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年,刘娥去世,年近50岁的赵元俨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便给赵祯说出了事关他和刘娥的惊天秘密。没想到,就因为这个,赵祯对赵元俨展开了报复行动。赵元俨,赵光义的第8子,从小深得赵光义的喜爱。无奈,赵光义去世时,赵元俨才12岁,所以与皇位失之交臂。后来,赵恒登基,对他严加看管,赵元俨只能赋闲在家。赵恒去世后,刘娥掌权,对赵元俨十分讨好。于是,赵元俨再次选择了韬光养晦。现在,刘娥没了,一直憋着劲的赵元俨知道,他的机会来了。他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凭着一个惊人秘密,即便当不了皇上,成为摄政王应该不成问题。于是,赵元俨找到自己的侄子、当今皇上赵祯,并小声地给他说:“皇上并非刘太后所生,你的生母一年前就去世了。”赵祯听闻,直接懵了。于是,赵元俨便给他讲了个真实的历史故事。34年的一天,赵恒宠幸了一名李氏宫女,不久李氏就怀孕了,并生下一个男孩,可是这个男孩却被李氏的主子给抱走了。后来,凭借这个男孩,这个主子成了刚去世的刘太后,而这个男孩就成了当今的皇上。多年来,刘太后对李氏处处为难,而且1年前李氏好端端就死了。多冤啊,到死都没能跟自己的亲生儿子相认……据史料记载,听完故事,赵祯大怒,跑到生母牌位前,大哭一顿,然后命人开棺验尸。结果,当场惊呆了。赵祯看到,生母李氏身着太后服饰,躺在棺椁中,肤色如生、洁白如玉。根本不像八皇叔说的那样,生前受欺负,死后被草葬。其实,赵元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此之前,刘娥听人劝,已经把工作提前做好了。然后,赵祯仰天长叹,说了一句:“人言其可信哉!”可见,他当时被骗的感觉多么强烈啊!由此,赵祯觉得赵元俨就是无中生有,欺瞒皇上,想要挑拨他和刘太后之间的关系。一个敢于欺瞒皇帝的大臣,结果可想而知。看来,赵元俨的梦想就要落空了。据史料记载,作为对八皇叔揭晓秘密的奖赏,赵祯给了赵元俨一个很大的“赏赐”——把一名刘族女子,赐给他当儿媳妇。这不是故意恶心赵元俨吗?但这绝对不是结束,接着御史台就得到密报,说是赵元俨自封“天下兵马大元帅”。看看这个封号就知道,赵元俨想要干什么。得到这个消息,赵祯大怒,下令侍卫司、皇城司尽快把那些图谋不轨的相关人员,抓捕归案。负责审理这个案子的人,名叫蔡齐,却没能弄明白赵祯的意思。经过他一番审理,上书赵祯,说是赵元俨谋反,查无实证,就是一个冤案。得知这个结果,赵祯很生气,命令蔡齐再审,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大家都知道,这次赵元俨是活到头了。从宋太宗时,赵元俨就垂涎皇位,不除掉他,赵祯怎能安睡。当然,蔡齐也明白了赵祯的意思。明白了之后,他知道事关重大,于是立刻给赵祯上书。他说,宋太宗一脉,目前就只剩下赵元俨了,他在宗室中德高望重,不能严惩。请赵祯网开一面,不要再追查此事了。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宗室,安 定大宋。开始,对于蔡齐的上书,赵祯置之不理。蔡齐不断上书,赵祯毕竟是“仁宗”,从善如流,认为蔡齐的处理意见确实妥帖。回想当年,刘娥有能力除掉赵元俨,为什么要留着他呢?因为刘娥知道,她想垂帘听政,就得抓住赵氏宗室的心。想要抓住他们的心,就得留着赵元俨。而现在呢,赵祯刚刚亲政,自然宗室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所以也只能供着他的八皇叔赵元俨。就这样,赵元俨的命是保住了,可是他却彻底变怂了。从此,赵元俨夹起了尾巴,低调做事,继续在家韬光养晦。就这样,赵元俨就从历史上“消失”了,直到60岁去世。回顾赵元俨的一生,不由让人感叹。现在流行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真的是这样吗?赵元俨的命由他吗?皇子的身份,他能选择吗?父王赵光义的去世,他能选择吗?谁来当下任皇帝,他能选择吗?不能,这些统统都不能!在他身上,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如果能选,他绝不会选在最无情的皇家;如果能选,就会选择父皇再多活几年,这样他就有了和哥哥们竞争的资本;如果他能选……可是,没有如果。历史中无数皇子的经历,告诉他好多和他同样身份的人,都不能自然死亡,生在皇家,是他和他们最大的不幸。所以,他首要的任务是自己能活命。在真宗朝,他留恋于烟花柳巷,甚至为了一名歌伎和人打架。在刘娥掌权时,他甘心被刘娥收买,乖乖地在家韬光养晦。到了仁宗朝,他年纪大了,再不争取就没有机会了。所以,在关键时刻,他供出秘密,想要获得侄子的信任,然后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可是,实际情况和他了解到的差别太大,致使他押错了宝。其实,赵元俨也挺让人佩服的。什么时间,对什么样的人,该做什么样的事,他很清楚。虽然失败了,可毕竟他努力了。看清眼前,面对现实,赵元俨做到了。所以,他值得点赞。对此,你怎么看?
海报
0 条评论
483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