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原是罪臣之女,一出生就和母亲被发配到掖廷做奴隶。不过,她从小天资聪颖,在母亲的精心栽培下,不仅能吟诗作文,还很会察言观色,讨人欢心。
677年,上官婉儿14岁,武氏听闻她聪慧过人,就召她进宫,当场出题考验。谁知,她竟对答如流,词藻华丽,须臾而成。武则天大悦,当即免去奴婢身份,让她掌管宫中诏命。
后来,武则天称帝,更是对她信任有加。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让上官婉儿参决政务,处理百司奏表,连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她手里。
也许是恃宠而娇,上官婉儿的胆子竟越发地大了起来,敢忤逆旨意,犯下死罪。但武则天念其才华横溢,不忍处死,只是在她额头上留下伤疤,毁其容貌而已。
至于上官婉儿犯了什么滔天大罪,《旧唐书》中并未言明,只说她“尝忤旨当诛”。
不过,据野史小说《控鹤监秘记》所述,那次是因为她春心荡漾,与武则天的男宠亲近,被逮个正着,武则天大发雷霆,免其死罪,毁其容貌。
然而,这不仅没有让她变丑,反而在伤疤处画上梅花,别有风韵,一时之间,“红梅妆”便盛行于唐朝上下。
不过,经过这个事后,上官婉儿收敛了不少,回到自己的本位,更加尽心地侍奉武则天。可惜,“花无百日红”,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退位,还权于李唐宗室。
705年,唐中宗登基,立韦氏为皇后。由于上官婉儿是起草诏书的主管,长得又诗意清新,唐中宗一眼就看中了,索性纳她为妃,拜为昭容。
至于武氏家族,虽说没了早前的势力,但威风犹存,尤其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此人仗着武氏的余威,经常出入皇宫,与后宫的人勾结私通,宫内的人碍于权势,也就避讳不言。
上官婉儿是个才女,但她同时拥有着旺盛的人欲,又恰好碰到了武三思这个情种,这眉来眼去的,也就在暗中勾搭上了。
也许是唐中宗真的不解风情,自从封后以来,韦皇后仅是表面风光,对夫妻之事却早已心存不满,只是难以启齿。
上官婉儿知道,韦皇后一直想要效仿武则天,垂帘听政,而唐宗中又是个妻管严,对她言听计从,如此这般,韦皇后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
看清局势后,上官婉儿就打算巴结韦皇后。这次,又察觉出韦后的私生活不尽人意,就私下试探一下,问道:“皇上可以找乐子,为什么皇后就不行?”
韦皇后听后,故作镇定,表示作为皇帝的女人,怎么可以动这样的心思呢?上官婉儿看出了她的违心之词,试问:“则天大圣皇帝不就是这样吗?”
一句话,就让韦皇后“噗哧”一声笑出声来,心里对她倒是多了几份信赖,接着两人畅所欲言,言无不尽。
说着说着,上官婉儿上前一步,对着皇后窃窃私语,随即便离开了。
一天晚上,趁着唐中宗留宿在别的寝宫,上官婉儿带着一个男人偷偷溜进了韦氏宫中,此人便是她的情夫,武三思。
唐中宗对这件事毫不知情,还把武三思当作他的好表哥,不仅加封他为司空,还将爱女安乐公主嫁给他儿子,从此更加横行霸道,权倾朝野。
面对混乱的朝堂,太子李重俊早就想起兵造反,清剿奸人,而武三思自然是首当其冲。那天,武三思正在和妻妾们喝酒谈天,太子率兵冲入王府,三两下就把他给解决了。
接着,太子带兵直奔皇宫而去。唐中宗还算幸运,身边有韦氏和上官婉儿出谋划策,太子的这场兵变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唯一的喜讯就是终结了武三思这个色狼。
太子死后,韦氏和上官婉儿的气势越发嚣张。韦后早已有了夺权的心思,又有上官婉儿在她耳边不停地撺掇,索性脑袋一拍,联合女儿安乐公主,把唐中宗给毒死了。
710年6月,唐中宗暴毙。韦后本以为这下可以临朝摄政,亲自体验当年武则天的威风。可惜,她有那个心思,没那个命。
同年7月,在太平公主的扶持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登基,称唐睿宗。
李隆基很聪明,早前就看出了韦氏和武氏的野心,想着她们总有一天会成为国患,所以暗中结交英杰,随时挽救大唐。
一天三更,韦氏正在睡觉,蓦然听到外面声音嘈杂,就知道出事了,正要披着单衣往外跑的时候,士兵冲了进来,毫不犹豫地砍下她的首级,献给李隆基。
之后,韦后的那些余党也被陆陆续续剿灭,其中包括她和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
上官婉儿是个聪明人,知道事情不妙了,她不但没逃,竟走出来迎接军兵,主动投降,只求免她一死。
看着眼前楚楚可怜的女子,李隆基没有心软,他说:“此婢妖淫,渎乱,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说完,便命手下取下她的首级,一代风流才女,上官婉儿至此香消玉殒,年仅47岁。
纵观上官婉儿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她原是戴罪之身,却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成功翻盘,赢得两朝君王的宠信,攀上权利的巅峰。奈何,一生弄权的她最终还是成了权利的牺牲品,不免有点惋惜! 那么,您印象中的上官婉儿是什么样的呢?欢迎留言~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