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放疗多少次才有效果,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其实,癌症放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要坚持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癌症患者应该如何正确的进行放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癌症患者应该如何正确的进行放疗?这些注意事项你需要知道。一起来看看吧。1、放疗后的护理工作。放疗后,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首先,要保证患者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一、你身边有癌症病人放疗后,取得了明显疗效的吗?
优质答案1:

癌症已经成为威胁城市和居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已经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放射性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但是有血患者放射性治疗效果比较好,有血患者放疗治疗效果并不好。哪些患者对放射治疗效果比较好呢?
鼻咽癌。
鼻咽癌是头颈部的恶性肿瘤,我们熟悉的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就是患有鼻癌,这种恶性肿瘤对放疗治疗效果比较好,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
食管上段恶性肿瘤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食管上段恶性肿瘤占食管癌的30%左右,放疗对于食管上段癌效果比较好,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80%,在病房当中,食管上段癌存活七到八年的并不奇怪。
小细胞性肺癌
小细胞性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15%左右,因为恶性程度高,早期容易发生转移,这种类型的肺癌生长速度快,恶性程度高,放疗对其比较敏感,10cm大小的小细胞性肺癌肿块,放疗之后可以明显的缩小,缩小到乒乓球大,甚至是蚕豆大小,但是这种类型的肺癌复发率高,如控制不佳,很快又可以快速生长。
淋巴瘤
淋巴瘤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以青年人为常见,生长速度快,恶性程度高,但淋巴瘤对放疗效果明显。
优质答案2:
我身边有癌症病人放疗后,取得明显疗效的很多,放疗加上化疗和中药辅助治疗后临床治愈的也有不少,治愈后和正常人一样活到老去的癌症患者也有。我本人就是食管上段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加上化疗和中药辅助治疗后,现在已经基本康复如正常人一样,前几天刚刚做了颈部 ,胸部增强C t、又做了钡餐透视造影,一切正常。癌症没有多么可怕,现在已经是慢性病了。只要有战胜它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就一定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上进田上草
二、癌症化疗或放疗有没有效果,在临床中是如何评价的?
优质答案1:
这得看化疗或放疗是在治疗的什么阶段来说,进一步讲就是化疗后放疗是在术前还是在术后。
首先看术前的放化疗疗效如何评价。有些肿瘤因为局部进展明显或可以侵犯周围的组织或脏器,直接手术切除困难并且有可能导致癌残留,一般先行2-4周期的新辅助化疗(进展期胃癌)或新辅助放化疗(局部晚期的食管胃交界癌也叫贲门癌);还有一种情况不一定是肿瘤切除困难,只要是中期就需要术前的放疗或放化疗,典型代表就是进展期的中低位直肠癌,这个部位的直肠癌术前放疗或放化疗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的复发风险。
对于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学术界有几种方式,最常用的就是RECIST标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肿瘤负荷评价标准。通过测量靶病灶和非靶病灶的长短径,及是否有新发病灶,与治疗前相应的病灶进行比较,得出治疗效果如何。治疗疗效的评价指标有:
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任何病理性淋巴结短轴必须小于10mm。
部分缓解(PR):以临界半径的总和为参照,所有目标病灶半径的总和至少减小30%。
疾病进展(PD);以所研究(目标病灶半径)的总和最小值为参照(包括最小值等于临界值的情况),所有目标病灶半径的总和至少增加20%,另外,半径总和增加的绝对值还必须大于5mm(注:出现新的病灶也可认为是恶化) 。
稳定(SD):以所研究(目标病灶半径)的总和最小值为参照,既达不到部分缓解标准、也达不到疾病进展标准者。
除了测量病灶的长短径以外,目前部分临床研究还建议根据PET/CT的病变SUV值的变化来判断治疗效果,这属于功能性的评价指标,可以作为解剖评价标准的补充。
对于根治术后辅助性的放化疗效果评价,目前没有可测量的指标,很难去评价。只能看患者经过治疗后是否会出现复发或转移,以及术后到出现复发的时间长短(无复发生存时间,PFS)来评价化疗或放疗的意义。当然,这属于马后炮,但是在治疗之前目前的确没有好的预测方法,学术界在一直研究寻找可靠度疗效预测指标,到目前还是比较遗憾,没有发现可靠的预测指标。只能寄希望于不久的将来,如果能够寻找到好的预测疗效指标,可以做到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有的放矢。优质答案2:
首先从肿瘤大小直观上评估,放化疗的疗效评估分为四种: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PD(进展)
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最常用的的是RECIST标准来评价实体肿瘤治疗效果。首先治疗前确定所有肿瘤的长径之和。比如有3个肿瘤,大小分别是3x2cm,4x2cm,5x3cm,那么长径之和是12cm。
如果治疗后原来的病灶完全消失了,称为CR(完全缓解),病灶有缩小,长径之和缩短30%以上,称为PR(部分缓解),病灶增大,长径之和增加20%以上,或者出现新的可测量病灶,称为PD(进展),介于进展和部分环节之间的都叫SD(稳定)。所以加入肿瘤稍微长大一点,或者稍微缩小一点,都只能叫SD(稳定)。但是一般评估疗效只要是CR/PR/SD三种,都称为疾病控制率。
除了肿瘤的大小,从其他途径也可以判断放化疗的效果。比如症状,本来有疼痛的,治疗以后不用止痛药也不痛了,当然也算有效;或者有肿瘤标志物的肿瘤,比如前列腺癌,治疗后PSA指标明显下降了,也称为有效。
再顺便说说放化疗的分类:第一类是根治性放疗或者化疗,就是说单靠放疗或者化疗就可以治愈的癌,比如前列腺癌的放疗和绒毛膜癌,精原细胞瘤的化疗;第二类叫新辅助化疗,就是发现肿瘤,先做化疗再手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比如膀胱癌,乳腺癌;第三类叫辅助化疗/放疗,就是做完手术后进行化疗,减少复发,比如胃癌;最后是姑息性化疗/放疗,这类是晚期病人,已经无法治愈,但是比如有骨转移疼痛难忍,可以只对骨头做一些姑息性的放疗,虽然不能整体控制疾病,但止痛效果还好。
所以放化疗的疗效如何,首先是看做放化疗的目的是什么,是根治性,还是辅助,新辅助,假如是姑息的治疗,那么效果肯定就很一般了。而姑息性放化疗在中国占了很大一部分,多数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多数人才会认为,放化疗都是没什么用的。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