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母亲怎么死的?

2023-02-26 10:21:29 529 0
奇闻观察室
公元前195年,刘邦突然去世,薄姬跪在灵前痛哭。吕后站起身后,略带不屑且温柔地说道:“你去封地追随儿子吧。”薄姬头也没回道:“多谢太后体恤。”吕后很欣慰,薄姬暗喜:“多年的隐忍终于到头了。”

薄姬是被后人认为最幸运的皇太后。

可有谁知道,她的幸运是她的常年不得宠和隐忍换来的步步为营。

刘邦母亲怎么死的?

薄姬原名薄霁月,是父亲薄氏与秦朝魏王宗室魏媪的私生女,所以薄姬也算是贵族出身。

有句话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薄姬就属于斯人里面的那一个。

薄姬自幼丧父,与母亲艰难度日。母亲经常对她非打即骂,把所有生活的苦都归咎到小薄姬身上。

秦朝末年,各地反秦势力纷纷而起,魏媪本是带着薄姬投奔同宗室的哥哥魏豹,怎奈,魏豹不认,娘俩流落街头,差点被卖青楼。

机缘巧合,给刚出生的薄姬算命和起名的许负来到身边,把薄姬有“生天子”的命运传到魏豹耳中,魏豹自喜,她能生天子,那我娶了,不就我是天子的老子了吗?

不久魏豹迎娶侧妃薄姬,魏豹对薄姬还算疼爱,自从薄姬进入王府,基本是夜夜留宿在薄姬的身边,恨不得一次就生个龙种出来。

只可惜,魏豹千算万算,失算在了王妃的手里,魏王妃是个善妒之人,经常给薄姬一些含有麝香的东西,以至于薄姬在魏豹身边没生下一男半女的。

好景不长,魏豹本来是依附刘邦一起打项羽的,自从听了许负的话,他就开始自立门户了。

刘邦一气之下灭了魏豹,把魏豹府里的妃子送到皇宫织布坊,一日刘邦路过织布坊,看到薄姬有几分姿色,就纳入了后宫,只是刘邦又把她忘了。

薄姬在魏王府时与管夫人和赵子儿是好姐妹,三人曾经约好“富贵莫相忘”。眼见管赵二人都得宠受封,只剩薄姬一人还被冷落。

汉高祖四年,刘邦坐在宫内的成皋台,管夫人和赵子儿作陪,姐俩在一起谈笑当年与薄姬相约。刘邦听后,问明实情,一时对薄姬产生怜悯,当晚与薄姬同房,薄姬说:“昨晚梦到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

刘邦说:“这是显贵的吉兆,今晚我就为你促成此事。”

仅这一次,薄姬怀孕,于高祖五年生下儿子刘恒。此时刘邦又将薄姬抛之脑后,也许刘邦本意只是出于怜悯,并没有想到薄姬受老天眷顾,让他生下刘恒。

有了儿子的相伴,薄姬也没想过去争宠,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宫里陪伴着儿子,带他习文,教他怎么隐忍,怎么做人。刘恒八岁,被封为代王。

也就是因为薄姬的不争不抢,公园前195年,刘邦去世,吕雉看她无权无势构不成危险。守灵期满,就放她去代国找儿子刘恒了,跟随儿子一起守封地。

虽然离开皇宫不用像以前那样隐忍,但薄姬依然严谨恪守的教育儿子,善待百姓,体恤民情,做到一个好大王。

公元前180年,吕雉去世,大汉江山不能一日无君。群臣商议再三,决定将代国对刘恒迎回宫中登基。刘恒找许负卜卦,卦相“大横”,才敢踏上回京的路。

刘恒登基后,封薄姬为薄太后。刚登基的刘恒,群臣以为他是软柿子,可没想到他在薄姬的影响下。一开始以软弱迷惑,后出手强硬,夺兵权,设计降官爵。让那些老臣不得不服。

刘恒不止是一位好皇帝,还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薄姬生病三年,刘恒衣不解带的侍奉三年,而且薄姬每次喝药,他都要亲自尝过才能喂给薄姬。他在位23年,一直尽为子之道。23年如一日,有几个人能做到。

只可惜,天妒英才。公元157年,刘恒与薄姬先离开人世,薄姬再次遭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刘恒临终时,他对于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深为抱憾,反复嘱咐妻子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对薄太后尽孝。

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刘恒要求将自己的陵墓照“顶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两年后,薄太皇太后去世,窦太后谨遵丈夫的心愿,将她落葬在汉文帝刘恒霸陵的南方,仿佛刘恒背着母亲的样子。

薄姬用孝,善,义来教育刘恒,让他在位23年时间创下流传千古的文景之治。【言过于心】

在刘邦的后宫中,薄姬不受待见。所谓“祸兮,福之所伏”,不受宠的薄姬有许多时间教育儿子。从刘恒的为人处世来看,薄姬还是很会教育孩子的。

后人评价,刘邦的后宫最有手腕的是薄姬。从许负的“此女可生天子”,到“管赵姐妹的玩笑”再到“梦到苍龙盘腹”最后到刘恒登基的“大恒”,这里的哪一步不是有预谋的。

纵观薄姬的一生,虽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是剑走偏锋,稍有不慎就会全面崩盘。不过,薄姬最后还是稳操胜算,是因为她看透了人的本性“贪”,而她胜在一个“隐忍”上。

对薄姬的一生,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我@言过于心,带你品鉴历史中的精彩故事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29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