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多次提到太上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如第三十五回中:那魔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夬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又如第八十六回中:行者骂道:"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
不过我们却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天尽管是太上老君开的,地尽管也是太上老君辟的,但西游记中出现一个地仙之祖镇元大仙,而作为天仙的最高存在三清,排在第一位的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仅排第三位,显然天仙之祖应该是元始天尊。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道理很简单,西游记把太上老君定位为"太上道祖",而道是一切的开始,道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所以太上老君有无数个分身,比如解化女娲补天,比如化身老子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而西游记一开篇就说盘古开天辟地,所以盘古也是太上老君的一个分身。当然在三清中排名第三的道德天尊,也只是太上老君的一个分身而已,只不过这个分身最接近于太上老君本尊。
可以这样理解,太上老君在开天辟地时,元始天尊在开天时出力最多,所以成为了天仙之祖,而辟地之时镇元子出力最多,也就得了"与世同君,地仙之祖"的封号。细论起来,镇元大仙在五庄观不供奉三清,却供奉"天地",其实就是供奉太上老君。
有一个细节,元始天尊发简帖邀请镇元大仙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镇元大仙几乎率全观弟子都去了,但回来时不忘去拜访太上老君,原文:却说那大仙自元始宫散会,领众小仙"出离兜率",径下瑶天,坠祥云,早来到万寿山五庄观门首。这里的"出离兜率",暗示了太上老君才是镇元大仙真正的顶头上司。
一、西游记中元始天尊是怎样一种存在?
优质答案1:
何为元始天尊?西方圣经上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元始就是那个起初。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元始就是那个一。道教悟道者则将其尊称为元始天尊。这些都是正确的称呼。但到了世俗社会的民间以及道教面向世俗社会对其的展示中,元始天尊就成了一个老大能耐的中国的白胡子老头,并且还供奉在道观里流传久远影响深入民心。
老子早就讲过:大道无形!但相比于抽象的事物人们更愿意接受看的见的形象具体的事物。但这一形象了好看了好接受了就把真实的大道给模糊了给扭曲了。天地万物都是从这个元始起初泛延而来,如果把这个元始说成天地宇宙万物和人类中国人外国各民族各人种都是从一个白胡子中国老头起始泛延而来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可别从神话故事中去认知大道了,那会把人引向误区。太多的偶像正是道教的要命的错误!老子早就讲了大道无形怎么让你们弄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偶像来?抛弃这些虚幻的东西,真正地去体悟无形的大道才能正确的认识道认识何为太初何为元始
无形无象才是道的根本,有形有象的就有限了,那是假神!
优质答案2: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在历史上的出现记载却比太上老君要晚。元始天尊是道教上清派信奉的最高神。上清派认为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这是道教上清派的观点。 如《真灵位业图》此类神谱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
“元始”之名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众仙记》(枕中书):开天辟地的盘古真人,是天地之精华,自号元始天王。天地构成之后,忽然在石涧积血之中生出太元玉女。太元玉女一出生便会说话,常游玩于大地之上,仰吸元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西王母,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五帝是其后裔。
元始天王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
他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 元始是宇宙生发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龙汉、延康、赤明、开皇、上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紫云之阁,碧霞为城。而天尊所居第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仙府名曰“玄都玉京”。并众神仙都要按时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传众仙之祖,地位极高,但具体形象的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
至南梁时,上清派宗师陶弘景所著的《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将天地宇宙中的神灵共分七阶。第一阶玉清境的中位即最高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这既正式确立了元始天尊在茅山上清派乃至整个道教体系中的独尊地位,又通过称元始天尊“上合虚皇道君”,从而使得早期上清尊神高上虚皇道君等的地位得到保证。
二、元始天尊为何一个神位都不留给周文王?
优质答案1:
封神榜是由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共定的,三山五岳,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三百六十五部正神,凡在榜者就得死,魂入封神台,封神后任职神位,周武王和姜子牙本榜上有名,伐商兴周安民出水火,功得无量,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商议后将二人神名除去,(时通天教主被元始天尊和大上老君管制)。
优质答案2:
周文王不封神是有原因的,众观全局,封神榜里封神的即使是坏人,也都是坏之有道,有立场的人,而周文王却是失去了封神的资格,第一,明知是儿子做的馅饼,为了保全自己,吃啦,说明其心有毒性的一面,如果宁可一死而不食,可能会又是一个结果。第二,周文王有预测未来之能,却利用其能躲天数,说明个人心机太重,不适合封神。(纯属扯淡?请勿当真)优质答案3:
元始天尊不给周文王留神位,很正常。
第一,封神封的人,都是周朝建立起之前死去的核心人物。当然,也不是是个人,或者原来的仙,都能上封神榜的。在封神大战中死了,但没上封神榜的,也大有人在。
周文王,那是周朝的开国天子,是人间的王,所以,不给他封神,很正常。人间的王,照样能享受人间的香火,尤其他自个儿子后代的。这是人王的荣誉。
而纣王被封神,那是因为商朝已被灭,他这个人王,享受不到香火了。
第二,周文王,在根本上来讲,是以臣反君的,商王是君,你周文王是人家的臣,臣把君杀了。
而且,昊天大帝说封神时,根本没有提,人间需要改朝换代啊。只说天庭人不够用,你道教三家,出点儿人手。
结果,你把人家统治的人间,也变了一个天地。
虽然,你们给了昊天大帝很多人手用,但人家肯定因为人间的变动,而不喜。所以,不封周文王,也算是给这个不喜一个交待。
否则,元始天尊会很麻烦。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