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小故事,提到了“青庐”。说曹操年轻的时候,和袁绍的关系很铁,两人经常相约一道游玩。一日,两人路过一个新婚现场,见新娘貌美如花,便打起了歪主意,大喊“捉贼”,故意制造混乱,把“青庐”里的人全部引了出来,两人乘机劫走了新娘。当然,这只是一个野史,不过,以曹操的秉性,这样的事,是有可能干出来的。
从东汉至唐初,结婚都在用青布搭成的简易帐篷里进行的。当然,青庐的选址必须图个吉利,一般都会设在住宅西南角的“吉地”所在,下轿的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走过,最后进入青庐。

在《酉阳杂俎·礼异》中载:“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
古代除了把婚房称作“青庐”外,有时还把结婚也称作“青庐”。即便到了现代,也有人把“青庐”指代结婚。郭沫若的《卓文君》里有这么一句话:“司马长卿名扬四海,如今尚未青庐。”
那么,古时候的“洞房”又叫什么呢?
最早的洞房就是到山里挖个洞,把新人们关到洞里去,要关满一个月才能出来。在此期间所有的吃饭喝水都有人送,而新郎新娘只管造人就可以了。
入洞房这个方法起源于黄帝时期!在黄帝以前,当时男女之间的结婚方式就是抢婚,把一群未曾谋面认识的男女放到一片开阔的场地里去,男的骑马女的跑步,只要看上的就可以抢抢到的就是谁的,可以男抢女(男的要把女的拉上马背)也可以女抢男(女的把男的拉下马来),男抢女的话女方就得嫁到男方部落里去,女抢男的话男方就得倒插门到女方部落里来。
倒是呢,这种抢婚也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男女互相不认识互相记不住模样,很可能去上个厕所回来就不知道自己的夫(妻)到底是哪个了,经常会出现上错床的事,毕竟同一天结婚,又整大群住一起,男女又长得差不多,这带来了很多后遗症,比如孩子生出来才发现爹不是亲爹。所以呢,当时的黄帝就询问周围的大臣如何解决这个大问题。
当时黄帝的一个谋臣就提出,蜜蜂也是每只长得一样,它们夫妻却可以各自分辨出来(当时的人还不懂得工蜂是不能生殖的),这是因为蜜蜂独自住一个洞穴的缘故啊。所以这个大臣提议给每个新人挖洞,像蜜蜂一样赶到洞里去,一个洞只住一对夫妻,这样就能保证不会认错人,然后经过一个月的相处互相也就认识了,也就不会认错人了。这也是蜜月的由来(就是像蜜蜂一样住一个月)
而皇帝的洞房与民间又不一样。
皇帝无论是与皇后还是嫔妃洞房,都不是在原来的房间进行的,也没有固定的房间的,一般把举行仪式的地方当作临时的洞房之地。
皇帝结婚是非常隆重的,也相当讲究,娶皇后是从大清门抬进去,在经过天安门,午门,而娶嫔妃只能走紫禁城后门神武门。
皇帝的洞房自然是没人敢闹的,但是皇帝要想真正的洞房,还得经过一系类的礼节,如祭拜神灵,接受朝廷朝拜等等。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对洞房的过程有着详尽的描述:“按着传统,皇帝和皇后新婚第一夜,要在坤宁宫里的一间不到十米见方的喜房里度过。这间房子没有什么陈设,炕就占去了四分之一,除了地皮,全部涂成了红色。进入这间一片暗红色的屋子里,我觉得很憋气。新娘子坐在炕上,低着头,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感到很不自在, 坐也不是, 站也不是。我觉得还是养心殿好,便打开门回来了。”
直到现在,故宫里依然保留着当初清帝王大婚时洞房的陈设,巨大的双“喜”字大宫灯和大红色“喜”字的木影壁,述说着帝王洞房的气派和奢华。
古代新婚之夜洞房的仪式可比现在复杂的多,估计让现在的人来一遍得抓狂。
古人结婚的仪式历朝历代有所区别变化,并不完全一样,一般都是先拜家庙或者拜祖先,然后再拜堂,后来也有简化,直接在家堂前摆上香烛和祖先的牌位,在拜堂时一起拜了。
拜堂以后才是入洞房,入了洞房以后媒婆会把金银器物、红枣、瓜子等撒一些在床上,寓意家庭富贵、早生贵子。然后夫妻还需要行合卺之礼,合卺之礼就是在夫妻上床之前喝交杯酒。因为最早是用瓠瓜切开做的卺来盛酒,最早喝完就以后把破开的瓠瓜合在一起,所以叫做合卺之礼,后来才变成了酒杯。
合卺之礼后合髻之礼,就是把夫妻双方的头发各取一缕,卷在一起,寓意夫妻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当然,各地的风俗规矩都不一样,有的雅有的俗,就不一一细说了。
总之,古人的洞房之夜与今人差不多,只是仪式更多一些,最大的不同就是,古人注重礼节,重视婚姻,闹洞房更加文明矜持。
一、结婚第一夜叫做入洞房,那么“洞房”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优质答案1:
话不多说,上图
优质答案2:
古时候人类的房子都是一些天然洞穴,那时候已经懂得了羞耻,需要啪啪的时候就跑到山洞里面,久而久之,结婚习俗就成了入洞房。
优质答案3:
入洞房原意是入住新房的意思,以前的百姓房子是依山而建的,从原始穴居变为有组织的洞居。
二、古代新婚之夜,为何会被叫做洞房之夜?
优质答案1:
约公元前2377年,怀胎十四个月的古帝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庆都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来得不易,乃赤龙扑身孕育而授,“受天佑”而得。孩子红色的外貌,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他就是后来的帝尧(唐尧),上古“五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上古贤主。陶唐氏尧称王后,以为关心放牧人的生活。一天他亲临牧区问苦,忽然传来一般幽香,远处有一位漂亮的女子手执火种飘然而来,尧王惊呆了,问牧民才知是鹿仙女。尧王一见钟情,此后朝思莫想,决计寻仙。尧王带领四个大臣访仙于晋南“仙洞沟”,久觅不得。忽见一俏丽梅花鹿悠然从姑射仙洞走来,尧王知是仙女,便迎了上前去,正要接见时,一条大蟒突然窜出,直逼尧王,尧王措手不及。只见鹿仙女己近跟前,用手一指,大蟒顿时颤抖不己,仓惶而逃。
尧王身材高大魁悟,相貌堂堂,仙女窈窕美丽动人,可谓“男才女貌”,绝配佳人。两人早已心仪已久,顺此佳缘喜结连理。他们在祥云相绕,百鸟相和的姑射仙洞完婚,傍晚结鸾之时,一簇神火突燃于洞顶,璀璨夺目,光环耀人。从此,世间也就有了把新娘的房子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
优质答案2:
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非常多,这些风俗习惯中都包含着当时人们的心情,所以我们也比较愿意继续传承下去。比如我们现在每年都过着的春节、端午节、中秋等节日,这些节日背后都有自己蕴含的故事,我们现在或许已经不知道了,但是并不妨碍我们跟往常一样过这些节日。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用当地的民俗去纪念这些节日。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人生四大喜事,其中入洞房和金榜题名给人带来的欣喜更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新婚之夜称之为入洞房呢?
封建社会时期我们国家的婚礼都非常盛大,十里红妆相送,大家面上都带着笑意,即使是现在也有一些人想要举行中式的婚礼。中式婚礼的流程就是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吧,那洞房究竟是怎样流传起来的呢?这件事说起来要追溯到远古时期。
洞房这个事的诞生是在黄帝打败蚩尤的时期,当时的婚姻制度是群婚制,就是大家看中谁就跟谁在一起,如果这中间有人突然反悔不愿意了,也能够直接走人,不需要负任何责任。但是黄帝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觉得不行,所以他就想要推行一夫一妻的制度,最起码能够有个保障。
这个女人是这个男人的就一直是这个男人的,不能因为这个女人不愿意就自己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黄帝一直为这个事情烦恼,因为他知道大家是不能立马习惯这个规定的,即使颁布了出去也没用,大家可以阳奉阴违啊。整天烦恼这些事情头都快大了,这时正好他要出去巡视了。
他出去巡视的时候就看到了一种洞穴,大家都知道山洞的洞口是非常大的,原始社会就是那样睡的,也没有人会管他。但是黄帝看到的这个洞穴是用了一些石头将洞口给垒了起来,仅仅留下一个人通行的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野兽半夜跑进山洞里。
看到这种洞穴之后的黄帝就知道要怎么办了,下令让每一对要结婚的新人都要有这样一种洞穴,等到结婚典礼结束之后就将新娘先送进去,新郎也要进去。都进去之后就要在这个地方过日子了,他们的吃饭问题由男女双方的家长轮流送,直到这两个人培养出感情为止。
而且跟别人一起入过洞房的女子就不能够在被别的男子抢走了,否则的话就会有很严重的惩罚。这个主意一出大家也都非常的支持,所以以后就都这样办了,入洞房一说也就流传了下来。
三、现在的洞房花烛夜你们都干了啥有趣的事?
优质答案1:
结婚自古以来都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在古代就有洞房花烛时,登上人生喜事排行榜的说法,不过现在人们对于结婚这个喜事,不再有以前那样的强烈感了。因为现在人们结婚之前,可能就跟现在的对象认识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洞房花烛夜也没那么有吸引力了,因为大部分年轻人在结婚之前就已经同过房了,彼此之间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不像古代那样,女人都是在洞房花烛夜才开始第一次接触这个男人。
那么现在人们洞房花烛夜都会做那些事呢?
1、羞羞事很少做。
大家一想到新婚之夜,会干什么事情,第一反应想到的肯定就是干羞羞事。
但其实现在人们光是扛到洞房花烛夜就已经是非常的累了,因为结婚的这一天早上需起得很早,白天要忙活一整天,陪客人聊天,应酬一下亲朋好友,然后晚上说不定还有一些朋友来闹闹洞房。
等到了晚上,客人好不容易走了,第一件事当然是躺下休息睡觉,因为第二天还有一堆事要忙活,根本没有闲工夫来做羞羞的事情。
2、当晚新娘新娘大部分都是谈当日发生的事,而不是去憧憬未来。
不少人会觉得结婚的当天晚上,夫妻俩正式成为夫妻了,一定会对未来家庭,未来的生活满是憧憬,充满希望,但其实这个想法也是有点想多了。
大部分新婚夫妻只是会去讨论结婚当天发生的趣事,以及对一些事的看法讨论,比如份子钱,亲戚关系之类的,而不是说去谈论未来。
3、洞房花烛夜最重要的事是睡觉。
现在人结婚,为了让整个婚礼圆满结束,一般早上都会非常早的就起床,布置婚宴酒席,还要拍摄新人录像,再加上堵车的缘故,就必须得早起赶路,一般来说4点左右就起来了,再加上前一晚的兴奋,导致结婚当天一般很少能睡好觉。
忙活完了一天,客人们都离开了,然后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就是赶紧睡觉,恢复一下自己的状态。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