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小说里的男主多数是个假太监,自然能够在故事里和女主演绎出一场风花雪月、脸红心跳甚至惊心动魄的爱情。
可咱看过不少古装电视剧,比如清宫剧里的太监,只能找个宫女对食,还得偷偷摸摸的。
对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字面意思,两人搭伙一起吃饭。宫里实在是个寂寞孤独冷的地方。为了排解孤独,抚慰内心,就有了对食。
还有一种说法,叫菜户,和对食还是有区别的。
对食,是指太监和宫女之间,或者宫女之间,临时的感情搭档。而菜户,只是指太监和宫女,且真的就像结了夫妻一样的共同生活,有稳定的感情基础,是被认可的。一旦有一方背叛,那也是一出爱恨情仇的人间常态。
所以啊,在古代,宦官娶妻不为稀奇事,还能纳妾呢。但能让此事认可度变高的,也就在史上最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唐朝了。不但能娶妻,还能娶官家女子为妻。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为李白脱靴这个故事里的大宦官高力士。
高力士这个人,拿到现在来说,那也是个高富帅,有地位、有财富、还有不俗的容貌。当初,武则天就是因为他的美貌而眼前一亮,当然还有他的聪明,所以给他提供了学文习武的机会。后期,更是因为协助平定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之乱,颇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信。
他这也算是经历过好几任领导人了,几朝元老了。虽为宦官,但好歹也军皇帝成为将军的人,自然对妻子的人选不会放在宫女的身上。
这时,就有了这么一位从四品官员吕玄晤出现在了视野中,官不大,也没什么作为。但他有个在《新唐书》中被评价为“女国姝”的女儿。能有此称号,是说吕氏倾国倾城,极美姿容,实至名归,美得你想都想不来。而且,吕氏还贤良淑德。这用金星老师的招牌动作,就是:完美。
也正是在唐玄宗开元初期,高力士成为了吕玄晤的女婿。这里面没有强抢民女的狗血,也没有势力的威胁压迫,就是个正儿八经的官媒婚嫁。只是嫁的人,特殊了点。
这桩婚姻,在当时是被认可的,换句话说,是合法的。原因有三。
一是夫妻二人,夫唱妇随,夫贵妻荣。高力士被封为齐国公的时候,吕氏就被封为了齐国夫人。二是两方能否彼此认可亲戚关系。像普通家庭那样,高力士称呼吕玄晤为岳父大人。三是因为不能生,所以他们收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点对于宫中对食和菜户,是不能拥有的。
女儿嫁了个宠臣,对于吕玄晤来说,可谓受益颇多啊。以前在官场上,那就是个不上不下,还有的是人看不上他。而女儿嫁给高力士后,颇有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味道。
这不,吕玄晤的妻子过世时,就有了一场惊动整个京城的葬礼。朝中官员争相前往祭拜。府门前的车马那是络绎不绝。送葬的队伍从府邸排到了郊外的墓地。这浩浩荡荡的长龙,这声势,地位高的人也难得有吧。
侧面也映照出高力士当时的权高位重。而高力士和吕氏的这场婚姻,到底如何,感情是否深厚,相处是否幸福,已然不是件重要的事,如沙粒一般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苏米summi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删
一、解读中国古代宫廷“对食”史,宫女和太监是如何做夫妻的?
优质答案1:
“对食”,顾名思义,食就是吃饭,对食就是对着吃饭,面对面吃饭。但对食在历史上显然不是对着吃饭这么简单,有其延伸的含义。在皇宫大内,只有一个真正的男人,那就是皇帝,而皇帝的周围,除了被阉割的太监,就是嫔妃与宫女。
太监不能说是男人了,算半个男人。虽然太监是半个男人,但久在宫中,难免也心生寂寞;而宫女们大多数一生中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谈雨露之恩了,所以就更寂寞。共同的寂寞使他们自愿对成“假夫妻”,但只能一起吃吃饭,享受夫妻生活是不可能的。太监与宫女,宫女与宫女之间,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所以在历史上这种关系,被称为“对食”。
中国古代宫廷“对食”发展历程“对食”在有些历史朝代是违法的,要遭受严厉惩罚
早在秦汉时代,其实就已经有类似关系了。太监不见得就不“娶妻”,那个秦朝的大太监赵高,还有个女婿叫阎乐呢,所以秦朝的赵高是有历史记载的太监娶妻第一人。赵高真实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是否是对食产生的夫妻关系,历史语焉不详,有待考证。
到了汉朝,真正的“对食”产生了,不过,最早的对食不是太监与宫女,而是宫女与宫女。史书记载“房与宫对食”,房是官婢道房,宫指曹宫。曹宫是赵飞燕的宫廷教习,色艺双全,被汉成帝偶然一次看上了,且怀上了龙种。
《汉书》记载曹宫除了与皇帝发生关系外,还与另一名宫女道房是对食关系。这个曹宫下场很不好,最后母子皆被杀死。要知道,那个赵飞燕和赵合德,都是史上有名的妒妇,哪能容得其他嫔妃或宫女怀上龙种。
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也曾有过“对食”的经历,陈阿娇年轻时,汉武帝是非常爱上的,因此有金屋藏娇的故事。但随着陈阿娇年老色衰,汉武帝宠幸上了更年轻的卫子夫,陈阿娇寂寞之中,让其他宫女穿着男子的衣冠帻带,“素与皇后寝居,相爱若夫妇”,这事后来被汉武帝发现了,武帝勃然大怒,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都废了。可见汉武帝并不认可“对食”。
另一位皇帝朱元璋也不认可对食,如果他发现宦官敢于娶妻,哪怕是假的,也要对该宦官处于剥皮之刑。够狠吧!你寂寞可以,但你必须忍着。否则严惩不贷。选择了当太监和宫女,就等于选择了寂寞。
明朝后期 “对食”关系也可发展成“菜户”,如胶似漆
不过朱元璋之后,明朝的皇帝选择了宽容,当然这里面也有太监权势越发壮大的原因。最后宽容到什么程度呢?皇帝和皇后可以当面问太监,你的菜户是谁?而太监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回答。对食现象由隐晦走上了前台。而没有找到对食关系的太监或宫女,反而会成为耻笑对象,是废物的象征。
其实对食就是面对面地吃吃饭,并没有实质的夫妻关系,最多逗逗乐子,互相帮忙做做活而已。但时间久了,感情也会升温。起初,对食大多是临时关系,就像现在的北漂、南漂农民工们,往往临时搭伙一样。这种感情并不固定,有时会为了某个矛盾,断绝对食关系,而与另外一个人对食。
也有的由临时对食,发展成海誓山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的对食”就发展成了“菜户”。菜户关系是长久的“夫妻”关系,由太监与宫女或宫女与宫女结成。
结成菜户的太监与宫女,关系可就不一般了。对于门内人,自然在宫中互相照顾,宫女不让太监多干活,心疼他;而太监也愿为所爱的宫女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俨然夫妻一般。对成“夫妻”的太监与宫女,就具有了排他性,一方发生情变,往往对方会痛不欲生。
万历年间有个太监叫宋保,因为与他结成对食的宫女发生情变,一怒之下万念俱灰,竟然出宫削发为僧。从宋保身上可以看出,虽然太监没有男人的生理功能,但他却有男人的情感功能。他也有欲望,只不过把这欲望用另一种方式来体现。一旦受到刺激,与正常的男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宦官也会发生夺妻事件,情之所致也。和正常男人不同的是,太监与宫女结成的菜户关系,感情反而更牢固,一方去世,另一方厮守终生的比比皆是。
值得一提的是五代的南汉皇帝刘龑,他下了一道圣旨,“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这可真是一个变态的皇帝,把全国的才子都变成太监。因此《南汉宫词》有诗: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这时候的对食可说是文化程度最高的对食,太监享有状元学历。文人的骨气被一道圣旨腰斩,但报名者也踊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如果活着,得气死。
“对食”或成政治的工具,为了升官发财对于普通的太监与宫女来说,对食可能只是简单的生活,聊以解决寂寞而已。但对于有政治权力欲望的人来说,对食也可能成为一种达到政治目的工具。
当太监权势正盛时,往往有朝廷官员巴结太监,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与太监,结成对食关系。这对于女人来说,是送入地狱的痛苦,但对于女人的父亲来说,却可能因此飞黄腾达。
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唐玄宗年间吕玄晤只是一名普通的刀笔吏,但他为了巴结大太监高力士,将其妹吕国姝嫁给他,因此飞黄腾达,被擢为少卿、刺史,成为一方大员;唐肃宗年间元擢为了巴结大太监李辅国,将亲生女儿嫁给他,因此升为梁州刺史。
太监也有用对食妻子谋利的,五代时太监王承休与严氏是菜户关系,当他得知严氏与蜀主王衍私通时,不但不生气愤怒,反而高兴的了不得,怂恿严氏与王衍加深交往,自己也因此升为天雄军节度使。王承休算是想开了,反正自己也用不上,不如将妻子作为谋权谋利工具,两全其美。
对食”最成功的太监,当属明朝天启年间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初进宫时,只是一名小太监,而且,他是结婚后才进宫的。魏忠贤进宫后,为了尽快掌握权势,与大太监魏朝结成兄弟关系,又通过魏朝巴结上了天启皇帝的乳母兼情人客氏。而魏朝又与客氏是“对食”关系。为了彻底俘获客氏芳心,魏忠贤与他的伯乐兼兄弟魏朝展开了宫廷争斗,最终取得胜利。
不但与客氏结成“对食”关系,而且致魏朝于死地。魏忠贤是喜欢客氏吗?非也,客氏只是魏忠贤利用的宫廷棋子而已。利用客氏,魏忠贤取得朝廷大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九百岁。
这真是:一入皇宫深似海,“对食”是个小天地。太监宫女皆寂寞,相对吃饭假夫妻。可怜情深无处解,惟有互助得慰藉。为争权势心如蝎,同病不怜相煎急。“对食”的历史,完全是宫廷斗争中小人物为主角的宫廷剧啊。
优质答案2:
《明史》有详细的“对食”记载,意为宫女和宫女同性恋爱结为“夫妻”,也就是现在的女同性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宫女11、2岁就入宫,地位最低下,长到青春期时,情窦初开,整日的无聊与寂寞的宫女们为了弥补内心世界的空虚,在宫女之间产生了一种畸形的性爱关系,称为“对食”。
宫女与宫女之间叫“对食”,宫女与太监之间叫“菜户”。最早的“对食”记载于汉武帝时期,刘彻的第一任陈皇后,膝下无子而受冷落,长期苦闷中的陈皇后想解乏,就让随身宫女扮成男装,然后媾和于室,刘彻发现后大怒,废黜了陈氏的皇后封号,打入长门宫幽禁起来。《汉书》也有“房与宫对食”的记载,可见汉朝时宫女之间“对食”不在少数。
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中,捧壶端盘的宫女。后来“对食”范围逐渐发展为异性,北齐的胡太后养了男宠不满足,还与太监“对食”,被儿子高纬发现后,斥责其淫乱行为;五代的南汉,大家都知道,是个禽兽王朝,想当官必须自宫,于是南汉朝廷臣子们都是太监,正好成了宫女们的“对食”对象,《南汉宫词》有“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的句子。
图为北京恭俭胡同,左边几个大烟筒就是当年的净身房。到了明朝时,宫女和太监对食现象达到鼎盛,还出现了新名词叫“菜户”,不但有中间人作媒,还要举行婚礼拜天地,在宫内各司其职,出宫后夫唱夫随,双方互相接济亲属,养老送终,宫女和太监们都以找到“菜户”为荣,如果有宫女或太监找不到“菜户”会被耻笑,受人欺负,其中会厨艺的宫女最吃香,位高权重的太监最吃香。
图为明朝内宫监太监腰牌。最出名的要数大太监魏忠贤和明熹宗乳母客氏了,就是那个木匠皇帝的奶妈客氏受宠信,太监们都巴结她,想组成“菜户”,客氏本来就有相好的,是掌印太监王国臣,但这老家伙年龄大了弄不动了,而魏忠贤以前在社会上就是个混混,会来事儿,把客氏搞得五迷三道的,于是客氏和魏忠贤厮混在一起。
一次被王国臣撞上了,被戴绿帽子的王国臣不敢找客氏闹,于是去找魏忠贤麻烦,两国三言两语就打起来了,惊到了正在赶木工活的明熹宗,这傻皇帝知道宫中有“菜户”现象,这是不公开的秘密,所以就当成一件平常事在一旁看热闹,而这时的客氏请皇帝做主,明熹宗就让客氏自己选跟谁,于是选了魏忠贤,从此小魏子一步登天,王国臣不久被杀。
张嫣,明熹宗的皇后,21岁开始守寡,长得年轻貌美,受到宫内太监觊觎,想与其对食,被张嫣严厉拒绝。还有件事,明熹宗23岁就死了,留下了年轻的张皇后守寡,当时后宫“菜户”现象极为普遍,便有胆大的太监想靠上年轻貌美的张皇后,成为其“菜户”那还不但抱得美人,还能飞黄腾达,当时内侍太监总管陈德润自恃优秀,收买张皇后身边宫女,帮忙美言几句,旁敲侧击,但被张皇后严厉拒绝,气到不得的陈德润决定硬闯张皇后寝宫,结果强上未遂,被贬到孝陵守墓,此事说明,对食和菜户在明朝是一种公开的普遍现象,也说明了明朝的太监胆儿有点肥。
二、古代过年期间,那些宫女和太监可以回家探亲吗?
优质答案1:
说起古代宫女和太监,他们的生活实在是让人怜悯。古诗中都有“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或者说“一入深宫深似海。”进了深宫,除非你得到皇帝的恩宠成为妃子,像贾府的元妃一样有省亲的机会,除非你因为年老色衰被逐出宫去,要不然等待你的命运就是老死宫中或者被处死宫中,当然还要等到你年纪大的时候将你逐出宫去。
进了宫成了宫女太监,基本上都会给你安排好时辰,伺候着皇上,妃子们忙前忙后的,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更何况是回家探亲这样奢侈的事情。在一些记载中倒是有着可以加人到宫里探望女儿的经历,毕竟到了清朝的时候,宫女已经就不再只是奴隶,或者是被卖进宫的女子,还有的八旗子弟这样的满族后人。所以每个月到月初的时候都会有一天的探亲假,所谓的探亲假被定在了每月初二。但是并不是让宫女回家去,而是父母到宫里来看孩子。毕竟秀女都是从神武门进去的,也就是大家知道的玄武门这个门可是只能进不能出的门。但是到宫里也并不是到宫里边去,是在远离皇城的城墙角上开了一个小门,父母和宫女就在这里匆匆忙忙见上一面就分开了。
那说起太监,其实很多的太监来源除了奴隶,俘虏,饥荒民众还有到后来就是一些贫苦人家的过不下日子将他们儿子送到宫里边去。这些太监往往是不回家的,即使到了后面被放出宫以后,要不就是做了和尚,要不就会冻死街头。因为这些太监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家,即使知道自己有家也不好意思回去,毕竟自己身上少了东西,回去也不免让自己家中遭受可笑的命运。混得好的太监自然就在其他的地方置办了房产,并和宫女结成的对食,说不定得到了皇帝的恩赐。改名换姓,以后领养几个孩子,慢慢的到后边作太监这件事情也就不为人所知了。
清朝的时候京城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甚至达到了7:1的地步。所以那时候同性之风盛行,很多太监都和当时的贵族有来往,甚至就成为贵族的男宠,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不少的赏赐,等到后边也能有好的生活,但是也是有的太监,因为作风不检点,早早的就被逐出了宫门或者被砍去了手脚或脑袋,年纪轻轻就丢了性命。到了春节的时候,宫里同样也是最忙的时候,皇宫也要过年也要张灯结彩,还要祭天,祭祖,怎么可能留出空闲来给宫里的太监放假?他们忙都忙不过来。还有很多宫女太监进了宫以后基本就当自己没了家人,得不到宠幸,干脆就和太监结成的对视,等到将来出宫以后便找个地方居家过日子,终老一生也算得上是比较过得去的结局了。
文/红雨说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优质答案2:
简单讲,不可以。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