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有说被毒死的,有说被拉肋而死的,也有说被勒死的。
千年后,一块出土的石碑来揭开谜底。

岳飞惨死风波亭,千百年来议论不休。南宋初年,半壁江山都忍受着金兵铁骑的摧残。
二十岁的岳飞束发从军,身经大小一百二十余战,率岳家军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叱咤疆场,未尝败绩,几近收复半个中原。
在形势一片大好下,区区一个秦桧,真的能害死岳飞吗?恐怕并没有这么简单。
宋高宗即位之初,这位20多岁的天子对待金军的态度举棋不定,朝廷中主和与主战两派势力勾心斗角。
此时,年仅25岁的岳飞却敢直言不讳地写下一封奏章:请陛下回到汴京,趁徽、钦二帝被掳去不久,金军的势力尚未稳固之际,亲率大军北渡黄河,将士们必然同心同德,恢复故疆,迎还二圣,收复中原指日可待!
刚开始,宋高宗主张收复失地,启用了大批主战将领,其中就有岳飞。
岳飞北上抗金,多次打败金兵,声威大震,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一口气收复了大片失地。可就在岳飞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正准备捣毁金兵老巢时,宋高宗却向他连下12道金牌,急令岳飞班师回朝。
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呀!岳飞愤慨地说: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至此,岳飞的抗金战斗被迫中断。
宋高宗要处死岳飞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岳家军的势力太过强大,强大到占宋朝军队总数的七分之四。“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北伐接连获胜,威震四海。
宋高宗心里难免不会犯嘀咕:
“既然岳飞连不可一世的金军都能战胜,推翻自己的皇位还不是轻而易举?想当年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有了如今赵氏的天下,如果不杀死岳飞收回兵权,完颜氏当皇帝和岳飞当皇帝,对我而言有什么区别?杀了岳飞,至少还能换来与金军的和解。”
至此,就能理解宋高宗为何要置岳飞于死地了。当岳飞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捷报频频传来,想必最坐不住的并非金军,而是宋高宗!
在南宋以后的至清代的正史中,对岳飞之死并没有记载,而一些野史却流传了岳飞之死的多个版本。
《三朝北盟会编》卷207《岳侯传》说:“侯中毒而死,葬于临安菜园内。”而《说郛》卷29《朝野遗记》却载:“其毙于狱也,实请具浴,拉胁而殂。”
2010年的3月6日长葛市长社街道办事处杨中村村民在村旁的一块墓地上挖土时,无意中发现地下埋有多块古石碑,一共挖出20多块。
其中,两块石碑为清朝同治年间所立,
一块石碑上刻着《岳氏族谱》,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根据上面的文字、图案可以判断,缺失部分大致有20%。
另一块石碑刻着《岳氏受姓图》保存基本完整,文字比较清晰。两块石碑落款处,均有“同治七年”字样。
在《岳氏族谱》碑上,起首一句是“吾族原汤阴人也”,紧接着是关于岳飞身世、事迹、死因的介绍。
上面还记载朝廷连发12道“金牌”令岳飞退兵等事实,岳飞回到南宋都城临安死在狱中。至于死因,其中有“十二月二十九日将王勒死”字样。
许昌市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多方考证,这两通石碑确为清代所立。
岳飞战功卓著,被封为鄂王,根据史料记载,岳飞确实是在公元1141年12月29日(农历)被害死的,这与历史事实相一致。
《岳氏族谱》的发现,推出岳飞是“被人勒死”的新说,这个有望推翻之前传说中的被毒酒毒死的,和被打断肋骨死的两种说法。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