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最早的小说出现在先秦时的地理名著《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二,我国最早的小说集是魏晋人所作的志怪小说集《列异传》。

三,我国最早的小说总集是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976年——983)年间的《太平广记》。共有500卷,分92大类,保存了大量的古小说资料。
四,我国第一部白话长编小说是元未明初施耐庵作的《水浒传》。
五,我国最早的著名长篇历史小说是元未明初罗贯中作的《三国演义》。
六,我国最长的历史小说是蔡东藩在1916——1926年间编写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共1040回,600万字。
七,我国现代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于1919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
八,我国第一部小说史是鲁迅写的《中国小说史略》。
九,我国新文学中最早的一篇著名历史小说是郁达夫于1922年写作与发表的《采石矶》。
十,我国最早的诗歌是上古时代的《弹歌》。
十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春秋时的《诗经》。
十二,我国最早的长抒情诗是战国时屈原的《离骚》。
十三,我国最早的叙事诗是东汉时的《孔雀东南飞》。
十四,我国第一部以作家个人选编成书的诗集是西汉刘向辑的《楚辞》,收有屈原、宋玉等人的辞赋16篇。
十五,我国文学史上诗作留存最多的大诗人是南宋的陆游,他的《剑南诗稿》有诗9300余首。
十六,我国最大的诗歌集是清康熙时编纂的《全唐诗》,共900卷,收唐、五代诗48900余首,作者达2200余人。
十七,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诗文总集是南朝萧统(昭明太子)编选的《文选》,分为38类,共60卷,700余篇(首)。
十八,我国最早的诗歌评论是南朝梁钟嵘撰的《诗品》。
十九,我国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撰的《六一诗话》。
十九,我国的第一部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二十,我国的第一篇文艺批评文章是汉魏时曹丕的《典论•论文》。
二十一,我国的第一部文艺批评著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
二十二,我国最早的刊有文艺内容的铅印杂志是1943年在上海出版的月刊《六合丛谈》。
二十三,我园最早最完备的韵书是宋朝陈彭年编写的《广韵》,收字26194个,注文191.692字,分206部。
二十四,我国古代最早的笑话专书是三国魏时邯郸淳撰写的《笑林》,原书已失,现存20多则。
二十五,我国的类书之冠是宋太宗时的《太平御览》,共1千卷,分55门。
二十六,我国最早的春联是公元934——938年间后蜀的国君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二十七,我国最早的词典是成书于西汉时的《尔雅》,全书十三卷。
二十八,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时许慎的《解字说文》,共收单字9853个,异体字1163个。
二十九,我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是《康熙字典》,共收字49174个。
三十,我国最早把殷墟甲骨文搜集拓印编辑成书的是《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书名为《铁云藏龟》,1903年出版。
三十一,我国最早的戏曲演员是春秋时楚国人优孟。
三十二,我国最早的戏剧、杂技、舞蹈出现于西汉的“百戏”中。
三十三,我国古代最早旳剧场是东汉时期建在洛阳城西的“平乐观”,仅供宫廷使用
三十四,我国民间最早的戏曲剧目是汉代的《东海黄公》。
三十五,我国第一出带有批判现实主义内容的剧目是南北朝时的《踏摇娘》,表现封建夫权压迫下妇女的痛苦生活。
三十六,我国现存最古的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
三十七,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戏曲理论著作是清朝李渔所著的《闲情偶寄》。
三十八,我国第一部戏曲史是清末民国初王国维所著的《宋元戏曲史》。
三十九,我国最大的流行最广的戏曲剧种是京剧。
四十,我国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的中国戏剧是《赵氏孤儿》。
四十一,我国最早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是包笑天在1911年译的《威尼斯商人》,当时译名《女律师》,发表在当年上海城东女学社编辑的《女学生》年刊上。
四十二,我国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最多的是朱生豪,他用十年时间(1935——1944),译了31种。(待续)
一、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哪一本?包括了多少个字?
优质答案1:
谢邀。
如果“甲骨”也能算是一种书的形式,或是文字载体,我想应该也能把甲骨算作最早的书,而且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很多都记载了大量的象形文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某些专门记录文字的甲骨,也可称之为最早的“字典”。
如果是在纸张发明之后,进行系统的收录文字,那么第一本字典,应当是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
首先,《说文解字》是历史上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而在此之前,也有其他字典流行于世,但实际使用,并不如《说文解字》方便,更没有《说文解字》中的较为系统,可以说其他的字典内容,相对的都比较零散,找一些生僻字所需要的顺序相当繁琐。
《说文解字》原书,著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到安帝建光元年间(100年——121年),后因年代久远而失传。
直到千年以后的宋太宗雍熙三年,当时的宋太宗决意重新整理《说文解字》,命徐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共同校刊,终成上下共三十卷的字典名著,后代研究《说文》,也多以此版为蓝本。
(宋太宗·像)
即,共认的《说文解字》最为具体和齐全的一版,是宋太宗时期这一版,而自古到今,肯定有无数文人墨客撰写过其他字典,但较之《说文解字》都算不上齐全,所以其他的字典,也就没有被世人所通用。
回归到题主的问题上来,如果要问历史上第一本字典是哪一本?
倒不如问,历史上第一本具体且流传度广的字典是哪一本。
因为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总会有默默耕耘的学者著出一本字典,供小范围的人使用,或因历史等客观原因,导致流传并不广泛,所以《说文解字》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算是第一部文字收录系统化,且受众广泛的字典,而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首部字典。
如果要百分百弄清这个问题,在现阶段的历史考古中,估计难以发掘,毕竟自甲骨文时期,我们中国人就有记录文字的习惯。
正如我开头所说,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哪一本,无法具体考证,若非要求一个答案,我只能说:
暂且以《说文解字》为准吧,谢谢。
——————————
如果觉得还不错,不妨点个赞吧~
欢迎:钱品聚,了解更多文化趣闻,谢谢~
优质答案2:
中国最早的字典是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许慎,他在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完成了这部中国古代字书的奠基之作.该书原有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入九千三百五十三字,还有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解说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在流传中被改动较多,现在的版本由宋朝徐铉校定,和原书出入很多,徐氏本的篇目很多,每篇又分成了上下两卷,总共三十卷,收入九千四百三十一字,重文一千二百七十九字,解说十二万二千六百九十九字。
《说文解字》改变了周、秦到汉字书的编纂方法,将所收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开创了部首编排法,共分为五百四十部.许氏总结了先前的“六书”理论,创造了系统解释字之法,是先解释字义,再剖析形体构造,最后注明读音.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书中没有出现过的.《说文解字》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史的研究多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存版本以徐铉校订的宋刊本最早,《四部丛刊》初编和《续古逸丛刊》也有影印本。到了清朝,学者们把研究《说文》作为考据对象之一,作注的就有几十家,其中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最有名.近代的丁福保比较研究了先前各家专著,参考甲骨文、金文的资料,汇编成《说文解字诂林》,后来又补充资料编为《补遗》,作为总注释.二、我国最早词典是那一本?
优质答案1: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词典,专业人士称为“训诂书”。“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优质答案2: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被称为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全书收集词语4300多个,分为2000多个条目。从内容的类别上可分为六类:专门解释字义词义的、有关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称、有关天文的、有关地理的、有关动物的、有关植物的。
《尔雅》什么时候写成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研究者认为成书时间不会晚于西汉初年。这本书也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第一书,在文字训诂学方面有巨大的贡献。它对以后的训诂学、词源学、方言学、文字学等都有深远的影响。后世很多人研究《尔雅》,出现了“雅学”。如同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样。《尔雅》对后世的影响会一直存在,随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这种影响还会越来越大。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