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却直摆手:“不行,不行,我嗓子疼。”等到了东城门,大臣有点着急了:“您得哭啊。”
刘贺直接耍脾气:“我就不。”众人都捏了把汗,不过好在走到未央宫门口时,刘贺突然变脸,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戏做得挺足。刘贺以为在跟前装装样子就行了,谁料他进宫前的那些行为,早就有人报告给了霍光,霍光大为不爽。原本众大臣支持广陵王刘胥继位,是霍光力排众议,坚持选择刘贺,却没想到对方是这样一个混球。还好这件事没多少人知道,不然他的老脸都没地方搁。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让刘贺登基,只是他没想到,刘贺之后的所作所为更是超出他的想象。刘贺竟然在朝堂大殿上,和随从涮起火锅。没过几天他又想吃肉,下诏让食官送些肉食来。食官:“皇上,现在还没有除去丧服,按规定只能吃素。”这可拦不住刘贺,他命手下偷偷到宫外买肉回来吃,全然不顾规矩。肉都吃了,酒色歌舞更没少过。更过分的是,汉昭帝才刚过世,刘贺就把先帝的嫔妃据为己有。不少大臣上书,指责皇帝行为不端。刘贺哪里听得进去,直接以犯上的罪名,将他们全部关进大牢。霍光心里憋屈,却没发作,谁让刘贺是李夫人的亲孙子呢。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生下儿子刘髆后却身患重病。去世前,汉武帝承诺,一定会善待她的子孙。汉武帝又把这个承诺交代给霍光,所以霍光才会扶持刘贺上位,并对他多有包容,相信之后通过教导,刘贺定能有所收敛。不过,霍光扶持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自从汉武帝临终托孤后,霍光一直大权在握,要想以后继续独揽大权,那就需要扶持一个好控制的皇帝。

广陵王刘胥个性太强,所以年仅19岁的刘贺,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只是霍光万万没想到,这个他眼中的奶娃娃,竟是个肆意妄为之人。刘贺进京时,随行两百余人,其中甚至包括一些酒肉朋友。他刚一登基,就将这200多人全部封了官,大大稀释了霍光的权势。后来刘贺擅自下令,将汉节上牦尾缨穗的颜色,由黄色全部改为红色。汉节是汉朝皇帝调动兵权的信物。汉武帝时期,太子拿着汉节遣兵谋反。汉武帝从此在汉节上挂上缨穗,以示区别。刘贺这样做,就是想要削弱兵权统领的权利,而当时统领兵权的人正是霍光。霍光亲手扶持起来的人,却反过来想要钳制他,这桩桩件件怎能让他不恼火。他终于下定决心废黜刘贺。那日,上官太后下旨,让刘贺独自去承明殿接赏赐,刘贺兴冲冲跑去,结果刚进大殿就被眼前的阵仗惊呆。只见上官太后身穿正服,端坐在武帐中,大殿两侧站着几百名手持兵器的侍卫。丞相杨敞宣读大将军霍光等36位大臣联名上奏太后的奏章,上面列举了刘贺大大小小1127件劣迹。太后大怒,当即下旨废掉刘贺。至此,刘贺的帝位只做了27天。可是,他的悲剧并没有随着他的下台而结束。后来上位的汉宣帝对刘贺不放心,一直派人监视他。而刘贺不久后便精神失常,说话颠三倒四,且衣着不整,后来又得了病,走路都困难。这样一来,汉宣帝终于放心,他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度,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4,000户。
@堂而凰之
但是,刘贺真的像史书上记载的那般荒唐无道吗?2011年,海昏侯的大墓在江西南昌被发现。
在上万件陪葬品中,有不少孔子画像、竹简和各种精致器皿。看起来刘贺应该是一个崇尚儒家思想,并有着较高审美和品质追求的人。所以他的种种劣迹,或许是霍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刻意抹黑。生于帝王家,能拥有怎样的人生,有时候真的要靠些运气。运气好了,一生荣华富贵;运气不好,那就是万分凶险,还不如普通百姓。刘贺后来如此落魄,你们认为他是真的疯了,还是为求自保故意装出来的?
一:汉昭帝刘弗陵之死
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赵婕妤(钩弋夫人)所生。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
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
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据说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才生下刘弗陵,大臣们都以为尧帝降生,纷纷恭祝汉武帝。汉武帝老年得子,更是爱不释手。
汉武帝临死前,准备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是为了防止“子幼母壮”“主少而母壮,独居必生淫乱”、外戚专权的事情发生,他借口钩弋夫人生活不检点,处死了钩弋夫人。
然后请得力大将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为首辅、匈奴人金日磾为次辅、上官桀为佐军以及桑弘羊为理财等四重臣来辅佐刘弗陵。汉武帝死后,刘弗陵在重臣的拥立下登基继位。
汉昭帝刘弗陵登基时才8岁,却聪明伶俐且十分果断,对匈奴的政策十分得当。面对汉武帝时代的连年征战、增加徭役,汉昭帝刘弗陵听取重臣的建言,减少赋税3倍,进一步深化了武帝晚年重新施行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
在首辅大臣霍光的主持下,刘弗陵时期,百姓生活比以前富裕,四夷来朝,使汉朝出现了中兴稳定的局面。
刘弗陵非常聪明,并且也十分信任大臣霍光,也知道霍光衷心,一天,有人举报了一封信,说是燕王旦约霍光谋反,要是别人,怎么也要怀疑霍光的忠心,而刘弗陵一下子就看出来这封信是诬陷,继续的重用霍光。
历史记载:公元前74年四月癸未,昭帝于未央宫暴病而死,享年仅21岁,在位13年。六月壬申汉昭帝葬于今天西安市的平陵。
二:汉昭帝刘弗陵的一生
补充,一楼:此人资知平平且昏,汉昭帝(前94年-前74年),原名刘弗陵,即位后以难避讳的缘故更名刘弗,“弗”字避讳“不”。刘弗陵(公元前94年-前74年),汉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古代按虚岁算),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在位13年,病死,终年21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年号有始元、元凤和元平。
三:汉昭帝刘弗陵的情史
汉武帝刘彻是个情种,一生有四段喋血情史。
第一段:金屋藏娇为哪般——陈阿娇。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脚步匆匆,正踏着轻盈的步伐直奔后宫。侍卫和宫女们见了她都低头哈腰,尊敬有加。
馆陶公主是朝中炙手可热的大红人。她是窦太后唯一的女儿,是汉景帝唯一的姐姐,还是汉朝开国功臣陈婴的孙子堂邑侯陈午的妻子。
人心不足蛇吞象。集至尊、至宠、至爱于一身的她还不满足,还想将自己的独生女儿陈阿娇打造成未来的皇后娘娘。此时,她正急着为这件事去找太子的母亲栗妃。
“太子他妈,咱们结为亲家吧。”馆陶公主见了栗妃,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皇上他姐,对不起,我们家荣儿还小,还没到谈婚论嫁的时候。”栗妃以直对直。
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的对话只一句便戛然而止。
就在馆陶公主痛心疾首时,一个人的出现让她马上化悲痛为力量,化腐朽为神奇,这个人便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王娡,她说了这样一句话:“阿娇她娘,咱们结为亲家吧。”
一个有情,一个有意,王娡和刘嫖一拍即合,很快上演了为年幼的汉武帝“私人定制”的金屋藏娇。最终,汉景帝答应了这门亲事。
“金屋藏娇”之后馆陶公主和王娡达成了统一战线。诋毁栗妃,盛赞刘彻,成了她们每天的必修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轮交锋后,她们笑到了最后,原太子刘荣被废,栗妃被打入冷宫,刘彻转正,成了新的太子,成了汉景帝的继承人,王娡成了新皇后。
然而,事实证明,金屋藏娇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刘彻靠这个真实的谎言实现了人与龙的转变后,态度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移情别恋,对陈阿娇来了个“冷宫藏后”。最终,陈阿娇在冷宫中绝望地老去……
第二段:风中奇缘爱相随——卫子夫。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到灞上举行了一次消灾除恶的祭祀活动。回来时,汉武帝心情大好,于是顺道去看望姐姐平阳公主。
汉武帝不会料到,就是这一次探访却邂逅了最美的爱情。
有弟自皇宫来,不亦乐乎。平阳公主为汉武帝举行了隆重的接风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平阳公主突然双手一拍,一场盛大的“选秀”比赛开始了。只见一班歌女拥着一名绝色美女隆重登场了,但见那绝色美女修长飘逸,眉目清婉,恰如一朵开放在晨风里的白莲花。
汉武帝顿时被这名绝色美女吸引住了,青春的心狂躁不已。良久,他回过头来,向平阳公主问道:“那名歌女叫什么名字?”
“她叫卫子夫,平阳人氏,从小就在我府上当歌女。”平阳公主答。
“啊,朕是醉了……不,朕好热,要去换一件衣服……”汉武帝朝卫子夫深情地看了一眼。平阳公主心领神会,马上叫卫子夫去伺候汉武帝更衣。
从此,卫子夫成了汉武帝的最爱;从此,“半路出家”的草根卫子夫取代了“金屋藏娇”的皇后陈阿娇;从此,卫家开始兴旺发达,卫青和他的外甥霍去病驰骋在抗击匈奴的战场上,成了大汉王朝最耀眼的明星。
第三段:相思成灾空余恨——李夫人。
公元前107年,汉武帝独坐在未央宫中,卫子夫已年老色衰,而汉武帝却欲望不减。
正在这时,一首绝美的歌声传到了汉武帝的耳畔,触动了他潜藏已久的心事。
“这是梦境中的诗情爱意吧,世间哪有这样的美人呢?”
这出“美人心声”的策划人是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他眼看汉武帝已经上钩,赶紧向身边的平阳公主使眼色。
平阳公主和李延年开始唱双簧,马上接口道:“陛下有所不知,延年的小妹就是这样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
汉武帝心中一动,二话不说,立马下命召李氏入宫。不久,李延年将其妹引入。汉武帝一看,此女果真有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貌,更重要的是她还能歌善舞。
汉武帝心中欢喜,二话不说就纳李氏为贵妃。从此,他的万千宠爱从卫子夫身上转移到了李夫人身上。李夫人的肚子也争气,不久便怀了孕,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汉武帝封他为昌邑王。
都说红颜薄命,这话果然不假。李夫人入宫只短短几年,却不幸染病在身,不久便病入膏肓,直至卧床不起。汉武帝难过不已,经常去看望她。
但是,病榻之上的李夫人却做出了出人意料之举。无论汉武帝许她千金赏赐,还是锦衣华服,她就是一直蒙着被子不肯见他。最后弄得汉武帝一点面子都没有了,只好拂袖而去。
不久,李夫人去世。李夫人拒见汉武帝,非但没有激怒他,反而激起了他的无限思念。汉武帝不仅以皇后之礼厚葬了李夫人,还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对她思念有加。
第四段:爱到深处情转薄——钩弋夫人。
公元前88年,略显老态的汉武帝安卧在未央宫前殿中央,双眼紧闭,眉头微蹙,像是在闭目养神,又像是在沉思暗想。
“报……”良久,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一句浑厚的叫喊声惊醒了梦中人。汉武帝缓缓睁开双眼,正要发作,贴身内侍一脸兴奋地说:“皇上苦苦寻找的神女找到了。”
汉武帝闻言一跃而起,快步走向殿门,蓦然站住,定睛细看被侍卫带来的绿衣女子,又喜又惊。喜的是这果然是一位绝世美女,美得连花儿也逊色;惊的是这位神女竟是个残疾人,她的两只手紧握拳头打不开。
“真是一位奇女子也!”汉武帝忍不住上前去掰这美女的拳头。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那美女无人能打开的拳头竟然慢慢展开,手心中躺着一块碧绿的玉钩。
汉武帝很快封她为钩弋夫人。
老夫少妻,情景交融。钩弋夫人的肚子也真争气,在当年就怀了孕。女人通常是十月怀胎,偏偏她却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一名男婴,名为刘弗陵。
伴君如伴虎,太子刘据在巫蛊门中被杀后,汉武帝的其他几位儿子纷纷上演了“相煎何太急”的宫廷悲剧,结果他们都为八岁的刘弗陵做了嫁衣。争斗过后,刘弗陵成了汉武帝最后确定的唯一继承人。
主少母壮,汉武帝为了避免重蹈吕后覆辙,最终采取了“杀母存子”之法,钩弋夫人死了,汉武帝的心碎了,一年后,郁郁寡欢的汉武帝病逝于未央宫。
四:汉昭帝刘弗陵死亡真相探秘
《汉书》卷七昭帝纪:(元平元年)甲申晨,有流星,大如月,众星皆随西行。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六月壬申,葬平陵。《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只提到汉昭帝刘弗陵于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崩”,且驾崩前有异象,并未提及其他,应该是认为自然死亡。但刘弗陵死时仅21岁,故有人提出被害说,怀疑加害人是权臣霍光。其实汉朝皇帝“早殇”极多,如惠帝刘盈23岁,哀帝刘欣24岁,平帝刘衎15岁(可能被王莽毒杀),东汉章帝刘炟31岁,和帝刘肇26岁,殇帝刘隆1岁,安帝刘祜31岁……除了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孺子刘婴等非正常死亡的,二三十岁正常死亡的不少。汉宣帝刘询被立时18岁(刘贺也18岁),从阴谋论角度,似乎也不该立已成年的新帝。仔细算算,汉朝皇帝能活到40来岁已是“高寿”。应该还是病死可能性大。
五:汉昭帝刘弗陵简介
第二年,武帝病重,立刘弗陵为太子,把少帝托付给霍光等几位大臣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