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从小就喜欢法家学说,他聪颖过人,小小年纪就通古博今,在他弱冠之年就拜了魏国的宰相公叔作为师父。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公叔座不是这样想,他对商鞅是又爱又恨,既爱惜他的才华,又恨他过分聪颖,会抢了他的地位,所以在他门下的这些年,商鞅都是蒙尘的珠子。

一直到他大限将至,他才向魏王说:“商鞅是个麒麟之才,接替我宰相之位他够格。”魏王不信,一脸的不屑,公叔座叹气,想想又说:“如果他不肯从你,那你就把他杀了,绝对不能让他活着离开魏国。”
魏惠王认为公叔座是病糊涂了说胡话,根本就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公叔座想想自己这样做实在是对不起商鞅,他便叫逃命,不过商鞅十分自信,他说:“你叫魏惠王用我,他不用,他又怎么会听你话把我杀了?”
事实证明,商鞅是对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商鞅胆子很大,而且很自信,甚至刚愎自用。也正是这样,才落了一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公叔座离世之后,商鞅见自己在魏国毫无施展之地,心里不满,觉得自己满腹才华就要浪费了。当时秦国正经历内忧外患,每天都焦头烂额,四处招揽贤士。商鞅看准了机会,投奔秦国。
商鞅第一回见秦孝公时,讲的是王道,秦孝公睡;第二次讲得是帝道,秦孝公迷迷糊糊的听着;一直到了第三次,秦孝公听完后十分激动,这一次,商鞅讲的是霸道,称霸“武林”秘籍。
秦孝公一听能“称霸”武林,心情十分激动,忙问商鞅:“怎么称霸武林?”
在《智囊》一书里写着,秦孝公为了称霸武林,拉着商鞅聊了几日几夜,两人吃住都在同一屋。经过几日斟酌,一心想发挥自己才能的商鞅和一心称霸的秦孝公一拍即合,两人就这样启动了“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作用非常好,秦国当时的光景都是“世间无贼,夜不闭户”,国民富足,而且骁勇善战,也正因此法,秦孝公完成了统一神州大地的“梦”。
随着变法的成功,商鞅也变成了大功臣,先是被赏了15邑的商业地,成了统领一方的诸侯,有了这样的成绩。商鞅自然是嘚瑟不已,开始肆无忌惮的得罪人了,《智囊》里有一句话:“商君相秦十年,宗室亲戚多有抱怨。”
可商鞅毫不收敛,就连太子爷嬴驷的错商鞅都揪着不放。
有一回,嬴驷触犯了商鞅的律令,嬴驷放下身份求饶,可商鞅不知变通,要行割鼻之刑。秦孝公听后,亲自向商鞅求情,最后还是让嬴驷的老师来代受刑。
经过这一次,赵良劝说商鞅,《智囊》里记录:“秦王一旦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以待。”意思就是,你得罪了秦国以后的皇帝,你就等着死吧!
可商鞅的自负和刚愎自用又出来了,他以为自己还能像在魏国一样,能活下来。他觉得就连秦孝公都要敬我三分,嬴驷不也照样要靠着我立国。然而,这一次,商鞅赌输了,还搭上了自己的命。
秦孝公退位,嬴驷为秦惠王,他上位做的第一件事就给商鞅“安排”了谋反,下令抓他,打了商鞅一个措手不及,没办好,只能逃回封地,起兵反抗。可这就是以卵击石,最后还是丧命,落了一个五马分尸,株连全家的结局。
在《智囊》里记载,秦惠王指着商鞅的尸体说:“你们千万不要像商鞅一样有谋反之心,有了我就像灭商家一样,灭诸君全家。”
说来说去,商鞅的死都是他自找的,他在治国方面,确实是天才,但人情世故也很重要,与人相处的大智慧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商鞅在这一方面,就是个呆子。
他能让秦国统一,这样的功劳自然是连秦孝公都忌惮,功高震主,别人又怎么会容的下他,不仅如此,对于张良的劝解,他也当做是耳旁风。像萧何张良这样的名臣,他们也是劳苦功高,就是因为懂人情世故的大智慧,所以才能善终。
说来说去,如何活,都是看“智慧”二字的造化。为了点化世人,明朝“鬼才”冯梦龙写了一本名为《智囊全集》的书,里面主要的讲解的是中华文化5千年,汇总了1238个智慧人物的经验,成功的可以学习,失败的可以借鉴,每一样都不少。
是雍正、乾隆、康熙不离手的读物,他们身为帝.王,看此书就是为了学习书中的智慧,上位者都要学习,我们作为普通人,就更应该了解,不然又怎么能保护自己呢?这套《智囊》对照古文诠释,版面设计古朴,一套6本,现在福利秒杀。
你读过的书都会刻画在你的骨子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蓝色链接获取哦!
一:商鞅怎么到秦国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秦国国君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商鞅在公叔痤死后听闻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
商鞅先以帝道、王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再以霸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改变态度但没有重用商鞅。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