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后,成立的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便包括剪去长辫,废除缠足等移风易俗的措施。众所周知,缠足作为陋习,束缚了女性几千年。
所谓的三寸金莲,就是在女孩只有四五岁之时,就将脚用布带强行缠绕,直至将脚骨勒断,再无法长大。
其残忍程度让今天的我们挺起仍旧觉得荒谬。按理来说废止缠足对于女性来说应该是好事,可是由于封建思想早已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一时之间并不能很快地去除,因此最初推行废止缠足时并不顺利。
直到政府部门出台了“严禁缠足”“不得娶缠足之女”等明令的规定后,废止缠足的实行才初具成效。可是在缠足这为了解放女性身体的陋习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另一边,女性的胸部却越缠越紧,女子若低胸漏乳甚至还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一边要求解放女性,可另一边却又在做束缚之事这岂不是自相矛盾?这又究竟是为什么?这还要从中国的传统说起。
中国古代的女性以娇弱依人为美,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便是最典型的代表。在这样的审美之下,大乳阔臀的女子就成为了男子眼中粗鄙豪放的异类。
封建思想中的三纲五常,更是强调女性不能拥有自己的主见,要以夫为纲,对丈夫进行绝对的服从,因而解放自己的天性就成为了奢望,束胸缠足等束缚自己,表现贞洁保守的行为则得到了宣扬。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所推行的移风易俗的行为多来自与对西方的学习,这种学习带有盲目性,在女性的穿着方面,当时便照搬了英国所流行的束胸装扮,女性身着坎肩、马甲等衣服,不顾舒适,将自己的胸部勒的紧紧的,平坦而没有曲线。
辛亥革命后强调女性的解放,强调男女平等,这一点从今天来看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可是当时的人们对平等的理解并不够充分,他们以为的男女平等,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平等之上。
1920年,上海政府发布布告,明令禁止女性群体穿着短衫,低胸短上衣等服饰,甚至声称这类衣服为奇装异服,还扬言“故意奇装异服以致袒臂、露胫者,准其立即逮案,照章惩办。”
按照这条规定来看,女子只要穿着低胸露乳、裸露胳膊、小腿的服装,就将面临逮捕入狱之灾。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个女性还敢释放自己的天性,她们纷纷穿起了长袍长衫,即使觉得不适,也要强行将自己的胸部束缚起来。
因为在那样的大环境之下如果没有”束胸“就会被称为,不知廉耻地”天乳犯“。其荒谬程度,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简直是可笑。
同缠足一样,束胸也给女性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损害,甚至比起缠足来说,束胸的危害更大!
缠足的危害是限制女性脚部的发育,可是束胸却能够影响到女性全身的身体健康。胸部是人体的中心,心脏、肺部等重要的人体器官都分布于此,因此束胸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束胸容易引起驼背、肺病、血液流通不畅等身体隐患。
所幸,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有识之士,他们始终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沿,打破世俗的桎梏。很快便有人站出来反对束胸。
1920年,上海《民国日报》发表了有关于束胸危害的文章,为饱受束胸所害的女性发声。文章中明确的之处,束胸对女性百害而无一利,束胸是对女性的压迫,也是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压迫。
除媒体外,胡适、张竞生等知识分子也在反对束胸运动。他们积极地呼吁社会反对束胸运动,给女性解放天性的机会。在这些人的思想下,女性也站出来勇敢的反抗,为自身天性的解放而奋斗。
1927年,武汉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权运动。这天是国际三八妇女节,渴望得到真正解放的女性们勇敢地冲上了街头为自己的权利振臂高呼。
更有女子为了反对世俗的束缚,选择袒胸露乳,来表达自己对束胸的反对。这样的行为引起了民众们强烈的反应,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
1927年,七月《禁止妇女束胸的提案》被正式提出。提案中严格地规定了“从即日起,严格实行放胸,全部的女子都一律严禁束胸,一经发现罚款五十大洋!”
这一规定,有效的促进的束胸的废除,一场轰轰烈烈的“天乳运动”在全国浩浩荡荡的开展起来。
为了解放而不断抗争的女性们迎来了梦寐以求生活,她们终于可以不用再被束缚,从容地穿着舒适的衣物上街,展现自己应有的美丽,尽情的解放天性,过上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一、女人裹小脚是从清朝开始的吗?
优质答案1:
女人裹小脚是从清朝开始的吗?
欢迎点赞留言哈。
很明确,不是从清朝开始的,但清朝是最鼎盛的。
裹小脚怎么操作?
据说哈,我没有实践操作过,千万不要模仿!用一条长布条,扭屈关节,把脚上的横弓和纵弓扭到最大的程度,用大力,不要不舍得,因为标准的小脚是三寸,成功的小脚是没有脚掌的,完美的裹脚后的形态被誉为三寸金莲,无论长得怎么样,小脚是上品。——天下人都在裹小脚的时候,大脚是嫁不到好人家的,想想马皇后,因为一双大脚,成了人家的笑料,多可怜,她嫁人时可没想到会成为皇后,朱八八也不是人见人爱风流公子。
为什么会有这种审美观?据说裹过的小脚,可以训练部分地方的肌肉,解开后,长布条也会有特殊的气味(懒婆娘的裹脚布可以了解一下,就算是再勤快的婆娘,这味道也会特殊),可以引起某些人的特别的爱好。
其实换个角度讲,风一吹就摇来摆去的羸弱女子,和一个金刚女汉子,文人喜欢哪一个?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柔弱的女子,才能唤醒文人的英雄情:
李渔的《闲情偶寄》里写道:“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摸……”
潘金莲一双好脚,引得西门大官人神魂颠倒……
其他文人也差不多,小脚是最美的存在。俗话说得好“小脚一双,眼泪两缸。”大家都说小脚美,你不裹想怎么滴?任你西施一枚,大脚一伸,妈也,赶紧跑,欣赏某楼的三寸金莲来压压惊。
这么变态,何时开始的?
传得最邪乎的就是李煜后妃的事了,说李皇帝有个叫窅娘的嫔妃,美丽多姿,能歌善舞,李后主让她用布缠足,整得脚像新月似的,穿着素袜在莲花台上起舞,美其名曰步步生莲。咱们也不用想那些有的没的,就那畸形的脚,能蹦来跳去步步生莲吗?肯定不行。李皇帝喜欢写词,他写小周后“手提金履,划袜潜来。”这一看就不是喜欢小脚的人嘛。要不然让小姨子兼皇后整一个?可能因为李皇帝太会享受,又是个失败者,什么锅都让他背就得了。
具体什么时候兴起,其实不可知。有说隋朝,有说南唐,有说北宋,更早地,说从商代就开始了,但是这种事情,不能轻信。以隋唐女子的地位来看,隋唐应该不会有。北宋时期可能会有,因为许多文人如苏东坡等人都很欣赏,但也是没有流行,最多官绅阶层有些。南宋以后可能就多了起来,因为程朱理学兴起,对人们的思想禁锢严了起来,男人遵守三纲五常,女人再加个三从四德,裹小脚的就多了起来。
存天理,灭人欲,变态的贞洁观让女人沦为了生育的工具。很明显,裹了小脚能满足男人的审美,而又限制了她们的行动自由,不自由就不会招蜂引蝶,自然可以维护家庭稳定,最重要的子女的血统也可以得到保证嘛。
明朝女子大量裹脚,但还没有完成流行,明陵中许多皇后,都是大脚。真正鼎盛是在清朝。满清入关时,他们是反对裹脚的,许多满族姑奶奶就是天足,裹脚这种变态的美是要禁止的。他们打进来,男人的辫子留起来,女人缠脚的习俗也留住了。为了赞美,文人整出了个“男降女不降”的说法,这么一来,裹脚还挺爱国的嘛。世事就是这么搞笑,裹了脚的女人,出外不便,脚底踩个盆的满族女人觉得这挺好,很好看!也有样学样,宫女妃子都跟上了时尚,所以,清陵中许多女人都是小脚。
满清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在拼命裹脚,各种目的不言自明。在这一点上,祸国老妖婆倒还不错,她曾经三令五申要求不能裹脚,可惜没人听。辛亥革命后,一次次地运动,直到解放,这股妖风,才渐渐停了——最初那会儿要求男人剪掉猪尾巴,有些人还如丧考妣了。
我多嘴几句:裹脚的妖风没了,穿极致的高跟鞋似乎也有点疼,脚尖跳舞的,脚会疼吗?为了美,锉皮削骨疼不疼?(文/宛如清扬 图/网络)
优质答案2:
据民间传说,女人缠足始于隋代。相传有一次隋炀帝东游江都,征召一百名名美女给他拉纤。有一个铁匠的女儿,叫吴月娘被选中。百姓都痛恨炀帝的昏庸暴虐,吴月娘也不例外。就让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小刀,用长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留下的脚印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非常喜欢,就让她近身,想看看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小刀刺向隋炀帝,隋炀帝躲闪不及刺伤手臂,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后来隋炀帝下旨:再要选美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又说是为了不入宫),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始于五代说,据说南唐李后主的嫔妃窅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小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让窅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看来一代君王李后主这皇帝有点当的瞎材料了,他不单单只是精通诗词、歌赋、乐曲,在设计方面也很有创意啊。
至于缠足到底的起源于什么时期,说法不一。隋朝、唐朝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时,“娶涂山氏女,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效仿,把脚裹起来。
明清两代,裹脚尤为盛行,汉族女子以穿弓鞋为多,而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朝统治者反对女子缠足,还未入关,太宗皇太极就谕旨“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治重罪”。后孝庄皇太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这是对满族女子缠足的最严厉惩罚。顺治十七年(1660年)下诏,要求普天下女子不再缠足,但因积习难改,只好取消禁令。但对八旗女子却从未开禁,道光皇帝还于十八年(1838年)重申禁令。
大清入中原后,虽然满族的女性从不裹脚,但根据当时的审美标准,大脚绝对不是漂亮的。满族女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发明了一种高底鞋,将脚藏在衣裙里,不会轻易显现出来。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不缠足的运动,可以说劝禁缠足是中国妇女解放的第一步,从那时候起逐渐的女人不再裹脚了。
二、中国古代女性裹小脚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为什么会全面普及?
优质答案1:
大规模妇女缠足应是在南宋时期,即靖康之耻发生后。
在靖康之耻中,汉人遭受到了金人的极大侮辱,特别是妇女更是受尽折磨。所以南宋时期程朱理论盛行,认为女子要二门不出、三门不迈,要待在闺中避免抛头露面。他们认为只要女人待在家里,就不会有靖康之耻的类似悲剧出现!
女人缠足后行动不便,这满足了男人对女人的行功控制,同时也满足了一些人不可描述的想法。缠足深很受宋朝文人的推崇,连苏轼、辛弃疾这样杰出的文豪都有歌咏和欣赏缠足的篇章。苏轼《菩萨蛮》词中有“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句,辛弃疾《菩萨蛮》有:“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句子。
于是,缠足就流行起来了!
优质答案2:
我是天高云淡任心遨游,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南唐李煜编了金莲舞的舞码,舞者窅娘缠足献舞,舞态婀娜多姿,宫女纷纷仿效。但经过一些学者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做的《菩萨蛮》一词,就是专门咏叹缠足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