那么,体检报告究竟应该怎么看?指标出现异常又该怎么办呢?别着急,今天,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医生将为您详解如何看懂体检报告。干货满满,快收藏吧——
关键词
箭头 正负和加减号
出现“+”别慌 未必是坏事 不少人拿到体检报告,看到指标后面标注着上上下下、加加减减的符号,立马懵了——自己还能抢救一下吗?别慌,事实上,体检报告里一个符号都没有的“标准人”几乎不存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报告中这些常见符号的含义:
向上和向下的箭头(↑、↓) 在体检报告里,数值型指标都有参考范围(医学上通常把95%的正常人某指标所在范围作为参考值范围),指标数值不在该范围内就会标记为上升(↑)或下降(↓)。
加号和减号(+、-) 分别代表“有”“无”,即检验结果分别为阳性、阴性。
正负号(±) 代表不确定的阳性结果。
其实,报告中出现箭头不代表指标一定出现异常或罹患某种疾病,阳性的结果也不代表一定有问题,例如当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说明您有抵抗力,是好事。因此当您看到符号时,不必过于纠结。
在这里提示您:在正规的体检报告中,建议大家重点
关键词
血常规
重点
拿到体检报告,我们应重点
白细胞升高未必是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分为多个类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表现不同。
尽管有的会表现为白细胞显著升高,但也存在不升高或降低的情况,这时往往会伴随血常规其他指标的异常提示。通常情况下,白细胞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身体的炎症反应。
关键词
胆固醇
不能把胆固醇“一棒子打死” 胆固醇偏高是好是坏,还能吃肉蛋奶吗?其实,胆固醇并不完全是“坏东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保护血管,因此越高越好。但如果低密度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就要当心了,这就提示您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善了——饮食上建议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喝低脂奶。
大可不必戒掉肉 吃素是不是就安全了呢?如果没有动物类营养素摄入,人体就会缺乏维生素B12等一些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这类食物也不能完全不吃。减少油腻食物强调的是控制动物内脏、油炸、甜点、零食等的摄入量,减少应酬。增加运动量也是必要的,建议每周至少运动5次。
此外,血脂异常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可以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积极开展药物治疗。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这些人群重点查查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血液中检测到的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的物质,类型非常广泛。体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较常用的有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还有糖类抗原CA系列的CA199、CA125等。一些名称与肿瘤无关的指标,比如铁蛋白、M蛋白、HCG等,也可能与肿瘤有关。
40岁以上的男性可通过定期检测PSA来筛查前列腺癌。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癌风险升高的要定期检测AFP。有遗传性肿瘤家族史、卵巢癌或胰腺癌风险升高的人群可以定期检测CA125、CA199。
但要注意:肿瘤标志物不能替代影像学检查或内镜检查。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不是代表得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和肿瘤确实存在相关性,但大部分情况下并不一一对应。这就意味着:得了肿瘤,肿瘤标志物不一定升高,标志物升高也未必是得了肿瘤。
但是,当肿瘤标志物显著增高并越来越高,就需要引起我们注意,这时往往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来寻找可能存在的肿瘤。因此,一旦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过于紧张,一定要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完善必要检查,观察指标动态变化情况。
关键词
息肉
息肉长在什么部位更危险? 息肉是长在黏膜上的病变,所以会在胃肠道、胆囊、子宫等出现。胃肠道息肉有变成恶性的可能,应该及时切除。
胆囊里的息肉一般以1厘米作为标准,大于1厘米的考虑切除。此外,生长过快的胆囊息肉也需要及时干预。女性体检中还经常会发现宫颈息肉或子宫内膜息肉,绝大部分是良性的,不必过于担心。但当息肉较大或出现出血等临床症状时,可以考虑切除。
关键词
尿常规
尿酮体阳性未必就是糖尿病 正常尿液是淡黄色、清亮的,如果出现浓茶色、酱油色等,就提示尿液可能出现异常。尿液pH值的正常范围是4、5至8,但是有病理意义的pH值改变,往往是酸中毒等情况,正常体检人群不必过分
病情控制得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尿酮体和尿葡萄糖阳性,但体检报告里见到的尿酮体阳性大部分是由空腹、饥饿状态下产生的脂肪代谢产物引起。当血糖没有问题的人群出现尿葡萄糖阳性时,要注意检查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是否出现了问题。
除此以外,尿胆原和胆红素阳性与胆红素代谢相关,但还可能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有关,不一定代表肝脏疾病。因此要和血液指标及腹部超声结合起来看。
尿液里可以有少量细胞 正常尿液里可以有少量的红白细胞。但在排除污染因素后,如果红白细胞数量增多,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高危人群或者有泌尿系肿瘤史的患者可通过尿液病理学检查来检测瘤细胞。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议定期做尿液ACR检查来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以便发现早期肾损害,并及时调整用药。
关键词
粪便检查
弃检率最高的它却是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手段 粪便检查是体检中弃检率最高的项目,便潜血阳性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异常结果。常规体检套餐里一般不含结肠镜,这时对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便潜血,因此千万不要随便放弃,如果体检当天没有粪便,可以按照有关要求,改日再留取、送检。
出现便潜血阳性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痔疮”,建议50岁以上人群或有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者完善胃肠镜检查。年轻人出现便潜血阳性也不要掉以轻心,至少要进行三次连续复查。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有两种检测方法 幽门螺杆菌是胃里的一种细菌,与人类已经共存了5万多年,全世界人群感染率超过50%。由于共餐制的饮食习惯,中国人的感染率偏高。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分为现症感染检测和感染痕迹检测。现症感染检测包括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和胃镜尿素酶检测;感染痕迹检测则需要抽血检测抗体,当血液抗体呈阳性,就说明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胃病人群一定要做“杀菌治疗”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胃溃疡、胃癌及胃淋巴瘤的发病有相关性,但“是否要将其赶尽杀绝”依然存在争议。
总的来说,建议有胃部疾病的人群一定要进行杀菌治疗,较常使用的是四联疗法,即联合服用两种抗生素和铋剂、抑酸剂2周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决定治疗前一定要有现症感染证据。
关键词
增生、囊肿和结节
囊肿长在这个位置有风险 在体检报告里,我们经常见到“增生”“囊肿”“结节”“占位”这些描述。这些都提示了怎样的风险呢?不同部位出现的病变潜在风险不一样,无法一概而论。例如对于乳腺而言,增生是育龄期女性乳腺的正常表现,囊肿一般也是良性的。但同样是囊肿,在胰腺、肾脏、卵巢出现时,就有潜在恶性的风险。
哪些部位的结节要警惕? 体检报告往往会对乳腺、甲状腺、肺部结节给出分级指数,一旦提示4级以上,就需要警惕。建议
敲黑板
专业、正规的体检机构在发现高危异常值时,会进行主动提示,并在体检报告里明确告知是否需要就诊,或者几个月后复查。因此,并不建议大家发现异常指标后,在网上自行搜索、定性。鼓励大家在拿到体检报告后,找专业医生进行面对面咨询,医生能够结合个人具体情况,给出更加准确的建议。
文/李婧(北京协和医院)
三:酮体含量正常值是多少
酮体正常值是指脂肪分解后产物的正常数值。酮体正常值的参考范围:血酮体正常值为0、3~5mg/dl;尿酮体正常值为每天总量5-15mg,检查中为阴性。
酮体就是脂肪分解以后的产物,一般来说会导致酮体偏高的因素是有很多种的,比如说发生了感冒,或者是进行了剧烈的运动,再或者是最近比较疲劳等。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或能量摄入不足的情况下,身体会通过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这时也会导致酮体偏高这种现象的出现。糖尿病患者治疗不当也会产生较多酮体,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如果出现了酮体偏高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多喝水来将其排出,同时也要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比如说慢跑、快走等,这样才能避免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必要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另外对于酮体的测量及酮体异常值的判断,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检查前饮食注意要清淡,禁酒;
2、检查当日早晨需空腹。
四:血酮体正常值多少
酮体包括三种成分:B羫丁酸、乙酰乙酸、丙酮,一般尿常规试纸检查的是乙酰乙酸。而很多时候出现假阳性。如:服VitC,盐酸偶氮吡啶、头孢菌素。还有发热的儿童、饥饿、剧烈呕吐、尤其妊娠时等情况。
如果没有糖尿病基础,普通人出现酮体(+—),可认为正常。
koeslag 等研究了低糖饮食长时间运动引起的高酮血症,摄取100 g 葡萄糖、淀粉或丙氨酸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者出现运动后酮症(1、 8 ±0、81 mmol / l) 饥饿65 h 血酮水平升高(2、19 ± 1、63 mmol / l)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