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这个心腹太监叫赵昌,跟随了皇帝60年之久,雍正为何会迫不及待处死一个垂垂老矣的太监呢?
一、赵昌从小就是康熙的伴读,靠拍马屁获得康熙极度信任

康熙和赵昌的关系,如果抛开二者的身份来谈,算是“穿着一条裤子长大”的玩伴,康熙登基时还是个少年,除了依赖祖母孝庄皇太后外别无靠山。
而皇太后为重点培养康熙可谓下足了苦功夫,还专门从包衣中选出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太监作为小皇帝的伴读,这个人就是赵昌。
赵昌自幼机敏聪慧还很会照顾康熙,两人的关系既是要好的朋友亦是彼此尊重的君臣,康熙非常喜欢这个玩伴侍从,赵昌自然也成了他的心腹。
赵昌的“察言观色”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来说,他能看穿康熙的心思而主动献媚博帝王欢心。
一次,外国使臣前来接见还是少年的康熙皇帝并送给他一把火枪,这西洋玩意对一个童心十足的皇帝而言,诱惑力极强,康熙很喜欢那火枪。
不过那柄火枪装饰有些普通,看样子也凸显不了身份地位,康熙觉得略微遗憾。赵昌在他身边经常听其说到此事,就把“为皇上寻一把好枪”当成了目标。
赵昌特意让工匠另外研制了一管新火枪,它上面镶嵌有许多名贵珠宝,瞧上去分外漂亮夺目。康熙接过这把精心制作的火枪,兴奋异常,更加重视起心腹来。
成年后的康熙慢慢维稳了自己的统治,赵昌也“一步登天”,从一个小小的伴读太监成为内务府总管——这是个什么职务呢?
通俗来讲,只要皇宫里有采办事项,均需经赵昌之手。这可是个捞油水的好活啊!为此获利的赵昌积累下许多财富,甚至在皇城根下购置了不少商铺、田产和私宅。
二、赵昌犯有此三大罪状,许是雍正决心除之的缘由
自古贪污都是大忌,是历代帝王所忌讳的。可康熙“宠”赵昌到什么程度呢?他对此事是睁只眼闭只眼而不过多追究,毕竟在皇帝眼里,赵昌没犯过“大事儿”。
清朝朝廷对于这种受先皇宠信的太监侍从也很“宽容”,他们的最终结局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继续在宫里为新皇帝效力,另一种是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可赵昌的结局在这两种之外,活生生被康熙之子雍正给连夜处死了,到底是何原因让雍正觉得他非死不可呢?
综合种种来看,以下三大罪状或许是雍正下定决心铲除赵昌的重要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赵昌不尽己责,越权干政。都知道康熙“九子夺嫡”是有多么惨烈,彼时兄弟间根本不能完全信任彼此,关系也变得格外敏感。
这赵昌却受其他皇子暗示,暗中监视本非储君人选的雍正,雍正杀之则能既解恨又可避免此高密之风在皇宫里盛行。
第二,和皇室成员接触亲密,具备谋反之心。赵昌不仅曾给康熙做过火枪,还给被废的太子胤礽做过火镰,均不免让人联想他的真正意图。
既能轻松差人制造这些危险物,怎么看都显得危险重重。所以雍正自然就忌惮赵昌了,心想若长久放任下去,其极有可能联合其他皇子威胁自己地位!
最后一种原因就是赵昌自身存在的行为问题了。此人常挪用公款办事,数额有五千两白银之多!雍正厌恶贪腐之事,他上台后制定了一系列严苛措施来整治腐败。
最严重的程度就是满门抄斩!由此可知,贪污的赵昌会被如何处理……
三、康熙驾崩之夜赵昌亦被处死,流传的阴谋论被一一否决
公元1722年年末,康熙驾崩,在此之前的他已感染风寒而常在畅春园修养,心腹赵昌则日夜守候在康熙身旁服侍。
而康熙去世的那一晚充满了各种诡谲色彩,彼时意大利传教士兼画师马国贤正留宿于畅春园,他在夜半时分清晰听到呼救声,直至声音变得愈发惨烈,最后则是死一般的寂静……
后来马国贤还在他的日记体书作《清廷十三年——在华回忆录》中,切实记录下这恐怖的一幕。
很明显那惨叫声来源于赵昌,因为雍正在次日就昭告天下:康熙帝驾崩,而赵昌因罪被诛杀,其财产均被收缴,其子女沦为奴。
赵昌就这样被迫追随主子到了地下,而雍正杀他的原因除了上面说到的三点,还有两种“阴谋论”流传于民间。
第一个阴谋论就是雍正欲灭赵昌之口,以免后世说他得位不正——传说雍正杀了康熙且篡改诏书,而赵昌作为康熙的心腹太监,知晓了真相,雍正遂灭口绝后患。
但这番猜测经不起推敲:首先诏书篡改就是个“难题”,其称遗诏本写的是“十四阿哥得天下”,雍正把“十”改成了“于”。
但我们要清楚,满文和繁体汉文有很大不同,“于”和“十”写法完全各异。
而清朝诏书历来有满汉文两类,加上诏书中有康熙夸赞雍正“人品贵重”等字,足可见诏书根本没有篡改的可能性!
如今雍正帝的传位诏书还被妥善保存于我国历史档案馆,其内文字也确凿地说明了雍正的确是康熙所选即位人。
另外一种阴谋论是“康熙被雍正毒杀”。所传版本是雍正趁康熙生病之际,为送上有毒的参汤而使他不治而亡。
这种传闻有些站不住脚,清宫皇帝身边戒备森严,有专人伺候饮食起居,绝无可能被这样轻易毒杀;再者,若是中毒则身体必显相关症状,雍正不可能做这种傻事。
一、康熙帝是怎么死的?
优质答案1:
感谢邀请。就个人所知的话,根据所披露出来的相关档案和史料,康熙帝是因为脑中风所病逝,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优质答案2:
这个问题有几种说法,首先是自然病死,毕竟年龄在那儿,终日操劳国事同时受困于后期的党争问题、腐败问题、立储问题,给康熙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这是正常的。但是同时由于这么多年对于雍正继位问题的争议造成了雍正谋害说,个人认为这种情况是几乎不存在的,莫不要说康熙的饮食并不是雍正当时可以操控的,即使可以下毒,皇帝的饮食都会有人先试毒的,如果真的是毒死了康熙,那么试毒人怎么没事儿?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已经不能证实了,只能通过对于康熙当时的情况以及雍正在位和在位前的性格以及行为判断了,不过不得不说雍正是一个十分勤政的皇帝,这就给康乾盛世打造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康熙皇帝可以放心了。
优质答案3:
康熙之死的不同说法,其中原因如何,留步细听怀信同学仔细分析分析!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帝
病逝(官方说法)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零10月。
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祯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命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为康熙帝上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另有隐情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原本身体有所不适,因此在畅春园修养。可到了13日凌晨两点左右,康熙帝的病情突然加重,于是他马上下令让正在南郊天坛主持祭天仪式的皇四子胤禛急速赶来。
《清圣祖实录》
一个时辰后,他又召诸皇子以及步军统领(清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区司令)隆科多前往御榻前,并当众宣布由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此时,胤禛还没赶到畅春园)。早上十点左右,胤禛才匆匆忙忙地从天坛赶到了畅春园,见到了康熙。晚上八点,康熙皇帝在畅春园寝宫里驾崩,终年六十八岁。
《清圣祖实录》中的记载,虽然对于康熙帝去世当天的情况写的比较清楚,但你细细品,还是能发现不少不符合逻辑的点。
首先,康熙从凌晨两点就传召胤禛,当时胤禛人在天坛,距离畅春园大概20多公里,骑快马来回大概也就两三个小时的路程,为什么胤禛直到早上十点才到达畅春园,期间共花了八个小时。还有什么事情比康熙临终前传召更重要吗?
其次,康熙宣布由胤禛继承皇位,但胤禛本人却不在场,这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当时康熙也不是马上就要咽气了,完全可以等到胤禛到达后,再向众人同时宣布。
此外,康熙帝身边有很多重臣,可为什么偏偏只传召了步军统领隆科多过来呢?而这隆科多又正巧是胤禛的舅舅,是胤禛最铁杆的支持者。
综上所述:《清圣祖实录》中关于康熙皇帝去世当天的一些情况,被经过人为篡改过,而有能力这么做的人,普天之下仅有胤禛一人,即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到底想要对世人隐瞒什么呢?
我是怀信同学,欢迎大家围观赐评,喜欢的话就动动手点个!
二、康熙是被谋杀,还是正常死亡?康熙死时,场面由雍正和隆科多把控,但雍正又杀了隆科多?
优质答案1:
清史稿记录是驾崩,传位雍正,野史和文学作品中说是被雍正和隆科多给弄死后改了遗诏。按照清史稿来认为吧,清朝遗老在修订时虽然对让位前后所表达的有点私心,但对于皇帝驾崩这类还是会按照官记来修订的。
隆科多是作死被杀怪不了谁,有了钱权后就瞎折腾,按野史来说就是知道雍正太多的事情,作奸犯科正好被雍正赶上了就顺便把圈死了。
早期是雍正的心腹,后期雍正猜疑心太重,隆科多也确实做了犯上的行为,就被圈起来弄死了,雍正后期不光是杀了他一个,大将军老年也被弄死在城门楼子里。
优质答案2:
康熙到底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非命,历来为史学家所议论。康熙驾崩后,雍正第二天就继位了,从《清史稿》来说吧,康熙是因病而亡,雍正肯定是合法继位了。因为清史稿康熙的本纪是雍正朝修的,雍正自然是上承天命,下赖父皇垂青,顺利继承大统。
看看雍正自己编的《大义觉迷录》,自然和清史稿如出一辙。
"皇考告以症日增之敌,其夜戌时,龙驭上宾。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雍正也随之即位,没毛病。康熙病重,命众皇子至榻前,步军统领领侍卫内大臣隆科多宣读遗诏,胤禛继皇帝位,合情合理。但也有人持否定意见,许多野史都提及了篡改遗诏说。更有很多近代学者也赞成雍正谋逆篡位的说法。他们有一个共同观点,隆科多是雍正的人。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康熙被称为清圣祖,千古一帝,圣明烛照。用人之道信手拈来,他不会将重要的兵权交给一个欺君罔上的人,交给一个不忠之人,隆科多背叛康熙,按概率学来说,微乎其微。如果隆科多不会背叛康熙的话,那一切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所以本人赞同雍正合法继位这一说法。至于隆科多的死,纯属咎由自取。隆科多本来倍受雍正皇帝器重,但是恃宠而骄,因为收受年羹尧等人的贿赂,结党营私,私藏皇家玉牒等四十一项大罪,雍正五年,雍正下令逮捕圈禁隆科多。雍正六年,隆科多死于禁所。三、康熙之所以暴毙,真的是雍正下手毒杀的吗?
优质答案1:
个人觉得,雍正的皇位,其实不像传说中得来的那么不堪,其实康熙早就看中了雍正的儿子弘历,有意让弘历将来成为皇帝,所以在两废太子之后,便指定了自己的接班人为雍正,但是在野史里,在传说中,似乎雍正是靠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包括他老子康熙的死似乎都是他的原因,其实不然。【01】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我们都知道康熙是清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总共有六十一年,所以乾隆后来当到六十年的时候,为了不超过自己的皇爷爷康熙,便在六十年时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了嘉庆。我们知道,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死的时候是69岁,这样的年龄,又在皇家,可以算是命很长很硬了,得个什么病痛,不治而亡也是有的,雍正等了那么些年,难道非得在人家老得快不行时才去下毒手吗?
【02】康熙勤政务实康熙从14岁开始亲政后,劳心劳力,解决很多内忧外患,为康乾盛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不管他的太医技术多高,也不管他保养得多好,不分白昼黑夜工作的人,身体总是会敲响警钟,这种务实勤政也让他终有不适的时候,所以老年得病一点也不奇怪的。
【03】九子夺嫡补上一刀康熙两废太子,让儿子们个个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雍正自然也不例外。最得力的似乎是八阿哥,也是在贤德方面最像康熙的一个皇子,便阴招连连,屡出奇招,想将挡在自己面前的阿哥们一个一个的清除出局,上演了一部康熙最不想看到的骨肉相残的大戏,让康熙悔不当初。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自己的儿子们,他何尝不想他们和平相处,偏偏是这皇位害得皇家无亲情。
所以,康熙的死,并不是雍正下的毒手,康熙在宫里经营了61年,护卫、禁军、朝臣等,哪一样是皇子可以染指的?就算是有大臣站队,结党营私,也不至于可以让雍正轻而易举地杀死康熙。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谢相遇在头条,感恩喜欢我的文字。优质答案2:
你觉得雍正是控制了军队?还是控制了朝廷重臣?还是控制了各旗主亲王?
如果军队和大臣、亲王都没有控制,他拿什么弑君?
他没有弑君,都有人说他得位不正,想推翻他,要是他真的弑君了,他能坐稳皇位?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