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长的什么样?真的美人鱼长什么样图片

2023-02-25 13:25:03 602 0
奇闻异事录
心理学:你第一眼看到了什么,测出你今生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本文创作者:香草美人鱼。原创抄袭搬运必究。

A:钓鱼的人

美人鱼长的什么样?真的美人鱼长什么样图片

B:一只水杯/鱼

C:一只大手

A:你今生有一个平淡安稳的人生。你为人随性、追求自由、低调朴素、踏实安稳。你从来都不去强求哪些不属于你的东西,你更不会让自己置身于竞争激烈的商战,所以只要你不太缺钱,只要你的日子还过得去,你就会过得心安理得。其实也不是你不够努力,只不过是你追求的是人生的那份简单与安逸。

B:你今生有一个富富有余的人生。也许你并不会一夜暴富,但是你的钱财也是取之不尽且用之不竭的。你有韧性、善沉思、努力坚韧又颇具仁心。这样的你自然是积福深厚,所以有时候并不用你亲身去经历创业的艰难,你的钱财自然会顺畅到来。这样看来你未来的生活是金玉满堂且充满了幸福的。

C:你今生既有逆境中的人生,你也有人上人的富贵人生。你不仅生来头脑出众、胆识过人、具有格局与胸襟,而且你自身还隐藏着无限的力量与逆转命运的能力。所以你自然就具有了极强的创造力,还有挖掘财富与打开财富之门的资质。所以你既能经受得了人生中的风雨,你更能担得起大的财富。原创作者:香草美人鱼。

一:美人鱼长的什么样子

有美国研究者称美人鱼并不只是传说,它在我们现实世界中真的存在。此语一出,立刻引起广泛。研究者认为,美人鱼是在古猿进化为人类的过程中,一部分古猿进入海中生活,进化而成的类人猿,与人类同一祖先。

二:美人鱼长的什么样子在什么地方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抱着孩子的美女,经常出现在海面上盼望着亲人的归来。人们把它称为“美人鱼”。实际上海洋里没有真正的美人鱼,倒是是一种叫儒艮的海洋哺乳动物。它分布在亚热带浅海海湾和亚洲热带浅海,在我国广东、广西和台湾南部沿海也有出现。

儒艮一般体长2~3米,头比较小,鼻子里有瓣门,在水下栖息时,瓣门关闭,前肢转化为鳍,后肢已经退化。它长相很丑,秃头,下巴多皱褶,没有耳廓,面部多毛,全身无毛而光滑,上半身呈淡灰褐色,下半身呈灰白色,胸前有一双乳头。公儒艮上门齿像两根大獠牙。母儒艮经常用一个鳍抱着孩子喂奶,另一个鳍划水。儒艮是海牛的一种。它们以吃海藻和水生植物为主。一般情况下在黎明或傍晚时出现在海面上,白昼栖息在二三十米深的海底。有时也会在的淡水区觅食。

空棘鱼是生活在300亿年前原始鱼类中最后的幸存者。

黄花鱼能发出在水下传得很远的鼓声或敲击声。一旦它们靠近,能辨认出对方的条纹和图案。

美人鱼,又称人鱼、鲛人(中国古名),是一种长着人身鱼尾的神秘水生动物,多生活于海洋的水域之中,常出现于童话、神话、志怪、玄幻小说或者古代传说,以及史书记载,是著名的艺术形象。

(1)科学界一般将海牛确认为美人鱼! 海牛,学名儒艮.是一种大型海生食草性哺乳动物.雌性海牛有与人类相近似的乳房,常被海员和渔民误认为是传说中的美人鱼. (2)传说中的美人鱼是人们虚构出来的!至今仍然缺乏能够证实其存在的直接物证! “美人鱼”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名字和形象也经常出现在戏剧、小说、电影等文学作品以及商业广告中,这一称谓的由来还要追朔到几个世纪以前,那时美洲新大陆刚刚被发现,欧洲各国纷纷派船去美洲探险,寻找宝藏。每当黄昏日落,或者明月高悬的时候,那些在海上漂泊数月之久的探险者和水手们,常常在那粗笨的单筒望远镜中,透过弥漫的水雾,看到一些袒胸露肤的美丽“女人”在海边游泳、嘻戏,还有的把自己的“婴儿”抱到胸前喂奶,而这些“女人”的下身又象鱼一样,她们时而出现,时而又被海上的迷雾遮住。这个海上“美人鱼”哺育婴儿的奇妙景象,勾起了远涉重洋的人们对自己妻儿的思念之情,“美人鱼”的传说也就随之诞生了。 实际上,“美人鱼”是一种终生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水域中,或者在近海游弋的大型水生哺乳动物,它的名字就叫儒艮。因为它的雌兽的胸部乳房丰满,高高隆起,还生有一对4—5厘米的乳头,当它给幼仔哺乳时,常用两个肥大的胸鳍抱起幼仔露出海面,所以在傍晚或朦胧的月夜中使人们产生了错觉。 为什么美人鱼又叫“人鱼”,它长得象人吗 其实呀,美人鱼是有的,它的名字叫“懦艮”,既不是人也不是鱼,而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海兽,体长有三米多。它是有点像鲸一样的哺乳类动物。它的身体上布满了稀疏的毛,皮肤也很厚,布满了皱纹。它的尾部是“叉”形的。 “懦艮”好群居,雌懦艮的胸前有一对乳房,生了娃娃以后,它就用鳍把娃娃抱在怀里喂奶,而且还把上半身露在水面上,所以出海打鱼人在海上远远望去,懦艮就像一位年轻的妈妈喂自己的孩子吃奶一样。因此,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很美的名字:“人鱼”或叫“美人鱼”。 雌懦艮每年都要生下一个“娃娃”,“小娃娃”一出生就会游泳,并和“妈妈”一起生活,直到会独立行动之后才离开“妈妈”过独立的生活。 懦艮对生活环境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我国还没有动物园能够养活它,我们在动物园里也就见不到它了

三:美人鱼长的什么样子图片

其实,美人鱼的传说已很久了,多前,巴索斯(巴比伦的历史学家)在《万代历史》中就有记载:体形像鱼,身体下部有双和人样的脚连着鱼尾;到世纪英国出版的《赫特生航海记》中也所描述,人鱼露出在海面上背、如个人,她身体跟般人相似,皮肤白色,背上披着长的黑发。

古籍中多见记载:

“太祖,洞庭焦郡,士子过海遇大风,没于浪。数尸浮于岸,有渔人见其口噙珠,如鸽卵,华光煜煜,触之则灼痛难忍,以为不祥。俄顷生醒,自云入龙宫与龙缱绻,突觉水波翻涌,而不知身在何处也 明,野枵子,《平山草堂笔记》

“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晋,张华,《物志》

“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纱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分布: 生活在海中,少数与海相通的大河大湖包括地下湖中也有少量鲛人,主要看水的深度与水质。鲛人不愿在不洁的水中生活繁育: 平均寿命岁。胎生,可胎多胞,孕期个。但只有每才能受孕,幼婴也多统生于。小鲛人生下来在气囊中,数小时后即破,可以游泳。但海中天敌多,成活率差。因此种族繁衍速度尚逊于人类。

外貌: 流线修长,身材好,近似人类,略为瘦高。但上肢与身体两侧间连有半透明皮质翼和飘须,显得漂亮飘逸,但这是在海中游动的必要。下身自腰起附有多条长于腿的裙状透明薄带。游动时双腿被裹入其中,以利于减轻水流阻力而游动。传说中鲛人是古人类某国为避战祸用魔法改变了体质躲入水中而成族,因而有双腿,又传说是渔人遇海中而被变为仆,但谁也不知道鲛人真正来历是什么,传说永远只是传说。男性鲛人背上有角质鳍,性是透明软质,因此男性看起来而性柔美。

美人鱼之谜揭秘

鲛人有头发,色多样。鲛人下层男性为劳动与战斗需要多从幼时就将它们剃去,并在头顶刺青。子紧束起或配以绡帽。鲛人男子留发往往是贵族及上等人的标志。 鲛人身体因有飘带与须垂下遮盖,因此平时不再着衣物。水中静立或行走时皮翼及飘须包住身体大部分,游动时上身裸露,下身在飘带中。

只有部分贵族因为乘坐巨鱼所拉的浮车(水草与轻质木料造成),不太须自己长途游动,所以为表明特殊身分及身体,以光滑水草或被称为绡的种特制织品(用若鲷鱼的泡膜碾拉配以鳞粉和鱼油做成,极为光滑而不吸水)制成披风裹带等衣物,鲛人衣物是前后分襟,只在脖前和腰间相系,多有网孔花纹,有时也在下身长飘须外再附以长裙。长久后,随着鲛绡渐普及,些也开始效仿。 鲛人男性平常时皮肤和人类样,但遇敌时会迅速转变为战斗体质,在身体外形成坚硬鳞甲状皮肤,如同披上盔甲。性无此能力

水外体质 鲛人普通情况下无法在水外超过天。上岸后必须每服用药物并花数个小时在水中恢复。而且非海水的效果恢复不好,会影响健康,在水外呆得越久,身体越虚弱。长期使用药物的话,健康会受损,寿命会缩短。但陆上也有许多鲛人愿意冒险探寻之物,所以在大湖深潭中有时能找到鲛人的隐密据点。传说鲛人有奇法能使人在海中呼吸生活,但也同样以减少寿命为代价,但人族中尚无人知道这秘法。 语言: 鲛人使用类吟唱的语言,在海中用和歌般声调在传达信息,这样可以在海中传递很远。靠近时的语言交流也使用通过喉间骨振动发出的种快速音频。其他种族是极难理解的。大多数不懂人类语言。人类在海外听到奇怪歌声,就知道是遇上鲛人了。

人类与美人鱼的接触

美国的对孪生兄弟曾在加勒比海上捕获了条米长的大虎鲨。他们从虎鲨的腹中解剖出副畸形的骸骨。骸骨的上半部/部分是人形,和的骨骼完全样,而下半身从骨盆以下则是大鱼的骨骼。动物学家艾尼斯图摩里斯士认为,这副骸骨极有可能属于人们传说中的美人鱼。

美人鱼之谜:美人鱼事件

苏格兰教师威廉马龙在苏格兰的斯尼斯海滩散步时,突然看到海中露出个性,头发为褐色,官与人近似,还有对丰硕而漂亮的乳房。

当其荡漾于水面时,能够很清楚地见到鱼尾。她在水面上浮游了分钟之后才消失。像这些目睹美人鱼的事件,在南太平洋、苏格兰、带的海面以及北海、红海等地,都有大量的报道。

美人鱼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近来,科学家对美人鱼的真实身份作了大量的研究。些专家认为,美人鱼有可能是人猿的个变种。这些人猿由于长期生活在海里,下部退化为鱼尾,以利于在水中。

还有人说传说中的美人鱼实际上是种远古遗存动物儒艮。这种哺乳动物的祖先曾生活在陆地,后几经沧桑,又适应了水中生活。

儒艮呈纺锤形,长米左右,圆头大眼,幼崽靠吃母乳长大。雌儒艮在哺乳时用两鳍抱住幼仔,头部及常露出水面,乳硕大,在晚霞映衬下可能使人误认为红裳人。

另外海洋里还生活着种被称为牛鱼的动物,是种食水草的哺乳动物。每当它露出水面时,头上往往挂满水草,胸前大大的乳房也露出水面。远远望去,如同披着长发的人,因此被人误认为是“美人鱼”。

美人鱼标本

美人鱼之谜:美人鱼标本、美人鱼照片是真的吗?

英国伦敦皇家物馆展出了条美人鱼标本,当时曾轰动全市。后来有人说这是个精心伪造的假标本,所谓的美人鱼是用猴头和鱼身巧妙嫁接而成的。

科威特《火炬报》报道过红海海岸发现美人鱼的消息,并附照片。时隔不久,有人揭露那是条鱼和个人的照片拼接翻拍而成的,纯属。

美人鱼的传说由来已久,大约多前,巴比伦的历史学家巴索斯在《万代历史》中记载美人鱼体形像鱼,身体下部有双和人样的脚连着鱼尾。

而世纪英国出版的《赫特生航海记》中也描述,人鱼露出在海面上背、如个人,她身体跟般人相似,皮肤白色,背上披着长的黑发。

美人鱼之谜终究是个特殊的存在,究竟美人鱼的真面目是不是像我们看到的木乃伊那么恐怖呢?大家看看就好,不要打破了对美人鱼美好的幻想啊

美人鱼是个大课题,有些时候,还是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好,不然当男性朋友们看到美人鱼真实容貌的时候,可能就要大失所望了!

四:美人鱼长的什么样快给我看看

一队建筑工人,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边附近的一个放置宝物的坟墓里,发现了这一难以相信的生物

五:美人鱼长的什么样子黑猩猩长得什么样子

自从人类敢同海洋叫板后,无论东方西方,沿海民间不约而同流传起半人半鱼生灵的传说。这些人鱼尽管形态基本相似,却因种种原因,在容貌性格和命运上大相径庭。

西方:海妖变公主

西方最早关于人鱼的传说来自位于两河流域的亚述帝国。

这些早期人鱼并不性感,常常是鱼和人的粗糙组合。亚述女王赛米拉米斯(Semiramis)的母亲是一名天神,不慎将当牧羊人的丈夫杀死,因懊悔自沉于湖中,化为“一条长着人类头颅和双腿的鱼”。古巴比伦传说里的男性人鱼“欧尼斯”也有着类似长相,他戴着鱼头做帽子,披着鳞片鱼皮当斗篷,像披着鱼皮的人类。

在希腊传说里,人鱼从河流进入海洋,具有兴风作浪的能力。传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与同父异母的妹妹感情甚笃。公元前323年,未满3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病死,妹妹便化身人鱼,终日在爱琴海中游荡,遇到在海中航行的船只,就浮出水面问:“国王亚历山大还活着吗?”回答错误会让她暴怒,变身女妖,头发根根化作毒蛇,掀起惊涛骇浪;只有回答“他活着,统治并征服了整个世界!”才能将她哄得高高兴兴,抚平海浪放人一条生路。

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奥德赛》里描述了段数更高的人鱼——海妖塞壬(Sairen)。塞壬极为美丽,拥有动人歌喉,她们常常出现在狂风暴雨的海上,坐在绿色的岛上唱歌,被歌声吸引的船只便会偏离航线,触礁沉没。英雄奥德修斯回归故里驶过塞壬所在的海域,他听了预言家的话,用蜂蜡塞住同伴的耳朵,还让把自己捆绑在桅杆上,以防被塞壬的歌声蛊惑。他成了唯一听到塞壬歌声还活着的人。另一名希腊神话的英雄俄耳浦斯得到金羊毛返回途中也遇到海妖,他急中生智唱起了歌。因为他唱歌比海妖好听,同伴只顾听俄耳浦斯唱,无视海妖的魅惑,逃过一劫。

塞壬在海上唱歌导致船只触礁的故事成为人鱼形象的蓝本,人鱼从此绑定魅惑和死亡的属性,象征着俗世享乐,与基督教倡导的文明节制相对立。

德国民间故事里的人鱼罗蕾莱(Lorelei)是喜欢恶作剧的女郎,她们居住在莱茵河里,渴望引诱世俗世界的凡人到水下一起生活。德国一个渔夫在夜里捕鱼,常常看见一个年轻女孩坐在礁石上唱歌,指点他撒网。这名渔夫不久便失踪了,据说被罗蕾莱拖到海底当了丈夫。有一群士兵想撒网捉罗蕾莱,被施法定住不能动弹,她们返回海底后,再没有现身人间。

波兰人鱼的形象则颇为英勇。民间传说一名少女在战争中被侵略者追赶,投河化作人鱼。多年后,华沙再次沦陷,人鱼浮出水面,手持利剑盾牌击败入侵者,并在战斗中英勇死去。这条人鱼在1938年华沙再次面临法西斯德国威胁时,被铸成手持利剑盾牌的雕像,竖立在维斯瓦河畔。

中世纪北欧神话里的人鱼则显得人畜无害。他们有男有女,平日追求只是上乡村游玩,坐在岸边梳理金色或绿色的长发,弹弹竖琴唱唱歌。他们有时候会变成鸟类,还会把羽衣忘在沙滩上,凡人捡到就可以强迫人鱼跟自己结婚。很多欧洲传说里有人跟人鱼结婚的情节,故事相当雷同,男子藏起人鱼的梳子或镜子,人鱼就会跟他一起生活,但当她一旦找回丢失的东西,就会离开丈夫回到海里。

地中海沿岸的人鱼则让这个群体蒙上了悲剧色彩。人鱼的祖先同掌管爱与美的维纳斯打赌赢了,维纳斯被迫按照约定赋予人鱼的后代超乎寻常的美貌。维纳斯不能容忍其他生灵的相貌能与其媲美,便拒绝给予人鱼爱情。因此,追寻爱情而不得成了人鱼无限循环的悲剧宿命。

安徒生《海的女儿》的创作便基于这种伤感的设定。人鱼爱上凡人王子,王子又另有所爱,没有爱的人鱼牺牲自己挽救了爱人的性命,也挽救了欧洲人鱼的形象。从此,魅惑与死亡不再与人鱼形象紧密相连,爱和悲伤则成为人鱼博得人们好感的重心。

东方:志怪到人性

比起美人鱼如今善良美好的特征, 在东西方的古老传说中, 它们却多是以骄横兽性的面目出现。

在古代东方沿海,《山海经》第一次记录了人鱼这种生物,里面说他“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博物志》里提供了更多信息,人鱼称作鲛人,他们生产鲛绡,入水不湿;眼泪能化作珍珠。

宋朝《太平御览》里完善《博物志》鲛人泣珠的故事,南海人鱼上岸玩耍住在一户人家中,吃吃喝喝数天,发现主人米缸渐空,只能卖绢换粮。人鱼离开时,向主人要了一个盘子,哭出了满盘珍珠以报答主人。

相比西方人鱼兴风作浪的美貌骄横,这些善良的东方鲛人性格木讷无争,相貌性别含糊。

唐传奇第一次赋予人鱼性色彩,《太平广记》揭露了比西方“人与人鱼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一言隐去的更多少儿不宜的细节:人鱼阴部与人类无异,靠海的鳏夫寡妇大都捉人鱼养在池沼中。人鱼交合时,与人没什么两样,也不会伤人。清代李汝珍在写《镜花缘》时,嫌性描写过于粗俗,只描绘了人鱼重情义讲报恩的一面,让人鱼形象彻底与性无关。

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人鱼,最初也以神兽形象出现。

《今夕百鬼拾遗》说人鱼“面容奇丑无比,是个像猩猩一样的怪兽,有着食人鱼般锋利的牙齿和尖爪,下半身布满金光闪闪的鳞片。”《古今奇谈莠句册》里说其“头部有像人脸一般,眉毛眼睛具全,皮肤很白,头发是红色的,下半身为鱼形。”《诸国里人谈》补充,“渔夫看了觉得十分恶心”。

与西方故事里一样,沿海人们的安危也与日本人鱼的心情好坏挂钩。《诸国里人谈》里写宝永年间,乙见村渔夫打鱼时,发现有东西躺在岩石上睡觉。凑近看见其长着人脸鱼身,觉得十分恶心,就拿船桨把他打死了。这以后,海上掀起海啸,伴随着剧烈地震,一直持续了十七天,乙见村永远沉入海底。

在日本,人鱼是可以抓来吃的。“八百比丘尼”的故事在日本广为流传,渔夫高桥18岁的女儿偷吃父亲的人鱼肉变得长生不老,出家为尼游历各方,在她八百岁时深深体悟到人世无常,于是绝世死去,被追封为“八百比丘尼”。《古今着闻集》记载人鱼肉质美味,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长生不老,有的人食用后会发狂死掉,有的人会变成人鱼,只有极少数才能长生不老。

当西方人鱼故事传入近代日本,东西方人鱼形象第一次合体。受安徒生《海的女儿》影响,小川未明写下著名的《红蜡烛与美人鱼》。其中的人鱼已经一改让渔夫恶心的容貌,变成 “大眼睛黑眼珠,有着漂亮的头发和粉红的皮肤,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小渔村一对制蜡烛的老夫妇收养了人鱼,人鱼有绘画天赋,在蜡烛上绘制图案,人们只要将这些有画的蜡烛摆进神社,就能出海平安,老夫妇的蜡烛也因此畅销。老夫妇不满足赚这点小钱,将人鱼高价卖给前来猎奇的富商,从此点蜡烛的人都会葬身海底,小渔村也因此荒凉了。

美国民俗学家巴斯蒂指出:“美人鱼的传说之所以广泛流传,是因为她给海上的人们提供了某种独特的精神需要,一种愿望的实现或一种对溺死的安慰”。在现代,无论东西方的人鱼都远离了原始形态的骄横兽性,趋于善良美好。也许这也象征着人类的热望:尽管爱和美是悲伤和不可触及的,人类还是要不断追寻和接近它。

看天下340期

《Vista看天下》团队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商务合作请联系QQ:3310806586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02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