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的陆地动物是什么?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是什么

2023-02-28 22:45:11 526 0
奇闻异事录
东北虎能破防海象吗?我们都知道,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成年雄性体重可达300-800千克。但如此庞大的北极熊却拿成年海象没有办法。雄性成年海象体重可达1200~3000千克,皮糙肉厚。海象肉多移动又缓慢,但北极熊面对这样看上去唾手可得的美食,却没有办法。北极熊扑上去撕咬海象却破不了海象的防,只能撕咬了个寂寞,看着海象不紧不慢挪回海里干瞪眼。所以,成年海象根本不怕北极熊。

海象的皮肤厚度平均在1.2~5厘米,皮下脂肪厚12~15厘米。河马的皮肤可以厚达5厘米,比海象的皮肤要厚。 成年河马体重1,300-3200千克,体重比海象要大。但河马经常被狮子捕猎,皮肤被抓的皮开肉绽。狮子能破了河马皮肤的防,自然也就能破海象皮肤的防。皮肤被破开,脂肪层就可以直接吃了。

老虎的爪子和犬牙都比狮子长, 东北虎犬齿长达13cm,爪子约10cm。这样的装备可以轻松破防河马和海象的皮肤。

最重的陆地动物是什么?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是什么

北极熊生活的环境可谓苦寒之地,条件极为艰苦。这也侧面说明,在长期的竞争中,北极熊是输给了棕熊和老虎的。只有最强的物种才能占据最好的领地。

森林无疑是最好的栖息地,只有最强的物种才能占据和统治森林。

一:世界上最重的陆地动物是什么动物

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而且比地球上曾经生活的最大的恐龙还要大,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般体长为2400-3400厘米,体重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所幸的是,由于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陆生动物那样费力地支撑自己的体重,另外庞大的身躯还有助于保持恒定的体温。蓝鲸全身体表均呈淡蓝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细碎斑纹,胸部有白色的斑点,褶沟在20条以上,腹部也布满褶皱,长达脐部,并带有赭石色的黄斑。雌兽在生殖孔两侧有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头相对较小而扁平,有2个喷气孔,位于头的顶上,吻宽,口大,嘴里没有牙齿,上颌宽,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须板,每侧多达300-400枚,长90-110厘米,宽50-60厘米。在耳膜内每年都积存有很多蜡,根据蜡的厚度,可以判断它的年龄。在它的上颌部还有一块白色的胼胝,曾经是生长毛发的地方,后来,毛发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块疣状的赘生物,成了寄生虫的滋生地。由于这块胼胝在每个个体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着不同形状的“帽子”,所以可以据此区分不同的个体。背鳍特别短小,其长度不及体长的1.5%,鳍肢也不算太长,约为4米左右,具4趾,其后缘没有波浪状的缺刻,尾巴宽阔而平扁。整个身体呈流线形,看起来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称为“剃刀鲸”。

蓝鲸的身躯是如此的巨大,以致于一条舌头就有2000千克,头骨有3000千克,肝脏有1000千克,心脏有500千克,血液循环量达8000千克,雄兽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肠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装下一个小孩,脏壁厚达60多厘米,雄兽的阴茎长达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惊人,所发出的功率约为1500-1700马力,堪称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蓝鲸分布于从南极到北极之间的南北两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极附近的海洋中数量较多,但热带水域较为少见。在我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包括台湾南部及西南部水域。尽管体型巨大,平时行动缓慢,常常静止不动,却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灵活地摆动,既是前进的动力,也起着舵的作用,前进的时速高达28公里。

蓝鲸栖息的海湾大多由陆地的河水中冲入了极为丰富的有机质,使水质十分肥沃,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来了身体闪耀着钻蓝色光芒的大群磷虾。不可思意的是,蓝鲸这种超大型的动物竟然就是以鳞虾这种微小的动物为主要食料的。它的胃分成四个,第一胃为食道部分膨大而变成的,所以胃口极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虾200万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于2000千克,就会有饥饿的感觉。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南北极海区,正是由于如此丰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里没有支持体重的限制,所以蓝鲸才能发育得这样巨大。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时间张开大口游弋于稠密的浮游生物丛中,嘴巴上的两排板状的须像筛子一样,肚子里还有很多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的褶皱,能扩大又能缩小,这样它就可以将海水和磷虾一齐吞下,然后嘴巴一闭,使海水从须缝里排出,滤下小虾小鱼,吞而食之。蓝鲸的食物还有其他虾类、小鱼、水母、硅藻,以及各种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蓝鲸,体型比生活于南极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认为这与其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时先将肺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从鼻孔逐出体外,然后再吸进新鲜氧气。每当它的头部露出水面呼吸时,先将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逐出体外,这股强有力的灼热气流冲出鼻孔时,喷射的高度可达10米左右,并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蓝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海上喷泉,同时还发出犹如火车的气笛一般响亮的声音,人们称之为“喷潮”。人们可以根据蓝鲸喷气时发出的声音、喷潮的高度和形状,来确定它的位置。

一般鲸类在潜水之前是不会升起尾巴的,但蓝鲸在潜水之前总是将尾巴露出水面,有时竟高高地跃出水面,然后迅速潜入30-40米的水中去寻觅食物。平时它也喜欢用尾鳍打水,这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和多种目的的消遣,可能是在做游戏,也可能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许是为了摆脱皮肤上的寄生虫的骚扰。

虽然有人曾见到50-60只蓝鲸成群活动,但一般很少结成群体,大多数是孤独的,或仅有2-3只在一起活动。双栖的蓝鲸彼此十分和睦,一起游泳、潜水、觅食和呼吸,宛如鸳鸯,形影不离,身后常常留下一条宽宽的水道。3只在一起的蓝鲸,大多为雌兽和一只幼仔鲸紧靠在一起,雄兽尾随其后,相距大约3米左右。

蓝鲸在冬季繁殖,雌兽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为10-12个月,每胎只产1仔。刚出生的幼仔体长就达6-8米,体重约为6000千克,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兽要将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气,以后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兽的一对乳头长在生殖孔的两侧,哺乳的时候游在海水的上层,幼仔则紧跟在雌兽后方的下面,因为幼仔没有能动的嘴唇,不能自己衔着乳头吮乳汁,雌兽就凭借肌肉的收缩,将乳汁直接喷射到幼仔的嘴里,这也是它对水中主活的一种很好的适应。蓝鲸乳汁中的营养十分丰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发育得很快,8个月以后,可增加到15米,体重增长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张嘴吃各种浮游生物了。到了2岁半至3岁时,体长即可超过20米。性成熟的年龄约为8一10岁,寿命一般都在50岁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岁。

蓝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鲸目、长须鲸科、长须鲸属。由于多年来世界各国在各大海洋中竞相猎捕,现在体长在25米以上的蓝鲸已经很少见了。另外,鳞虾的大量捕捞,也使蓝鲸的觅食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据统计,半个世纪以前,全世界的蓝鲸大约还有30万只之多,到1974年尚有25000只,而现在仅剩有大约2000只了。尽管自1932年以来,国际上就已经对每年捕杀蓝鲸的数量作了限制,但是这种世界上最大动物的前景仍然十分危险。

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而且比地球上曾经生活的最大的恐龙还要大,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蓝鲸一般体长为2400—3400厘米,体重为150,000—200,000千克,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

二:最高的陆地动物是什么

本报和政讯(新甘肃·甘肃日报

据了解,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领导的中美合作团队,于今年6月最新完成对采自临夏州渐新世晚期2650万年前地层中、一具长度超过1米的完整头骨化石的研究,发现该化石为巨犀的一个新种,并命名为“临夏巨犀”,是目前发现的地球史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

巨犀有6个不同的属。其中,巨犀属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巨犀,从东亚远至东欧。临夏巨犀也属于巨犀属。巨犀体重可达24吨,相当于4头最大的非洲象的体重总和,巨犀腿部很长,站立时肩高5米,头部可伸达7米高度。巨犀的体型适合于在疏林中生活,像长颈鹿一样取食树冠的叶片,与临夏巨犀伴生的动物群指示,中国西北地区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开阔疏林地带。临夏巨犀比巨犀属的其他种更进步,其体型更大,更深的鼻切迹指示它有一个发达的软鼻,更高大的枕髁显示出对长颈之上更大头骨的强力支撑。

三:最早的陆地动物是什么

动物应该算是草履虫吧,这个是最早的单细胞动物

最早陆地植物出现在七亿年前

第一批从海洋“迁移并落户”到曾经是一片荒芜、满是岩石的陆地上的植物和真菌类要比我们以往所设想的还要早上几亿年。这是8月10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迄今为止,基于早期发现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直相信最早出现在干渴陆地上的植物和真菌类距今大约有4. 8亿年的历史。然而,这次新发现的结果表明,最早苔藓式的陆地植物出现在7亿年前,而地衣式的陆地真菌类则要更早地追溯到13亿年前。

领导此次研究工作的进化论生物学家布莱尔·黑格表示说:“这实在是太早了!”他研究了很多那些早期生物体“后代”的基因,最终发现其中有119种基因与现存的真菌类、植物和动物都很类似,而这些生物正好可以满足科学家们把他们作为“分子钟”的标准,通过“分子钟”的分析,研究者们把最早出现陆地植物的时间又提前了几亿年。

此项研究结果不仅仅是把最早的陆地植物历史向前追溯了几亿年,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暗示了一种关于生态变化的全新可能,这一可能性把两种现象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地球温度的下降,又称为“雪球地球”和动物进化的加速,就此我们可以谈到“寒武纪爆炸”以及早期植物的出现。寒武纪是古生代地质时代的一个时期,也可代表古新世时代第一时期的岩石体系以及沉积物,它以海洋的温暖和陆地的荒漠为特征。

布莱尔是这样解释这种可能性的:没有人曾经把“雪球地球”和“寒武纪爆炸”跟陆地上出现植物生命联系起来,因为没有人想到植物的生命可以一直延续存在到这两个事件发生以后。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突然的物种激增,进而导致了这场生物进化论进程中的“宇宙大爆炸”已经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中心。布莱尔说现在还没有任何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可以说明引发“寒武纪爆炸”的初因,然而至今更多的解释都是集中在地质事件的产生和消亡中。例如:它有可能与古代超级大陆的崩溃和地球磁极的逆转有关。而此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无疑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了这些古生物时代生态及物种的演变轨迹。

植物和大气有着某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植物没有从海洋中漂流到陆地上之前,地球曾经是一片贫瘠的荒地,到处是岩石,有的甚至是埋藏在冰面以下。布莱尔·黑格和他的研究同伴们作了这样的假设:当植物出现在陆地上时,它们通过清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使地球的气温下降。很多的植物都可以消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增加氧气的含量。从我们今天的观点看来这正是全球变暖的逆反现象,与我们燃烧燃料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行为相比也恰恰相反。与此同时植物也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到大气中,所以一个比较被广泛接受的看法是“寒武纪爆炸”可能与当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增加有关,因为氧气的缺乏可能会限制动物的身形,一个动物长得越大,它对氧气的需求量也越高。有理由相信植物使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增进到了一定的水平,而这些氧气足够使动物开始发育它们的骨骼、长得更大、进化得更多样化。

四: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是什么

这就要看你对巨型动物的定义了。在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动物可以小到0.01克,比如蚂蚁。

如果你站在蚂蚁面前,就算是超巨型的动物了。

但是,体型巨大的动物比如蓝鲸,却可以长到上百吨,人类站在他的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如果题主问蓝鲸,世界上有巨型动物吗?蓝鲸一定觉得是没有的,因为再也没有比他还要大的动物了。

作为人类,在地球上的体型并不大,老虎、狮子这些大型猫科动物的体重基本上可以长到人类的5倍大。野牛、骆驼这样的食草动物也比人类大得多,更不要说大象了。所以,人类即便是和陆地上的哺乳动物相比,也只能算是中型动物而已!

体重几百斤的动物在人类面前就算是大型动物了,而体重几千斤甚至是几万斤的动物,无疑算是巨型动物。这里面包括大象、犀牛、河马,还有海洋中巨大的鲸鱼!

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就是上面提到的蓝鲸,这种动物以磷虾为食,每天至少要吃掉3吨食物,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吃货。

它吃这么多的原因是体型太大了,最大的鲸鱼可以长到33米长,180吨重,相当于2000多个人那么大。可见,蓝鲸足以称得上是巨无霸动物了!

除了蓝鲸,地球上也曾经存在过无数体型巨大的动物。

比如蜥脚类恐龙就是一个大体型的家族。这个家族的地震龙据说比蓝鲸还要重,而最小的岛屿蜥脚类恐龙也要长到10吨的重量。

所以,地球上并不缺少巨型动物!

五:世界上最小的陆地动物是什么

鸵鸟,如果是飞行的鸟,是信天翁。 信天翁 是一种巨型海鸟,身长能达一米多,翅膀展开有四米以上,是所有鸟类中翅膀最大的。它们能够长时间在空中滑翔,像乌头淡翕信天翁,飞行10多公里能不拍一下翅膀。信天翁喜欢狂风巨浪的天气,因为这时它们可以借风势飞得更好,有经验的水手都知道,哪里出现信天翁,哪里的天气就要变了。信天翁用泥土和草把巢建在迎风的山坡上,这样是为了起飞的方便。信天翁通常终生不换配偶,但每年都举行求偶仪式。雌信天翁12月产蛋,约两个半月小信天翁出世。雏鸟要在巢里呆上300天左右,喂养雏鸟常常把父母搞得精疲力尽。因此,还来不及等到小信天翁羽翼丰满,父母便不得不离它而去。小信天翁依靠自身脂肪继续成长,一年后它便可以飞向大海了。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26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