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世界上最什么的动物?世界上第一个恐龙长什么样

2023-02-28 18:57:11 546 0
奇闻异事录
要说地球历史上出现过最大的动物,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恐龙。

它不仅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并且也是统治地球最长时间的动物。不过由于陨石的撞击,恐龙灭绝在6500万年前。

但,恐龙真的灭绝了吗?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其实恐龙一直都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你会不会惊讶?

恐龙是世界上最什么的动物?世界上第一个恐龙长什么样

4月17日,中科院士周志和在公开课上表示,恐龙并没有因为陨石的撞击而灭绝,而是为了适应环境,不断地进化,最终进化成了大家熟悉的-鸟类。所有鸟的祖先其实就是兽脚类恐龙。

说到这,大家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先别慌。其实大家不仅见过“恐龙”,而且还经常食用“恐龙”!因为家鸡属于鸟亚纲-鸡形目,也是属于鸟类,只是通过人类长期驯养变成了家鸡。

所以,以后大家出门,能仰头说,恐龙?食物而已,在下经常食用!

一、为什么人类一心想着复活恐龙,而不是复活旅鸽,渡渡鸟等因人为原因灭绝的动物呢?

优质答案1:

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1、恐龙在生物史上的地位非旅鸽和渡渡鸟可比,恐龙是地球史上最伟大的物种之一,复活65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比近几百年灭绝的动物意义更大。

2、旅鸽和渡渡鸟灭亡的责任人一直在不敢正视自己在殖民时期对其他地区犯下的罪行,一直在逃避责任,反而以绅士的虚伪嘴脸,指责发展中国家对环境的污染。他们有更多的能力来复活灭绝生物,既然他们不感冒,那其他发展中国家自然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3、普通民众对远古生物恐龙更感兴趣。

4、技术层面肯定有差距,我也不太了解。

我们我们很熟悉了,我们来了解一下旅鸽和渡渡鸟。

旅鸽是一种特别喜欢旅行的,色彩斑斓的鸽子,又称漂泊鸠,原分布于北美洲的东北部,秋季向美国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的东南方迁徙。是典型的群居社会性物种,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当一群旅鸽飞过时,有6公里长,1.6公里多宽,遮天蔽日。主要食用浆果、坚果、种子和无脊椎动物。1900年最后一只野生旅鸽被杀死。1914年9月1日下午,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叫“玛莎”的雌性旅鸽在美国中部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动物园中死掉,代表着旅鸽从此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

旅鸽和普通鸽子外形上并无太大区别,只是毛色更鲜艳一些。而且旅鸽需要的栖息地非常高广大,飞起来遮天蔽日,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很大。

渡渡鸟,或作多多鸟,又称毛里求斯多多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也是毛里求斯唯一被定为国鸟的已灭绝鸟类,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

其实除了渡渡鸟和旅鸽,还有一种非常著名的灭绝鸟类,那就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大海雀,1844年灭绝,又被称为北极大企鹅,而且是最早被称为企鹅(penguin)的动物。所以,北极也是有企鹅的,只是它们已经灭绝近两百年了。

优质答案2:

恐龙大肉多,一只恐龙够几十个人吃好久

二、恐龙是谁创造的?

优质答案1:

恐龙可不是被谁创造出来的,它是经过演化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时期出现的,然后成为中生代陆地上最具优势的动物类群。

图注: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欧文,

图注:早期发现的禽龙化石,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不过恐龙肯定不会意识到自己叫恐龙,这个名字本身倒是由人类创造的,创造者便是英国学者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他是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

19世纪初期,学者们已经在英国南部发现了多种生活在史前的巨大爬行动物(禽龙、巨齿龙和林龙),很显然它们具有亲缘关系,但是谁也不知道它们属于哪个家族。这个时候,欧文对之前的发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然后在1841年7月30日普斯茅斯的一次演说中第一次提出了“Dinosauria”这个词。

嘴上说说在学术上是不具备有效性的,于是欧文在1842年出版了《英国化石爬行动物》正式提出了“Dinosauria”这个词。

“Dinosauria”这个词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来自于古希腊语,其中前半部分“δεινός/deinos”意为“恐怖的”或“极其巨大的”,后半部分“σαύρα/sauros”意为“类似于蜥蜴的爬行动物”。“Dinosauria”的意思是是“非常巨大的蜥蜴”。

图注:恐龙大部分都很巨大,

到了19世纪末期,明治维新中的日本开始西学东渐,帝国大学理学部的横山又次郎将“Dinosauria”翻译成“恐竜”。因为日语来源于汉字,而“竜”这个字古代同“龙”,所以中国学者便将“恐竜”翻译成“恐龙”,这就是恐龙这个名字的诞生已经翻译的过程。

图注:今天日本依然称“恐龙”为“恐竜”,

今天恐龙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不仅孩子们喜欢恐龙,而且成年人也对恐龙非常感兴趣,它们是神秘的史前巨兽!

优质答案2:

首先要说明的是,恐龙不是由谁创造出来的。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大如鲸鱼、大象,小到蚂蚁、跳蚤,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以及花草树木等植物,还有死去的、灭绝的万千物种,都不是由谁创造出来的!而是生命三四十亿年演化的结果。

那生命是怎么产生的!最早能够自我复制的有机体,叫露卡(LUCA,最后的共同祖先),大约出现在39亿年前的海洋里。35亿年前,露卡演化产生了第一个原核生物,蓝细菌,它们的遗迹就是发现于澳大利亚的35亿年前的叠层石。

原核生物经过近30亿年的演化,大约在5.3亿年前,演化出第一个有头脑眼睛和肛后尾的脊椎动物——昆明鱼,昆明鱼又经过近3亿年的演化,大约在2.45亿年前,在非洲出现了恐龙形态类爬行动物,古生物学家命名为阿希利龙,它很接近恐龙,但还不是恐龙,大约又经过1000多万年的演化,才演化出世界上第一个恐龙,命名为始盗龙,它两足直立行走,前肢捕食,只有一米多长,杂食性动物,化石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生活在2.34亿年前,当时的地球还是一个整体,叫盘古大陆。可以说,始盗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恐龙,它是所有恐龙的祖先。

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的板块运动,拉开了大西洋形成的序幕,并造成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爬行动物销声匿迹,但却奏响了恐龙极度繁盛的序曲。从此,出现了大型、超大型,甚至巨型的恐龙,体长数十米,体重数十吨,如植食性腕龙类、梁龙类、圆顶龙类,以及泰坦巨龙类等。还有顶级掠食者,如异特龙、特暴龙,鲨齿龙,以及霸王龙、棘龙等。

在晚侏罗世,约1.25亿年前后,肉食性兽脚类恐龙长出羽毛,甚至可以在空中飞行,如体重几十克的小盗龙。

直到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在墨西哥的尤卡他半岛,引发了著名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从此恐龙灭绝,由恐龙演化出的鸟类,开始蓬勃繁盛,时至今日,鸟类仍称霸天空。

综上所述,包括恐龙在内的一切生物,都遵循达尔文进化论法则,即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演化而来的,不是谁创造出来的。

生物创造论一是西方人的上帝创造说,该创造说把宇宙万物的产生归咎于上帝,是宗教性质的,没有科学依据;另一种是中国人说的女娲说,这只是一种神话传说。这些都不足为凭,没有一丁点科学依据。

三、远古时代除了恐龙还有哪些动物的体型是非常庞大的?

优质答案1:

《山海经》里记载:烛阴有二万多米长!可以想像有多大!巴蛇在其身边如毫毛大小,而巴蛇可以吞下猛玛象!还有:①6000万年前的泰坦巨蟒,长能达十五米,体重约1.1吨!②约1500万~250万年前巨齿鲨,身长14米左右,重约40吨!③约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沧龙,长约20米,重约35吨!④肉食性的梅尔维尔鲸,体长17米!⑤一亿年~5万年的沃那比蛇,体长5~6米以恐龙或恐龙蛋为食!

优质答案2:

谢谢悟空君的邀请。

从35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命(最原始的单细胞藻类)。从那以后,生命的进化就正式开始了。我们现在的科学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质以及生物的特点,划分了不同的“代”和“纪”,从已发现的生物化石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物“主宰”着当时的地球,最出名的就是中生代的恐龙。那么,除了恐龙外,远古时期还出现过哪些大型的动物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远古时期不同的“代”和“纪”

从地球诞生之初(约45亿年前)到现在,科学家一共划分了5个代和12个纪。按照先后顺序5个代分别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除了太古代和元古代外,其他的每个代中又包含了许多的纪,因为太古代和元古代是按照时间来计算的,从36亿年到32亿年前为古太古代,这个时期还没有生命,32亿年到28亿年前是中太古代,这个时期内出现了最原始的藻类,28亿年到25亿年前是新太古代,这个时期,生物也没有什么发展,依旧是有少量的原始藻类。

而元古代是继太古代后的一个“代”,它的持续时间是从距今24亿年前到5.7亿年前。元古代同样也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这个时期生物的特点是,较太古代来说,藻类大量繁殖,而且到了元古代后期,出现在最早的动物-埃迪卡拉动物群,这是一种软体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从古生代开始,地球正是进入远古生物时期,而且从古生代开始有了“纪”的划分。古生代共分为6个纪,它们分别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古生代的持续时间大约从5.7亿年前到2.5亿年前,整个持续了3亿年左右,这个时期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始,相继有了无脊椎动物(比如三叶虫、软体动物等)、脊椎动物(最早的两栖类动物以及爬行类动物等等)。

而中生代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代,它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其中共有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以及白垩纪。这个时期又被称为恐龙时代。

新生代是最后的一个代,它开始于6500万年前,但是还没有结束,因为我们现在就属于新生代。新生代分为三个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也就是说,要找出除了恐龙外,大型的动物就要从古生代开始一直到中生代。

(埃迪卡拉动物群)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古生代

古生代是远古生物时期。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这个纪又被称为“三叶虫纪”,也就是说三叶虫在这个时期是数量最多最有代表性的生物,但是,从三叶虫的化石来看,它的体长仅有3-10公分左右,称不上是大型动物。因此,寒武纪没有大型动物。

奥陶纪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从已发现的化石看,奥陶纪这个时期内,还是海洋生物的天下。虽然三叶虫在这个时期的数量已经不如寒武纪多了,但是三叶虫依然是主要的生物,除了三叶虫外,软体动物、腔肠动物、海林檎类以及许多节肢动物也相继出现。在以上这些类别的动物中,还真有体型较大的存在,它们是板足鲎(hou)类和鹦鹉螺类动物。

在所有的板足鲎类动物中,最大的就是一种体长3.6米的板足鲎,从已发现的化石看,板足鲎的外观更像是一只大蝎子。而在所有的鹦鹉螺类动物中,直壳鹦鹉螺是体型最大的一种,从已发现的化石看,直壳鹦鹉螺的最大体长可达6米,从化石中的残留物看,这种大型的鹦鹉螺主要以其他的海洋生物为食,比如板足鲎。

也就是说,从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奥陶纪开始,就已经有大型的动物了,它们分别是板足鲎和直壳鹦鹉螺。

(板足鲎)

(直壳鹦鹉螺)

志留纪是古生代的第三个纪。志留纪的生物大都是奥陶纪的延续,不同的是,奥陶纪的生物到了志留纪开始进化,腕足动物的内部结构由简单便的复杂,而且像奥陶纪的单笔石类动物到了志留纪进化为双笔石类动物等等。也就是说,志留纪奥陶纪的生物的进化时期,这个时期内,三叶虫退出了历史舞台,蛛形目和介形目生物开始大量的发展。

从已发现的化石看,这个时期除了板足鲎类和鹦鹉螺类生物外,没有出现过大型的其他生物。

泥盆纪是古生代的第四个纪。泥盆纪又被称为是“鱼类的时代”,同时原始脊椎动物也开始发展,当时陆地上已经有了植被,生物也不再局限于海洋生物。从已发现的化石看,泥盆纪已经有昆虫出现了。鱼类的空前发展,使得在泥盆纪,鱼类统治了整个海洋,其中以节颈鱼类体型最大。节颈鱼类是一种古鱼类,它的头部和躯干都被坚硬的甲保护着。从已发现的化石看,有一种形似鲨鱼的节颈鱼类的体长达到了9米。这是从生命诞生到泥盆纪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的动物。

(节颈鱼类)

石炭纪是古生代的第五个代。这个时期是陆生动物开始大量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地壳运动比较剧烈和频繁,所以许多陆地就在这种环境下逐渐的增多,这也是陆生动物发展的前提。

石炭纪又被称为“巨虫时代”,这个时期由于陆地上有大量的植被,氧气浓度很高,所以陆生动物中的昆虫变得很大,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型动物就是古马陆。

从外形上看,古马陆与现在蜈蚣很接近,不同的是古马陆的体长超过了3米。3米长的蜈蚣,这可是在影视作品中才能见到的。这也算是一种大型动物了。

(古马陆)

二叠纪是古生代的第六个纪,也是最后一个。这个时期是古生物的演化时期,早在泥盆纪出现的鱼类到了二叠纪开始向着多样性发展,而且两栖类以及爬行类动物开始大量发展,比如无孔亚纲的中龙类以及颊龙类开始出现。

在每个时期,只要是有大量的生物就会有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在二叠纪,以无孔亚纲下的动物为食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丽齿兽。丽齿兽是世界上最早有犬齿的食肉动物,它的平均体长在2.5米以上,体重在300公斤左右,在恐龙出现之前,它是顶级的猎食者。

中生代

中生代没有好说的,从三叠纪开始到白垩纪结束,恐龙是当时最大的动物。这个时代,我们就不做赘述了。

新生代

新生代一共分为三个纪:古新纪、新近纪以及第四纪,现在的科学家喜欢把新生代称为两个纪:第三纪和第四纪,而古新纪和新近纪就包含在第三纪里。

在恐龙灭绝以后,有一种大型的动物迅速的代替了恐龙的霸主地位,它就是不飞鸟。不死鸟的化石在北美被发现,这是一种体长在5米以上,身高接近3米的大型肉食性动物。从那之后,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大型的动物,或草食或肉食,比如猛犸象、剑齿虎、洞狮、鳄类、巨犀类、海洋中的鲸类(龙王鲸)等等。

即使到了现在,也有大象、犀牛、熊类、猫科动物等大型的动物。由于从新生代开始,每个时期的大型动物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的列举了。

(龙王鲸)

总结

在恐龙诞生以前,已经有了许多大型的动物,而在恐龙灭绝后,依然有新的大型的动物出现,这恰恰证明了一点:每一个时期都有最适合这个时期环境的大型动物出现。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46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